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采薇》公開課優秀教案
一、教材分
《詩經·采薇》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中《詩經》兩篇文章中的一個。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古今中外的詩人們,用生花妙筆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篇,經過實踐的篩選,優秀詩歌已成為超越民族、超越國界、超越時空的不朽經典,叩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給人們以藝術的享受和薰陶。
二、學情分
物件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有了初中學習古文的基礎,以及在必修一中學習了“沁園春”,“雨巷”,“再別康橋”三首詩歌,初步的具有了詩歌的鑑賞能力和欣賞水平。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進一步認識故鄉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意義,以此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習文字,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並能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
3進一步認識詩歌的文體特點,在把握情感的基礎上,能讀出詩歌的節奏、韻味。。
過程與方法
1自行誦讀、譯,瞭解作品主旨,當堂成誦。
2探究學習,探討詩歌中的鄉思情結的內涵,體驗這一美好的感情。
3鑑賞詩歌,從詩歌的意境、表達手法等方面對文字進行比較鑑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家園之思對一個人的成長的影響,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故土的感情。
四,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文字、編者、老師、學生展開對話,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五、教學難點
理解詩的主旨,提高文學素養和鑑賞水平。
六、教學時間: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匯入
《論語》曰:“不學詩,無以言。”古人認為經過《詩經》教化,可以使人“溫柔敦厚”。
《詩經》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文學天地的源頭清水,它開闊、豐盈、簡潔、生動。從詩經中走出的女子嫋嫋娜娜、款款盈盈,從詩經中走來的男子歷經滄桑,豁達堅毅,從詩經中流傳出的故事飄渺悠長,哀婉悽美。
今天我們就來接著學習詩經裡的詩歌。
(二)初讀課文
老師:現在就讓我們開啟課本,走進這優美的詩經世界裡。給大家3分鐘的時間默讀課文,標註出生字詞。
(同學們默讀,教師在黑板上標出生詞)
生詞有:(xiǎn yǔn)不( huáng )不來( lài )孔疚( jiù )
(mí gǔ ) 歸聘( pìn )四牡( mǔ )小人所( féi )
雨雪霏霏( yù fēi )載渴載飢( zài )整飭( chì )
老師:大家都看完了嗎?詩經大都是四言詩,朗讀的時候採用“二二”式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大家根據這樣的方法,一起來有感情的朗讀這篇課文。
(學生朗讀課文)
大家讀得都不錯,不過朗誦的感覺還是缺了一點,現在老師給大家放一段音訊,聽聽看名家是如何朗誦的。(放音訊)
老師:大家都已經默讀了,也一起朗讀了這首詩,相信現在應該對這首詩一定有了初步的印象,現在我們就來具體的'譯這首詩歌。
第一章:重點字詞:作:薇菜冒出地面。 :無,沒有。 幕:通“暮”,通假字。 啟:跪。居:坐。
第二章:重點字詞:載:又。
第三章:重點字詞:陽:十月,周代自農曆四月到十月都為陽月。 王事:戰爭沒有休止。 孔:非常。 疚:痛苦。
第四章:重點字詞:維何:是什麼,維是句中語氣詞。 常:通“棠”,棠花,桃花的一個變型,早春開放,與桃李共爭春色,顯出濃郁春意。 業業:高達雄壯的樣子。
第五章:重點字詞:小人所:小人,士兵。所,乘。:遮蔽。 孔棘:棘:通“急”,著急。
第六章:重點字詞:雨雪:下雪,雨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三)細讀文章
如果把這首詩歌當成是一個劇本,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是導演,你會拍攝幾個場景來反映這首詩歌呢?
板書:悲傷---喜悅---悲傷
老師:大家理解的都很好,那麼現在來提幾個問題請同學們幫我來解答一下。
1, 結合文下的註釋,具體的來譯一下這首詩
2, 文章一共可以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又都說了些什麼?
3, 既然這是一首思鄉詩,那麼最能表現戰士思鄉的又是哪些詩句呢?
4, 為什麼戰士們即將歸鄉了,詩歌不是喜悅的而卻顯得如此悲傷?
