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長東黃河鐵路橋楹聯

長東黃河鐵路橋楹聯

長東黃河鐵路橋楹聯

  長甲古今諸橋的豫魯長東黃河大橋,南北走向,西端在河南東北部長垣縣的趙堤,位於黃河北岸,東端在山東省西南部東明縣的東堡城,位於黃河南岸。黃河流到這裡,成為遊蕩性河段,被稱為“豆腐腰”。黃河一般寬3公里,而蘭考與長垣之間的河段是九曲黃河的大轉折處,最寬達40公里,此處河寬僅有10公里,是架橋的最佳地址。

  修築橫跨豫魯兩省的長東黃河大橋,旨在重新開闢一條晉東南煤炭外運的重要通道,用以解決長期以來晉煤外運的難題,既支援華東地區的經濟發展,又使晉豫諸省得以繁榮。其具體位置就在新(河南新鄉)荷(山東荷澤)新、太(山西太原)焦兩線相銜接,向東與兗(山東兗州)荷、兗石(山東海岸石臼港)兩線相通連,形成一條從山西太原經新鄉、荷澤至山東海口石臼港晉煤外運的重要通道,長東黃河大橋便是這條通道的連線線,所以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專案。

  擔任大橋設計、施工任務的是鐵道部大橋工程局。大橋局第四、第五兩個橋樑工程處分別任大橋東西岸東明和長垣的工程施工。正橋建築之前,還架設了總長118公里的高壓輸電線路,修築了寬8米、長901米的便橋和寬9米、長20公里的施工公路。在做好充分準備之後,大橋於1984年2月18日開工,於1985年10月31日完工,從而保證了從太原經焦作、新鄉、荷澤、兗州,達石臼港的鐵路幹線全線貫通。大橋全長10.28公里,有296個橋墩,最大的直徑4米,最長的鋼桁架108米,形若彩虹懸空、烏龍出水,勃勃英姿,令人歎為觀止。橋上還設了一個列車會讓站,併為新荷鐵路由單線改為複線預留了橋樑加寬位置。在已建成的14座黃河鐵路橋、34座黃河公路橋,乃至全國的古今大橋中是最長的一座,比南京長江大橋還要長3500米(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長6700米,公路橋長4500米),是中國第一長橋、亞洲第二長橋、世界第八長橋,“長橋甲天下”千真萬確,名不虛傳。其實主橋並不長,主要是引橋特別長,因為該橋處於黃河遊蕩性河段。大橋的工程量很大,僅混凝土就灌注了19萬立方米,但大橋的工期並不長,僅用了一年零八個月,除去受洪水、桃花汛和大風的影響,實際上只用了十五六個月的時間,工程進度平均相當於每月建起一座600米的特大橋樑(100米至499米為大橋,500米以上為特大橋)。長東黃河大橋相當於二十座特大橋。建築如此宏偉巨大而速度又這麼快的橋樑,是因為大橋局第四、第五兩個工程處的人員都曾參加過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等重點工程,積累了豐富的建橋經驗,才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業績。長東黃河大橋的建成榮獲全國建築業聯合會魯班金像獎和鐵道部甲級優質工程獎。

  聯曰: 路通新荷,接北連南名聞全世界;

  橋貫豫魯,超今邁古譽滿大中華。

  聯語盛讚大橋。上下聯首句指明大橋在新荷線上,貫通豫魯兩省,點出大橋的具體位置和巨大的通達作用。末句讚頌大橋,“接北通南”,說明大橋溝通了黃河南北兩岸,成為晉煤外運的重要通道,發揮了巨大的'交通作用。“超今邁古”,說明大橋是古今第一長橋,比南宋福建晉江的安平橋(又稱五里橋)要長15裡,比當今江蘇南京長江大橋要長7裡。據此規模,用“名聞全世界”與“譽滿大中華”加以讚揚,恰到好處,毫不誇張,當之無愧,字裡行間洋溢著一片民族自豪感。聯語首句寫具體功績,是因;末句濃墨讚頌,是果,前因後果,順理成章。

  聯曰: 架一萬米長橋,河讓路、山低頭,南北東西鹹曰便;

  圓五千年好夢,鵲聯翩、鵬展翅,古今中外悉稱奇。

  聯語寫橋功。上聯寫大橋氣勢:首句開門見山,交代大橋長度,充滿了自豪之感。二、三兩句是一副對聯,言克服了艱險,征服了自然,終於使長橋建成,表現了建橋工程人員的英雄氣概。末句寫長橋的通達之功,說長橋的建成,使四面八方暢通無阻,南來北往、東奔西走的旅客都異口同聲,都點頭稱是、拍手叫好,表達了厚愛深情。下聯寫大橋雄姿:首句說長橋的建成了卻了中國人民世世代代跨越黃河溝通西北與東南的夙願,反映新中國建設速度的猛進、建設成就的巨大,歌頌了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二、三兩句是一副對聯,將長橋比喻為一字兒排開的喜鵲和張開雙翅翱翔太空的大鵬,描繪出長橋的壯麗雄姿。末句畫龍點睛,說中國人民創造了人間奇蹟,是中國人民獻給世界橋樑史上的一份厚禮,因為這座在中國是長橋之最,在世界已經進入名橋行列。上下聯首句言其“長”與“好”,末句點出“便”與“奇”,首尾呼應,相得益彰。聯中二、三兩句左右上下皆成對,對中有對,聯趣橫生。

  聯曰: 大河昔難度,只見波濤湧湧、浪花滔滔,我曾聞秦漢隋唐悲束手;

  列車今易飛,唯聽汽笛聲聲、鐵輪滾滾,君不見焦新荷兗樂點頭。

  聯語歌頌當今。上聯寫昔:首句言昔日難渡黃河,二、三兩句從水勢方面追述難渡的原因,因其水闊波長而無法建橋。末句說自古以來列朝列代都為束手無策而悲觀失望。下聯寫今:首句說今朝列車能飛馳而過,二、三兩句從音響方面描述列車飛越黃河的熱鬧場景,說明大河之上已經建起了一座長橋。末句說豫魯各地人民因夙願已就、夢想成真,大受其益而歡欣鼓舞、點頭稱是。上聯寫昔日無橋之苦,下聯寫今朝有橋之樂,今昔對比,苦樂分明,不言而喻,盛讚了當今社會主義的新中國,謳歌了為人民造福的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