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記承天寺夜遊> 記承天寺夜遊作者介紹

記承天寺夜遊作者介紹

記承天寺夜遊作者介紹

  寫《記承天寺夜遊》作者是誰呢?《記承天寺夜遊》抒發的對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的情感。而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記承天寺夜遊》作者,歡迎閱讀。

  《記承天寺夜遊》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公元1037年1月8日,蘇軾生於眉州眉山。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裡提到的“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蘇洵發奮雖晚,但用功甚勤。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當然,假若沒有蘇洵的發奮讀書,也就不可能使蘇軾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也更不可能有日後的文學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其母在家鄉病故,1069年(熙寧二年)服滿還朝,仍授本職。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 “平和世界”。

  1079年(元豐二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入獄,史稱“烏臺詩案”。

  蘇軾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既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

  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當他準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交錯,風景優美。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飢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於是蘇東坡終於選擇了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書的秘書,三品),知禮部貢舉。

  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後,認為其所謂舊黨與新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

  《記承天寺夜遊》賞析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記承天寺夜遊》是一篇小品文。所謂小品文,顧名思義就是內容短小(本文只有84個字),但韻味深長,需要用心品味的文章。借用一句廣告詞來形容:“簡約而不簡單”,簡約的內容裡有著不簡單的.內涵,含義深刻雋永,回味無窮。

  一、明月朗照無眠夜 欣然起行尋超脫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時值冬初,長江邊的小城黃州已是寒氣襲人,蘇軾本已解衣欲睡,準備就寢。可是今晚明朗的月色入戶,蘇軾禁不住“欣然起行”。

  蘇軾是發現今晚的月色可愛嗎?那他為什麼先要“解衣欲睡”?為什麼不早早做好賞月的準備?如果是“解衣欲睡”,為什麼又要“欣然起行”?很顯然,這一矛盾的動作正是蘇軾內心矛盾的外在體現。“欣然起行”應該只是蘇軾夜不成寐的一種解脫方式。

  明朗的月色、寒冷的冬夜、孤寂的身影,往往更能勾起那些想忘掉卻無法忘掉的往事,更能想起那些想逃避卻無法逃避的往事。這樣的夜晚,想起這樣的事情,任何人都難以入眠。蘇軾自然難眠:記得當今聖上神宗的祖父仁宗皇帝初得蘇軾、蘇轍之日,曾曰:“吾今為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惜吾不及用也。”

  經歷了兩代皇帝,可是時至今日,蘇軾不僅沒有當上宰相,不能為朝廷大顯身手,甚至連自家性命差點枉送!他實在想不通,為什麼王安石變法這麼十萬火急,這麼大刀闊斧,全然不顧社會的承受能力?放慢一點速度,先團結好人心,選用一批賢良,緩緩圖之豈不是更穩妥、更能收到實效嗎?……往事如煙,如今卻一幕幕、一樁樁展現在眼前。除了流逝的歲月,“早生華髮”的哀嘆,只有“遙想公謹當年”的羨慕了!好在如今脫離了圈圈之災,能夠“寄蜉蝣於天地”。想到這裡,蘇軾於是索性“欣然起行”。

  二、同是天涯淪落人 此時無聲勝有聲

  蘇軾“起行”絕不是僅僅欣賞月光山色,雖不至於找人互訴衷腸,但確實需要排遣內心的鬱悶。找誰最合適呢?蘇軾想到了張懷民。張懷民何許人?據資料記載:張懷民,名夢得,一字偓儉。宋神宗元豐六年貶黃州,初時寓居承天寺(黃州境內)。曾築亭於住所之旁,以縱攬江山之勝概,蘇軾名之為“快哉亭”,並寫水調歌頭詞相贈。原來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相同的經歷、相同的遭遇,還有相同的志趣,自然他們“惺惺惜惺惺”。蘇軾果然眼光不凡,這樣的月色、這樣的冬夜,張懷民也是輾轉未眠。於是他們踏著月色,冒著寒冷的山風,暢遊承天寺。

  三、淡墨寫意顯心志 亦真亦幻透心

  蘇軾和張懷民談了什麼,我們無從知道,他們也不會讓別人知道。“平生文字為吾累”,曾經的傷痛使蘇軾言語更加謹慎。但是率真、耿直的蘇軾心中一定有話想說,他又能說什麼?他只說了一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僅僅18個字,寥寥數語的寫意,卻烘托出了作者複雜的心境。自然,這18個字就蘊涵著不平常的內涵。明明是明月朗照,地下卻是積水空明;明明是竹柏之影,卻似“水中藻、荇交橫”。這亦真亦幻的景色在蘇軾看來不僅是美,卻更多的是對人世的深思。“假到真時真亦假”,這真假莫辨的奇幻之境,莫不是這真假不分的世界?那朗朗月色啊,為什麼不把這個世界照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四、慨然長嘆是閒人 超然物外苦作樂

  空有報國之志,空有滿腹才華,卻被置於黃州團練副使這樣的閒職!蘇軾自許是“閒人”。這“閒人”的背後擁有太多太複雜的感情。既有憤懣,也有自嘲,當然也有無奈和悲哀!在苦苦探索中,蘇軾始終找不到解決現實和理想衝突的突破口,只能吟出“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無奈和悲哀!

  但在這種種的情感後面還始終透露著一種堅強和灑脫!痛苦與磨難對於智慧者而言也是一種磨練。經歷了烏臺詩案的劫後餘生、經歷了反反覆覆的貶謫、經歷了黃州城幾年的冷落,經過了無數次的風吹雨打,蘇軾的心已經變得格外的堅強。“曾經滄海難為水”,太多的磨練使蘇軾逐漸淡漠了功名,走向成熟;也因此變得更加灑脫!縱是在黃州這樣寒冷的月夜,蘇軾也能發現生活的美。在常人看來不過是一輪最普通的山月,但在蘇軾的眼裡卻也寫滿了情趣!即使“解衣欲睡”,也要“欣然起行”!——他要在這樣艱苦的生活中尋找生活的“樂趣”!面對命運的不公,面對再三的挫折,蘇軾昂起了頭,瀟灑地“閒”看月色月影!

  這就是蘇軾!一個命運坎坷。卻又心憂天下的蘇軾!一個滿腹經綸,卻不能言表的蘇軾!一個飽經滄桑,卻依然灑脫的蘇軾!黃州承天寺上的那輪明月啊,寫滿了他不盡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