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旨歸 法藏大師
《華嚴經》的`編集,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大約在公元2~4世紀中葉之間,最早流傳於南印度,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華嚴經旨歸
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門法藏述
夫以。主教圓通盡虛空於塵剎。帝珠方廣攬法界於毫端。無礙鎔融盧舍那之妙境。有崖斯泯普賢眼之玄鑑。浩汗微言實叵尋其旨趣。宏深法海尤罕測於宗源。今略舉大綱開茲十義。撮其機要稱曰旨歸。庶探玄之士粗識其致焉。
一說經義 二說經時 三說經佛 四說經眾 五說經儀 六辯經教 七顯經義 八釋經意 九明經益 十示經圓。
說經處第一
夫圓滿教起必周側於塵方。既為盡法界之談。詎可分其處別。今從狹至寬略開十處。初此閻浮。二週百億。三盡十方。四遍塵道。五通異界。六該別塵。七歸華藏。八重攝剎。九猶帝網。十餘佛同。初此閻浮者。謂此閻浮菩提樹等七處八會。說此經法。二週百億者。謂盡此娑婆百億閻浮覺樹王等。同時俱說。三盡十方者。謂盡於十方虛空法界。所有一切須彌山界。無不同時皆說此法。如光明覺品說。四遍塵道者。謂於十方虛空界中。一一塵處皆有彼剎。悉於其中演說此經五通異界者。謂樹形等異類世界。有不可說佛剎微塵等。一一流類皆遍十方虛空法界。為與前須彌山界等。互不相礙。各於其中轉尊*輪。六該別塵者。謂盡虛空界一一塵道。各亦同前攝自同類無量剎海。而於其中亦說此經。七歸華藏者。謂此等一切雜染世界各皆同盡。唯是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數過剎塵。一一皆悉遍周法界不相障礙。悉於其中演說斯法。八重攝剎者。於此華藏一一塵。皆攝無邊諸佛剎海。皆於其中說此經法。九猶帝網者。彼一一微塵。既各攝此無盡剎海。即此剎等復有微塵。彼諸塵內復有剎海。是即塵塵既其不盡。剎剎亦復不窮。如因陀羅網重重具十不可說其分量也。上來總是盧舍那佛說華嚴處。問若如上說。即七處八會皆悉雜亂。如上忉利天處說十住時。既遍虛空周側毛道。未知夜摩等處亦說十住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彼不說即說處不遍。若彼亦說。何故經中雲。忉利說十住法。夜摩等處說十行等。答此說十住忉利天處。既遍十方一切塵道。是故夜摩等處皆有忉利。即於如此遍夜摩等忉利天處說十住。是故忉利無不普遍。仍非夜摩。夜摩等處說十行等。皆亦遍於忉利等處。仍非忉利當知亦爾。若約十住與十行等全位相攝。即彼此互無各遍法界。若約諸位相資。即此彼互有同遍法界。餘一一品一一文處。皆亦如是。准以思之。十餘佛同者。如此一佛說華嚴處如是不同。是即十方一切餘佛。各說華嚴處皆不同。準前知之。經雲。三世諸佛已說今說當說。又云。我不見有諸世界彼諸如來。不說此法。又如證法菩薩所說。當知餘佛無不同說。問餘佛說處與舍那說處。為相見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謂若相見即乖相遍。若不相見不成主伴。答互為主伴通有四句。謂主主不相見。伴伴亦爾。各遍法界彼此互無故無相見。主之與伴其必相見。伴主亦爾共遍法界。此彼互有故。無不相見。如舍那為主證處為伴。無有主而不俱伴故。舍那與證處同遍法界。設於東方證法來處彼有。舍那還有東方而來作證。如是一一具具遠近。皆同遍周法界。一切塵道無障無礙。思之可見。
說經時第二
