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將進酒> 將進酒教學案

將進酒教學案

將進酒教學案

  一、知識目標

  1、識記“將”“鬥”“飲”三個多音字

  2、感悟詩人“狂歌痛飲”的豪放外表下所隱藏的憤激之情

  二、能力目標

  1、掌握詩歌鑑賞的要領,多朗讀並體會詩人複雜的情感變化

  2、進一步指導學生提高做詩歌鑑賞試題的水平

  三、情感目標

  深刻領悟詩人於坎坷中見豪情,於不平中圖奮發的積極人生觀——“天生我材必有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於反覆誦讀和鑑賞本詩運用多種表現手法的語言特點,難點在於品味其中複雜矛盾的人物心情。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做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學生質疑、解疑,教師給予適當的補充和中肯的評價。質疑環節可根據學生自身的素質決定是由學生獨立完成,還是師生共同完成。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匯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好!看到你們我真是太高興了,早就聽說過我們這裡人傑地靈,俊才星馳。有幸相逢,說明我們有緣,可今天有緣相逢的不僅僅是你、我,還有一個人,帶著酒氣從遙遠的盛唐飄然而至,他就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浪漫主義巔峰代表詩人——李白。這樣我就可以確信,有了你們這樣出色的學生,有了這麼偉大的詩仙,還有我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我們一定會譜寫出優美的樂章。因為“相逢是首歌”。接下來我們就共同譜寫一首名為“將進酒”的歌曲。(課件板書)

  (設計意圖:營造出一個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消除學生和老師的緊張情緒及陌生感。並自然引入新課。)

  二、解題:

  將(qing),意思是“請”。我們以前也學過此種用法,例如:《氓》中的“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將進酒》是樂府舊題,是勸酒歌。古詞曰:“將進酒,乘大白(大白:大酒杯)”。大略是以飲酒放歌為多。

  三、李白與酒

  我們都知道李白是“酒中仙”,誰能說說有關李白和酒的詩句。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杜甫 《飲中八仙歌》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把酒問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客中行》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月下獨酌其二》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行路難》)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 《陽歌》

  (設計意圖:讓學生積極思考化用詩句,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迅速融入學習詩歌的氛圍。另:可以提醒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詩歌,就會給作文增添一筆文采。)

  四、誦讀

  1、請一學生有感情地誦讀,糾正讀音。

  讀音: 將:

  飲:

  鬥:

  2、學生自讀,疏理大意

  字意:①烹羊宰牛且為樂 暫且

  ②鐘鼓玉不足貴 以之為貴,貴重

  ③呼兒將出換美酒 童僕

  (設計意圖:把古漢語和現代漢語結合起來有利於學生對字音、字形、字意的理解和記憶。)

  3、進一步解題:詩人是在什麼情況下勸誰飲酒?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知人論世”是理解詩歌的前提。)

  4、推舉一位相對出色的.學生誦讀,(提示:讀書須當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

  5、聽多媒體錄音一到兩遍,體會詩歌的內容和詩人的情感變化

  五、詩歌賞

  1、體會詩人情感的發展變化,並分這首詩的感情基調。

  (設計意圖:由對誦讀的賞,水到渠成地引入對詩人情感的分。訓練學生尋找詩人情感變化的關鍵詞)

  明確:開頭四句寫悲,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境界闊大,慷慨生悲——“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人生”以下六句寫歡,詩人深知“白髮如絲悲何益”,何況又是生逢知己,酒逢對手,因而轉悲為樂。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舉杯澆愁”藉此傾訴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氣,以曹植自況,更加深了詩人的憤激。

  “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酒至酣處,反客為主,豪放之態 ,狂放之極。

  “萬古愁”結束全詩,回應開頭之“悲”。

  小結:聯絡背景材料,從分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情感是複雜的,也是矛盾的。一方面,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方面,又消極地“但願長醉不復醒”。由此可見,詩人的曠達豪放,實際上是他憤激中的無奈和自我安慰,是胸中不平之氣的快意釋放,情感的源頭還在憤激,可以說豪放是它的外殼,而憤激才是它的核心。

  課件板書:

  2、依你看,此詩中的警策句(關鍵句,主旨句)是哪兩句?並作簡要分。

  明確:“鐘鼓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這是酒後吐真言,“天生我材”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上句是對腐敗的當權者和豪門貴族的否定和棄,下句是不醉不休,長醉不醒,是對此種現實極度憤慨的排遣。同時,照應題目,點出這是勸別人和勸自己買醉的真正原因。

  3、針對此詩,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如果你是出題者,你會如何設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勇於質疑,加強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訓練。)

  ①古來酒徒歷歷,為何偏舉“陳王”?(提示:二人的相似點)

  明確:同為有才人,同為“酒中仙”,同是有志不得伸。滿紙不平之氣,借曹植自況。

  ②如何理解篇末的“萬古愁”一詞?(提示:什麼樣的“愁”?“萬古”又代表什麼?)

  明確:愁苦止於一身,那就毫無意義。用歷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無所施”的賢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將來一定還會有——這樣的愁情唯“萬古愁”一語足以當之。雖誇張卻使人信服。

  ③你喜歡哪一句?為什麼?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一句運用比興手法,引起“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一句。以河水一去不復返喻人生易逝,運用誇張的手法,把本來壯闊的寫得更壯闊,同時,以黃河的偉大永恆反襯生命的渺小脆弱。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一句,運用比喻、誇張,悲嘆人生短暫,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加短暫,突出青春難在,人生短暫的感慨。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一句,何其自信,是人生價值的鏗鏘宣言,是消極現象中流露出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本質內容。正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放高歌。

  六、劃分小組,進行誦讀比賽,以情感把握準確為標準。

  (設計意圖:詩歌最大的特點是抒情,而誦讀是最有效地體會作者情感的方式,同時把遊戲引入課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七、教學評價

  請同學們說說在這節課上有什麼收穫,並提出寶貴意見。

  1、鑑賞詩歌,前提是多讀、熟讀、讀懂,否則在做題時就會欲速則不達

  2、讀懂詩歌,需瞭解作者及相關背景知識,即“知人論世”

  3、讀懂詩歌的關鍵是體會詩人複雜的內心情感

  (設計意圖:學生當即溫習所學知識,並從中得到結論,以自身所得來學會知識遷移。教師也能當堂瞭解學生的學情,以便課後立即修正和總結,如果課堂時間不允許可留作作業。)

  八、結束語:願大家人人“天生我材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