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公開課教學設計
《采薇》一詩表達的是在保家衛國與成家立業之間激盪的憂、恨、哀的故園之思。下面是它的公開課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詩經》是中國詩歌浪漫主義的源頭,年代久遠,不易理解。《詩經·采薇》閱讀起來難度有點大,如果沒有充分預習,就沒法在一節課內完成深入探究的任務。但如果佈置好預習,學生預習工作抓得好,這節課就可以把主題很好地挖掘出亮點來。
對憂傷和痛苦的敏感,不僅表明個體對自己生存處境的真切關注,也表明了個體的自我意識和意志。對憂傷和痛苦的表也不僅僅是一種無助的感嘆和哀傷,而且也是表達不甘於忍受悲傷和痛苦、不甘於向命運屈服的一種特有方式。它所要告訴我們的是我憂傷,我痛苦,我無助,但我不願,我不服,我也有自己的嚮往和追求,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
能夠這樣去想、去做的個體,實際上並不“小”。從他無能為力、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角度說,他是弱小的;從他不願屈服於命運的擺佈、有自己的追求的角度說,他卻是了不起的。正因為這樣,吟唱自己的內心憂傷和痛苦,就已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比即使歌吟者本身像是不經意地這樣做,然而其內心深處的動機卻昭然若揭。
整個人生就如一場戰爭。活著就會被迫捲入這場戰爭之中,就會有憂傷、痛苦、煩惱,恐懼、絕望、嚮往、追求、無助等等生存體驗。表達這些體驗的詩,本身就是動人的生存哲學。
所以本課可以以探究的方式來深入解讀其中的奧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研讀文字,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並能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
⑵ 培養學生由表及裡,抓住本質,深入探究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⑴ 能自行翻譯,瞭解作品主旨,熟讀成誦。
⑵ 從詩歌的時代背景,表達手法等方面對文字進行鑑賞。
⑶ 適當延伸拓展,啟發思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 瞭解戍邊戰士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故土的感情。
⑵ 瞭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以此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學會由表及裡,抓住本質,深入探究文字,由瞭解戍邊戰士的情感體驗進一步瞭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並以此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
2、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瞭解作品主旨,理解士卒為國赴難中的家園之思。
【教學過程】
步驟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課前準備 1、提出預習要求。
2、查詢與課文相關的課外資料。
3、確定主題。 1、充分預習,提出問題,由組長收集問題,並組織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提交老師。
2、藉助文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句,初步感知原詩。 透過學生自己提問的方式,促使學生深入預習,獨立思考,透過課前組織解決一般問題,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協作,同時可以把簡單的問題提前處理而不佔用課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情境匯入 《論語》解讀
八佾篇第三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1、學生背誦《八佾篇第三》前面三則內容。
2、認真聽老師講解。
3、積極回憶《論語》中寫到《詩經》的相關條目。 《論語》是高一年級必讀的經典,分散在各節課堂之前講解,能培養學生每日讀論語的習慣,同時,透過老師的解讀,更明白經典的精髓。孔子與《詩經》有著非同小可的關係,所以,這節課前解讀《論語》可以作為匯入,自然引入課堂。 課文探討 溫故知新
1、《詩經》和“《詩經》六義”。
2、《采薇》的背景 複習學過的知識,瞭解本篇課文的背景。 透過複習這些知識,能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好這些知識點。 重點探究:戍邊思鄉主題。
列出六個題目作為探究臺階:
1、該詩的思路結構有什麼特點?
2、詩從“采薇”寫起,這跟“曰歸曰歸”的思鄉情有何關係?
3、前三章所寫的“薇”有無變化?從中你能感受到什麼?
4、四、五兩章表現了什麼內容?與濃濃的鄉愁矛盾嗎?
5、這首詩最經典的景物描寫在哪裡?你是如何理解的?