夫以。常恆之說。前後際而無涯。況念劫圓融豈可辨其時分。今略舉短修分齊。析為十重。初唯一念。二盡七日。三遍三際。四攝同類。五收異劫。六念攝劫。七復重收。八異界時。九彼相入。十本收末。初唯一念者。謂於一剎那中。即遍如前無盡之處。頓說如此無邊法海。二盡七日者。謂佛初成道。於第二七日。普遍如前處說此經法。三遍三際者。謂盡前後際各無邊劫。常在彼界恆說此法。初無慚息。如不思議品說。四攝同類者。謂彼一切無邊劫中。一一劫內各攝無量同類劫海。常說此法。五收異劫者。謂一一劫各攝無量異類劫海。如長劫攝短劫等。恆說此經。六念攝劫者。於一念中。即攝如上無量前後同異劫海。如是念念盡前後際。一一念中。皆各普攝一切諸劫。皆亦如是。如是時劫。常說此法。七復重收者。此一念中所攝劫內。復有諸念。而彼諸念復攝諸劫。是即念念既其不盡。劫劫亦復不窮。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思之可見。八異界時者。如樹形等無量無邊。異類世界時劫不同分齊各別。並盡彼時分常說此經。九彼相攝者。即彼異界所有時劫。亦各別相收。或互相攝。若念若劫無盡同前。悉於彼時恆說此法。十本收末者。如華藏界中以非劫為劫。劫即非劫。念等亦爾。以時無長短離分限故。以染時分說彼劫故。以時無別體依法上立。法既融通。時亦隨爾。於此無量時劫。常說華嚴初無休息。問准此所說。說華嚴會總無了時。何容有此一部經教。答為下劣眾生。於無盡說中。略取此等結集流通故。有此一部。令其見聞方便。引入無際限中。如觀牖隙見無際虛空。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觀此一部見無邊法海。又復即此一部。是無邊劫海之說以結通。文無分齊故。一說即是一切說故。問若此多劫常恆說者。何故如來有涅槃耶。答說此經佛本不涅槃。法界品中開旃檀塔。見三世佛無涅槃者。又復以此初時既攝多劫。是故示現涅槃。亦在此中。以攝化威儀之中涅槃。亦是說法攝生與成道說法。無差別故。是故說法總無休時。複次舍那佛常在華藏。恆時說法。初無涅槃如常住故。
說經佛第三
問說此經佛盧舍那身。既在如前無盡時處。其佛為是一身。為是多身。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謂若是一身。何故一切剎中各全現耶。若是多身。何故經言而不分身。又云。而如來身亦不往彼。答此盧舍那法界身雲無障礙故。常在此處即在他處。故遠在他方恆住此故。身不分異亦非一故。同時異處一身圓滿。皆全現故。一切菩薩不能思故。今顯此義略辨十重。一用周無礙。二相遍無礙。三寂用無礙。四依起無礙。五真應無礙。六分圓無礙。七因果無礙。八依正無礙。九潛入無礙。十圓通無礙。初用周無礙者。於上念劫剎塵等處。盧舍那佛顯法界身雲。業用無邊周側如上。一一塵剎一一念劫攝生威儀。或現八相或三乘形。或五趣身或六塵境。身雲差別名號不同。業用多端不可稱說。華嚴佛境界分雲。盧舍那佛於一塵中。示現十佛世界微塵數等多威儀路。以攝眾生。如一塵一切塵亦爾。如一佛一切佛亦爾。故知如是應機現身。無盡無盡不可說也。又云。如此見佛坐師子座。一切塵中亦復如是。二相遍無礙者。於上一一差別用中。一一各攝一切業用。如在胎中。則有出家成道等類。如是一切自在無礙。如經微細中說。三寂用無礙者。雖現如是無邊自在。然不作意不起念慮。常在三昧不礙起用。不思議品雲。於一念中。悉能示現一切三世佛。教化一切眾生。而不捨離諸佛寂滅無二三昧。是為諸佛不可譬喻不可思議境界。如末尼雨寶天鼓出聲。皆無功用任運成就。四依起無礙者。如此所現雖無功用。皆依海印三昧之力。而得顯現。經雲。一切示現無有餘。海印三昧勢力故。五真應無礙者。則此應現無盡身雲即無生滅。則是法身平等一味。不礙業用無有限量。經雲。法身多門現十方。如是真應理事混融無障無礙。是佛境界也。六分圓無礙者。則此遍法界盧舍那身。一一支分一一毛孔。皆亦有自舍那全身。是故分處則是圓滿。法界品雲。如來一毛孔中。出一切佛剎微塵等化身雲。充滿一切世界不可思議故。亦於毛孔。則現十方盡窮法界。一切諸佛一毛孔中。盡過去際一切如來。次第顯現不可思議。故經偈雲。如來無量功德海。一一毛孔皆悉現。又如法界品中。普賢支節及毛孔亦現可知。七因果無礙者。謂於身分及毛孔處。現自舍那往昔本生行菩薩行所受之身。及所成行事。亦現十方一切菩薩身雲及行。經中佛眉間出勝音等塵數菩薩。八依正無礙者。謂此身雲則作一切器世間。經雲。或作日月遊虛空。或作河池井泉等。