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的啟示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回聲的啟示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回聲的啟示作文篇1
小孩與大山的回聲遊戲,讓媽媽引出了“待人之道”:“如果你和和氣氣地對大山說,它就會和和氣氣地對待你。其實,世上許多事情都是這樣的。”
這一“待人之道”,隱含著一個古老的哲學命題“因果報應”,所謂的“善因得善果”。小孩對大山客氣,大山也回之以友善;小孩對大山無理,大山也即刻惡之。在媽媽的幫助下,孩子明白了做人之道,小小的回聲遊戲,一下子賦予了哲理意味,引領孩子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
人與人的交往一如“回聲法則”:贈人玫瑰,留有餘香。要獲得人尊重的前提是尊重他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也脫不了“回聲法則”: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想在社會中、在人群中獲得成功,需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人與自然的關係更有著“回聲法則”: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破壞自然環境的後果必然禍及人類自身。“回聲法則”—善因得善果,浸透於人類生活。它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勤奮耕耘,愛護自然。如果這樣做,你會生活在花香鳥語中,生活在扶老攜幼、人人有禮、充滿歡笑的香格里拉。
這是個多麼美好的人間仙境,人皆心嚮往之。可是人類社會只能嚮往之。難道大人們都不如孩子,不明白“回聲法則”?非也。只恐怕在利己之時會記住該法則:為了能升官加爵,領導家的五代宗親了熟於心,待之笑臉相迎已屬低檔,必要時必鞠躬盡瘁,為了謀求更大的財富;只要砍得樹木,哪管後人乘涼;只要挖得石油,哪管土地貧痔、沙化。他們也遵循了“回聲法則”,他們也得到了回報。一旦升官加爵,自有呼風喚雨之時,自有後來人會對己鞠躬盡瘁。石油、樹木換回了金錢,自有別墅、汽車享用,自有美女紛至沓來。
然而,這些人一旦獲得“正果”,又會忘了“回聲法則”。利己的私慾越來越大,貪贓枉法,早已忘了“水能載舟亦覆舟”。待再次醒悟時,刑場已近在咫尺,悔之不及。
想想兒時的“回聲遊戲”,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對孩子講“回聲的法則”,只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抱著僥倖,享受生活要緊,把它棄之一旁。但是,規律總是規律,大山知道如何對待孩子,而我們該如何對待自身,對待他人,對待社會呢?
回聲的啟示作文篇2
小孩子不知回聲之為何物,竟同小山嘔氣,實無異於與他自己嘔氣。這當真是好笑。然而母親所說的話,並非笑他不識回聲大,卻教他與人為善、利人利己之道,用小小一個題目,扯出大大一個道理,倒頗可玩味哩。
凡人發出聲音去,總需一個受體,聲音方可以返回。受體愈大,回聲便愈大。這是常識,然這受體的形式,卻是多變的。小至於高牆深壑,大便至於社會自然。
先說社會。社會乃是人群所組成。你我固然是人,“他”亦非牲口。俗語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的好惡,常便是他的好惡;我的愛憎,常便是他的愛憎。我與眾人,原稟一氣所生,互相相磨相蕩,相傍相依,並無二致。我作用於眾人,眾人亦必作用於我,我和善,眾人亦和善;我狠惡,眾人也必狠惡。這便是社會的“回聲”。
“我”只一個“我”,“眾人”卻有千萬個“我”。我一呼,眾人百應,而眾人之“百應”之聲,自比我這“一呼”要響亮得多,“回聲”的啟示2。所以善用這“回聲”的,宜為“眾人”之友,反之為“眾人”之敵,便少有善終的。項羽力可拔山,氣可蓋世,自詡“萬人敵”,然而終被一小小漁人,引入大澤,陷而覆亡;劉備無婦人之仁,手段狠辣,然施政寬仁,終於成事。故云所謂“御將之道”,實為御人之道,而“人”之大者,孰大於“天下之人”?眾人的回聲,可以小覷的麼?至於朋友之道,當然亦復如是,相如與廉頗之事,正是明證了。
再談自然。自然與人不同,自無其所謂好惡、愛憎,然而自然有其“規律”,所謂“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人若對之體惜愛護,自然便會反作用於其身;若視之為愚頑,肆加破毀,它倒也不怒,只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罷了。這便是自然之“回聲”。
人與眾人,小大殊甚,眾人與自然,更是天淵之別,相去不可以道里計。故無論為小我,為眾人,為自然,皆須相融為一,莫分軒輊。子欲取,先須予;子欲得,先須舍;子欲被愛,先須愛人。這與空谷回聲,又有何別呢?
