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河中石獸>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12篇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12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河中石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1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2.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3.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朗讀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

  2.遇事不可隨意主觀臆斷,應根據客觀事實進行分析。

  重點

  1.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難點理解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方法:教師指導法、合作探究法。

  1.本課涉及石頭運動的原理圖。

  2.多媒體課件。

  3.總課時:2課時

  匯入:

  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一則故事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遊“跑”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河中石獸》一文,從中找出答案。

  作者簡介:

  紀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學識淵博,自幼聰慧過人,再加之後來對人情世故之通達,24歲便中進士,31歲成為翰林院大學士。他為人為官剛直不阿,機智善辯,其淵博學識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賞識,成為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的總纂官,其作品涉獵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地理等各個領域。

  1.朗讀課文

  2.思考文中尋找石獸的幾種方法,有條件的同學製作相關演示課件。

  四種:一在河中原地尋找兩個石獸,理由是原地是石獸沉落的地點;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認為石獸會順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輕,石獸會漸沉漸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於河水衝激,石獸反而會溯流而上。

  3.就課文不理解處提出質疑。

  4.課文可以分幾個層次?概括各層次大意。

  可分四層:

  第一層:交代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和寺僧到下游找沒有找著;

  第二層:講學家認為石頭埋在沙裡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層:老河兵講解應當在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話果然找到石獸。

  第四層:由事到理,得出遇事不能主觀推論的道理。

  1.講學家對自己的判斷持怎樣的態度?從哪一個詞語中可看出來?結果怎樣?

  講學家對自己的判斷很自信,似乎胸有成竹,我們從“笑”可看出來。講學家笑寺僧,包含了一種嘲諷和一種自信,寫出了講學家的自恃博學的心態。結果石獸卻在老兵的指引下在上游找到了。

  2.如何理解老河兵的“笑”?最終依據誰的推斷找到了石獸?哪些語句可以表明?

  老河兵的“笑”更多的是對講學家自恃博學的一種否定,也表現了老河兵的自信和胸有成竹。最終還是依據老河兵的推斷找到了石獸。我們可從“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看出來。

  3.“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說明老河兵的推斷是正確的,是不是由此可以推斷,凡重物墜入河裡,就一定要到上游去找?如果不完全是,那麼,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尋找,分別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不完全是的。重物墜入河裡,要分幾種情況:如果重物很重,流水又很慢,重物將不會被沖走,它就會慢慢地陷入泥沙中,在原地不動;如果河中泥沙很少,水的流速很快,那麼重物將被沖走,帶到下游;如文中所述情況,重物將在上游找到。所以,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尋找,與河水的流速、泥沙的多少有關係。

  4.簡要賞析“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這句話。

  這句話既是對講學家之類一知半解而又自以為是的人的辛辣嘲諷,又以反問的方式指明瞭認識事物的方法和途徑: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調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觀臆斷,而應當遵循客觀事物的規律。以議論的方式,點明主題。

  第二課時:

  上節課我們解決了課文中的字詞,疏通了文意,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探究課文內容。

  1.朗讀課文。

  2.課文說了一件什麼事?

  討論並歸納:說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裡,十幾年後,人們找石獸的事。

  3.課文中幾位主要人物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樣的?分析一下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

  (1)寺僧以為石獸被水衝到下游去了,劃小船,拖著鐵鈀,尋找了十多里,沒有找著。

  (2)講學家認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石頭埋沒在沙裡一定會漸漸地沉下去,越來越深,應該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認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水不能沖走石頭,水的反衝力一定會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衝沙成為洞穴,漸漸地越衝越深,深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石頭就會倒在這個洞穴中。像這樣再衝,石頭再轉,一直轉不停止,石頭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應該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衝物的常識,認為要到下游找,結果找不到;講學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夠根據他幾十年的實際經驗,到上游找,結果找到了。這說明主觀推理是靠不住的,實踐出真知。

  4.質疑:為什麼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方法:藉助多媒體手段,形象直觀地演示石獸落入河中的三種情景,藉助動態模擬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

  第一種只考慮了流水,沒有考慮石獸、泥沙的關係。

  第二種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忽略了流水。

  第三種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備把握了三者的性質及相互關係。

  5.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應根據實踐作出判斷。

  6.課文給我們哪些啟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曾說:“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強調要透過實踐認識事物,不可主觀臆斷。鄧小平同志也曾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應該對“寺僧”和“講學家”那樣的人說“不”,對“刻舟求劍”的人說“不”,對“掩耳盜鈴”的人說“不”。學習古人窮理不臆斷的品質,用我們的慧眼,用我們的頭腦,用科學精神去認識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

  本文圍繞尋找河中石獸這一線索,展開戲劇性的情節,在前三段透過寺僧、講學家、老河兵對尋找石獸的不同見解的敘述,寓理於事,作者在文末以議論的方式點明自己的觀點: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本文透過敘述尋找河中石獸的故事,說明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僅僅根據常情或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觀地作出判斷。

  1.層層鋪墊。

  最先以寺僧的做法為講學家的看法做鋪墊,以突出講學家的看法“眾服為確論”,並且透過講學家對寺僧的評價“顛”來寫出講學家對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後寫老河兵的一番話,加上“果得於數里外”的結果,巧妙地表現自信的講學家“不更顛乎”,極具戲劇性和諷刺性。

  2.具有較強的思辨色彩。

  不管講學家的觀點是否與實際相符,其闡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的,所以人們能信服;老河兵的觀點初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著不可辯駁的說服力,事情的結果也驗證其看法的科學性和推斷的合理性。

  3.細節描寫增加了文采和可讀性。

  如講學家的“笑”(包含了講學家對寺僧的嘲諷和一種自信,刻畫出講學家自恃博才的心態)和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對講學家自恃博才的一種否定,也表現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人物尋找的位置理由結果

  寺僧求之下流以為順流下矣尋十餘里,無跡

  講學家求之地中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眾服為確論(實則找不到)

  老河兵當求之

  於上流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果得於數里外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我分兩個課時來完成,並且把重點放在理解字詞、課文內容和讓學生自己歸納課文中尋找石獸的四種方法上;把難點放在讓學生知道學習這個故事後應該懂得的道理上。學生在朗讀和理解字詞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在提問環節對於用幾種方法找石獸時,很多學生都忘記了第一種,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不是很全面。以後要在如何引導啟發上多下功夫,不斷給自己充電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學習要點

  1、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課時安排:2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要點: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一、學生展示

  (一)課前三分鐘演講。

  (二)白板展示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並抄寫詞語。

  圮(pǐ)募(mù) 棹(zhào) 柿(fèi) 湮(yān)沒 齧(niè)齒

  溯(sù)流 歟(yù) 曳(yè) 鐵鈀(pá) 臆(yì)斷

  2、詞語解釋

  曳鐵鈀(“鈀”通“耙”,平整土地用的農具)

  二石獸並沉焉( 並:一起)

  閱十餘歲 ( 閱:經歷 )

  蓋石性堅重 ( 蓋:句首發語詞 )

  但知其一 ( 但:只)

  是非木杮 ( 是:代詞,這)

  求之下流,固傎( 固:副詞,本來 )

  爾輩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 )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為:介詞,被)

  必於石下迎水外齧沙為坎穴(為:動詞, 成為)

  眾服為確論(為:動詞,是)

  一老河兵聞之 (之:代詞,指”“求之地中” 這種觀點)

  其反激之力 (之:結構助詞,的)

  3、譯句。

  (1)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

  (2)爾輩不能究物理。

  (3)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

  4、文學常識及背景

  作者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部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遺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上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本文選自《閱微草堂筆》,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料妖怪鬼狐為主,但於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

  5、透過預習,你知道故事說了一件什麼事嗎?

  說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裡,十幾年後,人們找石獸的事。

  二、課堂提升

  1、匯入語

  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一則故事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遊“跑”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河中石獸》一文,從中找出答案。

  2、朗讀課文。個別學生讀或者集體讀。

  3、看課文註釋,試譯課文。疏通重點句子的含義。

  就課文不理解的句子質疑,小組內討論解決。師生共同討論。

  文言現象總結:

  ●通假字

  曳鐵鈀 (“鈀”通“耙”,平整土地用的農具)

  不亦顛乎 (“顛”同“癲”,瘋狂)

  ●古今異義

  二石獸並沉焉 ( 並,古義:一起 ;今義:並列 )

  閱十餘歲 ( 閱,古義:經歷; 今義:閱讀 )

  蓋石性堅重 ( 蓋,古義:句首發語詞 ; 今義: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知其一 ( 但,古義:只 ; 今義:錶轉折 但是,卻 )

  是非木杮 ( 是,古義:代詞,這 ;今義:判斷動詞,是 )

  求之下流,固傎( 固,古義:副詞,本來;今義:堅固 )

  爾輩不能究物理( 物理,古義:事物的道理;今義:物理學 )

  ●一詞多義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介詞,被)

  為 必於石下迎水外齧沙為坎穴 (動詞,成為)

  眾服為確論 (動詞,是)

  之 一老河兵聞之 (代詞,指”“求之地中” 這種觀點)

  其反激之力 (結構助詞,的)

  ●詞類活用

  棹數小舟 (名詞用為動詞 ,划船)

  暴漲 (動詞用作名詞,洪水)

  ●句式

  被動句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為……,表被動,可譯為“被”)

  倒裝句 當求之於上流 (狀語後置,狀語“於上流”放在動詞“求”的後面)

  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得”的後面省略了賓語“之”)

  4、質疑:故事是如何發展變化的,課文可以分幾個層次?概括各層次大意。

  討論並歸納:可分四層:

  第一層:交代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和寺僧到下游找沒有找著;