一切世界海。又亦潛身入彼諸剎。一一微細塵毛等處。皆有佛身圓滿普遍。經雲。佛身充滿諸法界也。又彼所入一切剎海。總在如來一毛孔現。經雲。無量剎海處一毛。悉坐菩提蓮華座。遍滿一切諸法界。一切毛孔自在現。普賢亦云。一切諸佛及剎土。在我身內無障礙。我於一切毛孔中現佛境界。諦觀察況於佛也。又如來自在還現自身。於身內剎中教化眾生。無障無礙非思量境界。九潛入無礙者。於眾生世間無礙自在。謂此佛身遍入一切眾生界中。如如來藏雖作眾生。而不失自性。此亦同也。又亦總攝一切眾生。悉在如來一毛孔內。一切毛孔亦皆如是。經雲。觀見如來一毛孔。一切眾生悉入中。如是等。十圓通無礙者。謂此佛身則理即事則一。即多則依即正。則人即法則此即彼。則情即非情。即深即淺即廣即狹。即因即果。則三身即十身。同一無礙自在法界。難可稱說。如來以自在身雲。於前時處常說華嚴無休無息。
說經眾第四
夫眾海繁廣。豈塵算能知。今統略大綱亦現十位。一果德眾。二常隨眾。三嚴會眾。四供養眾。五奇特眾。六影響眾。七表法眾。八證法眾。九所益眾。十顯法眾。初果德眾者。謂盡法界一切諸佛。皆在舍那海印中現。同於此會共說華嚴。然有二類。一能加。第一會中盡十方一切諸佛。悉現其身加於普賢。餘會準之。二證法眾。如發心品末。十方各有一萬佛剎塵數諸佛。悉號法慧。現身贊述。一切十方皆亦如是。如性起品。十方各有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微塵數如來。同名普賢。現身贊述十方亦爾。皆雲。我等諸佛為未來菩薩故。護持此經令久住世也。第七會末亦盡十方諸佛現身面贊證述。同前解雲。當知。現今此經住世並是佛力。二常隨眾者。如普賢等十佛世界微塵數等大菩薩眾。是盧舍那內眷屬故。動止常相隨。周遍一切微塵道處。於華藏界。助成能化顯一乘法。如舍利弗等千二百五十比丘。與釋迦佛亦常相隨。於娑婆界助佛揚化。說三乘等法故。三嚴會眾者。如諸神王天王等眾。有三十餘類。一一類眾各過世界微塵數等。並是道力隨緣殊形異現。俯同世間顯隨類生身。則是眾生世間之身。莊嚴盧舍那佛大眾法會也。餘宗是化為令淨土示不空故。此中是實。以是海印三昧現故。能問顯示大法海故。四供養眾者。如第五會。莊嚴師子座。有百萬億菩薩在前立侍。又百萬億梵王而圍繞之。如是彼有五十八眾。一一各有百萬億數。或雲無量阿僧祇等。餘會準知。此等並是舍那佛所常供養眾。五奇特眾者。如佛高臺樓觀師子之座。諸莊嚴內。一一各出一佛世界塵數菩薩。謂海慧等。此是如來依報所攝。以表依正無礙故。人法無二故。又如佛眉間出勝音等佛世界塵數菩薩。以表因果無礙故。又表從證起教故。六影響眾者。如舍那品中。十方各十億佛土微塵數等大菩薩來。一一各將一佛世界塵數菩薩。以為眷屬。一一菩薩各興一佛世界微塵數等妙莊嚴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隨所來方結跏趺坐。次第坐已。一切毛孔各出十佛世界微塵數等一切妙寶淨光明雲。一一光中。各出十佛世界塵數菩薩一切法界方便海。充滿一切微塵道。一一塵中有十佛世界塵數佛剎。一一剎中三世諸佛。皆悉顯現。念念中於一一世界。各化一佛剎塵數眾生。又如法界品中。十方亦各塵數菩薩悉來雲集。且如上方大菩薩眾。一切相好一切毛孔。一切支節一切身分。一切莊嚴具一切衣服中。出盧舍那等過去一切諸佛。未來一切已受記佛。未受記佛。現在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諸佛及眷屬雲。皆悉顯現。過去所行檀波羅蜜。及受者施者皆悉顯現。過去所修屍波羅蜜。乃至一切行海。充滿法界皆悉顯現。解雲。毛孔身分。既攝法界。如是等類極位菩薩。從他方來影響如來。非是自剎常隨之眾與普賢等。德位齊等。七表法眾者。如諸首菩薩表說信法信為行首故。諸慧菩薩表十解法。以慧能解故。諸林表行諸幢表向。諸藏表地。如是等類。並是寄諸菩薩錶行位法。或十剎塵數。或不可說等。餘並準之。八證法眾者。如諸會末皆有他方同名異界大菩薩眾俱來作證。現此所說決定究竟。或一一方各百萬佛剎塵數等。並各如文。九所益眾者。如諸會中天王天女等。是所益眾又如發心功德品中。十方虛空法界等世界中。一一各有萬佛世界塵數眾生。是得益眾。性起品中十方虛空法界等世界。一一各有一切佛剎微塵等眾生。又云。彼一一世界中。復各有百千佛剎微塵等菩薩。並是所益。第八會初亦有所益無邊大眾。十顯法眾者。如舍利弗須菩提等。五百聲聞在此法會如聾。託此反示一乘法界。由彼方現此法深廣。猶如因皂以現白等。此眾無有結通。以是別非普故。相違因故。以前十類為器為模印佛法界。以成無盡法門海耳。