5,"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晉人謝玄把這四句論為三百篇中最好的詩句。你覺得這四句好不好,為什麼?
2.(重點分)
板書:悲傷—喜悅---悲傷
1-3節:悲
一開篇,我們就感受到濃重的悲傷,我們不由得思考,此時這位戰士身在何方,又為何而悲?
身處何時:莫—陽
身在何方:駐地邊的曠野(說具體些“我戍未定”說明是在駐地邊上)
為何而悲:思鄉\厭戰\仇恨
如何表現:直抒胸
借景抒情—意象 薇(如何用薇來表情達意呢?從藝術手法的角度考慮)
重章疊唱: 當人們產生了強烈的感情衝動的時候,“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對深化意境,強化感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時,它還有效地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音樂感。
比 興:作—柔—剛 比喻時間流逝
朗 讀
4-5節:壯
戰士的情感發生變化.此時他又身在何方?為何而壯?
身處何時:春季
身在何方: 戰場(戎車既駕)
為何而壯: 打勝仗(一月三捷)(側面描寫寫軍容之壯、必勝信心)(“四牡業業”,“四牡”,“四牡翼翼”寫戰馬的高大強壯,步伐整齊,“象弭魚服”寫精良的裝備, “一日三捷”是用數字的對舉,表現了戰爭的捷報頻傳。傳達出抒情主人公強烈的自豪感。)
如何表現:1. 側面烘托
2.借景抒情—意象 棠花(有沒有藉助什麼意象?)
比興:用花之盛起興,喻出軍容之盛及聲勢之壯。
至此,全詩氣勢為之一振.
朗 讀
6節:悲
身處何時:冬季
身在何方:歸途(昔來,是來征戰;今往,是往家鄉。)
3,“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使歸聘。”“憂心孔疚,我行不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4,(1)宋之問在《渡漢江》中說“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一個怯字寫出了歸鄉時的千萬種感受。
(2)“古詩十九首”裡的《十五從軍徵》是這樣寫的:“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所以這位戰士唱道“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歸來時,還何樂而有呢?歸家的喜悅因為對家人自身命運的擔憂都變得沉重起來。所以他說”莫知我哀”,莫是沒有人,沒有人知道我的哀傷.
5,○1本詩借景抒情。詩含著兩個畫面,一是春天裡微風吹拂柳枝依依惜別的畫面,一是寒冬季節雨雪紛飛的畫面。在這裡,詩人沒有直接傾訴內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隨風飄拂的柳絲來渲染昔日上路時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紛飛來表現今日返家路途的艱難和內心的悲苦,以景寫情,情景交融,讓那一股纏綿的、深的、飄忽的情思,從風景畫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無盡。
○2本詩藉助"楊柳"意象來抒情的。自《詩經》始,楊柳成為中國古典文學歌詠的物件,開了借楊柳懷人的先河,在後世的詩詞之中,青青楊柳枝成為牽絆遊子、離愁別緒的象徵性植物。自橋折柳的故事產生以後,柳和離別已似乎有了某種必然的聯絡。每當古人送別離人時,楊柳便出現在渡口、驛站、城外,楊柳多情,似要挽留行人。每當古人懷人思親時,楊柳出現在亭臺樓,楊柳依依,似乎解人意。其原因首先是由於二者之間具有一種"同構"的關係,柔弱的柳枝那搖擺不定的形體,能夠傳達出親友離別時那種"依依不捨"之情。其次,還因為"柳"與"留"諧音,"柳"者即"留"也,挽留之意。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古人喜借柳來抒懷。
(四)拓展閱讀
老師:在我們中國浩的詩歌世界裡,想采薇這樣的詩還有很多,老師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首《十五從軍行》
(教師朗讀,可有配樂)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如,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谷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五)結語,佈置作業
無論是采薇,或是十五從軍行,都把戰士那種思鄉的急迫心情寫得動人婉轉,但是他們卻沒有寫到戰士們具體是在思些什麼,如果你是一個戰士,在一個夕陽西下的古戰場,望遠方的家鄉,你會想些什麼?請大家把自己會想到的用三百字來描述一下,語言請儘量的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