6、你怎麼理解這首詩交織著士兵思家戀土與保家衛國的複雜心理? 學生結合問題以及自己預習的情況展開討論,師生互動,逐步推進討論的程序。
學生可以暢談自己的獨特理解,並深入感知本文主人公複雜的心理。 重點研讀文字,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能力,並能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
透過教師設計小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如何由表及裡,抓住本質,深入探究問題。
瞭解戍邊戰士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故土的感情。 延伸探究:邊關思鄉(征戰不歸,身不由己的天涯羈旅)
柳中庸《徵人怨》
李 益《從軍北征》
范仲淹《漁家傲》
李 白的《關山月》
高適《塞上聽吹笛》 學生重在朗讀體會,學習一些鑑賞技巧,同時,學會知識遷移,運用所學的知識探究類似主題的詩歌。 適當延伸拓展,啟發思考。
透過同一主題相關詩歌的拓展,擴大學生的知識積累,同時喚起學生的比較閱讀的意識,瞭解邊塞詩歌的特點。同時,透過縱向比較,可以增強學生的歷史思辯意識,更深入地瞭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 本文其他可行性探究引導:
文字探究:翻譯改寫概括每章內容第六章解讀藝術特點本詩主題
拓展性探究:
1、《詩經》戰爭詩探究
2、文化背景探究(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戰爭的影響)
3、意象的探究(植物或以採摘植物的行為作為思念意象) 學生重在初步瞭解探究內容,可以在課後進行小組協作探究。 旨在示範,引導。
示範一篇文章可以從多個角度去解讀,可以從深度考慮,亦可從廣度考慮。《詩經》作為詩歌的一大源頭,可研究的內容很多,此內容的設計,可以是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簡單指導,以引起部分學生深入研究的興趣。 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歸納:
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樂觀豪邁、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渾厚,筆勢豪放。 與教師一起回顧,總結。 旨在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知識點。 佈置作業:“半個百姓半個兵,半碗黃沙半碗風,多少將士思鄉夢,盡在萬古荒原中。”──烏魯木齊“西北邊境第一連”
問題:當今戍邊戰士的家園之思有何深遠的根源?
課後作業。學生獨立完成。可以調查,可以查詢資料。 讓學生透過對現今邊防戰士的關注,來進一步關注祖國的建設,激發愛國愛鄉的情感。
拓展閱讀:采薇新解
《采薇》一詩見於《詩經·小雅》,入選蘇教版高中語文新課程必修一。一般認為,此詩採用起興、重章疊唱之法,表現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裡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裡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這裡,我們首先要注意,對一篇文章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可有不同層次,陸機在《文賦》裡說“言象意”三個層次,其實“意”又可裂變為表層之意和深層之意。表層之意是“知其然”,而深層之意是“知其所以然”。上述對《采薇》的一般理解,從表層之意來解讀大體沒錯,但從深層之意來驗證,卻還有許多疑問未能通釋:
1、“采薇”乃是一種起興之法,起興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一種有規則的暗示,為何獨以“採薇”起興而非其他,有沒有深意?
2、我們知道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家”和“鄉”是兩個概念。“靡室靡家”和思念故鄉等同嗎?
3、“靡使歸聘”“我行不來”,譯為“沒有辦法讓人探問家中”“無人慰問”,戰事如此緊急,成天還想著“探問家中”,這現實嗎?“王事靡盬”,竟然“無人慰問”?是想著家裡人來慰問嗎?
4、從“薇”到“華”,轉而起興,有何內在聯絡?
5、第一個“載飢載渴”尚可理解,篇末“載渴載飢”則令人莫名其妙了。
6、“楊柳依依”,一切景語皆情語,暗傳什麼情感?