說經儀第五
夫以。無限大悲周眾生界。施化萬品儀式難量。今就通別各開十例。通而論之。或以音聲或現妙色。或以奇香或以上味。或以妙觸或以法境。或內六根或四威儀。或弟子人物。或一切所作皆堪攝物。具如不思議品說。次別現言聲亦有十例。一如來語業圓音自說。二如來毛孔出聲說法。三如來光明舒音演法。舍那品中。一切如來毛孔。及光明中說偈等。四令菩薩口業說法。如加普賢令說法等。五令菩薩毛孔亦出音聲說法同如法界品雲。於一毛孔出一切佛妙法雷音。又如密嚴經中。金剛藏菩薩遍身毛孔。出聲說法。六令菩薩光明亦有音聲說法。舍那品中。諸菩薩光明中說偈等。七令諸剎海出聲說法。彼品雲。諸寶羅網相扣磨。演佛音聲常不絕。八令一切眾生悉為說法。彼品雲。以一切眾生言音。入佛音聲法門教化。九以三世音聲說法。十以一切法中皆出聲說法故。普賢行品頌雲。佛說菩薩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解雲。佛及菩薩各有三說。餘四各一故為十也。如音聲說法有此十種。餘色香等者。皆各具十。並可準知。是則已為一百門說法。
辯經教第六
圓教微言必窮法界。既盡如來無盡辯力。各遍虛空毛端剎海。復各盡窮未來際。頓說常說時處無邊。若斯之教豈可限其部帙。今約準經文析為十類。一異說經。二同說經。三普眼經。四上本經。五中本經。六下本經。七略本經。八主伴經。九眷屬經。十圓滿經。初異說經者。如樹形等世界既異。其中眾生報類亦別。如來於彼現身立教。隨彼所宜施設教法。差別不同。與虛空法界等。唯如來智之所能知。不可定其色非色等。言非言等。舍那品中。廣明樹形河形須彌山形。乃至一切眾生形世界海。末後結雲。皆是盧舍那佛常轉*輪處。解雲。文中但云常轉*輪。不言*輪分齊相者。以彼施設與此不同故不顯示。俱可準知。彼處亦設如此法教。部類難量不可說也。二同說經者。唯於此類須彌山界。遍於虛空毛端等處。以言聲說亦無有盡。如不思議品雲。如來一化身。轉如是等不可譬喻*輪雲。一切法界虛空界等世界。悉以毛端周遍度量一一毛端處。於念念中。化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身。乃至盡未來際劫。一一化佛身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頭。一一頭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舌。一一舌出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音聲。一一音聲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修多羅。一一修多羅。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法。一一法中說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句身味身。復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等劫。說異句身味身。音聲充滿法界。一切眾生無不聞者。盡一切未來際劫常轉*輪。如來音聲無異無斷。不可窮盡。亦阿僧祇品偈雲彼諸一一如來等。出不可說梵音聲。於彼一一梵音中。轉不可說淨*輪。於彼一一*輪中。雨不可說修多羅。於彼一一修多羅。分別諸法不可說。於彼一一諸法中。又說諸法不可說。又復於彼說法中。說眾生依不可說。又於一一毛道中。不可說劫說正法。如彼一微毛端處。一切十方亦如是。