  第二層:講學家認為石頭埋在沙裡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層:老河兵講解應當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話果然找到石獸。

  第四層: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觀推論的道理。

  三、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學習要點:1、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學生展示

  1、朗讀課文,複習上節課內容。

  2、學生講析《課時練》基礎習題。(P87-88)

  二、課堂提升

  1、故事中主要說出了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麼樣的?分析一些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

  討論並歸納:

  (1) 寺僧以為石獸被水衝到下游支了,劃小船,拖著鐵鈀,尋找了十多里,沒有找著。

  (2) 講學家認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石頭埋沒有在沙裡一定會漸漸地沉下去,越來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 老河兵認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水不能潰走石頭,水的反衝力一定會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衝沙成為洞穴,漸漸地越衝越深,深到石頭一磁的時候,石頭就會倒在這個洞穴中。像這樣再衝,石頭再轉,一直轉不停止,石頭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應該到上游去找。

  (4) 寺僧按照水衝物的常物,認為要到下游找,結果找不到:講學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夠根據他幾十年的實際經驗,到上游找,結果找到了。 這說明主觀推理是靠不住的,實踐出真知。

  2、 質疑:為什麼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方法:藉助多媒體手段,形象直觀的演示石獸落入河中的三種情景,藉助動態模擬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

  討論並歸納:

  第一種只考慮了流水,沒有考慮石獸、泥沙的關係。

  第二種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忽略了流水。

  第三種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備把握了三者的性質及相互關係。

  3、質疑:這個故事說有了一個什麼道理?

  討論並歸納,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據實踐情況作出判斷。

  三、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卻主觀臆斷,以致犯下錯誤或鬧出笑話的事例?與同學交流這類小故事。

  刻舟求劍守株待兔 掩耳盜鈴

  四、佈置作業。

  編寫人:張聰

  教學反思: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12

  《河中石獸》教案

  一、教學目的:

  1.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3. 理解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

  1. 重點 :

  (1) 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 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2.難點:理解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三、教學時間: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刻舟求劍”的故事嗎?(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中掉到水裡。他急忙在船邊上用刀在掉下劍的地方做了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到達目的地後停了下來,這個楚國人從他刻記號的地方跳到水裡尋找劍。)同學們,這個楚國人按照這種方法能找到自己的劍嗎?(不能!)他要怎樣才能找到自己的劍呢?(馬上從劍掉下去的地方跳到水裡尋找。)那如果是一尊很大的石獸掉到水裡,過了十多年後,我們應該去哪裡尋找這尊石獸呢?(石獸掉下去的地方?下游?上游?)如果想知道正確的答案,就一起來認真學習《河中石獸》這篇文章吧!

  (二)交流作家作品資料

  作者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問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遣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上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本文選自《閱微草堂筆》,該書是紀曉嵐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以妖怪鬼狐為主,但於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

  (三)掃清文字障礙,順暢朗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範讀

  2.明確重難點字的讀音

  幹(gān)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曳(yè) 杮(fèi)

  湮(yān) 齧(niè) 溯(sù) 歟(yú)

  3.學生集體朗讀課文,落實字音。

  (四)理解文句意思,整體感知課文

  小組合作學習,藉助註釋和詞典翻譯課文。學生邊讀邊譯,劃出疑難地方。教師巡視,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

  (五)作業:

  完成本課練習題(課前將以下內容印發好,上課發給學生。)

  第27課《河中石獸》練習題

  一、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1. 古今異義

  ① 二石獸並沉焉 (古義:一起 今義:並列)

  ② 閱十餘歲 (古義:經歷 今義:閱讀)

  ③ 是非木柿 (古義:代詞,這 今義:判斷詞,是 )

  ④ 蓋石性堅重 (古義:發語詞 今義: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⑤ 但知其一 (古義:僅僅,只 今義:錶轉折 但是,卻)

  ⑥ 爾輩不能究物理 (古義:客觀事物的道理、規律 今義:一門學科)

  2. 一詞多義

  一老訶兵聞之 (講學者的觀點)

  其反激之力 ( 助詞,的)

  如是再齧 (像)

  如其言 (按照)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被)

  必於石下迎水外齧沙為坎穴 (成為)

  眾服為確論 (認為)

  3.詞性活用

  ① 棹數小舟 (名詞用作動詞,划船)

  ②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動詞用作名詞,洪水)

  4.通假字

  曳鐵鈀 (“鈀”通“耙”,平整土地用的農具)

  二、特殊句式翻譯

  1.反問句——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怎麼能被洪水攜帶走呢?)

  2.疑問句——可據理臆斷歟?

  (難道可以根據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觀判斷嗎?)

  第2課時

  (一)檢查上節課練習題的完成情況

  採用PPT或小黑板的形式公佈答案,以節省時間。

  (二)朗讀匯入

  集體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準確斷句。

  (三)合作探究

  PPT或小黑板出示本課須探究的題目,小組合作學習。

  1.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明確:說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裡,十幾年後,人們找石獸的事。

  2.故事中主要說出了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麼樣的?分析一些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

  明確:三位,他們分別是寺僧、講學家與老河兵。

  ⑴寺僧以為石獸被水衝到下游去了,理由,水有衝擊力,將隨水流而下。

  ⑵講學家認為石獸在下沉處深埋,因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石頭埋沒有在沙裡一定會漸漸地沉下去,越來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⑶老河兵認為石獸已逆流而上,因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水不能潰走石頭,水的反衝力一定會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衝沙成為洞穴,漸漸地越衝越深,石頭就會倒在這個洞穴中。像這樣再衝,石頭再轉,一直轉不停止,石頭就反而逆流而上。

  3. 誰的方法是正確的?為什麼?

  明確:老河兵的方法是正確的。寺僧按照水衝物的常理,只考慮了流水,沒有考慮石獸、泥沙的關係;講學家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忽略了流水的作用;而老河兵有實踐經驗,綜合考慮了石獸、泥沙與流水的關係,符合物理學上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4.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據實踐情況作出判斷。

  (四)課堂小結

  本文透過敘述找寺廟石獸一事,告訴我們做事不能主觀臆斷,而應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五)拓展閱讀

  《冬夜讀書示子聿》——(南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詩意:古人做學問總是不遺餘力的,即使這樣,也是從年輕開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斷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顯的,最終要想認識事物或事理的本質,還必須自己親身的實踐。

  (六)作業

  1. 完成課後理解與探究一、二題。

  2. 背誦課文

  《河中石獸》預習學案6

  課前預習:

  知識連結:作者簡介:紀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學識淵博,自幼聰慧過人,再加之後來對人情事故之通達,24歲便中進士,31歲成為翰林院大學士。他為人為官剛直不阿,機智善辯,其淵博學識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賞識,成為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的總纂官,其作品涉獵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地理等各個領域。

  他的作品記錄很多親身經歷,詳述一切他認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對所敘內容常常加以譏諷和評論。

  本文選自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筆記小說《閱微草堂筆記》。該書主要記述狐鬼神怪故事,其中也有不少關於考據的文字。

  1.為下列加點字注音

  圮( )於河 募( )金重修 棹( )數小舟 曳鐵鈀( )

  木柿( ) 湮( )沒 齧( )沙 溯( ) 歟( )

  2. 本文作者 ,字 ,是 朝的 、 家,也是《 》的總篡官。

  3.本文選自《 》 一書,這是一部 小說,全書主要記述 ,其中也有不少 。

  4.用文中的句子寫出本文的主旨

  6.翻譯下列句子

  山門圮於河 譯:

  二石獸並沉焉 譯:

  爾輩不能究物理。譯:

  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譯:

  遂反溯流逆上矣 譯:

  課堂思辨:

  一、檢查預習

  二、匯入新課

  三、熟讀課文(抽讀、齊讀等方式)

  四、小組合作翻譯課文

  1.結合課下註解弄懂課文意思 2.小組內互相釋疑 3.小組內串譯課文

  五、課堂探究

  1. 課文說了一件什麼事?

  說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裡,十幾年後,人們找石獸的事。

  1、 故事中主要說了哪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麼樣的?分析一下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

  對於河中石獸的位置:

  寺僧判斷其在 ,

  依據是 ;

  講學家判斷其在 ;

  理由是 ;

  老河兵則判斷其在 ,

  是因為 。

  3、文中兩次寫道了笑:“講學家聞之笑之”、“老河兵聞之又笑之”,這兩次“笑”各有什麼含義?

  講學家的“笑”:

  老河兵的“笑”:

  4、文中寺僧、講學家、老河兵各自表現出的性格特徵是什麼?

  寺僧:

  講學家:

  老河兵:

  5、老河兵的判斷為什麼是正確的?

  6、作者由此得出了什麼結論?怎樣理解這句話?

