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座標表示平移說課稿

座標表示平移說課稿

座標表示平移說課稿

  你學過座標平移嗎?學過的同學還記得老師是怎樣講課的嗎?下面小編整理了座標表示平移說課稿,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 教材分析

  我將從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法和學法這四個方面進行說明。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主要是探究點或圖形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平移所引起的點座標的變化規律。是在上一章學習了點或圖形平移及其性質的基礎之上,用座標刻畫了平移變換,從數的角度進一步認識了平移變換,這就是用代數方法研究幾何問題,體現了平面直角座標在數學中的作用。為後續學習利用平移變換、座標變換探究幾何性質以及綜合運用多種變換(平移、旋轉、軸對稱、相似、位移等)進行圖形設計打下了基礎。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點的座標變化與點的左右或上下平移間的關係,掌握圖形各點的座標變化與圖形平移關係並解決與平移有關的問題。

  能力目標:透過點的平移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形成學生數形結合的意識。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新知識並解決問題的精神,讓學生從成功中體會數學的樂趣,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樹立學生對數學的信心和正確的數學觀。

  3、教學重點難點

  以上教材分析和學生心理為依據我將本節課的重點設為:平面座標系中點的變化和圖形平移的關係。難點為:掌握點的平移規律並解決實際問題。

  4、教法和學法

  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他們往往需要依賴直觀具體形象的圖形的年齡特點,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也為使課堂生動,有趣,高效,特將整節課以觀察,思考,討論貫穿於整個教學環節之中,採用啟發式教學法和探究發現式教學模式,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並教給學生多觀察,動腦想,大膽猜,勤鑽研的研討式學習方法。教學中積極利用板書和練習中的圖形,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使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體驗和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的思想。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採用了嘗試指導法和探究發現法,即先學後教、先練後講,讓學生在嘗試中學習在嘗試中獲得成功,經歷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和參與者,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我讓學生採用了自主探究法和分組討論法,透過自己主動思考,然後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集思廣益的技能,同時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學情分析

  1 學生在上一章學習了點或圖形平移概念及其性質,即學生對平移有一定的知識結構

  2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和生理特徵,學生好動性,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

  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心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心理上,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老師應抓住這有利因素,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課的科學性,學好數學有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學科知識的滲透性。

  三、教學過程

  下面我來詳細談一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根據以上對教材及學情的分析,我將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五個環節(1),複習過渡,揭示課題(2),啟發誘導,初步運用(3),手腦並用,深入理解(4),歸納小結,強化思想(5)分層作業,鞏固提高 複習過渡,揭示課題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樣,好的引入能幫助學生複習舊知識,並能起到激發情趣的作用。我透過展示松樹平移,連線對應點連線這樣一個動態過程,來複習平移概念及性質。從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出發,回顧平移的相關知識,為新知識新課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從而也很自然的過渡到新課題的學習中去。 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我設計了兩個探究,分別探究點平移與座標變化的關係和探究圖形上的點座標變化與圖形平移間的關係:

  探究一:主要探究點平移與點座標變化之間的關係,分為三個部分來完成,分別探究點的水平平移點的垂直平移和點的斜向平移

  首先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點的水平平移:將點A(—3,3), B(2,1), C(—1,—1),分別向右平移5個單位長度,得到點A’、B’、C’。透過在座標紙上給學生展示平移的'全部過程,引導學生觀察得到點與原點在位置上的關係,得出平移後的點的座標。請同學們思考平移後點的橫座標變化了嗎?縱座標呢?變化的座標與平移的單位長度數有什麼關係?提出問題後我將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探究,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為了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討論中,感受小組討論獲取知識的樂趣,分組的方式採用自由結合式與教師指定式相結合,透過觀察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學生紛紛發言。教師再給予引導:平移後得到的點橫座標都加上了5,即平移的單位長度,而縱座標沒有發生變化。

  即可以發現如下規律: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將點(x,y)向右平移a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a,y)