解雲。此中說處非樹形等。言聲說教非色香等故不同。但一類無盡非可結集。不可限其品頌多少。亦非下位所能受持。三普眼經者。如法界品中。海雲比丘所受持經。以須彌山聚筆四大海水墨。書一品修多羅不可窮盡。如是等品復過塵數。此亦但是大菩薩等。陀羅尼力之所受持。亦非貝葉所能書記。四上本經者。此是結集書記之上本也。故龍樹菩薩往龍宮見。此大不思議解脫經有三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四天下微塵數品此之謂也。五中本經者。彼見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一百品。此上二本並秘在龍宮。非閻浮提人力所持故此不傳。六下本經者。謂彼所見下本有十萬偈。現傳天竺。梁攝論中名百千經即十萬也。大智論中。亦名此經為不思議解脫經有十萬偈。西域記說。在遮俱槃國山中有此具本。七略本經者。即此土所傳六十卷本。梵本有三萬六千偈。是前十萬偈中要略所出。昔晉義熙十四年。於楊州謝司空寺譯。天竺三藏法師名佛度跋陀羅。此雲覺賢。是大乘三果人。姓釋迦氏。甘露飯王之苗胤。曾往兜率天。就彌勒問疑。具如別傳。八主伴經者。謂舍那佛所說華嚴。雖遍法界。然與餘佛所說之經互為主伴。一一主經必具無量同類眷屬。如說性起品竟。十方一一各有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菩薩。同名普賢。各從本國來此作證。皆雲我等佛所亦說此法。與此不殊。故知一性起修多羅。十方各有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修多羅。以為眷屬。如一處性起既爾。餘一切處性起。各攝爾許眷屬。相與周遍法界。如性起既爾。餘會餘品文中。各有證法之數。悉為眷屬。準釋可知。如此略本七處八會所攝眷屬。當知餘本皆具眷屬。準思可見。九眷屬經者。謂此無盡修多羅海。一則一切。十方塵道同時恆說。下位菩薩二乘凡夫不能聞見。性起品雲。此經不入一切眾生手。唯除菩薩。又云。一切聲聞緣覺不聞此經。何況受持。又云。若菩薩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不聞此經。雖聞不信。是等猶為假名菩薩。解雲。以彼器劣。不能聞信此通方法。而如來方便隨一方遇逐彼根機。說宜聞之法。如餘一切權教三乘小乘等經。既無結通十方齊說。故非主經。然亦與主為勝方便故。但為眷屬。是故一一主經必具無量方便眷屬。如普眼經。有世界塵數修多羅以為眷屬。又如普莊嚴童子所受持經。皆有塵數眷屬等經。具如經說。問此與前主伴經何別。答略由三別。一前經文句必與主同。此即不爾。二彼必結通十方同說。此亦不爾三彼經亦有為主之義。此亦不爾。是故彼經亦主亦伴。名主伴經。此即唯伴非主。名眷屬經。與彼不同分二部耳。十圓滿經者。謂此上諸本。總混同一無盡大修多羅海。隨於其中一會一品一文一句。皆具攝一切。及一一文句遍入一切。以是普法無分限故。圓滿教法理應爾故。如因陀羅網無分齊故。盡佛能化無邊境故。舍那品偈雲。一切佛剎微塵中盧舍那現自在力。弘誓願海振音聲。調伏一切眾生類。又法界品中名圓滿因緣修多羅。此之謂也。無盡教海應如是知。
顯經義第七
夫以。義海宏深真源渺漫。略開二類各辨十門。先明所標之法。浩汗無涯撮為十對。用以統收。一教義一對。謂無盡言教及所詮義。二理事一對。謂緣起事相。及所依真理。三境智一對。謂所觀真俗妙境。及辨能觀普賢大智。四行位一對。謂普賢行海。及辨菩薩五位相收。五因果一對。謂辨菩薩生了等因。及現如來智斷等果。亦是普賢圓因舍那滿果。六依正一對。謂蓮華藏界並樹形等。無邊異類諸世界海。及現諸佛菩薩法界身雲無礙依持。七體用一對。謂此經中凡舉一法。必內同真性外應群機。無有一法體用不具。八人法一對。謂佛菩薩師弟等人。顯說法界諸法門海。九逆順一對。謂文中現五熱眾鞞一王形虐。及現施戒順理正修。十應感一對。謂眾生根欲器感多端。聖應示現亦復無邊。舍那品雲。一切眾生所樂示現雲等。然此十對同時相應。成一緣起無礙鎔融。隨有一處即具一切。