  7、故事是如何發展變化的?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第四段: 。

  分段:

  第一部分( 段 — 段):寫

  這部分以 (填表達方式)為主。

  第二部分( 段): 。

  這部分以 為主。

  8、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 ,而要 。

  當堂鞏固:1、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A、是非木柿 如是再齧 B、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後特徵為洛陽令

  C、一老河兵聞之 當求之於上流 D、山門圮於河 果得於數里外

  2、聯絡上下文,說說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

  1)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 2)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3)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4)一老河兵聞之

  5)至石之半 6)求之下流,固顛

  7)然則天下之事……

  3、對下列句子翻譯不當的一項是 ( )

  A.尋十餘里,無跡。(尋找了十多里,也沒有石獸的蹤跡。)

  B.眾服為確論。(眾人佩服他的話,認為是正確的判斷。)

  C.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說法去找,果然找到石獸在幾里外的上游。)D.竟不可得。(居然沒有找到。)

  4、閱讀:1.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2.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眾服為確論。3.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再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

  4.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1.用自己的話寫出下列代詞指代的內容

  ⑴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 “之”指代

  ⑵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之”指代

  2.講學家和老河兵都說到了“石性堅重,沙性鬆浮”,但他們對沉在河中的石獸作出的結論是完全不同的。講學家據此得出的最終結論是___________(A、爾輩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C、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顛乎?);老河兵的最終結論則為_________(A、水不能衝石;B、再轉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擲坎穴中)。

  3、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注音或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山門圮於河(倒塌) B.棹數小舟(划船)

  C、不亦顛乎(顛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4、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一種見解是從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認為應在石獸落水處尋找石獸。

  B、一種見解是從水暴漲衝擊石獸而走作分析,認為應該到河的下游去尋找石獸。

  C、一種見解是從石性、沙性和水衝擊角度作綜合分析,認為應到獸落水的上游去尋石獸。D、三種見解都是正確的,只不過實踐更重要。

  質疑反思:

  總結點評:

  家長簽名:

  文言文閱讀(12分)

  河中石獸

  ①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③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再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④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12.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⑴一寺臨河干( ) ⑵山門圮於河( )

  ⑶閱十餘歲( ) ⑷但知其一( )

  13.指出下面加點詞語的古今異義。(4分)

  ⑴如是再齧 古義:( ) 今義:()

  ⑵爾輩不能究物理 古義:( ) 今義:( )

  14.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聞之笑曰 B.當求之於上流

  C.一老河兵聞之 D.其反激之力

  1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

  ⑴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翻譯

  ⑵然則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翻譯

  16.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2分)

  答案:

  (二)12.⑴靠近 ⑵倒塌 ⑶經歷 ⑷只

  13.⑴這樣 判斷動詞 ⑵事物的道理 物理學

  14.D

  15.⑴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河水沖走呢?

  ⑵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難道可以根據一點道理就可以主觀臆斷嗎?

  16.事物的變化是很多的,不能憑主觀臆斷去判斷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河中石獸》表格式教案11

  課 題

  河中石獸(初案)

  年 級

  七年級

  學 科

  語文

  主 備 人

  饒曉月

  稽核時間

  20xx.12.1

  參與人員

  藍永亮、王國芳、紀慧敏、夏慧慧、李慧、翁飛雪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歸納課文的中心意思

  2、藉助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 語句的意思。

  3、培養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思路,歸納課文的中心意思

  一、匯入新課:

  展示圖片:這幅圖片是清代學者的書房,取名“閱微草堂”知道這位學者?

  二、自學指導、合作探究。

  (一)展示預習成果

  1、作者簡介

  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問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遣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2、做“導學案”“基礎達標”1——3題

  (一)做完後,學生展示,先答答案,然後說原因,要規範完整

  (二)讀課文。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2、聽課文朗讀錄音,學生朗讀課文。(三)藉助註釋和詞典翻譯課文。(四)合作探究

  1、故事說了一件什麼事?2、故事中主要出現了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對事情的看法如何?3、故事是如何發展變化的,課文可以分幾個層次?概括各層次大意。

  4、總結四種尋找石獸的方法。5、為什麼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三、大組彙報,教師點撥。

  1、2題略

  3、可分五層:一頭一尾,中間三層。開頭交代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和第一種尋找方法;接著是另三種不同的尋找方法;最後,由事而理,點明遇事不能“據理臆斷”。

  4、四種:一在河中原地尋找兩個石獸,理由原地是石獸沉落的地點;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認為石獸會順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輕,石獸會漸沉漸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於河水衝激,石獸反而會溯流而上。

  5、第一種沒考慮流水、石獸、泥沙的關係。第二種只考慮了流水,沒考慮石獸、泥沙。第三種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忽略了流水。第四種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確把握了三者的性質及相互關係

  歸納本文中心: 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據常情主觀作出判斷。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做導學案拓展 練習題。

  五、課堂小結,單元迴歸。

  教學參考:河中石獸究竟到哪裡去了?

  河中石獸究竟到哪裡去了?

  清朝紀曉嵐的《河中石獸》是一篇著名的文章,文章記載了一個故事,一個廟門外的兩隻石獸連同山門一起落到河裡,十多年後,廟裡的和尚要重修山門,就到河裡尋找石獸,始終沒有找到。後來經一位老河兵的指點,在上游數里處找到了石獸。對石獸不是沉在原處,也不是被水衝到下游,而是跑到河流的上游的原因,老河兵給出的解釋是,石頭又硬又重,河沙又松又輕,水衝不走石頭,它衝在石頭上反激過來,一定會衝激石頭下面的沙子,形成坑穴。越衝越深,衝到石頭底部一半的時候,石頭一定會倒在坑穴裡。像這樣,水再衝激石頭底部的沙子,石頭再倒在坑穴裡,不斷地反覆,石頭就逆流而上了。

  對老河兵這樣的解釋,沒有人提出過懷疑。

  好多年前,我為了幫助一位初中語文教師備課,為她設計了一個教案,用一個自己設計的簡易教具,模擬河水衝激河沙,想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石頭怎樣一點一點地往上游“走”的情景。我和這位老師來到操場的沙坑旁,找來了一塊有點像石獸的磚頭(石獸的形狀不是圓球形,也不是圓柱形的),放在沙子上,用手模擬水衝激,掏空磚頭底部的沙子,想看到磚頭翻倒在沙坑裡的情景。這時,不可思議的情況出現了:沙子掏到磚頭底部一半的時候,它不是往前翻倒在沙坑裡,而是斜斜地滑了下去,再掏空磚頭底部的沙子,磚頭還是向下滑,越滑越深,一點也沒有老河兵所說的石頭往前倒在坑穴裡的意思。

  這個 “實驗” 出乎意料的結果引起了我的思索。石頭為什麼不會翻倒在沙坑裡,而是滑落下去?仔細一想,恍然大悟,石頭要翻倒在沙坑裡,需要有一個從後面往前的推力,可是實際情況是,這樣一個從後往前的推力是不存在的,所以,石頭不可能往前翻倒在沙坑裡,只會向下滑動,更深地陷入沙子裡。

  我又猜想,如果石頭是圓球形的,或者是圓柱形的,會不會出現老河兵說的情形呢?圓柱形的石頭是會滾動的,但是,按上面所說的方法去試驗,隨著水流把石頭底下的沙子沖走,石頭朝前滾動的同時,也往下滾動,這樣石頭越滾越前,越滾越深,等到石頭的一半陷入沙中的時候,就再也不可能出現水沖走石頭底部的沙子,石頭再向前滾動的情況了。如果上面的猜想是正確的話,那麼,石頭向前滾動最多是這個圓柱形石頭半徑的距離,根本不可能滾到距離石頭落水處向上遊方向數里的距離。如果是個圓球形的石頭落到水裡,那就根本不可能出現水流衝激石頭底部的情況,水流衝到石頭上,因為石頭是圓球形的,所以水都從石頭的兩旁流走,不會出現流水反激回去的現象。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猜想和推理,但是,我相信,這些猜想和推理是正確的。由此判斷,紀曉嵐的《河中石獸》中所記載的故事,缺乏真實性。

  《塞翁失馬》教學反思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冊書的最後一課《塞翁失馬》。這一節課我收穫了很多。

  這節課我還是按著以往的教學程式來進行。首先讀每日名言:人不是因為看到而相信,而是相信了才看到。人總是按著自己的思想去行動。我覺得這句話學生能理解的很不錯。但是幾個程度好的學生他們的理解都不太貼邊。我突然意識到昨天我們所學的《智子疑鄰》學生並沒有理解。於是我舉了個例子:假如站在我面前有兩個學生一個是甲一個是丙。我比較喜歡甲,但是丙每天都會給我一些糖吃。而甲只是每天都是對我微笑給我鼓勵。無論丙怎麼給我好吃的。我對他都是視而不見,在我的心裡沒有一絲的溫暖感動而言。雖然甲什麼都不給我,但是我在內心裡就是覺得甲很好,所以我對甲總是充滿了真誠,總是很在意,對他噓寒問暖。而無論丙如何努力,我在內心裡就是不接受他。回到這個句子當中,對於丙來說,雖然他一直努力去做,希望引導我的感動,我的關注,但是在我的眼裡就是看不到,而不相信他對我是真誠的。而不相信他的出現能給我帶來多少快樂。而甲雖然沒有做什麼,但是我卻感受到他對我的真誠,而感受到一種力量。所以我看到他的存在。所以我才會走近甲,而遠離丙。經過舉這個例子,同學們終於有點醒悟了。透過這句話的理解,我發現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很差,或著說學生的理解能力太差。

  然後我們開始學習《塞翁失馬》,我找同學們逐字的翻譯,然後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翻譯整句話。這樣學生即能掌握一些實詞的用法及意義。還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一節課很快就講完了。

  我覺得學生應理解的很好了。但是當我批昨天留的作文時,我突然意識到雖然我昨天講了好幾個寓言故事。但是真正能聽懂並且理解其內在意義的學生比較少。大部分學生就是把故事又講了一遍,至於感悟談得太少了。不會聯絡實際,所以我在想,每天我都學生進行一些拓展,或許我講給的只是少數人學生,大部分學生還是不能很好的理解,我這種拓展到底有沒有什麼意義。對於程度較好的學生來說,我這樣做對他們的成長應是非常有意的,因為有利於他們能力的提升,對於程度較差的學生可能來說是比較難的。但是隻為他們的不理解而放棄拓展那麼就會沒有優秀學生了。或許不是學生的能力太差,也許我所講的內容太難理解,或許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行,還是沒有讓大多數學生去接受,我要慢慢的去探究到問題到底是出現在哪裡,看似喧鬧的課堂,我的學生到底能學到多少。

