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運傳組合說課稿
籃球運動是一項受廣大青少年喜愛又易於開展的運動專案。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籃球運傳組合說課稿,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籃球運傳組合說課稿1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水平(三)—————五年級的雙手胸前傳接球。我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為依據,結合水平三(五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程式、說教學特色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我先來說教材。
教材從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這兩方面來闡述。首先是教材分析。籃球運動是一項受廣大青少年喜愛又易於開展的運動專案,它具有集體性、對抗性和競爭性、趣味性等特點。籃球運動中的雙手胸前傳接球是小學五年級(水平三)的教學內容。本課透過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教與學,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掌握籃球運動的技術技能和知識;在“練”和“遊戲”中去體驗學習的方法和運動的樂趣,培養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養成良好籃球運動習慣,並讓學生從學習中體會到團結的重要性。接著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有著較強的運動激情,他們對體育運動充滿好奇和嚮往,有強烈的表現欲、好勝心強、競爭欲強,但自我約束能力差,依賴心強。球類運動是他們最喜歡的,尤其是籃球,同時男女生在生理上的差異。女生上肢力量較差,不如男生的力量,有些動作無法做到位。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中要適時多關注,多肯定、多鼓勵、多表揚,增強學習的信心。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幽默和諧的語言,適時的引導,積極的參與練習,活躍課堂氣氛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第二,說教學目標。
我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以下三維目標:
認知目標:初步瞭解籃球雙手胸前傳球的基本知識、技能。 技能目標:初步掌握傳球時的由下而上的協呼叫力方法及接球時的緩衝技術。情感目標:讓學生自練、自創,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並透過課堂遊戲活動,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第三、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手臂前伸,手腕外翻,指端撥球的正確傳球方法。
教學難點:傳球時雙手持球由下至上再向前做繞弧轉動,同時出球後手腕外翻,拇指下壓,其餘手指指尖內側彈撥球。接球時,伸手迎球指端觸球時,迅速後引護球。
第四、說教學方法
結合教材及學生的實際,我首先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和情緒激勵法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另外,我還採用了師生互動教學法,教師親身與學生交流,既拉近了師生關係,又有利於發現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給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以及採用了示範法、遊戲比賽法、練習法、糾錯法等多種練習方法。
第 五、活動器材準備
教具準備:小籃球40個標誌杆4根 錄音機1臺 課件
第六、說教學程式
針對教材內容,我分為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環節一:情景匯入,球操熱身,活躍情緒
1、同學們以“快、靜、齊”集合成四列橫隊站立,師生問好! 設計意圖:為了更好的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
2、教師語言匯入:(插入課件,NBA賽場的精彩畫面)籃球明星姚明、NBA籃球明星大家非常熟悉,但是他們好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同伴的相互配合,他們之間的傳球、接球動作嫻熟、準確。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籃球的雙手胸前傳接球》。
【設計意圖:藉助姚明隊友合作的圖片來匯入課的主題,使學生入情入景,激發學生學習籃球技術的興趣,發展學生個性,實現課的目標。】
3、各種熟悉球性的準備練習
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熟悉球性,提高學生對球的控制力,發展學生靈敏性和協調性。我做出如下安排:(1)雙手體前撥動球(2)單雙手拋接球(3)頸部環繞交接球(4)腰部環繞交接球
(5)籃球韻律操。
【設計意圖:透過熟悉球性和籃球操的準備活動,讓學生的身體由相對靜止狀態過渡到相對運動狀態,讓身體各個器官及機能起到預熱作用,防止運動損傷。同時為主教材的傳接球學習打下基礎。】 環節二:嘗試練習、小組合作、交流改進
這一部分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解決教學重難點的關鍵所在。為了較好完成本課目標,我依據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從興趣入手。
1、調動情緒,激發興趣
透過“運西瓜”這個小遊戲是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1)情景設計:現在我們的前面有一條小河,河對岸有一堆“西瓜”需要運過河。現在各組同學派一名同學趟過河,將“西瓜”一個個拋過河,由本隊隊員接住,看哪一組同學最先每人手裡有一個“西瓜”。
(2)學生活動,調動情緒: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小組,分別讓各組派一名隊員先渡河,其它同學一臂間隔成體操隊形散開。遊戲開始,各組第一個同學快速的將“西瓜”傳給對岸的第二同學,第二傳給第三同學依次類推,看哪一組同學最先把“西瓜”送到各同學手中的為勝。
教師及時小結:“剛才老師看見有的同學將“西瓜”掉地上了,多可惜啊,大家想不想在傳接西瓜時又快又穩呢?”