是此經中所具之法。次明所顯理趣者。巧辯自在勢變多端。亦舉十例以現無礙。一性相無礙。二廣狹無礙。三一多無礙。四相入無礙。五相是無礙。六隱顯無礙。七微細無礙。八帝網無礙。九十世無礙。十主伴無礙。於前所說十對法中。一一皆有此十無礙。是故即有百門千門等準思之。今且略於事法上辨此十例。餘法準知。具如經中。一蓮華葉即具此十義。謂此華葉則同真性。不礙事相宛然顯現。經雲。法界不可壞蓮華世界海等。此是理事一味無礙之門。二則此華葉。其必普周無有邊際。而恆不壞本位分齊。此即分則無分廣狹無礙。經雲。此諸華葉普覆法界等。三即此華葉具無邊德。不可言一。融無二相不可言多。此一即多多復即一。一多無二為一華葉。經雲。知一即多多即一等。是謂第三一多門也。四此一華葉。其必舒己遍入一切。差別法中。復能攝取彼一切法。令入己內。是故即舒恆攝同時無礙。經雲。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等。是謂第四相入門也。五此一華葉。必廢己同他。舉體全是彼一切法。而恆攝他同己。全彼一切即是己體。是故己即是他。他即是己。己即是他己不立。他即是己他不存。他己存亡同時顯現。經雲。長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長劫等。是謂第五相是門也。六又此華葉既遍一切法。彼一切法亦皆普遍。此能遍彼則此顯彼隱。彼能遍此則彼顯此隱。此能攝彼亦此顯彼隱。彼能攝此亦彼顯此隱。如是此彼各有即顯即隱。無有障礙。經中東方見入正受。西方見三昧起等。是謂第六隱顯門也。七此華葉中。悉能顯現微細剎土炳然齊現。無不具足。經雲。於一塵中。微細國土莊嚴清淨曠然安住。又如第九回向微細處說。是謂第七微細門也。八又此華葉一一塵中。各有無邊諸世界海。世界海中復有微塵。此微塵內復有世界。如是重重不可窮盡。非是心識思量境界。如帝釋殿天珠網覆。珠既明徹互相影現。所現之影還能現影。如是重重不可窮盡。經雲。如因陀羅網世界。十地論雲。帝網差別者。唯智慧知非眼所見。是謂第八帝網門也。九此一華葉。橫遍十方豎該九世。謂過去過去世。過去現在世。過去未來世。如過去世有此三世。現在未來當知亦爾。總此九世攝為一念。總別合舉名為十世。具如離世間品說。又以時無別體依華以立。華既無礙時亦如之。是故經雲。過去一切劫安置未來。今未來一切劫。回置過去世。又云。無量無數劫能作一念頃等。是謂第九十世門也。十又此華葉理無孤起。必攝無量眷屬圍繞。經雲。此華有世界海塵數蓮華。以為眷屬。此經圓教所有之法。皆互為主伴具德圓滿。是故見此華葉。即是見於無盡法界。非是託此別有所表。下文雲。從無生法忍所起華蓋等。此一華葉。既具此等十種無礙。餘一切事皆亦如是準之。如事中既爾。如前十對法門之中。一一皆有如是十種無礎。准此知之。
釋經意第八
夫以。法相圓融實有所因。因緣無量略辨十種。一為明諸法無定相故。二唯心現故。三如幻事故。四如夢現故。五勝通力故。六深定用故。七解脫力故。八因無限故。九緣起相由故。十法性融通故。於此十中。隨一即能令彼諸法混融無礙。初無定相者。謂以小非定小故能容大。大非定大故能入小。十住品雲。金剛圍山數無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薩因此初發心。解雲。此中明大非大故有小相也。二明一切法皆唯心現無別自體。是故大小隨心迴轉。即入無礙。又釋。謂彼心所現毛端之處。此心於彼現大世界。大小同處互不相礙。下文雲。彼心不常住。無量難思議。顯現一切法。各各不相知等。三明一切法如幻故。謂如幻法小處現大皆無障礙。下文雲。或現須臾作百年。幻力自在悅世間等。四明一切法皆如夢故。謂彼夢法長短無礙。是故論雲。處夢謂經百年。覺乃須臾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耶等。五勝通力故者。謂自在位中。菩薩諸佛勝神通力。小處現大無所障礙。四種通中幻通所攝。轉變外事故。餘三亦具。準思之可見。六深定力故者。謂彼自在三昧力故。令於小處而現大法。無所障礙。下文雲。入微塵數諸三昧。一一三昧生塵等定。