  為了應對期末考試,我想我還是應以基礎知識為主,程度好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尤其是語文學科我應照顧的是大多數學生。不能把太多的學生甩掉。這節課給我的期末複習指引了方向,必需抓住基礎而且複習的速度要適度。讓學生會了才是我的真正目的。

  我們老師設計教學內容時一定要適合學生的能力水平。否則很收到好的效果。

  《河中石獸》教學反思

  這篇文章是教材中新加的一篇文章,讓學生去預習,程度好的學生告訴我,他們讀不懂,也能理解對於初一學生來說,這篇文章原是高中練習冊所選的習題,可見,這篇文章的難度。

  我在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後,我改變了我的教學策略,我原打算讓學生合作來學習這篇文章。一個學生讀,另一個學生結合課下註解進行翻譯。但是看來是不行的,一是由生生合作變成了師生合作。我帶著大家逐字逐句的翻譯,當然是結合課下註解,學生知道由他們說,他們不會的由我來引導他們。這樣一節課下來,領著學生讀翻譯背誦,感覺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中下等學生都能跟著思路走。並且能夠記一些知識點。看來這種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在做練習的時候,我採取的是小組競賽形式,同學們充滿了鬥志,透過檢驗學生掌握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透過這篇文言文教學使我明白,對於難度比較大的'文章,老師還是要領著學生藉助課下註解,逐字逐句的翻譯的,這樣學生掌握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學生自己動了腦,然後老師又引導他們進行自己總結,應該說課堂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對於簡單的文言文教學,老師可以學生合作,老師引導幫助他們完成。

  在帶領學生翻譯完之後,引導學生思索這篇文章圍繞著什麼寫了什麼,作者要表達什麼思想。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但是我發現學生說全的很少,這樣我領著學生看文章的標題,標題告訴我們這篇文章要寫什麼,在寫的過程中,有哪些人物,他們做了什麼說了什麼,最後作者透過他們的事情想要告訴我們讀者什麼觀點。經過我幫助學生一步步的梳理,同學們終於概括了出文章所寫的內容,但是作者藉此要表達什麼思想呢,學生還是茫然,最後我引導孩子本文的表達方式有哪幾種,最後引導學生找出本篇文章議論的句子,探究文章的主旨。自我感覺學生學習這篇文章的效果還可以的。

  透過本節課,我明白,要想取得好得教學效果,教師必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依據學情選擇教學方法然後,創設好的教學氛圍,學生學習得開心,教學效率自然就高了,老師一定要敢於創新,這樣你的學生才會敢於創造。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閱讀課文,藉助工具書及課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掌握文言文的一些常用的句式和實詞、虛詞的用法。

  2.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及揣測人物的語氣,讀出文言文的韻味,把握課文所闡述的事理。

  3.課文透過給我們講述這麼一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透過反覆朗讀,使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品味文中的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及揣測人物的語氣,讀出文言文的韻味,把握課文所闡述的事理。

  【教學方法】

  朗讀法和討論法。

  匯入: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問大家一個問題,假如將等量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同時放入冰箱冷凍,哪一杯水先結冰?

  師:有人說是冷水,有人說是熱水,也有的說是一起,實驗證明應該是熱水先結冰,那麼發現這個現象的是非洲坦尚尼亞的一所中學初三的學生姆佩巴,所以世界上將這種奇特的現象稱為姆佩巴效應,其實在生活中有許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青代大才子紀昀帶給我們的一個故事,紀昀,字曉嵐,我們又叫他紀曉嵐,介紹作者及作品。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所以接下來我請同學們開啟課本138頁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並運用手中的工具書和參考課下註解翻譯課文。同學們已經把課文讀完了,那麼在讀的過程中對字音和句子有疑問嗎?

  生:沒有.

  師:好,接下來老師範讀課文,請同學們把你不會的字標註一下。這篇課文我們在朗讀的過程中要注意一下這幾個生字(紀燈片展示)。剛才我們讀準了字音,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讀,慢慢的讀,讀出文言文的韻味。好,同學們已經讀得很熟練了,我們在文中讀到了哪些人物呢?

  生:寺僧、講學家、老河兵。

  師:他們在爭論一個什麼話題呢?他們爭論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麼呢?請同學們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來。

  生:在第一自然段。

  師:很好,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句的這幾個字怎麼翻譯呢?(這裡有一個字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並字在甲骨文中怎麼寫的呢?形似兩個人手拉手,所以翻譯為一起)。現在誰來翻譯第一句誰又來翻譯第二句呢?我們一起來翻譯第三句。

  生:翻譯

  師:我們來看這個句子(求石獸於水中)=(於水中求石獸)這種現象在文言文中稱為倒裝句。寺僧到底還是找不到石獸,最後是按照誰的方法找到石獸呢?

  生:老河兵。

  師:從文中哪一句話看出來的?

  生: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

  師:請同學們劃出來,哪位同學能給我們翻譯一下這個句子?

  生:果於數里外得之。(果然在幾里外尋找到了石獸)

  師:很好,在翻譯的時候同學們有沒有注意有的句子我們要倒過來翻譯,這種現象在文言文中稱為倒裝句,其中所補的“之”為文中省略的部份,這是我們學習文言文應該注意的。同學們老河兵是在哪裡找到石獸的?文中哪裡告訴我們了?

  生: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

  師:請哪位同學給我們翻譯一下。注意:於上流求之(在水的上流去尋找石獸)。同學們這又是一個倒裝句,馬上還原,會還原嗎?這就叫做學以致用,很好。接下來我們想想一般情況下,我們丟東西到河裡,一般思維都會到河的下流去尋找,那麼老河兵他為什麼要到河的上流去尋找呢,他的理由是什麼?文中有沒有告訴我們。

  生: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師:老河兵的這個理由很長,而且理解起來也比較難,現在老師請同學們把老河兵的理由大聲的翻譯一遍,有困難的地方同桌之間可以交流,也可以舉手問老師,開始。現在哪位同學能幫我們翻譯一下。這句話同學們清楚了嗎?很好,下面我們來看看石獸轉動的動畫演示過程。(幻燈片展示動畫)現在我們已經把文中最難理解的句子解決了,老河兵按照自己的方法找到了石獸(當然這種方法是在滄洲也就是河北地區,河北乃平原地帶可用這種方法,那如果在山區急流險灘又不一樣了,所以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接下來我們看看還有兩個人,首先我們看看寺僧,寫寺僧是在文中的哪一個自然段,寺僧又是在哪裡找到石曾的?理由是什麼?

  生:求之下流,以為順流下矣。

  師:寺僧找到石獸了沒有呢?

  生:尋十餘里無跡。

  師:那麼講學家呢?講學家又是在哪裡找的,他的理由是什麼?請同學們把講學家的理由劃出來。講學家找石獸的結果怎樣?

  生:眾服為確論,實則找不到。

  師:同學們我們把講學家的理由和老河兵的理由來讀一讀,認真的看一看這兩個理由有沒有什麼發現?講學家比起老河兵的理由少了點什麼呢?講學家的理由和老河兵的理由有相似的呀!那為什麼老河兵找到了而講學家沒有找到呢?

  明確:石性堅重,沙性鬆浮他們都注意到了石獸的性質和泥沙的性質。

  老河兵常年生活在水邊比較有經驗,他對這類事物的性質都規律都很瞭解,所以他找到了而講學家沒有找到。

  師:所以我們說老河兵還考慮到了水流的因素,而講學家只考慮到了石頭與沙子的性質。我們來看紀曉嵐的很多作品都記錄了他很多的親身經歷,詳述了一切他認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對所敘內容常常加以譏諷和評論。

  幻九:紀曉嵐的很多作品都記錄了他很多的親身經歷,詳述了一切他認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對所敘內容常常加以譏諷和評論。

  紀曉嵐對這件事也有一個總體的評論,請同學們找出來。

  生: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師:接下來我們請男同學來把這個句子朗讀一遍。

  幻十一:

  讀書明理

  思考明智

  實踐明知

  師:所以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做事呢要注重實踐,做人呢要謙虛低調一點。最後老師送給同學們幾句話希望大家象紀昀一樣多讀書明理,多思考明智,多實踐明知。這堂課咱們就上到這,下課,請同學們休息!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閱讀課文,分清層次,概括大意,理解課文的中心意思。

  2、 藉助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

  3、 積累文言詞彙,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形象直觀的演示石獸落入河中的三種情景,藉助動態模擬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

  2、 文章中相關語句在翻譯上有一定難度,故幫助學生理解為什麼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

  一、匯入:

  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一則故事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遊“跑”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河中石獸》一文,從中找出答案。

  二、作者簡介:

  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問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遣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以妖怪鬼狐為主,但於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

  【紀昀軼聞】

  紀昀,字曉嵐,他身子很是肥碩,生平最畏暑熱;做總裁時,在館內校書,適值盛夏,炎酷異常,他便赤著膊圈了辮,危坐觀書。巧逢乾隆帝踱入館門,他不及披衣,忙鑽入案下,用帷自蔽,不料已被乾隆帝瞧見,傳旨館中人照常辦事,不必離座,館中人一齊遵旨。乾隆帝便踱到紀昀座旁,靜悄悄的坐著。紀昀伏了許久,汗流浹背,未免焦躁起來,聽聽館中人寂靜無聲,就展開了帷,伸首問眾人道:“老頭子已去麼?”語方脫口,轉眼一瞧,座旁正坐著這位首出當陽的乾隆帝,這一驚正是不小。向著他道:“紀昀不得無禮。”紀昀此時只得出來穿好了衣,俯伏請罪。乾隆帝道:“別的罪總可原諒,你何故叫我老頭子?有說可生,無說即死。”眾人聽見這句上諭,都為紀昀捏一把汗。誰知紀昀卻不慌不忙,從容奏道:“老頭子三字,乃京中人對著皇帝的統稱,並非臣敢臆造,容臣詳奏。皇帝稱萬歲,豈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上,豈不是頭?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稱子。這‘老頭子’三字,從此流傳了。”聰明絕頂。乾隆帝拈鬚笑悅。

  三、初讀課文。

  1、 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 聽課文朗讀錄音,學生朗讀課文。

  四、藉助註釋和詞典翻譯課文。歸納本課古今異義和一詞多義現象。

  五、課堂探究。

  1、 課文說了一件什麼事?