【設計意圖:採用遊戲比賽法,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先嚐試來激發他們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1)嘗試學習:學生進行自拋傳接球練習——分組胸前傳接球練習,教師講解並示範雙手胸前傳球的動作,同時強調要領:前臂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轉,肩、肘、腕關節放鬆,全身協調後腳登地,身體重心前傾,同時前臂向傳球方向伸出、當球離手霎時用力下壓手腕前屈、指、中指用力撥球。接球要領:兩眼注視來球,兩臂迎球伸出,雙手自然張開,兩手成一個半圓形。教師指導糾正——邀請學生示範
(2)合作探究:教師關注學生練習過程,提出問題:同學們剛才嘗試練習時,你們覺得易犯哪些錯誤動作?如:(1)傳球不到位,沒有球速和力量(2)肘關節外張(3) 接球時手形不正確,無緩衝動作
(4)接球不穩易彈出(5)手和腳用力不協調等。讓學生來當“小老師”說說傳接球的動作注意事項
因勢利導,教師強調傳接球動作要領,口訣是“蹬腿、伸臂、指撥球;迎球緩衝於胸前”。教師適時進行評價、歸納、小結。
(3)掌握技能: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組指定一個小老師,在小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小組討論、探究、合作,進行胸前傳接球的練習。師巡視糾正。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動作先有初步瞭解及留給學生體會和思考的空間,再加上分解演示。使學生掌握主動學習和創造學習的方法,從而突出本課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培養學生的籃球活動興趣,讓學生頭腦中形成整體的動作表象,明白正確的動作技術,為順利完成本課教學目標打下基礎。】
3、技能展示、表現自我
(1)技能展示:三人三角傳接球迎面傳接球、三角傳球,可傳一球、兩球,也可傳三球,及三人間距離的遠近,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
水平進行選擇,可選擇的空間比較大,而且比較自由。每當較簡單的練習成功完成,學生就會在獲得成功的基礎上產生想新的目標衝擊的衝動,而且更有利於學生以更大的渴望和意志力去完成下一個練習的任務。用成功體驗來增強自信,當學生遭受挫折和失敗的打擊時,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利用降低難度,加強交流與合作等來強化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2)表現自我:邀請部分男、女學生上來進行各種方式、距離的傳接球動作示範,給予鼓勵。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運用激勵性語言,不斷鼓勵學生,創設展示機會,使學生有成就感。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技能展示及表現自我,使學生產生對籃球濃厚興趣。】
環節三:遊戲調整,能力拓展,興趣延續
過障礙傳接球比賽
1、講解遊戲方法
遊戲方法:在全場設定四個距離相等的立柱作為障礙,把學生分為男女各兩隊,各隊又分為人數相等的四個組,成縱隊分別面對面站立,每隊的排頭持球。聽到訊號後,由兩人傳接球推進過障礙,最後把球傳給對面的隊員,依此類推,直到全部做完。先完成並得分多的隊為勝。
2、規則:
①傳球方式不限制,但不能運球和持球跑,違者不得計分。 ②傳球透過障礙得1分,球觸及障礙物不計分。
③在障礙物之間傳球次數不受限制。
【設計意圖:在遊戲活動中,以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籃球運傳組合說課稿2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材高中二年級籃球進攻基礎配合之一_傳切配合,耐久跑。本課確定,傳切配合為主教材,耐久跑為輔教材。
(二)地位和作用
籃球傳切配合是籃球運動中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進攻基礎技術,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傳切配合是兩三人之間有目的,有組織攻守合作行動的方法。其特點是參與的人數不多,一般是在區域性地區完成,有較大的靈活性和隨意性。但它是組成全隊戰術的基礎,也是非常有效且運用最廣泛的戰術配合。重點是橫切,縱切,隔位傳切配合(空切)難點是突然性的切入,及時的傳球
耐久跑重點是耐久跑的呼吸,透過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發展學生的有氧耐力。
