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記憶力的三種方法
當孩子考試不佳時,經常碰到不少的家長指責孩子沒背書,背書不專心,而孩子大喊冤枉,說背了,專家支招:提高孩子記憶力的三種方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專家認為孩子的記憶力可能不佳時,家長往往大喊冤枉。
並舉出孩子2歲時就會背唐詩或者幾天前去過的地方過目不忘。到底孩子的記憶力好還是不好?孩子的記憶力發展有沒有關鍵期?我們請教了金子塔潛能培訓學校的洪老師。
第一,大多數成年人都不能記住4歲前所發生的事,2歲時背的唐詩到4歲時基本忘記。心理學上將這種現象稱為嬰兒失憶症。真正的可用記憶從4歲開始。家長以2歲時就會背不少唐詩來說明孩子記憶力很好是不對的。
第二,心理學上將生活事件細節的記憶稱為情景記憶
第三,4-7歲是記憶力發展的關鍵期。4歲時記憶力的增長速度開始加快,6歲時達到頂峰,之後增加的速度開始減緩,9歲後記憶力的增長幅度只有6歲時的1/3。
研究也表明,4歲多的孩子已經知道自己能夠記憶,很顯然不必等到上小學時才改進記憶力。
提供幾個記憶訓練的內容及方法:
(1)基本訓練法:每天幾十、上百次地將數字或無意義的短句大聲地背誦,以便反覆快速刺激聽覺記憶系統,打通聽覺記憶通路,形成超強的記憶能力,備戰中考《專家支招:提高孩子記憶力的三種方法》。例如背誦3、1415……原理:盲人的聽覺記憶力非常強,他們聽覺系統受到的刺激量是正常人的數十倍。快速大聲地背誦能夠增加孩子聽覺系統刺激量,達到增強記憶力的目的。
(2)聽覺記憶訓練方法:
①即時仿說:將數字、字、詞說出,立即讓孩子跟著複述(孩子聽完材料立即說出)。
②延時仿說訓練:間隔一段時間(可五分鐘、十分鐘、半小時、半天……),讓孩子回憶先前聽到的資訊(數字、詞、字、句子)
(3)視覺記憶訓練:
①靜態視覺記憶訓練(影響上學後認生字的快慢):立即口頭回答或描述剛才所見的資訊。a看圖片回憶b看東西回憶(例紙牌/物品等)c圖形回憶。
②視覺—動作記憶(影響聽寫生詞的能力):能夠透過動作再現所看見的視覺資訊。具體方法a畫圖形。畫出幾何圖形讓學生記住後畫出。b搭積木。讓兒童看後,將積木拆散。讓兒童重新搭好。難度逐漸增加。C模仿動作。孩子先看老師或家長做一些動作,有一定的順序性(例如廣播操),然後讓孩子模仿,動作難度和數量逐漸增加。
以上視覺記憶訓練同時進行延時訓練。要求孩子在五分鐘、十分鐘、半小時、半天……後回憶出前面所記憶的視覺資訊或動作。
記憶的發展確實會受培養訓練的影響。孩子越有鍛鍊記憶力的機會,日後擁有好記憶力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要培養孩子終身受用的記憶力真的應該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