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養生的祛溼方法
春天本就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同時也是“百病生”的季節,做足保健養生工作非常重要。專家表示,初春乍暖還寒,最近天氣雖然逐漸轉暖,但倒春寒的餘威仍在,日夜溫差較大。同時,春季往往溼氣重,容易帶來各種“溼症”,因此初春養生要做好祛溼工作。
祛“內溼”,防“外溼”
前幾日“回南天”乍然一現,隨後冷空氣伴隨著陰雨“殺到”,而這幾天溫度又回升。這種冷暖寒溼的變化可以說把春天天氣無常的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嶺南地區,春季的氣候特點是偏於溼。一方面是內溼,而另一方面則是外溼。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餘梅香解釋,內溼多因飲食不節制,或在冬季時吃多了肥甘厚膩的食物,讓體內溼氣內侵脾陽以至失運。而外溼是由於春季雨水較多和回南天等外界的溼氣過多,容易讓溼邪入侵。內外因相互影響,容易引發疾病。
中醫認為,“溼邪”是“六淫”之一。當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溼氣就容易入侵而導致疾病的發生。因此在初春既要做好保暖,防止外界陰冷的刺激和寒氣的入侵。也要注重祛溼健脾,將身體裡面的溼邪驅走,讓脾胃順利運轉起來。專家建議,春天的飲食中可以加入茯苓、淮山、薏米等食材,有健脾養胃的功效。還可以將切成薄片的黨參用開水浸泡代茶飲,有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和胃健脾的功效。
輕重溼症,祛溼有側重
在春季這個多雨偏溼的季節,本身體質偏弱偏溼的人更容易受到溼邪的侵襲。應加強祛溼工作。此外,中醫認為“肥者多溼”,肥胖者往往也是溼症的高發人群。但餘梅香強調,祛溼也要對症,並非每個人都需要祛溼。一般來說,身體有“溼”會引起食慾不振、腹滿腹脹等消化功能症狀;同時精神上可能會出現萎靡、嗜睡、易怒、煩躁等狀態;而身體、四肢會感覺較為沉重等一系列“溼濁內盛”的表現。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建議到正規醫院找醫生診治調理。
若只出現輕度不適的人群,屬於輕度溼症,並不建議藥物調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透過飲食和運動進行調節。飲食方面需多吃清淡食物,儘量避免油膩、煎炸、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同時不要吃得過飽而傷脾胃。在陽光較好的日子,可以多到戶外走走,有助於驅散體內的溼氣,提高身體抵抗力,維護自身的正氣。專家提醒,春天天氣多變,外出最好帶夠衣服,注意把防寒保暖放在第一位。
春季祛溼 春季常喝的幾種祛溼茶
春季,不少上班族總是打不起精神,常常會感覺頭暈眼花,四肢無力,肩背還會一陣一陣的痠痛,去醫院檢查才知道是風溼惹的禍。冬末初夏風溼高發,那麼我們該如何祛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祛溼該吃什麼?
五花茶
喝點五花茶對體質比較平均,對沒明顯寒體或熱體的人非常適合。產地不同,五花茶的配方稍有差異,一般包括扁豆花、木棉花、雞蛋花、金銀花等等。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消暑去溼、利小便。一般超市、藥店都有售,可以每天取一些泡水喝。
對體質明顯偏熱,容易上火起瘡、便秘的人,則可選茵陳、夏枯草煲水,這也是大多數涼茶的配方;而體質偏涼,動不動就腹瀉、畏寒、即使夏季手腳還冰冷的人,適合的是茯苓、芡實、薏米,你可以選這類材料煲湯煲粥。
竹葉飲
飲調製:竹葉茶一小撮,冰糖適量,用沸水沖泡即可。
功效:清熱,祛溼,利尿。市場上有售竹葉茶,《本草綱目》上說它有清熱、解毒、利尿的作用,加冰糖後泡出的茶飲氣味清香,是清暑、祛溼的佳品。
辛涼飲
調製:薏米30g、藿香3g、佩蘭3g、白豆蔻仁3g,因為薏米很難用沖泡的方法來提取有效成分,先要用熱水煎煮薏米半小時,然後用薏米湯來沖泡另外三種茶材即可。
功效:這四種植物向來被認為是祛溼的上品,服用可以幫助脾胃化解體內的溼氣。同時,薏米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抗溼的能力,避免溼氣再次侵犯。
春季喝祛溼茶有講究
要去“溼”,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去街上涼茶鋪喝涼茶。不過,端起涼茶杯前,請聽一聽專家意見。
南方好喝涼茶,特別是感覺有點熱氣、溼熱時,都對涼茶情有獨鍾。市面上也有很多涼茶,有專門用於降火的,也有祛溼的。一些不明就裡的在潮溼的春季時仍一味灌涼茶,也不管其針對性有無區別,這樣可能適得其反。
專家指出,涼茶一般都有兩個作用――降火和祛溼,不同配方的涼茶一般都有不同的側重,一般可以透過涼茶的名字來分辨,如“祛溼茶”就是降火同時側重祛溼,“清熱解毒茶”就是全力降火。因此,當天氣溼氣極重時,祛溼為重的涼茶更為適合。
很多醫院中醫科都有配好的涼茶,各有側重,效果不錯,買回家煲或請藥店代煲,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旦發現自己有風溼病症狀,不要盲目服用一些風溼“特效藥”,它們會造成消化道出血潰瘍、全身水腫等不良反應,嚴重的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