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登鸛雀樓> 登鸛雀樓評課稿

登鸛雀樓評課稿

登鸛雀樓評課稿

  今天很感謝張教導為我們帶來的古詩《登鸛雀樓》,讓我們和學生一起經歷了一回,享受了一回。

  《登鸛雀樓》是一首五言絕句,記敘了作者登上鸛雀樓的所見所思。

  全詩語言樸素淺顯,言近旨遠,給人啟迪。前兩句寫景,詩人融情於景,營造了景色遼闊、氣象雄渾的意境。後兩句寓理於事,進一步寫出詩人積極向上、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

  如何引導低年級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起文字的意義,如何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如何真正體現學生是課堂主人的地位,張教導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示範。

  一、分散與整合

  張教導的教學流程始終是遵循著學生的認知規律而呈現的,從初讀感知——細讀感悟——熟讀轉化——拓展延伸——書寫生字,環環緊扣,收放自如。學生在層層推進的研讀賞析中充分理解與感受了詩人所描繪的情景、所揭示的哲理,同時也自然地積累了學習古詩的方法,可謂一舉多得。

  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這樣的分散與整合也隨處可見,頗具匠心。如:在初讀課文時,請學生自己讀讀古詩,想想哪些詞語你已經懂了,還有哪些不懂,打個小問號。學生自學之後,老師組織大家交流,這樣既能幫助學生解決在自學中的疑慮,又共享了學生個體閱讀的收穫,有利於知識意義較為完整地建構。又如在學習一、二行詩句時,老師藉助媒體再現了課文情景,營造了一幅夕陽西下、黃河滾滾的畫面,讓學生透過交流、畫畫、移情、朗讀等多種方式依次理解、感悟了詩句的意義,最後,老師又巧妙的用引讀的方式將兩行詩句所描繪的意境連綴成一個整體。等等。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曾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課堂的美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我們老師在講林黛玉的美時,把她也分成幾個部分,然後就告訴學生:這是林黛玉的眼睛,你看她多麼有神!這是林黛玉的雙手,潔白無暇!這是林黛玉的腳,多麼細膩柔滑……最後,老師總結說,現在,我們知道林黛玉多美了吧?可想而知,結果將會如何。而今天,我們的孩子將文字逐步繪製成了一幅完整的圖畫,跟隨作者經歷了他的所見、所思,實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效整合。

  二、體驗與昇華

  體驗是學生參與認識過程,獲得直接經驗過程中所產生的情感和意識。體驗給知識注入了生命,因為有了體驗,知識的學習就擴充套件到心理的範疇。學習的過程同時成了一個人身心發展和人格形成的過程。學生在張教導的課堂上就擁有了多形式、多層次地體驗,最終昇華了自己的情感。

  1、朗讀體驗

  朗朗書聲是本站最美麗的風景。古人說:作詩必歌,可見朗讀於古詩學習之重要性。古詩“言盡而意無窮”的魅力更應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中體悟、內化。今天的課堂,學生的朗讀由淺入深,由他及我,不絕於耳,猶如天籟之音緩緩訴盡詩人的情、自己的情,給了我們很多啟發。有理解層面的讀,有感悟層面的讀,有積累內化的讀,有個人讀,有齊讀,有引讀,等等。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這樣一個環節:在學習第二行詩句時,老師先引導學生自由讀讀,用心聽聽詩中的聲音,在引出詩句後便請了多名學生來讀,然後,讓學生與文字進行對話,請學生藉助文字想象情景,讀出氣勢。最後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錄影,將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並問他們:這會兒你想說什麼?學生的回答縱使沒有華麗的語言,但,這一刻的情感卻是最真實的,於是,再讀詩句時,那意境便在他們深情吟歎中鮮活了,老師送的詞語也在其中理解消融了。

  2、角色體驗

  課上,教師精妙的語言,媒體精美的畫面再現了詩文的情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產生了“身在此樓中”中的遐想,而老師不時假設性的提問:小朋友,當你站在鸛雀樓上看到這情景,會說什麼話?讀了第二行詩句後問:想一想這是怎樣的'情景,你覺得怎麼樣?等等。老師靈活的引領幫助學生自然轉換了角色,使得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融為了一體。學生與文字對話的同時,更與詩人的心靈溝通,生成了學生多彩的內心文化和心智結構,讓整個課堂呈現了這種景、瀰漫著這份情。

  3、生活體驗

  有這樣兩段有意思的話,是列寧在閱讀哲學筆記時讚賞與推崇的:

  黑格爾說:“老人講的那些宗教真理,小孩子也能說,可是對老人來說,這些宗教真理包含著他的全部生活意義。而對小孩來說,這種宗教內容的意義只是這樣一種東西,即全部生活和整個意義在它之外。”

  列寧:好極了!“絕妙的比較”。

  黑格爾還說:“正像同一句格言,從年輕人(即使他對這句格言理解得完全正確)的口中說出來,總沒有那種飽經風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廣袤性,後者能夠表達出這句格言所包含的內容的全部力量”。

  的確,生活中蘊藏著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教育資源。我們教師在備課時不妨仔細地去思考一下學生在有關本節課的知識點方面已經積累了哪些生活經驗,現實生活中哪些經驗可以作為本次教學的鋪墊,讓學生從事哪些實踐活動可以強化對這些知識的掌握等等。引導學生從書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促使兩個世界的交匯。這大概也是當代建構主義提出“真實任務情境”的旨趣之所在。今天的課上,當學生說起“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其它地方的運用時,學生們有的說……有的說……可能他們的理解在我們成年人看來似乎不夠深刻,但,關鍵是,他們擁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們也必將將這樣彌足珍貴的哲理蘊藏心間,慢慢斟酌,慢慢實踐。(最好能在課前請學生經歷登高遠望的感受,)

  課堂的精彩之處還有很多,比如學習方法的滲透,比如生字書寫的指導等等,舉不勝舉,實在是令我獲益非淺。

  當然,對文字的解讀永遠是沒有休止符號的。我也想斗膽談一點我不成熟的想法:我們知道,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是新課程所倡導的重要理念。那麼,在本課中,是否可以在理解詩句時讓學生擁有一些產生獨特感悟的空間呢?比如從上兩行詩句中,藉助文字想象畫面,有的同學可以讀出對美景的讚歎,有的同學可以讀出日暮西山的惆悵,

  有的可以讀出事物變化流動的活潑與快樂,有的可以讀出事物變化的深沉與內涵……再理解完下兩行詩句後,是否可以問問學生,目之所及,作者看到了什麼更為遼闊的場景呢?然後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可以自然地再送他們一些詩句,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