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打餈粑作文

打餈粑作文

打餈粑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打餈粑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打餈粑作文1

  這個春節,我過得可真是豐富啊!我幹嘛去了呢?我啊,去打餈粑咯!

  這天,爸媽帶我來到了奶奶家,一進門,我就聞到一股香香甜甜的氣味,是餈粑的味道!我順著氣味向廚房走去,看見一盤香甜軟糯的餈粑,立即垂涎三尺,於是,我伸過手去,剛想拿來,卻不料媽媽端起盤子,說:“想吃啊?那要自己動手哦!”我開始不明白媽媽的意思,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媽媽是想讓我體驗一回做餈粑粑的過程啊!

  首先,我把糯米用水浸泡幾分鐘,然後將糯米倒進電飯鍋,燒至米熟透,再將糯米倒進石舀中。接下來這可是力氣活,所以我叫來爺爺來幫忙。爺爺費力的舉起大木棰,再捶下去,這樣的動作持續五六次後,爺爺讓我端來一盆水,將木頭棰往盆裡一浸,我好奇的問:“爺爺,為什麼要將棰子沾水啊?”爺爺笑著說:“因為糯米很粘人啊,就喜歡粘著木頭棰。”瞬間場面熱鬧了,歡聲笑語不斷。爺爺繼續他的動作,時不時用手把下面的糯米翻上來,壓一壓,再翻上來,壓一壓。之後的半小時爺爺一直重複著這些動作,直到把糯米打成綿軟柔韌的狀態就可以進行下一個步驟了。

  接下來的這一步,我就是主力了,就是趁熱把糯米糰揉成一個個像湯糰一樣的小圓球。我和家人一起做,做著做著,我想玩點新花樣,於是我摸了摸口袋,從裡面摸出五角錢,包進了手中的餈粑粑裡。呵!那樣子,真比其他餈粑粑要豐滿得多。瞧!只要把餈粑粑放進印盒,再把印盒底翻出來,用小木棍敲上幾下,然後“啪”地一聲把餈粑粑倒出來。你看,一個個都不樣呢!有的是壽比南山,有的是花好月圓,有的是恭喜發財,各有各的特色。

  最後,我們要開始做特色餈粑粑了。一般情況我們會做成形後,直接在炒過的芝麻堆裡滾一圈,然後沾著紅糖就可以吃了。今天,我們要嘗試餈粑粑的特色吃法,煎,炸,烤都可以,我們選擇了其中的油煎餈粑粑。奶奶把粑粑一個個放進燒熟的油鍋裡,煎到表皮金黃,將餈粑粑盛出。在煎的過程中,爺爺也沒閒著,他把幾塊紅糖放進鍋,加一點點水,把紅糖燒到粘稠狀,然後直接給餈粑粑淋上一層紅糖“外衣”了。

  開始吃飯了,餈粑粑一端上來,我們就“紛紛出去”夾它個片甲不留,這時,我突然想起了我包的五角硬幣,心想:“這五角硬幣會被誰吃到呢?”還沒等思索完,就聽見媽媽叫了一聲,“這硬乎乎的是什麼東西?媽,你放了什麼東西在裡面啊?”我忍不住噗嗤笑出來,說:“媽媽,那是我放的五角硬幣,我包的,看來今年你有福氣嘍!”“哈哈哈……”頓時,整個家庭充滿了歡聲笑語,真開心呀!

  哦,對了,其實粑粑還有一種吃法,那就是把餈粑粑和米一起泡到灑裡面,不久之後,一罈香甜可口的餈粑粑米酒就可以喝了!這還是我爺爺最喜歡的酒呢!

  俗話說得好“拜年拜年,粑粑上前。”過春節吃粑粑已成為我們家的一個習俗了,每個春節都要吃,不然算不上過春節。

打餈粑作文2

  臘月裡,媽媽懷念起外婆在世時最愛做的餈粑,她不去街上買現成的,偏要自己做。在外婆那間堆滿雜物的房間裡,媽媽翻出蒙塵許久的幾個木杵和一個圓木槽,細心地把它們洗乾淨,放在院子裡晾乾。

  第二天一大早,媽媽興奮地拉我起床。六點多,天都還沒亮,我和媽媽去看昨天晚上泡在桶裡的糯米,每粒糯米都泡得腫脹飽滿,銀白如玉。媽媽把泡好的糯米倒進那個平時很少用到的大木蒸桶,然後再把木蒸桶放到一口大鍋上,在柴灶裡架起柴火。我問媽媽為何放著方便的天然氣不用,偏用這麻煩的舊物件,媽媽只是笑。柴火終於生好,接下來就是等著急死人的柴火把半蒸桶糯米全部蒸熟。

  等啊等,近一個小時過去,但糯米還沒有要熟的跡象,我不停地抱怨媽媽:“幹嘛不去買,想吃就吃,多方便。”媽媽則說,想吃好東西得有耐心。

  又快半個小時過去,那半蒸桶糯米終於全部蒸熟,膨脹成大半蒸桶糯米飯。爸爸和外公把蒸熟的糯米,倒入圓木槽裡,外公、爸爸、媽媽三個人,一起掄著木杵輪流夯打。打餈粑,就是要趁糯米熱著的時候用力打,有點兒“趁熱打鐵”的意思。圓木槽裡的糯米熱氣騰騰,瀰漫著糯米特有的香味,也讓人的眼睛幾乎看不清目標,但他們三個人總能準確地將木杵砸向糯米糰。媽媽還一邊唱起歌謠:“臘月臘,打餈粑,打個餈粑月亮大,媽媽讓我送家家,家家看到笑嘻噠……”惹得一旁觀戰的我笑得直不起腰。但看到外公和媽媽嚴肅的表情,我知道歌謠也是對逝去的外婆的'一種懷想,也不禁沉默起來。過了一會兒,我也想學一學打餈粑。我掄起木杵,依著大人的節奏加入。打餈粑,是個技術活,打的時候,手裡的木杵還得有一個旋轉的動作,提起木杵時,拉得糯米糰滋滋作響。人的身體,前傾、後仰,再前傾、後仰,很有節奏感。如果圍著糯米糰一邊走一邊夯打,那簡直就是一種舞蹈。這樣,動作自然就快不起來――所以要想吃餈粑,得有耐心。