7、首三章皆有“憂”,詩人“憂”什麼呢,究竟是什麼有這麼大的力量,讓詩人如此牽掛?篇末詩人回來了,又為什麼說“莫知我哀”,快見著故鄉了還“哀”什麼呢?以下筆者嘗試言之。
二
“采薇”之意實乃相思之舉。我們採用《詩經·召南·草蟲》一詩佐證之:
陟彼南山,言採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觀止,我心則夷。
《毛序》說是“大夫妻能以禮自防也”(《毛詩正義》)。歐陽修解:“召南之大夫出而行役,妻留在家。”(《詩本義》)朱熹認為:“南國被文化之化,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獨居,感時物之變,而思其君子如此。”(《詩集傳》)由此可見,以“采薇”起興,實言詩人行役在外而思家中之婦也,而且由“薇亦作、柔、剛止”還可勾畫出思念的情感軌跡。
“靡室靡家”言家中並無配偶。家者,有妻方為“家”;室者,有子才為“室”。無妻則無子,無家則無室。因此 “靡室靡家”,在根本意義上不是思念故鄉,而是希望回家娶妻生子,過太平日子。依此,“靡使歸聘”應當釋為“沒有人讓我回去談婚論嫁”,言外之意是如果能回去,自然有人與之完婚,說明有人在等他,這個人就是詩人邊采薇邊憂思的戀人。正因為“靡使歸聘”,再加上“我戍未定”(教材此譯“我們駐守的地方不固定”,不妥,因為戰線再長,相應的部隊要有相對固定的鎮守地方,故較為妥當的譯法是“我們駐守的時期不知道有多久”),才會“我行不來”,此句按事情發展的前後邏輯,應當釋為“我出去打一仗可能就回不來了(永遠也成不了親了)”。
為什麼會“我行不來”?“彼爾維何”“駕彼四牡”兩章極狀戰爭激烈之場面,從“一月三捷”“豈不日戒”可以看出戰事之急,更可反襯出詩人說這句話時的悲壯之情,同時也補述了“我戍未定”“不遑啟居、處”。一此一彼,第四、五兩章與首三章在內容和形式上的聯絡都非常順暢了。
正因為以上三點,詩人之“憂”才會由弱到強,以至於“痛”(“疚”),戰爭耽誤了他的終身大事啊,而且更重要的是家裡可能還有一位妙齡女子在痴痴地等他回來!不信再看:從“薇”到“華”除了一種上述的插敘之妙外,還有深意。《詩經·常棣》曰: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既具,和樂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宜爾室家,樂爾妻孥。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如果說詩人此處借“采薇”起興還是比較含蓄地談論男女之事,那麼“彼”處借“維常之花”再起興則是放聲吶喊了。詩人將壓抑的情懷,化為對敵人的仇恨,在戰場上“一月三捷”,更表明了他從“憂”到“恨”了。
前一個“載渴載飢”,可能出於戰事而無暇顧及;後一個“載飢載渴”,則是一種心理反應了。什麼心理反應?詩人現在的角色是怎樣的?是一個退役的軍人,固然不錯。然而,他更是一個追求“君子”高儀的人,他無愧於保家衛國的戰爭。雖說幾十年(?)的戰事告一段落,離家的路也越來越近,但思鄉之情從那時還帶有一絲希望到現在完全化為泡影,青春已經逝去,心中的愛也成為遙遠的迴響,從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到現在的中年人?老年人?年輕時盼望返鄉,“年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走在還鄉的路上,即使不飢不渴,可心靈的震顫與情感的滄桑誰與言說,又怎能說盡?
最令人斷腸之處乃是“楊柳依依”。詩人走在當初奔赴戰場的那條路上,當年“楊柳依依”,楊柳為什麼會依依,柳者留也,因為有人依依啊,這人是誰?——就是詩人開篇所“憂”之人啊!如今此人安在,在又怎樣?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當年百花盛開,如今萬木枯榮,面對霏霏雨雪,詩人心如堅冰,內心再也不是 “憂”所能言,而是化為一江春水也無法傳達的“傷悲”“哀”了。——“我心傷悲,莫知我哀。”這個“哀”從縱的方面說,詩人彷彿穿梭於歷史的隧洞中,感受歲月的滄桑和人世的輪迴,一切經歷如影隨形一齊湧上心頭。從橫的方面說,詩人既有擺脫戰爭的幸運,又有厭惡戰爭的抱怨;既有思鄉的迫切,又有歸家的失魄;既有落葉歸根的夙願,又有淒涼的無奈:詩人即將要到達的地方,不是一個可以棲風擋雨的港灣,而是一個沒有妻、沒有子的故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