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譯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譯

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譯

  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譯,歡迎大家閱讀,也許希望大家能夠透過湖心亭看雪原文翻譯,掌握湖心亭看雪的知識點,從而更加輕鬆的應對課堂上的答題。

  崇禎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飛鳥的聲音全都消失了。

  這一天初更以後,我乘著一隻小船,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欣賞雪景。西湖雪夜霧氣瀰漫,天與雲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見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蘇堤),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船上兩三個人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兩個人鋪著氈席,相對而坐,一個小書童正在燒酒,酒爐中的酒正在沸騰。(那兩個人)看見我,十分驚喜的說:“想不到在湖中還能遇見你這樣有(閒情雅緻)的人。”便拉著我一同喝酒。我痛飲了三大杯就告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時候,船伕喃喃自語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痴,還有和您一樣痴的人啊!”

  湖心亭看雪原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在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gēng)定矣,餘挐(ráo)一小船,擁毳(cuì)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sōng)沆碭(hàngdàng),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jiè),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zhān)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qiǎng)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líng)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gèng)有痴似相公者!”

  作者簡介:

  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宗子,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清初文學家。

  高祖天覆,官至雲南按察副使,甘肅行太僕卿。曾祖張元汴,隆慶五年(1571)狀元及第,官至翰林院侍讀,詹事府左諭德。祖父張汝霖,萬曆二十三年(1595)進士,官至廣西參議。父張耀芳,副榜出身,為魯藩右長史。張岱的出身,是書香門第,家學淵源。先輩均是飽學之儒,精通史學、經學、理學、文學、小學和輿地學。被舅父誇為“今之江淹”。天覆、元汴父子曾撰修《紹興府志》《會稽志》及《山陰志》,“三志並出,人稱談遷父子。”(《家傳》)(下引張岱詩文及評論出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夏鹹淳點校的《張岱詩文集》者,均只注篇名。)祖父汝霖,“幼好古學,博覽群書。”(同上)至老,手不釋卷。曾積三十年之精神,撰修《韻山》,後因與《永樂大典》類同而輟筆(《陶庵夢憶韻山》)。

  張氏三世藏書,岱“自垂髫聚書四十年,不下三萬卷。”(《陶庵夢憶三世藏書》)順治三年(1645)避兵入山,僅攜帶數篋書籍而行。而所存者為清兵所居,日裂以炊煙;又用圖書做甲盾,以當箭彈。40年所積,蕩然無遺。

  張岱的出身,還是一個文藝之家。祖孫幾代都工詩擅文,鹹有著述。天覆有《鳴玉堂稿》,元汴有《不二齋稿》,汝霖有《石介園文集》,耀芳“善歌詩,聲出金石。”(《家傳》)張氏從汝霖起,自蓄聲伎,講究此道。耀芳“教習小蹊,鼓吹戲劇。”(《家傳》)到張岱這輩,則“主人精賞鑑,延師課戲,童手指千。蹊童到其家,謂‘過劍門’,焉敢草草。”(《陶庵夢憶過劍門》)他拜師學琴,習曲三十餘首,指法“練熟還生,以澀勒出之。”(同上《紹興琴派》)並“結絲社,月必三會之。”(同上《絲社》)張岱仲叔聯芳,“能寫生,稱能品”,與沈周、文徵明、董其昌、李流芳輩“相伯仲”。又好古玩,富收藏,精鑑賞,“所遺尊?、卣彝、名畫、法錦,以千計。”(《附傳》)張岱耳濡目染,亦自手眼不低,所作種種文物古玩之題銘,諸多磁窯銅器之品評,確為行家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