  一開始,我還感到興味十足,但夯打了十幾下就覺得累了。一陣忙亂過後,漸漸把節奏放緩。因為糯米已經被“打”得柔軟如泥,具有很強的黏性。我癱坐在椅子上歇息,繼續抱怨他們為什麼不去街上買現成的。媽媽仍是笑著說,吃好東西要有耐心。

  等到糯米糰搗得均勻瓷實,然後就可以動手做餈粑了。手裡抹了麻油,用力將米團拍打捏成圓形,一個餈粑成品就算大功告成。相比之下,我捏的餈粑厚薄不均,也不成形,而外公總能把餈粑拍打得圓圓如月,厚薄均勻。

  三個小時過去了。媽媽把餈粑裹好蜂蜜遞給我,我咬下去,軟軟糯糯的,糯米的清香、麻油的醇香、蜂蜜的甜香,甚至還有木杵的香味,混在一起,別提有多爽,這種味道是外邊小吃店賣的油炸餈粑所不能比的。我滿意地享受這長時間等待後的美味,一邊咀嚼著媽媽的話――吃好東西要有耐心。

  我想,不僅打餈粑如此,世上許多事,也是這個理。你對時間有耐心,才會嗅到生活的芬芳。

打餈粑作文3

  寒假剛過幾天,我便與媽媽相伴,回到了黃陂老家。恰好趕上了爺爺家打餈粑。

  這是老家的鄉親們“忙年”最重要的一項“忙”。我為自己能第一次趕上這樣的“忙年”活動而慶幸。

  打餈粑首先要有個石槽,於是爺爺便叫來同村的幾個年輕人,一起喊著“嘿喲。嘿喲”的口號,緩緩地將那足足存放了一年的大石槽給搬了出來。爺爺又端來一大盆水,仔仔細細地把石槽抹乾淨。爺爺還進屋拿出了幾根較粗的木棍放在石槽旁邊。

  一股糯米飯的清香從廚房飄出來。“糯米蒸好了!”“哎——來幫幫忙吧!”爺爺對幾個鄰居高聲喊道。

  幾位大哥哥立馬應聲進了屋,都將手放在奶奶準備好的水盆中洗完手,便順手拿起木棍。這時爺爺將糯米飯倒入石槽中。

  “好,可以開始了。”爺爺剛說完,圍在石槽旁邊臉上帶著笑意的大哥哥們便賣力地揣起了那團糯米,他們緊緊地握著木棍,喊著“一、二、三”的號子。汗水越來越多,不時有汗水流到他們的下顎,脖子上。爺爺見狀,連忙上前接力,讓大哥哥們騰出手去脫衣服。

  看著人們熱火朝天地打著餈粑,我也被感染,迫切地希望能親身體驗一下打餈粑的樂趣。

  爺爺也許知道了我期盼,將手中的棍子遞到了我的手中,於是我便拿起棍子,上前與大哥哥們一起喊著口號,杵起餈粑來。起初我還能跟上節奏,但沒過一會兒,我便感覺杵起餈粑越來越費勁,那團糯米飯也被打得越來越黏。不一會兒便緊緊地粘在棍子上,那餈粑就如同橡皮筋一般被我拉得好長好長,好不容易才使這棍子脫離了“沼澤區”,可我又不得不將棍子快快地杵進去……隨著我的速度越來越慢,打餈粑的啪啪聲被我給拖了下來,變得七零八落,毫無規律可言。

  沒多久,那團糯米飯就被打成了一團軟軟的、黏黏的大團兒了。看著餈粑的雛形已經被打成,奶奶急忙叫停大夥兒,將他們請上椅子休息,奶奶忙著給大哥哥們倒紅茶,而爺爺忙著給大哥哥們遞煙,還笑呵呵地說:“辛苦了。”

  哥哥們邊接煙邊說:“沒事,沒事,這點力氣活,小菜一碟。”

  這時奶奶又走進廚房端出一碗黃油,笑眯眯地走了過來。

  “媽媽,奶奶拿著黃油做什麼啊?”我好奇地問道。

  “傻孩子,這可是好東西啊,有了它,只要塗在上面就不黏手!”媽媽摸著我的頭笑呵呵地說道。

  這時奶奶將黃油塗在餈粑上,伸手將餈粑捏成一個個不大的團兒,分給在坐的每一位,我也不例外。只見大哥哥們拿著這滾燙的餈粑,一會兒拿在左手,一會兒甩上右手,並且時不時地猛咬一口,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嚐著,還大呵著氣說:“這傢伙還挺燙的嘛!”

  “彭大爺,您這麼瞧得起我們,改天我家打餈粑也請您去湊湊熱鬧。”一個大哥哥拍著胸膛說道。

  “好小子,我隨叫隨到,咋前些時看你還是個瘦小伢,這快就長成又高又壯的小夥子啦!”爺爺拍著那位大哥哥的肩膀,咧嘴笑道。

  這黏糊糊滾燙燙的餈粑啊,將我們與四鄰五舍的心連在一起了!聞著這香噴噴的餈粑,我感受到傳統文化給人們帶來的美好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