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優秀說課稿
《月光曲》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下面我們來看看月光曲優秀說課稿,歡迎閱讀借鑑。
一、說教材:
本組教材以“藝術的魅力”為專題。選編本組教材的意圖,一是欣賞音樂、繪畫、戲劇等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受到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熱愛藝術的情操;二是學習作者是怎樣在敘事時展開聯想和想象的,是怎樣把眼前看到的和內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學習作者表達感受的方法;三是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四是從實際出發,根據各自條件,透過閱讀和其他渠道盡可能多地瞭解各種藝術。而《月光曲》正是一篇能體現這些重點的極好例子。
《月光曲》講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而為他們彈琴,有感於盲姑娘對音樂的痴迷而即興創作出《月光曲》的傳奇故事。作者借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既表現了大音樂家貝多芬對窮苦人命的同情和熱愛,同時也告訴我們,美好樂曲的產生不僅要依靠豐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摯的情感。課文文脈清晰,文章有明暗兩條線索。明線是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過程。暗線是貝多芬的感情發展。這種感情的發展與盲姑娘對音樂喜愛的感情是交織在一起的。另外,體會作者在敘事中進行恰當的聯想,使文章的表達更加充實,感情更加深刻是文章的主要寫作特點。
二、說學情:
《月光曲》這篇課文,感情深沉,意境深遠,特別是第九自然段聯想和想象相結合的表達效果,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需要教師引導學習,反覆品悟語言內涵,真正讀出深層次體驗,在此基礎上達到與作者、文字的情感共通。
三、說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譜寫、幽靜、蠟燭、失明、純熟、陌生、清幽、琴鍵、陶醉“等詞語。
2、根據課文線索概括主要內容。體會貝多芬在創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及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從而感受貝多芬對勞苦人民的同情和熱愛,體會音樂藝術的魅力。
3、學會分辨實在的事物和由事物引起的聯想,體會意境,感受樂曲美妙和作者在敘事中將兩者恰當結合,使文章的表達更加充實、感情更深刻的作用。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九自然段。
四、說教學重點:定為使學生了解貝多芬是怎樣創作出《月光曲》的,體會貝多芬在創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及感情變化原因。
五、說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在敘事中進行恰當的聯想,使文章的表達更加充實、感情更深刻。
六、說教法:
抓住重點、默讀思考、讀後交流、朗讀悟境、欣賞體會、感悟寫法、拓展閱讀、遷移運用和多媒體輔助教學。
七、說學法:讀思、批畫、體悟、說與寫。
八、說教學流程:
結合211導學練三環節課堂教學模式,讓教法、學法充分應用於課堂,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安排了兩課時教學。教學過程如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二、檢查字詞學習情況(重點指導“粼”和“霎”的書寫)
三、抓住課文線索概況文章主要內容
四、探尋原因,體會情感
五、小結
以上五個環節的實施,主要為了達成兩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譜寫、幽靜、蠟燭、失明、純熟、陌生、清幽、琴鍵、陶醉“等詞語。
2、根據課文線索概括主要內容。體會貝多芬思想感情的變化及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從而感受貝多芬對勞苦人民的同情和熱愛。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溫故而知新。在這一環節主要複習兩個知識點:
1、聽寫詞語
2、回顧課文主要內容。透過複習,做好與第二課時內容的銜接,使整個教學渾然一體。
二、抓住重點品讀感悟
在這一環節,我相信學生的能力,沒有眉毛鬍子一把抓。重點放在了八九自然段上。文章的第八九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落,最能表達月光曲旋律和作者情感的變化,是文章的精妙之處,是本單元及本課讀寫訓練的著力點,應該把更多的時間停留駐足在此,引導學生讀思、勾畫批註、概括畫面、朗讀悟境、欣賞體會。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小點。默讀八九自然段,勾畫批註,分辨出哪些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實實在在的事物產生的聯想。品讀第九自然段,體會作者是如何用文字來描寫《月光曲》旋律的變化的。在這裡我做了三個預設。預設1首先出示重點句段,引導學生用四字詞語概括畫面。有效的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學生藉助這些詞語還可以清晰的想象畫面。有利於後面的朗讀指導。預設2聯絡文章內容,體會月光曲旋律的變化和貝多芬情感變化之間的聯絡。用感情朗讀表現景象的'變化、月光曲旋律的變化以及貝多芬情感的變化。學生用繪聲繪色地個性化朗讀,再現文字的情境,彰顯語言學習的魅力。內化語言、體悟情感、積澱語感。在品讀感悟的基礎上,和孩子們一起欣賞《月光曲》,讓語言與音樂相通相諧。
三、領悟寫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閱讀中,要初步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並在習作中加以運用。本文最大的特點是根據看到的、聽到的實實在在的事物產生的聯想。這樣寫的好處是使文章內容更具體、更豐富,更好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應鼓勵學生在習作時,不僅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有時還要把想到的寫下來。在記事中恰當地加進自己的聯想,文章就會更加的充實,表達的感情就會更加豐富,更加深刻!
四、拓展閱讀紮實訓練:
葉聖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藉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設計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將學到的方法在課外拓展閱讀中得以實踐。學生親歷了概括、表達、訓練的過程,奠定了授之以漁場的方法。
五、讀寫結合,遷移運用: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使學生學會正確地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學會閱讀和表達。朱作仁教授曾說“大量讀寫,讀寫結合是學習語文的規律”。因此,我設計了這個環節,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寫一段話,進一步訓練了學生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