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沙子》幼兒園主題活動
設計思路
幼兒對玩沙有著濃厚的興趣,每次在沙地裡玩起來總是樂此不疲。於是我們便抓住這一幼兒感興趣的課題,生成了此次系列探索活動。意在讓幼兒在玩沙的過程中自然地瞭解沙的特性,透過自己主動探索,發現沙的許多有趣的現象和變化,同時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合作的溫馨,並且獲得豐富的生活經驗。
活動目標
1.調動各種感官,運用對比的方法,感知沙子的特性。
2.透過玩沙活動激發探究的興趣,體驗探索的快樂。
3.瞭解沙和人類的關係,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各種玩沙工具以及輔助材料,各種篩子、幹沙、溼沙、泥等。
2.各種顏色的沙子標本。
3.各種瓶子:塑膠的、玻璃的、易拉罐等。
4.沙畫、畫紙、雙面膠、水彩顏料。
活動過程
活動一:細細的沙
1.請幼兒隨意玩沙,透過看、摸、吹、聞等來感知沙子的基本特徵。
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歸納沙子的特性:細細的、軟軟的、一粒一粒的。
2.兩個幼兒為一組玩裝沙遊戲:用篩子、水桶、鏟子、漏斗等想辦法使沙子流動起來,感知沙子流動的特性。
(自評:這個環節,幼兒操作興趣很濃,他們一會兒把沙子放到漏斗裡,一會兒把沙子放到小篩子上,觀察沙子在不同物品上的變化。幼兒描述說:沙子像水一樣流出來;漏斗孔太小,用手一捏沙子就可以很快地流下來;從篩子上流下來的沙子是碎沙子。)
活動二:有趣的沙
1.引導幼兒在盛水的杯子裡放入沙子,用小棒攪一攪,並觀察有什麼變化。(水變得有些渾濁,沙子沉在杯底,沙子變溼了。)
2.請幼兒在兩個一模一樣的、底部都有小孔的塑膠瓶子裡,分別裝上沙和土,然後倒入同樣的水,觀察有什麼現象。(裝土的瓶子裡有少量的水流出,大部分被土吸收;裝沙的瓶子裡,大部分水流出,只有很少的部分被吸收。)
(自評:幼兒有過鹽、糖能溶於水的經驗,以為沙也能溶於水,透過實驗,發現了沙子不溶於水,只能吸收很少的水,而泥土吸水性很強。沙子吸水後,顏色變深了。)
3.引導幼兒觀察干沙和溼沙的不同。動手操作:幹、溼沙的流動及可塑性。(幼兒操作比較後發現:幹沙的顏色淺,能流動,不可以塑造;溼沙的顏色深,不能流動,可以塑造。)
(自評:幼兒操作很投入,用溼沙做各種自己喜歡的造型,如坦克車、小花、小樹、生日蛋糕等。)
4.請幼兒將粗沙、細沙、幹沙、溼沙分別裝入不同的容器裡搖動,傾聽、比較發出的.聲音。(沙的多少不同,聲音不同;容器相同,沙子不同,聲音不同;容器不同,沙子相同,聲音也不同……)
(自評:這個環節幼兒的興致特別高,他們反覆用塑膠瓶、玻璃瓶、易拉罐分別裝入粗、細、幹、溼不同的沙,搖一搖,聽一聽,再與同伴交流。幼兒發現了許多不同:同樣的沙子放在不同的容器裡搖動,在易拉罐裡發出的聲音最響,在玻璃瓶裡最輕,而在塑膠瓶裡比在易拉罐裡發出的輕,但比玻璃瓶裡發出的要響。粗沙、細沙分別放在同一容器裡,粗沙發出的聲音比細沙發出的聲音響,等等。孩子們描繪聲音也有聲有色:有時像小雨、有時像沙球……)
活動三:會變的沙
1.教師出示沙畫,激發幼兒製作沙畫的慾望。
2.請幼兒欣賞五顏六色的沙,讓幼兒感知沙子不僅有白沙、黃沙,還有紅沙、黑沙、紫沙等。
3.幼兒討論:“怎樣讓沙子變得五顏六色?”並動手在幹沙裡分別注入水彩顏料,使其變成各色彩沙。
4.幼兒自主合作製作沙畫。
5.沙畫展覽,請幼兒說一說製作沙畫的過程,分享其中的樂趣。
(自評:以上活動環節,幼兒的情緒又進一步高漲,首先被五顏六色的沙畫深深吸引,然後又自己動手製作彩沙,再與同伴合作製作沙畫,盡情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合作的愉快。)
6.討論:“沙子越多越好嗎?”透過討論,讓幼兒瞭解沙塵暴現象,以及沙塵暴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懂得植樹造林的作用,增強環保意識。
(自評:在這一環節,幼兒萌發了環保意識,對沙子的探索興趣更加濃厚,為今後進一步探索打下了基礎。)
活動延伸
1.討論:“沙子能種植嗎?”
2.讓幼兒嘗試用沙土進行種植,鼓勵幼兒進行沙、沙土、泥土種植的比較實驗。
3.幼兒描述種植過程,分享其中的樂趣。
4.引導幼兒用記錄的方法比較沙土種植與泥土種植的生長速度。
效果自評
在“好玩的沙”這一系列活動中,教師運用了各種方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促進了幼兒積極參與探索活動。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和寬鬆的活動空間。在自由玩沙過程中,每個幼兒都積極動手動腦,神情投入,觀察細緻,交流自然。整個活動,幼兒是在玩中學,試中學,做中學,想中學,議中學。在不斷地操作探究中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合作的樂趣。延伸活動“沙土種植”又使幼兒產生了新的興趣,又將生成新的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