  下面我將讓學生思考一下,將A,B,C分別向左平移5個單位長度,座標變化有什麼規律呢?請同學們自己在座標紙上完成該過程。經歷了以上教師的引導過程,學生不難發現總結歸納得出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將點(x,y)向右(或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a,y)(或(x—a,y));類似的,下面引導學生探究垂直方向的平移,將點A(—3,3), B(2,1), C(—1,—1),分別向上平移3個單位長度,得到點A’、B’、C’。同樣先透過在座標紙上給學生展示平移的全部過程,引導學生觀察得到點與原點在位置上的關係,得出平移後的點的座標。請同學們思考平移後點的橫座標變化了嗎?縱座標呢?變化的座標與平移的單位長度數有什麼關係?小組討論後,發言,教師給予引導:平移後得到的點縱座標都加上了3,即平移的單位長度,而橫座標沒有發生變化。從而發現規律,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將點(x,y)向上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

  下面讓學生思考將A,B,C分別向下平移3個單位長度,座標變化有什麼規律呢?透過以上探究,得出: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將點(x,y)向上(或下)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或(x,y—b));

  同學們已經瞭解了點的水平平移與點的垂直平移,下面探究點的斜向平移就比較簡單了,將

  點A(—3,3), B(2,1), C(—1,—1),先分別向右平移5個單位長度,得到點A’、B’、C’。 再分別向上平移3個單位長度,最終得到點A”、B”、C”。 請同學們思考平移後最終得到的點的橫座標與縱座標如何變化的?變化的座標與平移的單位長度數有什麼關係?先向上平移3個單位長度,再向左平移5個單位長度呢?先向上平移3個單位長度,再向右平移5個單位長度呢?最後不難總結歸納得出:在平面直角座標系中,點的斜向平移可以分解為點的水平平移和垂直平移來完成。

  在探究一中,首先探究點的水平平移和點的垂直平移,在此基礎上探究點的斜向平移,將點平移的知識提高了一個層次,體現了知識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過程,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將問題設計成動畫形式,能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平移的全部過程,形象生動,同時也幫助動態想象力較差的學生構建動態平移的畫面。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與交流分享的意識。

  探究二:則主要是探究圖形上的點座標變化與圖形平移間的關係,如圖,△ABC三個頂點的座標A(4,3),B(3,1),C(1,2)將△ABC三個頂點的橫座標都減去6,縱座標不變,分別得點A1,B1,C1。所得△A1B1C1與△ABC的大小、形狀和位置上有什麼關係?,同樣先讓學生小組討論,小組代表發言之後演示動畫,根據找到的A1B1C1的座標,描點,然後接連著幾個點組成一個封閉的影象三角形A1B1C1,然後將三角形ABC平移後可以發現和三角形A1B1C1重合,這樣就能發現新圖形與原圖形形狀大小相等,多媒體的形式便於學生理解。最後總結歸納:圖形的平移實質上是點的平移,並且圖形平移前後圖形的形狀大小都沒有發生變化而僅僅是位置上的變化。透過小組合作分析,逐步精煉語言的方式來完成,可以讓學生的語言較為精確。為了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我又設計了下面這個環節 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分為基礎練習和變式練習,基礎練習如下,題目較簡單,目的在於加深學生對點平移與座標變化關係的理解,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在此基礎上我又設計了變式練習,難度上有所提高。 該環節主要是為了透過課堂跟蹤反饋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也遵循了鞏固與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又能使學生產生思維遷移和拓展,使學生熟練掌握此類問題的解題方法和過程。 歸納總結,強化思想

  經過了一定的練習下面我將讓學生自己談談自己學習了什麼發現了什麼和收穫了什麼,以及還存有什麼疑惑,解決遺留問題的同時,構建知識網路,使所學的知識更加系統化、理論化,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成就感。 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應用於生活,我一改以往傳統的佈置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從自己的身邊找數學。根據實際情況自己編寫一個關於座標平移的實際問題,並讓其他同學驗證一下。靈活的作業形式使學生不再受限於課本中的練習,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四、板書設計

  最後,板書設計,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本節課知識脈絡。

  (本節課的設計,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要的學習方式,首先、提出問題,把學生置於建模過程之中;實踐探究,把學生置於結論的發現過程;變式練習,把學生置於創新思維的深入培養過程;最後反思小結,把學生置於知識系統的建立過程中。

  各位老師,以上預設所說的只是我預設的一種教學方案,但實際課堂是千變萬化的,會隨著學生和教師的靈性的發揮而隨即生成的,預設效果如何,最終還要有待於課堂教學實踐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