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作者心態解析

湖心亭看雪作者心態解析

湖心亭看雪作者心態解析

  七月的西湖是人間的天堂,可他卻不在最美的白天賞湖,偏偏選擇人盡散去的二鼓以後去遊覽,張岱不入世俗,追求超然孤高的情懷在這裡就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湖心亭看雪作者心態解析,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內容請瀏覽(www.ruiwen.com/wenxue)。

  讀罷張岱的《湖心亭看雪》,眼前便浮現出一位特立獨行的隱士於茫茫的的雪夜前往人跡罕至的湖心亭賞雪的情形,他以淺淺的筆觸把自己對故國的.懷戀融入157個字的山水小品文中,其中蘊含在字裡行間的痴情意趣令人拍案叫絕。讓我們走進《湖心亭看雪》的字裡行間,透過痴情痴景來觸控張岱這位痴人的痴心。

  痴情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

  文章的第一句交代了看雪的時間在崇禎五年,一位念念不忘故國的明末遺民立刻躍然紙上。明朝已經滅亡,但他在文章中卻依然延用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的年號,可見張岱對故國有著多麼深厚的情感。張岱對故國的深情與他的身世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張岱一生,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之前為紈絝子弟階段,“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譎謔,書囊詩魔。”之後為國亡家敗階段,清兵南下後,他“披髮入山”,以自己的行動表達對清統治者的不滿與抗議,儘管粗衣淡食,甚至到了“斷炊”地步,也不後悔。在他心中明朝的滅亡,不是普通的改朝換代,而是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的侵略與統治,這種想法使他有了超越時空的孤獨和無法解脫的悲哀,他不能忘卻故土,心中奔湧著強烈的民族之痴情。

  張岱選擇“十二月”前往湖心亭看雪,既然“餘住西湖”,難道不知西湖應在何時去觀賞?十二月正值天凝地閉的季節,更兼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此時遊湖,可以想象他是多麼的特立獨行。在《西湖七月半》他也有如此的表現,七月的西湖是人間的天堂,可他卻不在最美的白天賞湖,偏偏選擇人盡散去的二鼓以後去遊覽,張岱不入世俗,追求超然孤高的情懷在這裡就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寒冬臘月,大雪之後,人鳥聲俱絕。而張岱偏偏選擇此時去賞雪,可見他孤傲的心態與眾不同的痴情。

  這是情趣之痴,心態之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