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遊課例研究
蘇軾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傳世佳作,面對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邁奔放的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面對青春的一去不復返,他積極樂觀的說:“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那麼他的《記承天寺夜遊》,你學習了?
【課例實錄】
一、檢測預習,明確目標
師:今天我們學習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同學們預習的效果如何,我們進行自我檢測。
生1:我請大家跟我一起讀準幾個字音:懷民亦未寢(qǐn),藻荇(xìnɡ)交橫(hénɡ)。(生齊讀)
生2:我想考考大家幾個詞義:月色入戶;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相與步於中庭;蓋竹柏影也;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生3:“戶”就是門,這裡指門窗。
生4:“念”的意思是考慮,想到。
生5:“遂”,於是、就。
生6:“相與”的意思是一起,共同。
生7:“但”,只是;“如”,像。
生2:大家預習得挺好,請跟我一起鞏固一遍。(齊讀,識記)
生2:請同學們齊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對句讀。(生齊讀)
師:朗讀字正腔圓,停頓準確,若情味再濃些會更佳。那麼這節課我們要達到怎樣的學習目標呢?(屏顯目標)
生:解讀記敘,瞭解背景;欣賞描寫,想象美景;品析議論,感悟情懷。
二、自主探究,對學解惑
師:讓我們透過自主探究,向第一個目標進軍。(屏顯自主探究要求,默讀課文:1.根據記敘、描寫、議論三種表達方式劃分文章結構層次;2.從記敘部分你瞭解到哪些資訊?)(生默讀,自主探究;師用SMART課件屏顯全文。)
師:踴躍分享自主探究成果,讓智慧的碰撞啟迪我們的思維。
生8:1-3句是記敘,第4句是描寫,其餘是議論。(生9在屏顯上劃出層次)
生10:我從記敘部分了解到時間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點在承天寺,人物是蘇軾和張懷民,事件是夜遊承天寺。
師:抓住了記敘的要素,很好。
生11:我補充一下,從時間上我們可以知道這篇文章是蘇軾被貶黃州期間寫的。
師:知識儲備豐富。
生12:我還從記敘部分了解到蘇軾“欣然起行”的原因是“月色入戶”;他去找張懷民的原因是“念無與為樂者”。
師:探究了事件的來龍去脈,這種“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的思維方式值得推廣。
師:接下來我們對桌互學,先相互指導朗讀,夜遊要讀出寧靜的氛圍,語氣要舒緩些;“欣然、亦”要讀得快樂一點;“念”要拖長,語氣要稍顯低沉;把握合理的斷句。在朗讀的基礎上用現代漢語準確講述記敘部分的文意,若有疑問,小組互助;解決不了,可向全班同學求助。(對桌自由朗讀記敘部分並講述文意,師巡迴觀察,隨時點撥)
生13:我讀,我的對桌講述,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讀“元豐六年……相與步於中庭”)
生14: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開衣服,想要就寢,見皎潔的月光從門窗傾瀉進來,欣喜地起來出行賞月,考慮到沒有一起分享歡樂的人,於是就到承天寺去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起到院子裡散步。
師:講得準確,且恰當運用了“就寢、皎潔、傾瀉”幾個雅詞,充滿詩情畫意。那麼蘇軾怎麼到黃州去了?
生15:被貶官了。
師:為何被貶?
生16:宋神宗年間蘇軾因為反對新法,並在自己的詩文中表露了對新政的不滿。又由於他當時是文壇的領袖,蘇軾的詩詞在社會上傳播對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許下,蘇軾被抓進烏臺,被嚴刑拷打之後貶謫黃州擔任團練副使,史稱“烏臺詩案”。
師:瞭解得非常清楚,王安石作為宰相想透過變法推行新政,蘇軾這個文壇領袖在詩中發表不同看法,引發牢獄之災,被貶黃州,當了一個團練副使的閒差,還被監視,形同流放。於是他縱情山水,寫下了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不朽篇章。咱們今天學的這篇清新的寫景佳作也寫於此期間。那麼,張懷民怎麼也到黃州來了?(講解的同時在大螢幕上圈點勾畫出時間、緣由以及作品)(生面面相覷,有人小聲說好像也是被貶到那裡的)
師:看來我們重點關注了蘇軾,忽略了張懷民。沒關係,請看大螢幕,知人論世,我們認識一下張懷民。(屏顯張懷民簡介)
生(自由讀):張懷民,宋神宗元豐六年貶黃州,寓居承天寺,雖屈居主簿之類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絕不掛懷於遷謫之事,公務之暇,以山水怡情悅性,蘇軾稱讚他處逆境而無悲慼之容,是位有過人自制力和清高超逸品格的人。
師:大家覺得蘇軾與張懷民可謂是——
生17:志同道合!
師:還能想到哪些詞?
生18:志趣相投!
師:他們二人因此成為了朋友,這對我們交友有什麼啟示?
生19: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生20:和品德高尚的人為友!
生21:結交志同道合、心胸豁達的朋友!
師:這樣才會彼此施以良好的影響,不斷進步。孟子有句話是怎麼說的?
生(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師:因此在《記承天寺夜遊》的記敘部分,蘇軾邀了一位志趣相投之友。(板書:敘事 邀志趣相投之友)
三、賞讀美景,交流分享
師:透過自主探究和對學解惑,我們達成了第一個目標,接下來我們一起自主賞析,挑戰第二個目標。
(屏顯方法指導,生自由讀:1.自由朗讀寫景部分,讀懂描寫;2.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你的理解;3.展開想象,描寫畫面。)
師:自主賞析,先讀後講再全班分享。
(生自由讀寫景句子。)
生22:老師同學們,我看到的美景是庭下的積水透明清澈,水裡面藻和荇互相交錯著,仔細一看,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生23:我認為他沒有將“庭下”講清楚,應該是院子裡。
生24:“如”字丟了,意思是像。
師:請你將“庭下如積水空明”完整地描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