小孩子不知回聲,那是無知識;你我眾人若不知回聲,那是沒腦筋了。
回聲的啟示作文篇3
小孩對著大山喊,大山給予了回聲。這回聲不是山的創造,而是大山給予小孩聲音的應和。這是平常的自然現象。
行惡就有復仇,奉獻才有收穫。這是普通的社會現象。
這是一種平衡,這是一種規律。
人類主宰、利用著自然,自然養育保護著人類。我們從自然那裡享有了我們生活的環境:白天我們享有著陽光的熱情奔放,夜晚我們享有著月光的溫柔恬靜;春天我們沐浴著雨露的滋潤,秋天我們收穫著豐碩的希望。然而我們不滿足於這一切利用和享有,我們砍下了成片的樹木蓋房架樑,甚至把它“肢解”為吃飯用的筷子;我們填平成片的湖泊建廠造房,甚至把它“踐踏”為飯後遊樂的公園。我們的“叫喊”有了“回聲”—自然原本溫和平靜的性格,被人類的“肢解”和“踐踏”醞釀成巨大的破壞力和顛覆力:長江洪水氾濫,黃河河底開裂,酸雨霏霏,塵垢飄飄。看來,我們應該也必須從自然那裡領悟我們應該和必須有的生存的態度和方式。
人類是生命中的一種狀態,自然也是生命中的一種狀態。當人類“行惡”於自然時,自然便“復仇”於人類。這是“回聲”給我的啟示之一。
當我把人類與自然的關係轉換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我想起了《戰國策》中馮緩為孟嘗君去薛地買“義”的故事。春秋戰國之時,養士成風,君子善待謀臣策士,於是便有了“士為知己者死”的豪言。大名鼎鼎的馮援,在孟嘗君門下三唱“長挾歸來乎”,受到了孟嘗君的禮待,而後馮援又巧使“狡兔三窟”之計。他到薛地,把百姓借孟嘗君、欠孟嘗君的債一“燒”了之,為孟嘗君實實在在地買到了“義”。後來孟嘗君被讒言中傷回到薛地,受到了薛地百姓“扶老攜幼”夾道歡迎。馮援替孟嘗君向薛地百姓的“施恩”,使孟嘗君得到了薛地百姓的熱情“回報”。
當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成熟的.人類已經懂得了如何協調和把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是社會的人,人際之間的關係是人的社會性的重要體現。
尊重他人,關心他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和關心;懂得奉獻,懂得付出,才能獲得社會的回報和獎賞。這是“回聲”給我的啟示之二。
大山對小孩的喊聲發出了“回聲”,這是淺近的物理現象,但是卻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善待自然,善待他人,這是生活在人類社會中為人的基本原則。
讓我們都從這回聲中去領悟這種平衡,去掌握這種規律吧。
回聲的啟示作文篇4
有個小男孩為了洩私憤,對著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馬上山谷傳來回音:“我恨你,我恨你!”小男孩很害怕,跑回家裡對母親說:山谷裡有個卑鄙的小孩說他恨自己。母親把他帶回山邊,並要他喊:”我愛你,我愛你!”小孩照母親說的做了,而這次他卻聽到:我愛你,我愛你!
我在嗔笑小男孩的幼稚時,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山谷中的回聲猶如生活中的警鐘,你付出什麼,它就回報給你什麼;你給予什麼,就會得到什麼;你播種什麼,就會收穫什麼。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故事中的小男孩一定是遇到什麼不愉快,以至於產生失望,沮喪的情緒,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人有喜怒哀樂,人生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該如何去面對,去克服。
那麼遇到困難時我們怎樣去克服,戰勝它呢?首先,養成樂觀,豁達的性格,遇事冷靜。其次遇到困難要多動腦子。不要被小小的挫折所擊垮。生活如“回聲”,生活如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天天保持個好心情比什麼都重要。其實,生活中也有許多“回聲”例如:考試前多複習。多做充分的準備,一定會考出好成績,作業只要認真做了,不懂的多問老師,多動腦子,成績也會慢慢進步。俗話說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故事中那個男孩的母親其實告訴他兒子就是這個道理,當然這個小男孩有一點做得非常好。他把自己的困惑告訴了自己最信任的人,遇到困難及時和長輩溝通非常重要,長輩的一句勸慰有時會讓你茅塞頓開。讓你悶悶不樂的心情豁然開朗。
有首詩寫得非常好: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也不要氣憤!在愁苦的日子裡,要心平氣和,心兒把希望寄託給未來,眼前的事情雖叫人苦惱,但一切轉眼就會過去,一過去,生活又充滿歡笑!
讓我們相信快樂,相信生活中的每分每秒,那些都是快樂的泉源,也只有這樣的人生。“回聲”才會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