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設計格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設計格式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案設計格式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背誦、抄寫古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結合詩句,想象詩歌的情景,初步理解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情誼。

  3、激發學習古詩的熱情,初步掌握學習詩句的方法。

  課前談話:

  學習流程:

  一、讀懂詩題,指導學法。

  1、誰來讀一讀題目

  師:一個學生,你都讀準了。

  2、誰有不同的讀法?

  師:你還讀出了停頓。

  3、一起讀課題。

  3、大家知道題目是什麼意思嗎?

  第一個學生:之:到——你是怎麼學懂的?(“註釋”是學習古詩的好幫手,別忘了它。)

  第二個學生:如果你能把誰從什麼地方到哪兒去,放在前面說,會說得更通順。板書:送

  第三個學生:原來,我們還可以從題目中讀出一件事情來。

  4、再讀題目,讀出一件事情來。

  5、廣陵,就是揚州,這個“陵”字比較難寫,我們一塊兒來寫一寫。

  好,讓我們來把題目抄到第一行方格里。

  6、投影、評價

  二、讀通句子,基礎性朗讀。

  題目已經讀懂了,詩句又寫了什麼呢?我們來讀一讀古詩,再借助課後的註釋,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全詩。

  2、個讀檢查

  3、個讀評價

  4、齊讀古詩。

  三、讀懂意思,理解性朗讀。

  (一)學懂1、2兩句——敘事

  1、同學們讀得那麼認真,現在,誰想說說詩句的意思了?

  學生交流。師: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把事情說清楚了。

  如果把時間放前面說,能把事情說得更通順。

  當我們連起來說事情時,可以簡單地說成是“煙花三月”,如果再具體展開,就顯得有些囉了。

  師:你的學習能力真強,老師請教一下,你是怎麼學懂的?

  u 預設:煙花三月——你理解了。能不能煙花換一個詞,這是怎樣的三月呢?

  師小結:透過換詞,我們不難發現,這裡的煙花並不是現在所說的“鞭炮、禮花”?而是指煙霧迷濛,萬紫千紅的春天。

  u 預設:西辭——這裡的西辭是什麼意思?你明白嗎?

  課件出示,師:請看這幅圖,黃鶴樓在揚州的西邊,孟浩然就要面對著黃鶴樓辭別了。這裡“西辭”點明瞭黃鶴樓和揚州不同的'地理位置。(稍停)大家發現沒有,老師用了這麼多的話才說清它們的關係。而古詩卻只用了——兩個字。古詩的語言多凝練啊!

  板書:西辭

  2、誰還想說?(誰能連起來說,把送別的事情說清楚。)

  3、小結:這兩句詩,就把送別這件事說得清清楚楚了。誰願意再來讀讀這兩句?

  4、再次朗讀。評價:你讀得很舒緩,一定在想象他們送別的情景。

  你一定讀懂了,你的朗讀讓我彷彿身臨其境呢。

  你是用心在朗讀呀,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二)、學懂3、4兩句——繪景、抒情

  1、誰願意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2、生交流。師:哦,你看到了滾滾長江東逝水。

  你讀出了一幅畫面,誰能讀出更多?

  能不能從不同角度理解呢?難道這兩句僅僅寫的是景色嗎?你又體會到什麼呢?(望得遠,站的時間長,依依不捨,惆悵,思念……)

  你已經超越了想象,是心貼心的體會。

  是啊,心中無限的惆悵啊!因為古代交通極不發達,他們不知道何時才能再相見啊!

  大家理解得多好哪,老師相信大家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讀的加深,一定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u 預設:盡。師:盡就是——消失,不見了。你一定是透過想象讀懂的,是吧?如果能發揮想象,我們能讀懂更多。

  3、讓我們來讀好這兩句。誰來?

  引讀:李白目送著一葉扁舟,漸行漸遠,此時他是多麼依依不捨啊!(一生讀)——方超穎

  天涯一望,唯有空惆悵。——馮張弛

  帆已盡,水自流,剪不斷的思念,才是李白的心。——程容

  4、李白始終沒有離開,久久佇立江邊,望著滾滾江水,他會想些什麼呢?

  (課件:佇立的圖片)

  5、(學生說到了往事)師:也許他們會回憶起歷歷往事吧,他會想起什麼呢?

  (課件補充文字閱讀)

  6、往事如煙,還是祝福我的朋友吧,因為孟浩然要去面見張丞相了……

  李白會怎麼祝福呢?

  評價:補充如“金榜題名。”“祝你一路順風。”等詞句。

  7、(ppt拓展)李白久久佇立江邊,縱有千言萬語,有與何人說?就讓這滾滾江水,去李白的心裡話吧。我們一起來寫一寫。

  8、交流.

  四、欣賞性朗讀。

  1、李白的心,盡在字裡行間吶!誰願意把詩人的心融進你的朗讀裡呢?

  2、生個讀師:為了獎勵你的勇敢,老師給你配上音樂。

  我特別欣賞xx把……讀得好,這一份依依不捨,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們再來欣賞誰的朗誦呢?

  有一位作家這樣說:會欣賞別人的人,也一定能被別人欣賞。

  五、積累古詩。

  1、誰能背了?

  生讀得很出色——xx,我相信你長大了一定能做個出色的播音員!

  老師本來也想來讀一讀,但是聽了xx的朗讀,自愧不如啊!

  只要我們用心去吟誦,所有的老師一定會欣賞我們的朗讀。

  2、配樂、齊頌詩歌。

  3、抄寫全詩。

  師:請同學們把這首送別詩抄下來,學習能力強的同學,可以試著默一默。

  評價:xx同學已經寫好了,讓我們來看一看。

  同學們寫的都很正確,但老師覺得字還可以更加端正一些。

  過渡:李白期盼著好朋友早日歸來,可是半年過去,孟浩然沒有回來,一年過了,他還是沒有回來。李白思念朋友,一年後再一次登上了黃鶴樓,去年的今天,往事歷歷在目,他不禁吟誦起這樣一首詩。

  4、補充詩歌——朗誦《江下行》,下課

  六、板書: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西辭 事

  目送 景

  教後反思:

  教後感覺是教學目標基本完成,課堂氣氛較輕鬆、活躍,學生讀得較多注重多種形式的讀。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還曾經說過:“學習語文主要是讀,聽別人讀,自己讀,七讀八讀,課文讀熟了,內容也就理解了。”所以,我還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做到讀有層次,讀有要求,讀有指導,讀有評價。以讀悟情,以讀入境。從開始的讀懂詩題到讀通句子,基礎性朗讀再到讀懂意思,理解性朗讀,到最後的欣賞性朗讀,我創設情境發自內心的引讀,使學生不禁進入詩中意境,為情所動,隨情而讀!

  注重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感悟。本節課的教學我沒有停留在傳統教學中字、詞、句的解,也沒有停留在讀、背等應付考試的知識點的掌握上,而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獨特的個**彩在生動感人的離別場景中讀悟結合,品味別意,感悟真情,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要讓學生從短短四句詩中去體會詩人的情感,感悟詩歌的意境,無疑是有很大的困難。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深入文字,超越文字,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動作、神情等,去再現這感人的“話別場面”。學生透過想象當時分別的情景,走進了詩句,走入了詩人的內心,品味到了詩人豐富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了兩位詩人濃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