《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文字解析與朗讀教學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內容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文字解析與朗讀教學。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文字解析與朗讀教學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作者是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縣)。唐代著名詩人,擅長書畫音樂,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被譽為千古絕唱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他二十一歲考中進士,在朝廷當了好多年的官,曾做過尚書右丞,所以世人稱他為王右丞。他早期的 “邊塞詩”充滿了豪情壯志,反映了盛唐景象。後因受到挫折,避世隱居,信仰佛教,彈琴賦詩,詩篇多以寄託閒適孤寂的情懷為主。王維的“山水詩”尤為出名,其藝術水平達到了很高境界,著有《王右丞集》。他和孟浩然齊名,併成為“王、孟”,是盛唐詩壇中一個很重要的流派。他的畫也很受人推崇,蘇軾稱讚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一首抒情詩。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句,概括了特定環境中人們的共同感受,打動了無數遊子離人的思鄉之心,歷來被人們所傳頌,至今不衰。
詩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指的是農曆九月初九這一天,即重陽節。因為“九”是陽數,所以叫重陽節。古代風俗:每年重陽節,人們都把茱萸插在頭上或身上,登山飲酒,據說可以避災疫。“憶”是思念的意思。“山東”,指華山以東的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並不是指現在的山東省。當時王維正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考取功名,離家在外,在重陽節這一天,思念家中的諸兄弟,因而寫出了這首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獨”,單獨,孤身一人;“異鄉”,他鄉,遠離家鄉的地方;“為”,作為;“異客”,在他鄉作客。這句詩的意思是:“我”獨自一人客居在他鄉作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逢”,遇到、碰到;“佳節”,歡樂愉快的節日;“倍”,加倍的意思;“親”,“親人”。這句詩的意思是:每遇到佳節“我”就加倍的思念親人。因為佳節一般都是親人團聚的時候,此時,詩人卻身在他鄉,所以特別思念自己的親人。“遙知兄弟登高處”。“遙知”,遙遠地料想;“登高”,舊時重陽節人們都要登上高處;“處”,地方。這句詩的意思是:“我”在遙遠的地方料想到兄弟們一定登上了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遍”,都;“插”,插上;“茱萸”,一種有濃烈香味的植物,又名“越椒”、“艾子”。南方風俗: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天,身佩茱萸,登上高處,可以避災禍。這句詩的意思是:他們都插上了茱萸登上了高處,卻少了“我” 一人在場。
這是一首懷念親人的詩。古代一個人到外地去客居,沒有人關心他,是很孤寂的。特別是碰到過節的日子,見到別人全家歡聚,會更加想念自己的親人。詩的後兩句不說自己的情況,而是想象兄弟們在一起登高的情景;不直說“我”思念自己的兄弟,或兄弟思念“我”,而是用兄弟們一起插上茱萸去登高的時候,單單缺少“我”一個人來襯托,使情意更加深遠。
由於這首詩的情感內涵非常豐富,所以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該詩所蘊含的深厚情感的基礎上,才能正確朗讀和講解這首詩。筆者認為,關於《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朗讀應該如下進行。(注:單斜線“/”表示輕微的停頓;雙斜線“//”表示一般停頓;著重號“.”表示邏輯重音)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朗讀詩題時,教者要注意朗讀節奏的指導。“九月九日”後面要有較小的停頓;“憶”字用重音讀,停頓時間要稍長一些;“山東兄弟”要讀得重一些。詩題可讀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的前兩句表現了詩人寂寞、冷落、淒涼的心情。讀的時候語調可以偏低,速度要放慢,用以抒發、烘托出作者對親人深沉的懷念。兩個“異”字可讀邏輯重音。“倍”是感情重音,可以用重讀的方法來處理。“獨在異鄉”和“每逢佳節”後邊要有較大的停頓;“為”和“倍”後邊作小的停頓。前兩句可讀作: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後兩句是詩人的遐想,因此可以把節奏放慢,“遙知”後邊要有較大的停頓。要引導學生根據詩意產生恰當的`想象,使學生們眼前能呈現出這樣的場景:兄弟們正在登高望遠,歡快地暢談著,盡享著手足之情,此時卻偏偏缺少一個人,而這個人正在遠離家鄉的地方獨自徘徊著。他時而凝思,時而翹首遠望,時而喟然長嘆。“登高”,可讀邏輯重音。“少一人”,是情感重音。它表現了詩人不能與親人團聚時那種無可奈何和異常遺憾的心情。後兩句可讀作: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附文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原文: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賞析
王維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樸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孑無親。第一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分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裡面。“異鄉為異客”,不過說他鄉作客,但兩個 “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在自然經濟佔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是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兩句,可以說是藝術創作的“直接法”。幾乎不經任何迂迴,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現警句。但這種寫法往往使後兩句難以為繼,造成後勁不足。這首詩的後兩句,如果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轉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難辦到。作者採取另一種方式:緊接著感情的激流,出現一泓微波盪漾的湖面,看似平靜,實則更加深沉。
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登高時佩帶茱萸囊,據說可以避災。茱萸,又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三四兩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遙想兄弟如何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雖然寫出了佳節思親之情,但會顯得平直,缺乏新意與深情。詩人遙想的卻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說,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好像遺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鄉的兄弟共度佳節,反倒是兄弟們佳節未能完全團聚;似乎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處境並不值得訴說,反倒是兄弟們的缺憾更須體貼。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它的深厚處、新警處。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和這兩句異曲同工,而王詩似乎更不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