  2、故事中主要出現了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對事情的看法如何?

  3、 故事是如何發展變化的,課文可以分幾個層次?概括各層次大意。

  六、總結四種尋找石獸的方法。

  探究1、為什麼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藉助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

  【多媒體演示】

  (1)、學生演示。

  (2)、教師演示。形象直觀的演示石獸落入河中的三種情景,藉助動態模擬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

  2、師生共同歸納:

  第一種 沒考慮流水、石獸、泥沙的關係。

  第二種 只考慮了流水,沒考慮石獸、泥沙。

  第三種 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忽略了流水。

  第四種 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確把握了三者的性質及相互關係。

  七、分析最後一段,概括文章的中心。

  1、 概括文章的中心:

  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作出主觀判斷,而要根據實踐情況作出判斷。

  2、啟發學生深入思考,聯絡生活實際,更深入地領悟這一道理。

  【附】

  尋找石獸與流水侵蝕作用

  清代學者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遊“跑”呢?原因在於,石獸落水後對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圍水速更快,沖刷能力更強,其下面迎水流一側的泥沙逐漸被水沖走,成為空穴。久之,石獸因重力作用朝著迎水流的方向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遊移動了一截。可見老兵的判斷是正確的,流水的侵蝕和搬運作用,使石獸能“逆水而行”。

  水中石獸真會向上遊

  吳德鋒

  紀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是出名的清人筆記小說之一。蔡元培先生將它與《紅樓夢》、《聊齋志異》鼎足並列為“有清一代三大小說”。《閱微草堂筆記》中的《河中石獸》這個故事,頗負盛名。

  近來有人對紀昀的這個說法,表示懷疑。理由是石重水輕,無論如何,沉於水中的石獸,只可能順流而下,決不可能逆流而上。他們認為紀昀所說的這個故事,儘管很生動、有趣,很能吸引人,無奈事實決非如此,石獸向上遊,不過是文學家的幻想,客觀上並不存在。

  事實真的如此嗎?尋找沉在河中的石獸,究竟應在上游還是下游?不久前發生在雲南西雙版納的一回事,圓滿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這回事的情節幾乎與紀昀所記一模一一樣,即西雙版納有一條河中有兩塊大石,它們有一半露在水面。十多年前,有一塊石頭被人炸碎,另一塊也隨之失蹤,大家都不知道這塊未炸碎的石頭到哪裡去了。十多年後,有人在離原地十多里的上游,發現了那塊失蹤了的石頭,經核對,它確實是本來位於十多里外的下游那一塊。它是怎麼“遊”上來的呢?

  原來炸另一塊石頭時,這塊石頭的基礎也被震壞,它喪失了屹立不動的根基,正如紀昀所說的水沖走石邊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時間中,它逐漸地向上遊翻滾了十多里路。它向上“遊”時經過之處,留下了一道明顯的溝,令人信服他說明,紀昀所記,確非虛言。這一有趣的自然現象,1980年4月當地的報紙作過詳細的報道。這故事不僅教育我們如何思考問題,對從事水中打撈也有實際指導意義。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棹”“傎”“圮”等文言詞語,疏通課文大意。

  2、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1 、訓練文言文閱讀的能力。

  2 、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3 、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會認識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 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 訓練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難點: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示標匯入

  1、講一小故事:

  有關紀曉嵐的兒時的趣事說明這一“滿清第一大學士”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顯示其才華了。也組織學生講一講,引出《閱微草堂筆記》

  2、作家作品簡介

  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問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遣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以妖怪鬼狐為主,但於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

  二、查學診斷:

  1、給下字注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柿(fèi)

  湮(yān)齧(niè)溯(sù) 歟(yù)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山門圮於河 ( )(2)閱十餘歲 ( )

  (3)曳鐵鈀 ( )(4)湮於沙上 ( )

  (5)爾輩不能究物理 ( )

  (6)如是再齧 ( )(7)不更顛乎( )

  (8)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 ( )

  答案:(1)倒塌(2)年(3)牽引,拖著(4)埋沒(5)客觀事物的道理,規律(6)衝激(7)顛倒 (8)按照

  三、導學施教:

  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

  (1)注意停頓和語氣節奏;

  (2)標出疑難字詞。

  2.疏通文意

  (1)學生自由朗讀,齊讀,男女生輪讀。

  (2)結合課文註釋,利用工具書,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和釋義,並標出重點詞句,提出疑難字詞句。

  (3)小組內解決疑難,同桌互相提問文中的重點詞語解釋及句子翻譯,疏通文意。

  3.應掌握的重點句子

  (1)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

  譯文:經歷十多年,和尚們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最終沒找到。

  (2)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譯文:你們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大水帶走呢?

  (3)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

  譯文:一定在石頭下面迎面衝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4)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譯文: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瘋了;在原地深處尋找它們,不是更瘋嗎?”

  (5)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譯文: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難道可以根據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觀判斷嗎?

  4、朗讀課文。

  (1)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

  答案:講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裡,十幾年後,人們找石獸的事。

  (2)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答案: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據常情主觀作出判斷。

  四、練測促學: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1)一寺臨河干 ( )

  (2)竟不可得 ( )

  (3)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 )

  (4)遂反溯流逆上矣 ( )

  答案:(1)岸邊 (2)最終(3)兇猛的河水(4)於是,就

  2.翻譯句子。

  (1)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

  譯文:

  (2)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譯文:

  答案:(1)寺廟的大門倒塌在了河水裡,兩個石獸一起沉沒了。(2)在原地深處尋找它們,不是更瘋嗎?

  五、反饋延伸:

  1. 課外閱讀紀昀《閱微草堂筆記》,進一步瞭解紀昀其人其文。

  2. 思考文章為何把講學家當作嘲諷的物件。

  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歸納本課古今異義和一詞多義現象。

  2、思考文中尋找石獸的幾種方法。

  課後小結

  小結

  本文透過尋找倒塌在河裡的石獸的故事,說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據主觀推理,實踐才能出真知。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 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2. 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3. 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1) 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 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2.難點: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課時劃分

  二課時

  教學投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熟讀課文,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圮(pǐ)募(mù) 棹(zhào)肺(fèi) 湮(yān) 齧(niè) 溯(sù) 歟(yù)

  2.查字典,看課文註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語

  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一則故事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遊“跑”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河中石獸》一文,從中找出答案。

  三、正課

  1.交流作家作品資料。

  作者紀的,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部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遺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上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本文選自《閱微草堂筆》,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料妖怪鬼狐為主,但於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

  2. 朗讀課文。

  3. 就課文不理解的詞語質疑。現在小組內質疑小組不有解決的交全班討論。

  四、課堂小結

  1. 古今異義

  井:古義:一起 二石獸並沉焉。

  今義:並列

  閱:古義:代詞 這 是非木柿

  今義:閱讀

  是:古義:經歷 閱十餘

  今義:判斷詞 是

  蓋:古義:發語詞蓋石性堅重

  今義: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義:只但矢其一

  今義:錶轉折 但是,卻

  2. 一詞多義

  去:豈有為暴漲攜之去離去

  西蜀之去南海距離

  為: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被

  必於石下迎水外齧沙為坎穴成為

  橘生於淮南則為橘是

  為其來也在

  3.詞性活用 棹名詞用為動詞划船

  4.漢字能假同“癲”,瘋

  五、佈置作業

  1. 完成課後理解與探究第三題。

  2. 選用課時作業最佳化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 朗讀課文,複習上節課內容。

  2. 思考文中尋找石獸的幾種方法,有條件的同學製作相關演示課件。

  3. 就課文不理解出質疑。

  二、導語

  上節課我們解決了課文中的字詞,疏通了文意,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探究課文內容。

  三、正課

  1. 朗讀課文。

  2. 質疑:故事說了一件什麼事?

  討論並歸納:說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裡,十幾年後,人們找石獸的事。

  3. 質疑:故事中主要說出了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尋找河中石獸的道理和方法是怎麼樣的?分析一些他們這樣認識的原因。

  討論並歸納:

  (1) 寺僧以為石獸被水衝到下游支了,劃小船,拖著鐵鈀,尋找了十多里,沒有找著。

  (2) 講學家認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石頭埋沒有在沙裡一定會漸漸地沉下去,越來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 老河兵認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水不能潰走石頭,水的反衝力一定會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衝沙成為洞穴,漸漸地越衝越深,深到石頭一磁的時候,石頭就會倒在這個洞穴中。像這樣再衝,石頭再轉,一直轉不停止,石頭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應該到上游去找。

  (4) 寺僧按照水衝物的常物,認為要到下游找,結果找不到:講學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夠根據他幾十年的實際經驗,到上游找,結果找到了。這說明主觀推理是靠不住的,實踐出真知。

  4. 質疑:故事是如何發展變化的,課文可以分幾個層次?概括各層次大意。

  討論並歸納:可分四層:

  第一層:交代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和寺僧到下游找沒有找著;

  第二層:講學家認為石頭埋在沙裡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層:老河兵講解應當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話果然找到石獸。

  第四層: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觀推論的道理。

  5. 質疑:為什麼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方法:藉助多媒體手段,形象直觀的演示石獸落入河中的三種情景,藉助動態模擬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

  討論並歸納:

  第一種只考慮了流水,沒有考慮石獸、泥沙的關係。

  第二種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忽略了流水。

  第三種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備把握了三者的性質及相互關係。

  6. 質疑:這個故事說有了一個什麼道理?