(三)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物件為高二年級50名男生。高中學生身心發展趨成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在身體鍛鍊中也具備了較高的基本運動能力。籃球是他們所喜愛的一項運動,有一定基礎,但對單個技術的學習並不滿足,而對學習對抗性練習特別感興趣。教學中要讓學生把動體與動腦很好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再認識所學知識,以及創造性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透過多年的學習,學生已認識到耐久跑為鍛鍊身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枯燥乏味,週期性強的耐久跑卻存在畏懼,在跑過程中極易出現呼吸與跑的節奏不相一致的狀態,從而影響耐久跑的成績。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與瞭解傳切配合的技術原理及其在籃球運動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識。
2,技能目標:透過本次課的學習,使80%以上的學生能掌握橫切,縱切,隔位傳切(空切)等各種技術配合;90%以上的學生掌握正確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動作配合,技術應用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和自我評價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團結協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識,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品質。
二,說教法
1,遵循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採用多媒體手段,以直觀式,誘導式進行教學,讓學生觀看,模仿從多媒體欣賞配合教師的講解到學生自主練習,逐漸增加練習的難度。
2,耐久跑採用圖形跑的方法,使內容豐富,增加趣味性
3,整堂課採用收,放,松,緊相結合的組織方法。
三,學法指導
學法上採用小群體分散練習形式,加上教師的共同參與,提倡互助互學,在學習過程中,穿插多媒體示範和教師的示範講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過程
身心準備階段 (10分鐘)
基本內容學習階段( 30分鐘)
身心放鬆階段 (5分鐘)
(一)身心準備階段
1。師生問好,宣佈課的內容和提出相關的要求,以集中學生注意力,使之進入課的良好狀態。大概2分鐘時間。2。匯入熱身:A: 專門性準備活動大概3分鐘時間B:學生在音樂的節奏下練習球性,認真練習a。 頭,腰部及弓步繞球b。 原地跨下"8"字繞球c 行進間跨下"8"字繞球d 原地運球e 自運球練習。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集體合作認真參與,課堂氣氛活躍,這有助於感情的融洽和學習興趣的激發,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為進行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心理準備。大概5分鐘時間。
(二)基本內容學習階段
1。傳切配合影片欣賞
2。兩人一組縱切配合練習:
示例(1):如(圖一)所示,4傳球給5後,立刻擺脫對手向籃下切入,接5傳來的球投籃。
A:啟發誘導:持球隊員被防守隊員防守,這時持球隊員該如何處理
B:學生利用多媒體課件,積極思考探索,尋求答案並回答問題
C:請一位同學進行看圖講解
D:各組進行練習實踐:由小組長召集把準確路線畫出,再和組員明確一下,然後進行練習。要求:上籃可自由發揮,可運用所學動作或自學動作,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適時請動作較好的學生進行示範,激勵其它同學上進。
3。兩人一組橫切配合練習
白6號將球傳給8號後,擺脫防守切入籃下接8號回傳球投籃。
4。兩人一組隔位傳切配合練習(空切):
無球隊員掌握時機,擺脫對手,切入防守隙區域接球投籃或做其它進攻動作
示例(2):如(圖二)所示,白隊6號將球傳給隊友8號,同時白5號擺脫防守切入籃下,接8號傳球投籃。
5。三人一組綜合練習(橫切和縱切)
示例(圖3) 參加者分三組,④與⑤各持一球,④傳球給⑥後從右側切入接⑤傳球投籃。⑤傳球給④後,橫切接⑥傳球投井下石籃。④,⑤投籃後自搶籃板球傳給本組的另一人。按逆時針方向換位,連續進行練習。
6。耐久跑
8分鐘 分四組進行練習,由小組長負責與組員一起商討耐久跑方式,圖形跑是利用籃球場地的端線,中線,邊線,3分線等場地線。進行各種路線跑,教師觀察指導。
(三),身心放鬆階段
最後是人體活動由動態恢復到靜態的部分,隨著老師在音樂中完成放鬆操,自我放鬆,忘卻疲勞聽音樂放鬆操,可以使學生身心疲勞得到恢復,這大概3分鐘時間。課快結束時,學生自我評價本節課學習的情況,教師做個小結。再提醒體委收拾器材,宣佈下課。大概2分鐘。
五,教學評價分析
(1)進攻選位距離近,攻擊範圍小,配合難以成功。
(2)假動作不逼真,不合理,真假變化慢。
(3)切入跑動不側身,不看球,路線不合理,攻擊 性差。
(4)配合隊員傳球不及時,而且隱蔽性差。
六,學生身心狀態預計
整堂課練習密度約為:28——31%,練習強度中等偏上,耐久跑時強度達最高峰。
七,課堂情感氛圍
1,激發興趣;
2,積極思維;
3,協作互助;
4,守紀,緊張,奮進,活潑
八,場地器材設計
場地:結合我校場地小的特點,場地佈置做到小而精一場多用。佈局面做到規範合理,便於教師的操作和學生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