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賞析2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賞析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賞析2篇

  導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於寫景。以下是由應屆畢業生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賞析2篇,歡迎閱讀!

  賞析一

  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裡的世界,使可愛、美麗的。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詩名滿天下,他給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間,自由而愉快。

  這次離別是在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是煙花三月,春意正濃,芬芳馥郁的時候,從黃鶴樓到揚州,一路都是繁花似錦,揚州更是當時整個東南地區最繁華的都會。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遊覽的人,所以這次離別充滿了濃郁的暢想和快樂的嚮往,李白的心裡沒有什麼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為孟浩然的這次旅行是愉快輕鬆的,他嚮往揚州,又嚮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跟著飛翔,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隨著江水盪漾。

  “故人西辭黃鶴樓”,點明送別地點,“煙花三月下揚州”,是送別時間,陽春三月,到處是看不盡的繁華春景。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寫景中包含著一個充滿詩意深情的細節。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帆。一直看到帆影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失了,李白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唯見長江天際流”,不僅是眼見之景,還包含了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和對揚州繁華的`嚮往。

  作者採用間接抒情手法,寓深情於眼前所見之景,不言情而情自溢。

  賞析二:

  這是一首送別詩。孟浩然從湖北到廣陵去,李白在黃鶴樓給他送行,作了這首詩時間應當在李白出蜀漫遊以後。李白從27歲到35歲的將近十年之間,雖然也到處漫遊,但卻比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陸境外,這時,他認識了當時著名的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歲,本是襄陽(今屬湖北省)人,隱居鹿山門,常在吳、越、湘、閩等地漫遊。這時他正想出遊吳、越一帶,兩位大詩人在黃鶴樓分別,留下著名詩篇。詩題中“之廣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詩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辭黃鶴樓”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別黃鶴樓向東遠行了。因為黃鶴樓在廣陵之西,所以說西辭那麼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東面了,接著第二句 “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既廣陵,由武漢乘船到揚州是由長江下行所以說“下揚州”。這句說孟浩然在陽春三月的時節去,那景如煙花的揚州。揚州本來就以風景美麗而著稱,特別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豔麗,所以李白用煙花來形容孟浩然即將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對此行的羨慕之意。以上兩句寫送別情況,還沒有寫離別之情。

  第三四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留。“,寫作者送走了好友,獨自在黃鶴樓遙望風帆遠去的情景,江面上一隻載著過人東去的船,漸行漸遠,終於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夠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絕的長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隨著視線遠去,直望到船兒都已經在碧空中消失。他還佇立著凝望天邊的長江流水,可見他對好友的惜別之情了。這種離別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間,是不會如此深刻的。而寫離別之情的手法,也只取離別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並不直接抒寫感情,卻越發使人體會到真味情切。

  著首詩中的第三句,在宋朝人編的《萬首唐人絕句》中寫成“孤帆遠影碧山盡”,在陸游的《入蜀記》中,則寫成“孤帆遠映碧山盡”,並且竭力稱讚他描寫入微。此後不同的版本往往就出現不同的寫法,不過無論是何者,都不失為絕佳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