  討論並歸納,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據實踐情況作出判斷。

  四、課堂小結

  本文透過尋找倒塌的河裡的石獸的故事,說明了任保事都不能根據主鳳推理,實踐出真知。

  五、作業

  1. 完成課後理解與探究一、二題。

  2. 選項用課時作業最佳化設計。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閱讀課文,分清層次,概括大意,找出層次間的關係,理解課文的中心意思。

  2、過程與方法:藉助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為什麼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教學重難點

  1、形象直觀的演示石獸落入河中的三種情景,藉助動態模擬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是教學的重點。

  2、文章中相關語句在翻譯上有一定難度,故幫助學生理解為什麼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一則故事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遊“跑”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河中石獸》一文,從中找出答案。

  二、作者簡介:

  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問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遣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以妖怪鬼狐為主,但於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

  【紀昀軼聞】

  紀昀,字曉嵐,他身子很是肥碩,生平最畏暑熱;做總裁時,在館內校書,適值盛夏,炎酷異常,他便赤著膊圈了辮,危坐觀書。巧逢乾隆帝踱入館門,他不及披衣,忙鑽入案下,用帷自蔽,不料已被乾隆帝瞧見,傳旨館中人照常辦事,不必離座,館中人一齊遵旨。乾隆帝便踱到紀昀座旁,靜悄悄的坐著。紀昀伏了許久,汗流浹背,未免焦躁起來,聽聽館中人寂靜無聲,就展開了帷,伸首問眾人道:“老頭子已去麼?”語方脫口,轉眼一瞧,座旁正坐著這位首出當陽的乾隆帝,這一驚正是不小。向著他道:“紀昀不得無禮。”紀昀此時只得出來穿好了衣,俯伏請罪。乾隆帝道:“別的罪總可原諒,你何故叫我老頭子?有說可生,無說即死。”眾人聽見這句上諭,都為紀昀捏一把汗。誰知紀昀卻不慌不忙,從容奏道:“老頭子三字,乃京中人對著皇帝的統稱,並非臣敢臆造,容臣詳奏。皇帝稱萬歲,豈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上,豈不是頭?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稱子。這‘老頭子’三字,從此流傳了。”聰明絕頂。乾隆帝拈鬚笑悅。

  三、初讀課文。

  1、 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 聽課文朗讀錄音,學生朗讀課文。

  四、藉助註釋和詞典翻譯課文。

  【譯文】: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 山門 圮(pǐ)於河,

  滄州南面,有一座寺廟靠近河邊,廟門 倒塌到河裡,

  二石獸並沉焉。

  (門旁)兩隻石獸也一起沉到河裡了。焉,助詞,無義。

  閱十餘歲, 僧募金重修,

  經歷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筆錢,(決定)重修(廟門),

  求二石獸於水中, 竟不可得,

  便到河中尋找那兩隻石獸,居然沒找到,

  以為順流下矣。

  認為石獸順著河的方向衝到下游去了。下,往下游去。

  棹(zhào)數小舟,曳(yè)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便划著幾條小船, 拖著鐵耙,尋找了十多里,一點蹤跡也沒有?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

  有個學究在廟裡開館執教,聽到這件事便嘲笑說:

  “爾輩不能究 物理。 是非木杮(fèi),“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 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怎麼能被洪水帶了走呢?

  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石頭的特性是堅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鬆散而輕浮,

  湮(yān)於沙上,漸沉漸深耳。石獸埋沒在泥沙上,就會越沉越深。耳,助詞,表示肯定。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順著河流往下游去尋找它,不是荒唐嗎?”

  沿,順流而下。

  眾服為確論。

  眾人信服他的話,認為是正確的論斷。

  一老河兵聞之, 又笑曰:

  一個老水手聽了學究的話後,又嘲笑說:

  “凡河中失石, 當求之於上流。

  “凡是河中失落的石頭,都應該到河的上游去尋找。”

  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

  正因為石頭的特性堅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鬆散而輕浮,蓋,表原因的發語詞。

  水不能衝石, 其反激之力,

  (所以)水流不能沖走石頭,它的反衝的力量,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

  一定會在石頭迎水的地方衝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漸激漸深, 至石之半, 石必倒擲坎穴中。

  越衝越深,衝到石頭半身空著時,石頭一定會倒在陷坑中。倒擲,摔倒。

  如是再齧,石又再轉。

  像這樣再衝擊,石頭又向前再轉動。

  轉轉不已, 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這樣一再翻轉不停,於是石頭會反方向逆流而上了。

  求之下流, 固顛; 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到下游去尋找它,固然荒唐;在石獸掉下去的當地尋找,不是更荒唐嗎?”

  如其言, 果得於數里外。

  按照老水手的說法去找,果然在幾里外的上游地方尋到了石獸。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還多著哩,難道可以根據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觀判斷嗎?

  課後習題

  故事說了一件什麼事?

  故事中主要出現了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各自對事情的看法如何?

  故事是如何發展變化的,課文可以分幾個層次?概括各層次大意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過程與方法 學會運用註釋來疏通文意,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養成注重實際調查結論的習慣,防止主觀臆斷現象的出現。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1) 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 訓練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2.難點:理解實踐出真知道的道理。

  一、匯入:

  有一則故事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遊“跑”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河中石獸》一文,從中找出答案。

  二、作者簡介:

  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問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以妖怪鬼狐為主,但於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

  三、初讀課文。

  1、 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圮 募 棹 曳 鈀 杮

  攜 湮 齧 坎 溯 臆 歟

  2、學生朗讀課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讀。

  3、學生藉助註釋,同桌合作翻譯課文。

  【譯文】: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 山門 圮(pǐ)於河,

  滄州南面,有一座寺廟靠近河邊,廟門 倒塌到河裡,

  二石獸並沉焉。

  (門旁)兩隻石獸也一起沉到河裡了。焉,助詞,無義。

  閱十餘歲, 僧募金重修,

  經歷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筆錢,(決定)重修(廟門),

  求二石獸於水中, 竟不可得,

  便到河中尋找那兩隻石獸,居然沒找到,

  以為順流下矣。

  認為石獸順著河的方向衝到下游去了。下,往下游去。

  棹(zhào)數小舟,曳(yè)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便划著幾條小船, 拖著鐵耙,尋找了十多里,一點蹤跡也沒有?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

  有個學究在廟裡開館執教,聽到這件事便嘲笑說:

  “爾輩不能究 物理。 是非木杮(fèi),

  “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 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怎麼能被洪水帶了走呢?

  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

  石頭的特性是堅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鬆散而輕浮,

  湮(yān)於沙上,漸沉漸深耳。

  石獸埋沒在泥沙上,就會越沉越深。耳,助詞,表示肯定。

  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順著河流往下游去尋找它,不是荒唐嗎?”

  沿,順流而下。

  眾服為確論。

  眾人信服他的話,認為是正確的論斷。

  一老河兵聞之, 又笑曰:

  一個老水手聽了學究的話後,又嘲笑說:

  “凡河中失石, 當求之於上流。

  “凡是河中失落的石頭,都應該到河的上游去尋找。”

  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

  正因為石頭的特性堅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鬆散而輕浮,蓋,表原因的發語詞。

  水不能衝石, 其反激之力,

  (所以)水流不能沖走石頭,它的反衝的力量,

  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

  一定會在石頭迎水的地方衝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漸激漸深, 至石之半, 石必倒擲坎穴中。

  越衝越深,衝到石頭半身空著時,石頭一定會倒在陷坑中。倒擲,摔倒。

  如是再齧,石又再轉。

  像這樣再衝擊,石頭又向前再轉動。

  轉轉不已, 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這樣一再翻轉不停,於是石頭會反方向逆流而上了。

  求之下流, 固顛; 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到下游去尋找它,固然荒唐;在石獸掉下去的當地尋找,不是更荒唐嗎?”

  如其言, 果得於數里外。

  按照老水手的說法去找,果然在幾里外的上游地方尋到了石獸。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還多著哩,

  難道可以根據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觀判斷嗎?

  四、整體感知,探究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

  (1)、 故事說了一件什麼事?用一句話來概括

  (2)、劃出文中的主要人物,說說他們都用什麼方法或理由尋找石獸,結果怎樣?

  (3)、 為什麼只有老兵找到石獸?作者是怎樣看待這問題的,得出什麼結論?