一塵中現無量剎。而彼微塵亦不增。乃至雲。是名大仙三昧力。七解脫力故者。謂此皆是不思議解脫力之所現故。如不思議品十種解脫中雲。於一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剎等。八因無限故者。明此皆由無限善根所起故。謂佛地善根所起之法妙極自在。是故一則一切無所障礙。下文雲。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解雲。無比功德故者。出所因也。九緣起相由力故者。謂一與多互為緣起。相由成立故。有如此相即入等。此有二種。一約用。有有力無力相持相依。故有相入。二約體。全體有空能作所作全體相是。故有相即。此二復有二義。一異體相望故。有微細隱顯。謂異體相容具微細義。異體相是具隱顯義。二同體內具故。得有一多廣狹。謂同體相入故。有一多無礙。同體相即故。有廣狹無礙。又由異體攝同故有帝網無礙義。現於時中故。得有十世義。緣起無性故。得有性相無礙義。相關互攝故。得有主伴無礙義。是故此一緣起門即具前十義。思之可見。下文雲。菩薩善觀緣起法於一法中解眾多法。眾多法中解了一法。又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展轉生非實智者無所畏。解雲。展轉生是互為緣起出因也。十法性融通力故者。謂若唯約事相。互相礙不可則入。若唯約理性。則唯一味不可則入。今則理事融通。具斯無礙。謂不異理之事具攝理性時。令彼不異理之多事。隨彼所依理。皆於一中現。若一中攝理而不盡。即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攝理盡。多事不隨理現。即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攝理。多事豈不於中現。舍那品雲。於此蓮華藏世界海之內。一一塵中見一切法界。解雲。一切法界是事法界也。又不思議品雲。一切諸佛於一一微塵中。示現一切世界微塵等佛剎種種莊嚴。常轉*輪教化眾生。未曾斷絕。而微塵不大世界不小。決定了知安住法界。解雲。此中文意。明此大小之事同是安住理法界。故令彼能依事法大小相在無障礙也。
明經益第九
夫以。信向趣入此普賢法。圓通頓益廣大無邊。略攝經文現其十種。一見聞益。二發心益。三起行益。四攝位益。五速證益。六滅障益。七轉利益。八造修益。九頓得益。十稱性益。初見聞益者。謂依此普法。見聞如來及此遺法。所種善根成金剛種。不可破壞。要必成佛。如性起品雲。若有得經卷地如來塔廟禮拜供養。彼眾生等。具足善根滅煩惱患。得賢聖樂。佛子乃至不信邪見眾生見聞佛者。彼諸眾生於見聞中所種善根果報不虛。乃至究竟涅槃。斷一切惡諸不善根。具足善根。佛子於如來所。見聞供養恭敬。所種善根不可言說不可為喻何以故。如來不可思議過思議故。二發心益者。謂信位滿稱彼佛境。發此大心。此心即是普賢法攝。是故融通即遍。如前無盡時處等法界。既入彼攝彼。則令諸位亦皆成滿。故經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又云。初發心菩薩則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廣如發心功德品偈頌中說。三起行益者。謂若起一普賢行時。即遍一切行位。一功德一切法。一切處一切時。一切因一切果。窮盡法界具足一切。如帝網等。是故一行徹至究竟。如普賢品略現六十種普賢行。皆一一遍一切速至佛果。是故經雲。菩薩摩訶薩得聞此法。以小作方便。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三世佛等。廣如彼文頌中說耳。四攝位益者。謂信等五位。一一位中攝一切位。然有二門。一全位相是門。即一切位是一位故。十信滿處即便成佛。二諸位相資門。即一位中具一切位。如十信中有十住乃至十地。如賢首品說。十住等中各攝諸位。皆具二門。如海幢比丘處及十住品等說。又云。在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餘廣狹無礙乃至帝網等皆具。