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將進酒> 《將進酒》參賽課件及說課稿

《將進酒》參賽課件及說課稿

《將進酒》參賽課件及說課稿

  一、說教材

  《將進酒》是編排在高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主要是學習李白和杜甫兩位詩人的詩歌。主要教學目標是:透過對比學習,瞭解李白和杜甫的創作風格。李白、杜甫是唐代詩壇上雙子星座。李白的詩飄逸豪放、語言流轉自然,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杜甫沉鬱頓挫、語言極其精練,具有現實主義風格。其中李白的《將進酒》是張揚個性的一首勸酒詩,學習此詩有助於同學更進一步理解詩人的思想及其詩風,由於此詩易有及時行樂、悲嘆人生的消極思想,如何看待這種思想,如何理解詩人的狂歌痛飲。透過對詩歌的學習,對同學們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高三階段的語文學習,特別是古詩詞的學習,不僅要求要讀懂,還要求學生學會鑑賞。因此,根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和《高中語文考試大綱》,要求學生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念態度。據此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為: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體會詩人感情的跌起伏;

  (2)鑑賞詩歌中比興、誇張等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聲情並茂,準確傳達情感的朗讀能力;

  (2)背誦課文,積累古詩文名篇名句;(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等名句。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學習語文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學習並背誦古詩文可以提高同學們的文學素養。)

  3.情感目標:珍惜現在的時光,培養學生勇於發表自己見解的勇氣,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閱讀詩歌、背誦詩歌、體味詩人感情的跌起伏。

  (2)鑑賞此詩的比興、誇張等藝術特色。

  2、教學難點:

  這首詩整體基調是豪放的,但是詩中詩人的情感是複雜的,詩中一方面大喊“鐘鼓玉不足貴”表現出蔑視權貴世俗的人生態度,一方面又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抱負,學生對此又是怎樣看待的,由此引發學生的思考。透過學生髮表自我見解,加深對詩歌的主旨理解。

  二、教法和學法

  1.教學方法:我採用朗讀法,提問法,討論法,對比法等,使學生動口動腦,積極思考,踴躍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學手段上,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製作七個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2.學法:先讓學生透過聽讀、朗讀、帶著問題讀這些方式使學生在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再由學生自主鑑賞,教師指導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由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展示課件一)匯入

  (二)解題:將字的讀音、字義並聯系《詩經•衛風•氓》詩句“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中將的意思加深對詩題的理解。

  (三)解題之後請一位同學朗讀一遍李白的這首詩,讓其他同學注意他朗讀時的字音和節奏,明確個別字詞讀音。(展示課件二)

  (四)討論的問題,理解詩意和詩人情感變化

  1、讓學生依據詩歌的內容作一個大膽的推測:宴飲後的李白可能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並說出你的依據是什麼?

  學生討論後老師明確

  形象:大醉,酣臥不起。

  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將進酒,杯莫停。”“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展示課件三)

  2、李白為什麼要這麼狂喝痛飲啊?從詩歌的內容裡,你能找出原因嗎?(詩歌中的哪一句話集中而鮮明的表明了這一原因?)

  學生討論後老師明確

  ①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②“銷萬古愁”,也就是借酒消愁。

  3、好友相聚,本來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應該把酒言歡。李白卻為何有違常情,不喜反愁呢

  學生討論後老師明確寫作背景進行解釋

  4、播放朗誦錄音(展示課件四)讓學生找出李白的愁懷在詩中具體表現為怎樣的情感變化過程?及相關的句子

  學生討論後老師明確並板書

  悲傷

  歡 樂 (展示課件五)

  酒→愁→ 憤激

  狂放

  5、課堂總結

  全詩緊緊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起伏:悲傷——歡樂——憤激——狂放,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於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讀李白的這一首《將進酒》飲酒詩確實能讓我們產生的審美感受,但李白的狂歌痛飲畢竟還是一種消極行為。這種豪放不的灑脫一但與酒結緣是要以付出生命的健康為代價的。所以,敬其人,好其詩,卻不可模其行。正所謂美酒誘人,可不要貪杯呦!

  6、課堂練習(展示課件六)

  7、課後練習(展示課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