  五、拓展延伸

  1、同學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卻主觀臆斷以致犯下錯誤或鬧出笑話的事經常發生。古人編輯的一些寓言故事、歷史故事給我們深深的思考。比如“拔苗助長”,那人只知道拔苗助小苗快長,卻不知道違背生長規律。結果鬧出了笑話。你能例舉出哪些事例?可以仿照只知------,不知-------的句式來表達。

  2、在我們的生活中,處理事情、看待問題怎麼做算是比較恰當、比較合理呢?學生歸納。

  、佈置作業。

  1、背誦《河中石獸》。

  板書:

  河中石獸 紀昀

  廟僧 下游 無跡

  講學家 地中 失敗 實踐經驗

  老河兵 上游 成功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9

  教案分析:

  本文節選自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故事圍繞著“如何才能找到十多年前掉進河中的石獸”展開,僧、講學家、老河兵分別給出了不同的意見。故事的結局證明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目標:

  1、 落實文言重要實詞,反覆朗讀,知曉文章大意。

  2、 瞭解“敘述”和“議論”的表達方式,理解“借事說理”的方法。

  3、 深入理解三類人“河中尋石獸”的方法,體會“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4、 培養學生客觀對待分析事情的態度。

  教學重點:落實重要字詞;體會“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難點:深入理解三類人“河中尋石獸”的辦法,體會“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匯入(檢測字詞落實情況)

  PPT展示

  河中石獸

  清.紀(ji)昀

  ——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

  師:朗讀推開記憶的門,在朗讀中回憶重要字詞。

  PPT展示

  圮 並 閱 棹 設帳 物理 是 攜 耳 確論 湮 顛

  二、字句落實

  1、落實第三段重要字詞

  PPT展示

  解釋下列劃線的字詞

  如是再齧:像;沖刷,侵蝕。

  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流。

  固顛:本來。

  如其言:依照。

  然則天下之事:既然這樣,那麼。

  但知其一:只。

  可據理臆斷歟:主觀地判斷。

  2、結合字詞挑戰自己

  PPT展示

  (1)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2)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3)石性堅重,沙性鬆浮。

  (4)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

  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

  (5)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據理臆斷歟?

  3、再次朗讀,整理內容(瞭解故事大意)

  PPT展示

  文章記敘了 (概括),得出了 的道理(原文)。

  提示:

  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明確:短文前面記敘,後面議論,敘議結合,借事說理。

  三、研讀賞析,討論人物

  PPT展示

  三類人:

  僧——出家人,居於寺廟,四大皆空;

  講學家——居於書塾,研究經史,講學教書;

  老河兵——長年駐紮河邊,巡河,鎮守河防。

  思考:

  1、講學家和老河兵分別為了什麼而“笑”?

  2、在尋找石獸的問題上,寺僧和講學家犯了什麼錯誤?為什麼只有老河兵提出正確的辦法?

  明確:(1)講學家嘲笑僧的錯誤做法;老河兵嘲笑僧的錯誤做法,以及對眾人的盲目追尋的世風而無奈。

  (2)僧只考慮水流性質,考慮問題不全面;講學家只根據書本知識,考慮石頭和沙子的性質,空談事理,不切合實際;老河兵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從水流性質、石性和沙性出發,全面考慮。

  3、紀昀給我們講述了三人“河中尋石獸”的故事,把僧、講學人和老河兵進行對比,告訴我們“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能否把這句話改成下面的句子?

  PPT展示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有矣,不可據理臆斷。

  明確:多指空談多,實踐少。反問句,加強作者情感。

  四、走向生活

  學了《河中石獸》,回望自己的學習、生活,我收穫(懂得)了 。

  板書:

  借事說理

  僧:考慮問題不全面

  講學人:空談理論

  老河兵:閱歷深廣,實踐經驗

  批判“空談理論,盲目追從”的世風(遺憾)

  強調“實踐出真知”。

  《河中石獸》教學反思

  《河中石獸》設計的特點是,在朗讀的基礎上,圍繞“譯——議——悟”的結構模式,

  從知識能力到情感體驗,從文字走向生活。具體有如下收穫。

  1、 突出了重點:在誦讀中體味、感悟。

  2、 突破了難點:巧用“換字法”,體會“多”和反問句的情感,既避免了空洞的分析,又體現了“過程和方法”。

  3、 體現了特點:抓住了學科與文體的特點,上出了一定的“文學味”。

  這是《河中石獸》的第二課時,所以文言字詞的重點稍有偏頗,但課後有學生問我:老河兵的方法是不對的?突然意識到,我犯了文言文的忌諱,本末倒置,沒有紮實“言”,而高屋建瓴地探究了“文”的蘊含。以下是我幾點不足。

  1、過度預設:第一板塊“點譯、句譯、全文理解”,隨著PPT的呈現,看似學生回答得流暢,但是流暢的背後是教師過度預設,這拋棄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如果讓學生藉助註釋口頭翻譯,把盲點疑問等標註出來,也許課堂生成地更有效果。“全文理解”,由於時間關係,我也只是用“一段話概括”故事來檢測落實,其實這沒有真正的檢測學生掌握的情況。對於文言文,我們該落實到字詞,還是粗略地瞭解大意?這也是個疑問,也許是家常課和公開課的問題。

  2、資料更近不足:“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這是整篇短文的句眼,一個“多”,一個反問句,包含了作者紀昀的情感,對當時社會的想法,然而由於我淺薄的知識,無法理清《閱微草堂筆記》撰寫的時代、宋代理學家的特點、乾隆年間的故事,這些都是作者的生活環境,適當的資料更近,有利於學生了解紀昀的情感,“論事”方能全面“知人”。

  3、忽視知識序列銜接:初一學生對於文言文學習仍處於低層狀態,接受識記文言字詞也許比較合理,“通假字”、“古今異義”、“實詞”、“虛詞”等,這些也許是他們知識大門敞開所需要的,當然也需注意隨文而教的問題;然而,這篇文章,我把後半部分的設計重點放在了體悟上,兩次“笑”的不同,論“三類人”的做法,還強行灌輸了“表達方式”的內容,初一學生的知識需要和我所教的知識,有一定的落差。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10

  教學目的:

  1.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古漢語的意義和用法。

  2.理解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瞭解作者,梳通文意。

  教學內容與步驟

  情景激趣:

  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部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因獲罪遺戍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官,編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目錄上學上貢獻很大。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

  本文選自《閱微草堂筆》,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以妖怪鬼狐為主,但於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

  《河中石獸》記載的是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遊“跑”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河中石獸》一文,從中找出答案。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讀課文。結合註釋,讀準字音,積累詞語,理解大意。

  一、讀準字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柿(fèi) 湮(yān) 齧(niè) 溯(sù) 歟(yù)

  二、在閱讀中積累下列詞語:

  1. 古今異義

  並:古義:一起 二石獸並沉焉。 今義:並列

  閱:古義:古義:經歷 閱十餘歲 今義:閱讀

  是:代詞 這 是非木柿 今義:判斷詞 是

  蓋:古義:發語詞 蓋石性堅重 今義: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義:只 但矢其一 今義:錶轉折 但是,卻

  2. 一詞多義

  豈有為暴漲攜之去 離去

  去

  西蜀之去南海 距離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被

  為 必於石下迎水外齧沙為坎穴 成為

  橘生於淮南則為橘 是

  為其來也 在

  3.詞性活用

  三、探究結構

  第一層:和尚重修廟門難尋石獸;

  第二層:講學家認為石獸已深埋;

  第三層:按老河兵指引找到石獸;

  第四層:闡述遇事不能主觀之理。

  二、探究中心

  1.這個故事說有了一個什麼道理?

  明確:本文透過尋找倒塌的河裡的石獸的故事,說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據主觀推斷的道理。

  總結固趣:

  佈置作業

  深入閱讀課文,並對課文作個性理解。

  第2課時

  教學目的

  進一步理解文意。

  教學內容與步聚

  情景激趣:

  紀昀,字曉嵐,他身子很是肥碩,生平最畏暑熱;做總裁時,在館內校書,適值盛夏,炎酷異常,他便赤著膊圈了辮,危坐觀書。巧逢乾隆帝踱入館門,他不及披衣,忙鑽入案下,用帷自蔽,不料已被乾隆帝瞧見,傳旨館中人照常辦事,不必離座,館中人一齊遵旨。乾隆帝便踱到紀昀座旁,靜悄悄的坐著。紀昀伏了許久,汗流浹背,未免焦躁起來,聽聽館中人寂靜無聲,就展開了帷,伸首問眾人道:“老頭子已去麼?”語方脫口,轉眼一瞧,座旁正坐著乾隆帝,這一驚正是不小。向著他道:“紀昀不得無禮。”紀昀此時只得出來穿好了衣,俯伏請罪。乾隆帝道:“別的罪總可原諒,你何故叫我老頭子?有說可生,無說即死。”眾人聽見這句上諭,都為紀昀捏一把汗。誰知紀昀卻不慌不忙,從容奏道:“老頭子三字,乃京中人對著皇帝的統稱,並非臣敢臆造,容臣詳奏。皇帝稱萬歲,豈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上,豈不是頭?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稱子。這‘老頭子’三字,從此流傳了。”聰明絕頂。乾隆帝拈鬚笑悅。

  從這個故事看,紀曉嵐為人機智,善於強詞奪理,上節課我們瞭解到他記載的“河中石獸”,居然會逆流而上,它是真的嗎?本節課我們將在進一步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加以探討。

  探究固趣:

  第二步,精讀課文,翻譯課文,探討文意。

  一、學生翻譯課文,老師講評較正

  滄州南面,有一座寺廟靠近河邊,廟門 倒塌到河裡,(門旁)兩隻石獸也一起沉到河裡了。經歷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筆錢,(決定)重修(廟門),便到河中尋找那兩隻石獸,居然沒找到,認為石獸順著河的方向衝到下游去了。便划著幾條小船,拖著鐵耙,尋找了十多里,一點蹤跡也沒有?有個學究在廟裡開館執教,聽到這件事便嘲笑說:

  “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 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洪水帶了走呢?石頭的特性是堅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鬆散而輕浮,石獸埋沒在泥沙上,就會越沉越深。順著河流往下游去尋找它,不是荒唐嗎?” 眾人信服他的話,認為是正確的論斷。

  一個老水手聽了學究的話後,又嘲笑說:“凡是河中失落的石頭,都應該到河的上游去尋找。”正因為石頭的特性堅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鬆散而輕浮,(所以)水流不能沖走石頭,它的反衝的力量,一定會在石頭迎水的地方衝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衝越深,衝到石頭半身空著時,石頭一定會倒在陷坑中。像這樣再衝擊,石頭又向前再轉動。這樣一再翻轉不停,於是石頭會反方向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去尋找它,固然荒唐;在石獸掉下去的當地尋找,不是更荒唐嗎?”

