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手抄報> 推廣普通話的手抄報資料

推廣普通話的手抄報資料

推廣普通話的手抄報資料

  華夏普及普通話,民族團結興中華。下面是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手抄報資料的內容,歡迎閱讀!

  推廣普通話的手抄報



  普通話的重要性作文

  普通話是我國通用的語言,是一種很重要的語言。有人認為會不會說普通話無所謂,那就大錯特錯了。要是不會說普通話,就有可能語言不通,又怎麼能同別人進行無障礙的交流呢?

  我就見過這樣的事情:一個爺爺迷路了,可是不會說普通話,連找幾個人問路,別人都不知道他講什麼,連講帶比劃,急得滿頭大汗、不知所措。不會說普通話,就連最簡單的問路都不能,所以,學會說普通話很重要。

  我自己也親身經歷過這種類似的事。記得我剛從農村來到長沙上一年級的時候,還不會說普通話,不敢跟同學們說話,也就沒有人和我交朋友,我心裡很難過。後來經過學習,我慢慢地學會了說普通話,也願意與同學們講話了,交了很多朋友,人也變得開朗了。可能還有人和以前的我一樣,有著這樣的.困擾。如果不會說普通話,跟別人交流就會不方便,就像一個農村人到城裡找工作,不會說普通話,就不能跟老闆正常交流,如同“雞同鴨講”,怎麼能找到好工作呢?所以,學會說普通話很重要。

  怎樣才能說好普通話呢?首先,要學好漢語拼音,打好基礎,把每個字的發音都讀標準,然後說句子。其次,繞口令是一個學說普通話的很有效的方法,可以多練習說繞口令。最後,要讓更多的人學會說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不僅要在學校說,還要在家裡說,做到人人說、時時說、處處說。

  我國有56個民族,各種語種、方言很多,如果沒有一種通用的語言,各民族間、不同方言間就不能有效交流,國家也將會是一盤散沙,民族不能興旺。所以,推廣普通話有利於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國家興旺,大家應該都來學說普通話、推廣普及普通話。

  普通話的由來

  民族共同語是民族內部共同用來交際的語言,是識別一個獨立民族的主要標誌之一。

  漢民族共同語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時期就產生了。當時的民族共同語叫“雅言”,主要流行於黃河流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語言就是雅言。漢代的民族共同語叫“通語”。唐宋時期,人們寫文章、作詩詞非常注意使用“正音”(國家頒佈的讀音)。明清時期的漢民族共同語叫“官話”。民國時期漢民族共同語叫“國語”。新中國成立後的漢民族共同語叫“普通話”。

  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它作為我們漢民族共同語的地位是歷史形成的。一方面,作為北方方言代表的北京話,數百年來作為官府的通用語言傳播到了全國各地,而發展成為“官話";另一方面,“白話文運動”以後,作家們自覺地用普通話寫作,湧現出一大批作為普通話書面語規範的典範作品。“國語運動”又在口語方面增強了北京話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語音成為全民族共同語的標準音。北方方言區自身特殊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和人口優勢等客觀條件奠定了普通話作為漢民族共同語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