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8年衛生資格《初級藥師》精選複習筆記
普尼拉明適應症
適應症:可用於心絞痛的防治。又能抑制心室的傳導和減弱心肌收縮力,對早搏和室性心動過速有一定效果。
用法與用量:每日3次,1次15—30mg.症狀減輕後,每日2—3次,每次15mg.
注意事項:
1、服後有的病人產生食慾不振、皮疹、疲勞感等,減量後可逐漸消失。
2、肝功能異常,心力衰竭、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忌用。
氟桂嗪
本品為外周血管擴張劑,能直接擴張血管。能預防由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經細胞內Ca++增多所致的損害,能消除由腦外傷和腦溢血所引起的腦血管痙攣,對前庭基底動脈供血不全所引起的症狀和偏頭痛有較好療效。
臨床適用於腦血管灌注不足和外周肢體血管硬化有關的疾病,如偏頭痛,眩暈及間歇性跛行,腦梗塞後遺症,動脈硬化等所致的腦血流障礙,記憶力減退,失眠等。
硝苯地平藥理
具有抑制Ca2+內流作用,能鬆弛血管平滑肌,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提高心肌對缺血的耐受性,同時能擴張周圍小動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從而使血壓下降。
小劑量擴張冠狀動脈時並不影響血壓,為較好的抗心絞痛藥。
用作抗高血壓藥,沒有一般血管擴張劑常有的水鈉瀦留和水腫等不良反應。
口服吸收良好,經10分鐘生效,1-2小時達最大效應,作用維持6?7小時。舌下含服作用較口服迅速。
噴霧給藥10分鐘即出現降壓作用,經1小時療效最顯著,約3小時後血壓回升(個別可持續11小時)。靜脈注射10分鐘內可降低血壓21%- 26%.
撲米酮
近日,在美國US News(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世界大學排名中,清華大學的工程類專業力壓歐美知名理工院校(包括麻省理工學院(MIT)、斯坦福大學等),位居第一。
清華工程類專業能超過MIT在世界大學排名中排第一,當然是了不起的成績。既然是世界第一,理應獲得世界各地學生的青睞,爭相報考、申請,但事實並非如此。
據統計,美國MIT等名校,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留學生,佔本科生的比例通常超過10%,佔研究生的比例超過40%,留學生佔總體學生比例在20%左右。清華大學近年來也在大力發展留學生教育,留學生佔本科生的比例,約為9%,佔研究生的比例,只有4%,佔博士生的比例,更只有2%多一點,這和MIT等名校,有十分大的差距——這還只是從留學生的數量分析,沒有進一步分析留學生的國別,留學生畢業的學校,以及留學生申請的難度。
再看清華大學畢業生近年來的出國留學情況,根據清華大學釋出的2014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當年清華本科生有714人選擇出國(出境)深造,佔本科畢業生總數的24.9%,全校當年共有1025名學生選擇出國,佔畢業生總數的16.5%,而這些學生的流向,大多數是MIT、斯坦福等美國高校。這就不由讓人疑問,為何清華的世界排名節節攀升,可是,對海外名校學生的吸引力為何沒有大幅提高呢?
這當然不是清華一校的問題,根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釋出的《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4)》提供的資料,目前全球學生跨國流速加快,但我國依然是世界留學第一大國,2013年,中國在美留學生人數為235597人次,在全美國際留學生中所佔比重為28.7%。而根據OECD的統計,國際留學生佔高等教育總在校生人數的比重,發達國家普遍在8%以上,澳大利亞、英國等甚至高於10%。中國讀學位的國際學生這一比例卻僅為0.4%左右。
世界大學排名的一個很重要的價值是為學生選擇大學提供參考依據。我國大學排名提高,卻未轉化為生源競爭優勢,這是為何?這就要看排名的指標了。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針對美國國內大學的排名得到了比較廣泛的認可。這一排名選用的指標集中在學生對學校的選擇和評價,包括新生選拔率、新生留校率、教育資源利用率、畢業率、校友捐贈率等。從這些指標可看到,排行榜反映學校的辦學過程、實力,不在乎學校的規模、體量,因此,一些小而精的學校,照樣在排行榜中有不錯的表現。但是,在進行世界大學排名時,這些指標卻很難採用,因為各國的大學入學和管理制度不同,有的指標根本就沒有。像我國,就沒有自由轉學制度,校友捐贈也剛起步,因此,世界大學排行榜採用的指標主要集中在學術研究方面,以學校師生髮表的論文、論文引用數、培養的博士生數等作為評價依據。
而這樣的大學排名,正與我國當前的大學辦學導向吻合:學校辦學強調做大規模,尤其是研究生、博士生規模,對師生的考核,強調發表論文。因此,我國內地的大學,近年來,在各大世界大學排行榜中的表現都十分突出,不僅在美國US 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我國內地高校表現優異——除了清華之外,在工程類排名中,還有浙江大學居第四名,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名第七,共有3所學校排前10,而在綜合類榜單中,北大也列41位——在此前釋出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和QS世界大學排行中,我國內地高校也很搶眼。
研究型大學當然有進行學術研究的功能,但是,不要忘記,人才培養才是大學最核心的功能,大學進行學術研究,也應該首先為培養一流人才服務。如果脫離人才培養,不重視教學,而一味抓學術研究,用發表論文數量、發表的期刊檔次,來考核評價教師,我國大學的世界排名會很好看,甚至可以預計,未來很快就會有10來所中國內地高校進入世界大學排行榜的前100名,這又能怎麼樣呢?學生會滿意大學的辦學質量嗎?這樣的大學能培養創新人才嗎?
我國學者早在2007年,就以突出的論文發表能力,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一科技論文發表大國,但這能說明我國就是世界第一科技大國了嗎?大學不能成為排行榜中的大學,更不能成為論文大學。改變以論文為導向的辦學方式,認真抓好學校的人才培養,強調學校的內涵建設和特色辦學,才能將大學建設為一流大學並獲得社會的認可。(作者熊丙奇,蒲公英特約評論員,文章第148次入選“銳評”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