  按照老水手的說法去找,果然在幾里外的上游地方尋到了石獸。

  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還多著哩,難道可以根據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觀判斷嗎?

  二、課堂探究:

  1.故事對石獸的位置的看法各是怎樣的?理由是什麼?

  明確:

  ⑴寺僧以為石獸被水衝到下游去了,理由,水有衝擊力,將隨水流而下。

  ⑵講學家認為石獸在下沉處深埋,因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石頭埋沒有在沙裡一定會漸漸地沉下去,越來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⑶老河兵認為石獸已逆流而上,因為石頭堅硬沉重,沙子鬆散,水不能潰走石頭,水的反衝力一定會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衝沙成為洞穴,漸漸地越衝越深,石頭就會倒在這個洞穴中。像這樣再衝,石頭再轉,一直轉不停止,石頭就反而逆流而上。

  2.為什麼寺僧與講學家的看法是不對的,老河兵的方法是對的?

  明確:寺僧按照水衝物的常理,只考慮了流水,沒有考慮石獸、泥沙的關係。講學家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忽略了流水。而老河兵有實踐經驗,綜合考慮了石獸、泥沙與流水的關係。

  3. 你認為課文講的故事是真實可信的嗎?為什麼?

  總結固趣:

  佈置作業

  預習《小聖施威降大聖》,要求能概述文章內容,擬出不懂或有質疑之處。

  趣味教學資料

  水中石獸真會向上遊

  吳德鋒

  紀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是出名的清人筆記小說之一。蔡元培先生將它與《紅樓夢》、《聊齋志異》鼎足並列為“有清一代三大小說”。《閱微草堂筆記》中的《河中石獸》這個故事,頗負盛名。

  近來有人對紀昀的這個說法,表示懷疑。理由是石重水輕,無論如何,沉於水中的石獸,只可能順流而下,決不可能逆流而上。他們認為紀昀所說的這個故事,儘管很生動、有趣,很能吸引人,無奈事實決非如此,石獸向上遊,不過是文學家的幻想,客觀上並不存在。

  事實真的如此嗎?尋找沉在河中的石獸,究竟應在上游還是下游?不久前發生在雲南西雙版納的一回事,圓滿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這回事的情節幾乎與紀昀所記一模一樣,即西雙版納有一條河中有兩塊大石,它們有一半露在水面。十多年前,有一塊石頭被人炸碎,另一塊也隨之失蹤,大家都不知道這塊未炸碎的石頭到哪裡去了。十多年後,有人在離原地十多里的上游,發現了那塊失蹤了的石頭,經核對,它確實是本來位於十多里外的下游那一塊。它是怎麼“遊”上來的呢?

  原來炸另一塊石頭時,這塊石頭的基礎也被震壞,它喪失了屹立不動的根基,正如紀昀所說的水沖走石邊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時間中,它逐漸地向上遊翻滾了十多里路。它向上“遊”時經過之處,留下了一道明顯的溝,令人信服他說明,紀昀所記,確非虛言。這一有趣的自然現象,1980年4月當地的報紙作過詳細的報道。這故事不僅教育我們如何思考問題,對從事水中打撈也有實際指導意義。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分清層次,概括大意,找出層次間的關係,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

  2、讓學生理解文章中三類人物尋找石獸的方法的相關語句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為什麼老兵的方法是對的。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作者簡介

  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1754)進士。學問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

  二、檢查預習字詞情況,請學生回答。

  1、滄州--今河北省滄州市。臨:靠近。河:指黃河。幹:岸邊。

  2、山門:寺廟的大門。圮:倒塌。

  3、閱:經過。歲:年。

  4、棹:船槳。這裡作動詞用,划船。曳:牽引。鈀:通“耙”,整地的農具。

  5、木柿:木片。

  6、湮:埋沒。

  7、顛:顛倒,荒唐。

  8、河兵:水手。

  9、齧:咬。這裡是沖刷的意思。坎穴:洞坑。

  10、臆斷:主觀判斷。

  三、初讀課文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聽課文朗讀錄音,學生朗讀課文。

  四、請同學們藉助註釋翻譯課文。同座位兩個同學討論翻譯,或者學生自己翻譯以後,和同座位同學交流。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思考文中尋找石獸的幾種方法。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複習生字詞。

  2、指名請學生翻譯課文。(找6名同學)

  二、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1、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 (經過)

  2、競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 (居然)

  3、爾輩不能究物理。 (事物的道理)

  4、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 (衝擊)

  三、文言文中的一些字的含義在成語裡還有留存。寫出含有下面加粗字(意思保持不變)的成語。

  1、爾輩不能究物理。 (究其根源)

  2、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是可忍,熟不可忍)

  3、一老河兵聞之...... (聞所未聞)

  四、探究

  關於如何尋找石獸,從事情的結局來看,寺僧、講學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見識。同學們從中悟出了怎樣的道理?

  寺僧“求二石獸於水中,競不可得,”是因為沒有考慮流水、石獸、泥沙的關係;“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只考慮流水,沒考慮石獸、泥沙。

  講學家”......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只考慮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確把握了石獸、泥沙、流水三者的性質及相互關係。

  認識事物不能一知半解而又自以為是,不能片面地理解,要全面深入地調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觀臆斷,而應當遵循客觀事物的規律。在生活中要注意理論聯絡實際,不可做空頭理論家。

  五、佈置作業

  背誦這篇課文。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藉助課文註釋,初步疏通文言文大意;

  2、過程與方法目標:(1)理解文中“河中尋石獸”的四種方法;(2)體會文章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逐步養成“調查出結論、實踐出真知”,切記遇事“主觀臆斷”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文言文大意並能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1.理解文中“河中尋石獸”的四種方法;

  2.體會文章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匯入

  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有一則故事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遊“跑”呢?今天我們來學習《河中石獸》一文,從中找出答案。

  (二)預習檢查,讀準下列白色字的字音

  紀昀()圮()棹()

  湮()齧()河干()

  募金()曳()鐵鈀()

  木杮()暴漲()攜()

  顛()擲()坎穴()

  溯流()臆()斷歟()

  (三)讀

  1、學生自讀,聽出學生不會讀的生字;

  2、教師讀,糾正學生的讀音障礙;

  3、播放朗讀錄音,注重思想感情;

  4、學生自讀,消除讀音障礙;

  5、學生在讀,注意思想感情。

  (四)作者、作品介紹:

  紀昀,字曉嵐,清代著名學者,生性詼諧風趣,任《四庫全書》總纂官,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筆記小說,題材以妖怪鬼狐為主,但於人事異聞、名物典故等也有記述,內容相當廣泛。分古今圖書為經、史、子、集四檔,總名為“四庫全書”。

  (五)翻譯

  原文(第一段):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二石獸並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翻譯:滄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寺廟的大門倒塌在了河水裡,兩隻石獸也一起沉沒在此。經過十多年,和尚們募集錢財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隻石獸,最終也沒有找到。和尚們認為石獸順著水流流到下游去了。划著幾隻小船,拖著鐵耙,向下遊尋找了十多里也沒有找到任何石獸的蹤跡。

  第二課時

  (五)翻譯

  原文(第二段):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翻譯:一位講學家在寺廟裡設館教書,聽了這件事後嘲笑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暴漲的洪水帶走呢?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子的性質鬆軟浮動,石獸埋沒在沙中,越沉越深罷了。順著河流尋找石獸,不是顛倒是非嗎?”大家都很信服,認為是正確的言論。

  原文(第三段):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當求之於上游。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於數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翻譯:一個年老的河兵聽說了這個觀點,又嘲笑說:“凡是落入在河裡的石頭,都應當到河的上游去尋找。因為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子的性質鬆軟浮動,河水撞擊石頭返回的衝擊力。一定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蝕沙子形成坑洞。

  越衝越深,當坑洞延伸到石頭底部的一半時,石頭一定倒在坑洞裡。像這樣在沖刷,石頭又會再次轉動,這樣不停地轉動,於是反而逆流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顛倒是非了;在原地深處尋找它們,不是更顛倒是非嗎?”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難道可以根據某個道理就主觀地判斷嗎?

  第三課時

  (六)古今異義

  (七)詞類活用

  (八)句式講解

  (九)一詞多義

  (十)賞析

  1、總結尋找石獸的方法?究其原因?

  2、寺僧、講學家、老河兵各自尋找石獸的尋找的位置、方法和結果。

  3、在尋找石獸的問題上,廟僧和講學家犯了什麼錯誤?為什麼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確的辦法?

  4、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5、文闡述的事理對我們平時的生活、學習有什麼啟示?

  四、小結

  兩隻落入水中的石獸,既未被河水衝到下游,也未原地不動沉入河沙裡,居然逆流而上了,到了數里外的上游。作者以簡潔的語言,記敘了人們尋找石獸的經過及其令人驚訝的結局,而且悟出了“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據理臆斷”的道理。

  五、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卻主觀臆斷,以致犯下錯誤或鬧出笑話的事例?與同學交流這類小故事,再說說學習了這篇課文之後的收穫?

  六、作業佈置

  1、背誦課文。

  2、完成本課優佳學案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