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和小樹》語文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以一個兒童的口吻生動地說出人和樹的關係:人類保護樹木,樹木為人類造福。
全課共有三個自然段,兩幅插圖。
第一段寫的是在什麼地方有這麼一棵小樹。重點是讓學生學會用“我家的門口有什麼”說話。
第二段寫的是天冷了,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讓小樹暖暖和和過冬。所配插圖畫面是:爺爺在認真地給小樹的樹幹捆綁稻草。
第三段寫的是天熱了,小樹給爺爺撐開綠傘,讓爺爺在樹蔭下乘涼。所配插圖畫面是:夏天,小樹枝葉茂盛,爺爺悠閒地扇著大芭蕉扇,在樹蔭下乘涼。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知道課文中的“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指的是什麼。要切實引導學生把詞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課文中準確地理解意思,使他們初步學習到聯絡句子、聯絡課文理解詞句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過程
課文有三個自然段五句話,寫天冷了,爺爺愛護小樹,照顧小樹;天熱了,小樹給爺爺遮擋烈日,滲透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文字活潑,富有情趣,且配有兩幅生動有趣的插圖,適合低年級兒童的審美情趣和閱讀心理。根據課文特點和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徵,本課第一課時可透過“聽、看、讀、演、議”進行教學。
1、聽──創設情景,移情入境
良好的情景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出適合課堂教學的情景,給課堂學習打好基調,對於接下去的教學非常重要。所以我在學習課文之前,透過一系列的聲音感悟,把學生帶入了寒風刺骨的冬天、烈日炎炎的夏天。讓他們設身處地地為爺爺和小樹著想,為後面的看、讀、演、說,奠定良好的感情基調。
2、看──瞭解圖意,培養觀察能力
新課程其中的一大改變就是圖文並茂的課本。課文中的插圖其實是很好的教學資源,而且新課程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如學生的觀察能力、說話能力等,教師就要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能力。所以我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也是說話能力的`培養。
3、讀──弄懂課文,培養讀書能力。
課文比較短,而且通俗易懂,可引導學生透過自讀自悟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指名讀、同桌對讀、齊讀、賽讀等。透過朗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養成自覺讀書的習慣。
4、演──深化理解,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教材只是例子,可以靈活運用,藉助文中直觀形象的插圖,引導學生想象爺爺和小樹是怎樣友好相處的,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激發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熱情。
創設情境:大螢幕展示文中的兩幅插圖,在黑板上畫出大大的房子,並配以合適的音樂。
讓學生3人一組分別扮演爺爺、孫子和小樹。儘量讓更多的小組有機會上臺表演,要求在課文基礎上有所發揮。
例:
孫子:爺爺,外面這麼冷,您在幹什麼呢?
爺爺:我們冷,小樹也會冷的,我要給小樹穿上暖和的衣裳,它就不會凍壞了……
小樹:(微動著樹梢,用雙手做樹梢)謝謝爺爺,我真的不冷了,以後,我也會幫助您的。
5、議──發散思維,增強環保意識
本文的情感目標主要是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透過四人小組的討論交流,讓學生的情感能進一步得到昇華,從而體會到愛護小樹是人人都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