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手抄報> 世界讀書日的手抄報資料

世界讀書日的手抄報資料

世界讀書日的手抄報資料

  人生如書,要用心靈去歷閱;山川如書,要用雙腳去“走”讀;日月如書,要用靈魂去感悟;祝福如書,要用快樂來閱讀。世界讀書日,祝你越讀越幸福。下面是關於世界讀書日的手抄報資料的內容,歡迎閱讀!

  世界讀書日的手抄報


  


  


  

  讀書伴我成長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的生活中不可能沒有書籍,當你計算一下一生讀過幾本好書,你可能會回答道:“我讀過的書數不勝數。”可是,當你去計算一下,你真正仔細品嚐過幾本好書的時候,那可能就是屈指可數了。

  書給予人道理。

  我曾經讀過《老人與海》這本書,這篇散文講述了一位老漁夫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的情況下,終於獨自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是這條魚實在太大了,這條大魚把他的船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他殺死了這條魚,然後綁在小船的一頭,在歸程中他一再遇到鯊魚綁在小船的一頭,還遇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港的時候只剩下了魚頭和魚尾,還有一條脊骨。這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散文,但是這篇文章卻告訴了我一個深刻的道理: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努力完成,要學習散文中的老人,不管有多麼困難,都要努力去解決的品質。

  書給予人智慧。

  讀了《少兒百科全書》這本書,我知道了為什麼電子計算機又叫電腦,印刷術是誰發明的,火藥是發明的,救生圈為什麼是黃色的等等,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心裡的疑問,而且還知道了世界上千奇百怪的事物。

  書給予人快樂。

  我讀過《小飛俠彼得·潘》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在一個黑夜裡,彼得·潘帶著小溫迪和他的兩個弟弟來到了一座小島上,小溫迪給遺失在島上的孩子們當媽媽,照顧他們的衣食住行,而且與海盜搏鬥。當我看到遺失的孩子拼命地爭吃媽媽做的蛋糕時,我感受到了他們所享受的母愛,頓時不由自主的笑了起來,那笑聲是我發自心底的笑聲。

  書給予我道理,書給予我智慧,書給予我快樂。書籍伴隨我走過最純真、美好的童年。

  小時候,媽媽每天晚上都會給我講故事,有《白雪公主》、《灰姑娘》、《醜小鴨》等等,每次我都聽得如痴如醉。現在,我開始讀許多名著,在《水滸傳》裡,我認識了忠肝義膽的宋江;在《三國演義》裡,我認識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在《西遊記》裡,我認識了神通廣大的美猴王孫悟空;在《紅樓夢》裡,我也目睹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慘愛情故事。在《格林童話》裡,我看到了人世間的善美和惡醜;在《愛的教育》裡,我體會到了人間的真愛。

  一位文豪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想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寂寞時,它會給我們安慰;孤獨時,它會給我們帶來樂趣;有疑難時,它會告誡我們書是人生的嚮導,指引我們走上人生的陽關大道。但願天下無盡書,化作生生世世伴。

  讀書勵志的句子

  1、讀書不趁早,後來徒悔懊。

  2、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

  3、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

  4、讀書勤乃有,不勤腹中虛。

  5、只要功夫深,鐵桿磨成針。

  6、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7、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

  8、懶人做工作,越懶越費力。

  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0、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11、笨人先起身,笨鳥早出林。

  12、自得讀書樂,不邀為善名。

  13、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14、讀書必專精不二,方見義理。

  15、讀書應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16、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17、養心莫若寡慾;至樂無如讀書。

  18、貧寒更須讀書,富貴不忘稼穡。

  19、立志是讀書人最要緊的一件事。

  20、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21、求學將以致用,讀書先在虛心。

  22、人生最困難的事情是認識自己。

  23、智慧源於勤奮,偉大出自平凡。

  【拓展】

  世界讀書日的簡介

  “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同時這一天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

  世界讀書日的主旨宣言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智慧財產權。”每年,在“世界讀書日”的這一天,世界100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

  世界讀書日的由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擇4月23日成為世界讀書日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羅尼亞地區大眾節日“聖喬治節”。實際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亞出生和去世的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所以這一天成為全球性圖書日看來“名正言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2年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致力於向全世界推廣閱讀、出版和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我們必須能夠讓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都獲得圖書。”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文化產業與版權部主任兼教科文組織出版社社長米拉格羅斯·德爾·科羅爾女士曾多次強調的一句話。自“世界讀書日”宣佈以來,得到了全球社會各界的熱切響應,並發展為尤其重視針對青少年的活動,目的是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人文精神,引導他們尊重知識。因此,在每年的4月23日,作家、出版商、教師、圖書管理員、私立或公立學校的教育工作者、學生、人道主義者、大眾媒體,以及全球各國愛書的人已經把讀書日的宣傳活動演變成一個熱鬧的歡樂節日。

  但是,在中國,這個世界性的讀書日還未被社會公眾所知曉,更談不上是節日。據搜狐讀書網站2004年調查顯示:知道“世界讀書日“的人僅佔6%,27%的人雖聽說過但不知詳情,67%的人從未聽說過這個日子。

  閱讀對人的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為共建和諧社會,進一步激發全面讀書的熱情,讓我們認真讀一本好書吧!

  發展歷史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號召,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讓讀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5年,國際出版商協會在第二十五屆全球大會上提出“世界圖書日”的設想,並由西班牙政府將方案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後來,俄羅斯認為,“世界圖書日”還應當增加版權的概念,1995年11月15日,國際出版商協會正式確定,其後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

  世界讀書日始於1995年,目的是推動閱讀和寫作,宣揚跟閱讀關係密切的版權意識。

  4月23日對於世界文學領域是一個具有象徵性的日子,因為塞萬提斯、莎士比亞和加爾西拉索·德·拉·維加都在1616年的這一天去世。

  此外,4月23日也是另一些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日子,如莫里斯·德律恩、拉克斯內斯、佛拉吉米爾·納博科夫、約瑟·普拉和曼努埃爾·梅希亞·巴列霍。

  很自然地,1995年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選擇這一天,向全世界的書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勵每個人,尤其是年輕人,去發現閱讀的快樂,並再度對那些為促進人類的社會和文化進步做出無以替代的貢獻的人表示尊敬。

  “世界讀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使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國際出版商協會在第25屆全球大會上提出“世界圖書日”的設想,並由西班牙政府將方案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後來,俄羅斯認為,“世界圖書日”還應當增加版權的概念。

  於是,1995年10月25日——11月16日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十八次大會透過決議,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這一天也是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