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思想彙報> 教師師德師風思想彙報

教師師德師風思想彙報

教師師德師風思想彙報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彙報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彙報可以是工作開始前的規劃安排,也可以是工作完成後的分析總結,話說回來,你知道怎麼寫彙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師德師風思想彙報,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師德師風思想彙報1

  對照《教師法》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要求,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育工作表現,作自我思想情況彙報如下:

  一、存在問題:

  1、愛崗敬業方面表現要更加突出。我平時紮實工作,愛崗敬業,認真上課,努力學習,勇於創新。雖然我很清楚地知道,熱愛教師的職業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是在教育工作中與有經驗的教師相比自己做的還不夠.

  2、在方面學習不夠堅持。我經常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天天學習新課程理念,積極參與實驗活動,經常與本組教師探討相關的問題。同時,還撰寫相關的實踐論文、案例、說課稿和教學設計,以便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而這些都不是經常性和自覺性的,這都是為了完成任務。現在深入剖析起來,要想不斷適應教育形勢的發展,成為一名合格的新時代教師,就得必須不斷地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使自己的業務水平能儘快的提高起來。

  3、在關心學生方面再耐心些民主一些。平等民主對待學生是做好教學工作的一個關鍵,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這一點大家都認同。但是,我自己有時上課時,學生不聽話,因缺乏耐心民主,也常訓學生,現在仔細回想起來,對待學生(特別是調皮學生)確實要再耐心些。

  4、在教學中不敢勇於創新。本人雖然能運用新理念來指導教學實踐工作,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但是,目前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方法還是有點滯後,課堂上還是為能完成教學進度,而突略對學生各方面發展的訓練和培養,沒能真正地做到放手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自己思想認識還放不開,總是顧慮太多。另外,對待學生更加“愛心、細心、耐心”些。比如有時對待學生的錯誤,再多些循循善誘的教育,使其改正錯誤.

  二、存在以上問題的思想根源

  1、思想認識不太高,對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不夠深入、堅持,對理論指導實踐的意義認識不太足。還有理論學習不能夠與實踐緊密結合,對理論聯絡實際的精神實質認識不足,在學習中沒有能夠很好地結合自身實際與學校情況進行有效的反思。

  2、愛崗敬業精神不夠,缺乏刻苦專研精神和態度,工作中不善於總結經驗和反思,服務意識不高,,缺乏耐心和責任心,思想懶惰,缺少時代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

  3、愛心沒有很好的培養和樹立,因而缺乏愛心的激發、永保愛心不夠而出現敷衍塞責現象。

  4、忽視了家長在教育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忽視了三位一體的教育策略的重要性,使自己的工作不夠主動,與家長聯絡、溝通得比較少。

  三、今後的努力方向

  1、端正學習態度,自覺、主動加強理論學習。

  第一是要加強對教育經典著作的學習,不斷充實自身的教育理論意識;

  第二是要加強對新課程理論的學習,切實轉變教育觀念,不斷適應時代教育形勢發展的需要;

  第三是要在學習中做到結合實際深入思考,並能利用理論來指導實踐工作。

  2、在工作中要嚴於律已,以身作則,真正做到為人師表。保持平和心態,不要過於急燥。在對待學生方面,要做到平等、公正的態度。特別是對待困難學生要有耐心,有恆心,對待不聽話的學生,可以採用一些比較隨和的辦法,別讓師生關係僵化,因為這樣的效果就不大好。因此,要時刻為人師表。

  3、在工作過程中,虛心聽取學生們的意見和建議,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識,增強自己敢於同不良現象做堅決鬥爭的勇氣,樹立良好教師的.自我形象。

教師師德師風思想彙報2

  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師德師風直接關係到育人的質量和素質。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 熱愛學生。 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產品,而是一個個有著鮮活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

  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教師必須具有為中華民族崛起而奮鬥的堅定信念和為祖國培養現代化人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忠誠教育事業,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堅守高尚情操,廉潔從教,精於教書,勤於育人;發揚奉獻精神,不斷探索,勇於進取,為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貢獻聰明才智。

  要培養高水平的學生,要求教師學識淵博,學業精深。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就必須具備一桶水,而且是‘常流水’”。一是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二是要有廣博的相關領域知識,具有跨學科、跨專業的結合力,滿足學生廣泛的求知慾。三是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及時吸收、儲存學科前沿學科知識與研究成果。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範者。我國漢代哲學家楊雄說:“師者,人之模範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不僅要有這種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行為表現,積極地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正如奧地利教育哲學家馬丁.布貝爾所說:“教師只能以他的整個人,以他的全部自發性才足以對學生的整個人起真實的影響”。教師應把言傳和身教完美結合起來,以身作則,行為示範;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儀表端莊、舉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艱鉅任務,也是一項重大的建設工程。我們每個教師積極響應學院黨委的號召,“立師德、正師風、強師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