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紅樓夢> 紅樓夢讀後感四百字

紅樓夢讀後感四百字

紅樓夢讀後感四百字

  《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而且不僅是封建社會的,我們的一切經歷經驗喜怒哀樂都能從《紅樓夢》裡找到參照,找到解釋,找到依託,也找到心心相印的共振。

  紅樓夢讀後感四百字1

  《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講的都是豪氣干雲的人物,孫悟空,宋江,諸葛亮,一個比一個智慧,一個比一個能幹,一個比一個驍勇善戰。

  但《紅樓夢》不同,它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女人的慘態,金陵十二釵沒有一個好下場,黛玉葬花,元春暴病,探春遠嫁,湘雲貧病,妙玉失蹤,迎春虐死,惜春為尼,熙鳳慘死,巧姐成婢,李紈守寡,可兒早夭。唯獨寶釵還不錯,不過自己嫁的那個人卻不愛自己。可比起其他人來講,還算幸運。紅樓女兒的悲慘又有誰知?

  我喜歡黛玉,她能夠為自己的幸福而去爭取,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只是黛玉錯了,在這個年代,豈不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嗎?黛玉太過於清高了。以至於不去交人情,弄到一副落花而亡的結局。而寶釵則與黛玉那“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與之相反,所以大觀園中的女兒們多與寶姐姐一塊兒,這點也促成寶釵在眾姐妹中交情甚好。再者,黛玉雖“心較比干多一竅”,可黛玉表現太露,不比寶釵端莊沉穩,在賈母眼中留下了一個典範妻子的表率。

  身為“金陵十二釵”之首的“瀟湘妃子”黛玉,又怎會沒有難言之隱呢?父母已雙亡,在這偌大的府邸之中,卻沒有她的容身之地啊。

  千紅一窟,萬豔同悲啊!

  紅樓夢真的很不錯,我推薦大家也讀一下。

  紅樓夢讀後感四百字2

  “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好一個多情瀟灑的賈寶玉,嬌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

  作者曹雪芹透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賈政之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帶有黃金瑣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我實在是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為他們悲慘的命運而惋惜。但追究人物本身並沒有過錯,讓人憎恨卻是那種封建的傳統觀念。什麼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麼門當戶對,這種思想真是害人不淺。這不,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陰陽相隔,想而見不著的痛楚。還要讓賈寶玉受這樣的欺騙。唉,就是石頭心腸的人也會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的。

  一部《紅樓夢》,讓多少人為它垂淚,讓多少人為它感動啊!

  紅樓夢讀後感四百字3

  一番相思,兩處閒愁,千言萬語道不盡古往今來痴兒怨女。紅塵過往亦只是南柯一夢,過盡千帆,亦難逃香消玉殞。

  讀《紅樓夢》時,不喜歡黛玉梨花帶雨的姿態;不喜歡熙鳳的潑辣刁鑽,可以說對《紅樓夢》中的大部分角色都甚欣賞,他們亦刻薄,亦狠毒,亦陰險,工於心計,不惹人憐。獨有一人,她勇敢,不屈——她就是晴雯。但她卻偏偏活在書裡,終其一生演繹了場並不華麗的悲劇。

  晴雯的出現,必定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因為她就是另一個黛玉。作者用一個黛玉橫死街頭的悲慘下場,預示了寶黛之間悲慘的結局。晴雯身世悽慘,卻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得到了主人的賞識,並且依舊保留著自己純真的本心,一如對襲人的態度,一如對墜兒的懲罰,雖脾氣火辣卻天性使然,但正是她的純真天性,才導致其最後的悲涼。

  寶玉也是如同深愛著黛玉一般深愛著晴雯的,否則寶玉不會同一個奴才的奴才那般要好,也不會在一個下人病倒的時候心急如焚。晴雯也同樣深愛寶玉,否則也不會在病重時依舊拼盡最後一絲氣力也要補好對於寶玉極其重要的雀金裘。魯迅先生說過:“所謂悲劇不過是把人認為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此時的晴雯恰好充當著“美好的東西”。這樣看來,晴雯之死便是必然了。

  紅樓夢讀後感四百字4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著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又一個國度——英國。她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傑出的、有天賦的,劇作家他就是莎士比亞。他用他畢生的經歷發揚了本國的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戲劇。那時一個民族,他那時代不滅的靈魂,以各種形式表現著自己、充實著自己。正如莎士比亞與戲劇的微妙關係一樣,曹雪芹及其《紅樓夢》,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不朽靈魂的一部分。與其說他是非同步偉大的鉅著,不如說它是中國通史。與其說那是寫貴族的生活,不如說是當時時局的真實寫照。從一點點的細節來講,那種語言的魅力體現出來,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塑造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形象。從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一絲一毫無不張顯出人物的特點,可以說那種語言的敘述找不出一斯破綻。而從中又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發展的問題,具體的癥結,具體的民生國計,無不與此相關聯。這不只是一部文學作品,又是一部柬書。

  前面說都都是前八十回,而後四十回我認為恰恰相反。從中有許多的破綻,例如賈寶玉在前八十回的一回中已經暗示到其是一悲劇人物,而到高鄂的筆下它又成了一個樂於學習又參加考試而考取舉人,從一個頑童到一個好學之人,這中間幾乎沒有什麼銜接,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而且在最後又丟下已經懷孕的寶釵出家為僧。而且據說高鄂是因為一個上任的資助,取續寫紅樓的,我認為一個初衷就不那麼純潔的人,並且也沒有理解到曹雪芹的`寫的《紅樓夢》。是無法寫好的。再說想象曹雪芹一樣的來刻畫人物是非常難的,不是容易達到的。我看到不如留下這四十回不寫,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是聽美好的。

  紅樓夢讀後感四百字5

  《紅樓夢》以賈府衰亡為主要線索,全書以賈府為中心,描寫上至朝廷,官場,下到市井、鄉里的人情世故和風尚習慣,可謂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最吸引我的就是上至寶玉,金陵十二釵,下至丫頭都是那麼的具有才華,個個都出口成章,讓我刮目相看,更讓我崇拜得五體投地。印象最深的就要數黛玉和寶釵了。

  黛玉或許是從小體弱多病,又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因此養成了她多愁善感的個性,她的眼淚總是又多、又細、又長。空有了一顆玲瓏心和無人可及的詩情才藝,真是讓我倍感遺憾啊!

  反之,寶釵從小就在大戶薛家出生,又有母親和哥哥的疼愛,她的性格就大家閨秀所具備的大氣了,因此也更得長輩們的喜愛了。更是“是非面前繞道走”,連丫頭們都喜歡她。而我又覺得她雖然表面上是風光了,但做每件事都要思前想後,肯定是件特累的事。

  《紅樓夢》裡對每個人都是刻畫得入木三分,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心思,讀了以後真是受益匪淺,更感到世態炎涼,真真假假,到頭來都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紅樓夢》引人入勝的地方數不勝數,真不愧為是文學史上的瑰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