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小數加減法單元分析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小數加減法,初步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理解整數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及減法的性質對於小數加、減法同樣適用,能運用這些方法進行小數加、減法的簡算。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計算的技巧,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運用知識遷移的方法經歷探究小數加、減法計算法則和加、減混合運算方法的過程。
2.利用知識的遷移,使學生感受到整數的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對小數加、減法同樣適用,從而達到利用所學知識獨立簡算的目的。在練習的過程中對湊整有更深一步認識。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透過創設奧運情境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2.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做事認真,講求方法,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二、教學重點
1.小數加、減法和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2.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簡算方法,正確進行簡算。
三、教學難點
1.正確熟練的計算小數加、減法和加、減混合運算。
2.靈活運用簡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以及整數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具體編排如下表:
第六單元小數加減法單元分析
(二)編寫特點
1.小數加減運算集中編排。
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基本相同;計算的重點、難點都集中在小數點的處理問題上;計算的結果都要考慮是否要用小數的基本性質使之變成最簡。基於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數加減法放在同一個例題(例1)中進行教學。這樣既突出了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絡,又節省了教學時間,使學生能以較快的速度形成小數加減的良好認知結構。
2.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小數加減筆算方法和解決問題多種策略的適宜空間。
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對於小數加減法,學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教材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有意不給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不概括小數的加減法法則,而是刻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小數加減法這一新的情境中。
五、教與學的建議
(一)小數加、減法
這部分內容教學的重點是掌握小數加、減法的運算方法能正確的計算。教學的難點是正確的計算小數位數不同的加、減法。
教與學的建議
1.重視算理的教學
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能從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小數加減法,很多學生也能正確的計算出來。但是,教師一定要重視讓學生能講清算理。教學中,教師要適時追問,引發學生對算理的反思。
如學生計算13.84+2.4,當學生說出要將十分位的8和4對齊,也就是小數點對齊時,教師應提問:為什麼要數位對齊?這裡要引導學生說出:因為只有相同計數單位的數才能夠相加 。當學生說8+4等於12 向個位進1時,教師要提問:為什麼要進1?引導學生說出:8+4就是4個十分之一加上8個十分之一等12個十分之一,也就是一個1和2個十分之一,所以要進1。在這個生生、師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強化數位對齊,也就是小數點對齊的計算方法,同時還要引導學生理解為什麼要小數點對齊的`道理。總之,演算法的得出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師要不斷對學生新產生的資源加以利用、提升,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算理,在此基礎上再總結計算法則。
2.加強辨析 突破難點
兩個加數或被減數和減數的數位不同的小數加減法是教學的難點,特別是被減數的小數部分的位數比減數的小數部分的位數少時,學生的計算更容易出錯。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採集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將這些問題做為新的教學資源展示出來引導大家進行討論。還可以出一些辨析的練習:如
判斷對錯:
第六單元小數加減法單元分析
透過這些環節的教學,可以有效的突破難點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
(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這部分教學的重點是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教學的難點是正確的計算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與學的建議
1.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應關注不同學生解答問題的不同思路,積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法。教學時,呈現給學生問題後,先讓學生自己獨立解決,再全班交流彙報方法。學生可能會出現三種不同的方法,教師要讓每一位學生講清楚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為後面總結計算方法奠定基礎。這裡還特別要讓學生透過觀察下面兩種方法,得出整數減法的性質在小數加減法中同樣適用。
483.4-39.5-98.8 483.4-(39.5+98.8)
=443.9-98.8 =483.4-138.3
=345.1 =345.1
2.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正確計算的保證。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生各種習慣的培養,如:認證驗算的習慣、規範書寫豎式的習慣等、書寫工整的習慣等。
(三)小數加、減法簡便運算
這部分內容教學的重點是掌握小數加、減法簡算的方法,正確的簡算;教學的難點是:靈活運用簡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與學的建議
1.創設現實情境,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提高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簡便計算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因此,教學時要創設一些現實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養成靈活選擇簡便方法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多種方法的對比過程中體會簡便方法的優越性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生的方法有的會比較簡單,有的就比較麻煩,這時教師不要急於讓學生馬上接受簡單的方法,而是讓學生透過多種方法的對比、體驗、感受簡便方法的優越性 逐步接受。
3.根據學生情況可將題目難度適當拓展
在練習課中,教師可根據本班學生情況,增加一些稍有變化和難度的題目,如:
35.2-(4.89-3.8) 19.87-(3.87+1.29)
5.64+3.77-1.77-2.64 5.86-1.47+2.14-3.53
12.98-4.69-2.98-5.31 45.8+1.98 45.8-1.98
透過這些題目的訓練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簡算水平。
六、教學中需注意的問題
1.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小數加減法知識。
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兩者之間有著割不斷的聯絡和相同之處。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在第一學段的三年級時就已經掌握了。因此,讓學生充分應用舊知來自主學習小數的加減法成為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要策略。教學時,教師的職責是:幫助學生啟用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這一已有知識經驗,並嘗試用它來計算小數加減法;讓學生明確列豎式時應如何對齊數位,懂得道理何在;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主嘗試的過程和結果。透過自主學習本單元的知識,使學生懂得應用舊知來學習新知是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
2.提倡解題策略的多樣化。
為了使因材施教、讓每一個人都得到充分發展的理念落到實處,教學時應關注不同學生解答問題的不同思路,積極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學例1中解答“第二輪動作完成後中國隊領先多少分?”的問題時,教師不宜作任何提示,而應讓學生根據自身經驗找到適當的解題方法。又如,教學例3、例4時,不必將教材中出現的各種解題思路率先呈現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礎上,透過合作交流,領會多種不同的解題思路,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達到提高數學思考能力和計算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