準思可知。五速證益者。依此普門一證一切證。速入十地。如含那菩薩在兜率天。放足下光。普照十佛世界微塵數剎。遍照彼處。地獄眾生滅除苦痛。得十眼十耳等。命終皆生兜率天上。聞空聲說法。悉得十地諸力莊嚴具足三昧。皆悉成就眾生界等。善身口意普見諸佛廣益眾生。並悉頓成。具如小相光明品說。解雲。讒從地獄出聞此普法。即得十地者。明是此法之深益也。六滅障益者。依此普門。亦一斷一切斷。謂如前兜率天子得十地已。一一毛孔化作眾生界等妙香華雲。供養盧舍那佛。散香華已。一一華中見諸如來時。彼香雲普燻無量佛剎微塵數世界。眾生其蒙香者。身心快樂諸罪業障皆悉除滅。於色聲香味觸。內外各有五百煩惱八萬四千煩惱。皆悉除滅。彼諸眾生。具足種種淨香自在。解雲。前地獄天子。非直自身頓得十地。亦乃毛孔香薰。令爾許眾生頓滅如此無量煩惱。並是普法之勝力也。七轉利益者。普行亦成則能頓益無邊眾生。悉亦同得此十地法。如前兜率天子得十地已。毛孔中出蓋雲供養佛。經雲。若有眾生見此蓋雲者。彼諸眾生。種一恆河沙轉輪聖王所殖善根。所謂白淨寶網轉輪王等。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轉輪王處。於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教化彼轉輪王。放曼陀羅自在光明。若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薩十地。又云。彼輪王放大光明。名周羅摩尼。若有眾生遇斯光者。得菩薩十地。悉得無量智慧光。明得十種眼清淨行業。乃至十種意清淨業。具足成就淨力三昧。乃至得普見肉眼等。解雲。此上三重廣多深益同時成就。一天子得十地。二天子毛孔蓋雲。利他令得輪王。此亦是十地菩薩。三輪王放光更轉廣益。復令多人亦得十地。皆剎塵數量迅速展轉。皆悉頓成。不可說不可說。廣如彼品說。八造修益者。謂如善財依此普法。於一生身。從初發心至普賢位。十地位滿。乃至雲一切菩薩無量劫修。善財一生皆得。解雲。以就普門一得一切得故。廣如入法界品說。又如善財前生曾見聞普法成金剛種。遂令今生頓成解行門。此豈不三僧祇劫。答此中時劫不定。或一念則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念。一生即無量生等。並具如前十種無礙。準思可見九頓得益者。如六千比丘頓見如來一眼境界。祇洹林中不可說塵數菩薩。頓得無盡自在法海。如法界品初說。又性起品。十方一一世界。各百千佛剎塵數菩薩。得一切光明等至一生位等。又發心品所得益。及舍那品初雲集菩薩毛光成益。有六重無礙等。具如彼說。十稱性益者。謂依此普法。一切眾生無不皆悉稱其本性。在佛果海中。即舊來益竟更無新。如性起品雲。佛子如來身中。悉見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等正覺。乃至見一切眾生寂滅涅槃。亦復如是。皆悉一性以無性故。乃至雲。一切如來無極大悲度脫眾生。解雲。辨眾生舊來同佛者。是無極大悲也。
示經圓第十
夫以。法界圓通緣無不契。謂上九門所現之法。總合為一大緣起法。隨有一處即有一切。無礙圓融無盡自在。若隨義分開亦有十門。一處圓者。謂前無盡處中。隨一塵處。即有如上一切處。一切時。一切佛。一切眾一切儀。一切教一切義。一切意一切益。各通帝網重重俱在一塵。如一塵處一切盡虛空法界。一一塵處皆亦如是。二時圓者。於一念中。則有如前一切時劫。一切處一切佛。乃至一切益皆通。帝網重重顯示。如一念一切重重諸劫海中。一念攝皆亦如是。三佛圓者。於佛一毛孔中。即有一切佛一切處一切時。乃至一切益。如一毛孔一切遍法界。諸毛孔現皆亦如是。四眾圓者。準前。五儀圓。六教圓。七義圓。八意圓。九益圓。十普圓。並類準思之。以同一無礙大緣起故。自在難量不思議故。是謂華嚴無盡法海。窮盡法界越虛空界。唯普賢智方窮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