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導遊詞> 三峽大壩的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

三峽大壩的導遊詞

三峽大壩的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導遊,有必要進行細緻的導遊詞準備工作,導遊詞是導遊員在遊覽時為口頭表達而寫的講解詞。導遊詞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峽大壩的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峽大壩的導遊詞1

各位上海來的朋友:

  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到我們三峽,我姓張,大家叫我小張就可以了。非常高興今天能夠陪同各位一起遊覽三峽大壩的罈子嶺。

  現在就讓我們沿著三峽大壩的路線開始遊覽吧,請大家跟我走。三峽大壩最高觀察點——“罈子嶺”。“罈子嶺”是這個三峽大壩風景區的美景之一。每當節假日,在這裡遊人如織,有來自國內的遊客,也有高鼻子,紅頭髮,黃頭髮,白頭髮的外國遊客。

  大家請跟我來看這一塊介紹三峽大壩的牌子吧,上面介紹了三峽工程壩頂高程85米,壩長2309.47米,正常蓄水位高程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年發電量1000億千瓦.時……

  遊客們,大家一定很想到罈子嶺頂上去觀賞吧。大家上去要注意安全,不要擁擠。請隨我上罈子嶺觀景臺吧。請遊客往下看:三峽大壩的景觀都盡收眼底:大壩、平湖、船閘、西陵大橋。三峽大壩就像銀色的巨龍橫臥江中,奔流不息的長江水在這裡被截斷。壩上是平靜的湖水,壩下是波濤洶湧的激流。大壩正在洩洪,壩上的洪水經過大壩的洩洪孔噴射出來,氣勢如虹,場面非常壯觀。順著江水奔流的方向往下看,一條幫助過往船隻過壩的五級船閘導航渠出現在眼前,它與大壩、河流構成一個三角形,罈子嶺就在三角形內。

  然後,我們來到85觀景臺,這裡的高度與大壩的高度齊平,所以這裡叫85觀景臺,在這裡我們看到了近處的景物:高峽平湖,武警守衛,湖面上煙霧瀰漫,還有我們秭歸的新縣城和湖中的小島。

  再看遠處那西陵大橋吧,它位於三峽大壩右岸下游的截流紀念公園,在截流紀念公園裡,展示了當年三峽截流施工場地的遺蹟。在截流時,從江底撈起的形狀各異的古石和使用過的大型機械,還有從被淹的三峽庫區移植來的珍稀古樹,進入千里三峽紀念館,一幅巨型畫卷吸引住我,它真實記錄了截流之前千里三峽的秀麗風光。大家很想去公園遊賞吧,請隨我到公園裡的親水平臺吧。看那一條條水柱好像大壩洩洪時噴出的水柱,不時變換著形狀,我們盡情地在這裡戲水。我們來到公園裡正對洩洪口的江邊,我聽到巨大的洩洪聲和驚濤拍岸聲,水霧隨風飄來,帶來陣陣清涼。

  遊客們,三峽大壩的奇觀說也說不完,看也看不夠。現在,請大家自由活動,一定要注意安全,更要講究文明,不亂扔亂踩,大家盡情地去欣賞三峽大壩的美景吧!

  三峽大壩的導遊詞2

  歡迎來到“三峽明珠,世界電都”的宜昌市,我是此次帶領大家遊覽三峽大壩的導遊,我姓廖,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小廖。我的右手邊的這位司機師傅姓周,大家叫他周師傅就好。這次旅途由我們倆竭誠為大家服務,所有請您把放心交給我們,我們將會還您一份安心。宜昌古稱夷陵,是由一舊志所云"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勢而得名,又因其地扼長江三峽之口,故有峽州之稱。宜昌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文化豐厚,曾是巴楚文化發展的重要地望,這裡人傑地靈,孕育出世間歷史文化名人屈原,王昭君等等諸多先賢名流。這裡物產豐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正因為地形伏勢,水資源豐富,在這裡建設了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位於西陵峽中段的三鬥坪鎮,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三峽工程全稱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工程總投資預計為xx年,從國父孫中山,到黨的幾代領導人,無數人都關心著三峽大壩的建成。終於在xx年5月,舉世矚目三峽工程正式完工的了。那裡承載著無數人的辛酸與汗水,創造了大壩工程建設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蹟。三峽大壩到底有什麼樣功能以及歷史貢獻呢,這裡我就要給大家一一道來了。

  宏偉的長江三峽工程主體建築物有橫跨長江的攔江大壩,位於其中段的洩洪八段,左右岸發電廠房,及通航建築物組成,它的建設方案是: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先給大家分清方位,順江流的方向而分辨左岸和右岸。攔河大壩以左岸為起點,延伸到長江南岸的白巖尖,軸線全長約為2309米,屬於混凝土重力壩,大壩建成以後,壩頂寬5米,底寬24米,壩頂高程是85米。這樣萬里長江就在西陵峽中段被攔腰截斷了,從三峽大壩直至商議重慶市六百多公里水路就形成一個天然的河道型水庫,水庫容量為393億立方米。正常水位蓄水是海拔75米,洪水來領之前,便會開閘洩洪,將海拔降到45米,等待洪峰的來臨,這樣就有效的避免洪峰給我們長江下游帶來的災害。

  大壩的左岸有一個通航建築,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內河船閘,雙線五級連續梯級船閘,簡稱雙線五級船閘。它不僅是主要通航建築物,也是三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工程創造出了多項世界之最,其中水位落差和航運效益都屬世界之最。什麼是雙線呢,就是類似我們生活中公路一樣的單行道。右手為上行船,左手為下行船的航道。由於水位的落差太大,水壓也比較大,所以航道分為5個船閘減輕水壓,通航的時候就是利用水漲船高的原理,船隻經過通航的專用航道,引航道,然後駛入閘室,等到上下有的閘門都關閉後,再透過輸水隧道和廊道均勻的想閘室輸水,當閘室的水和上一級的閘室等高時,再把上游閘門開啟,讓船隻進入上一級閘室利用同樣的原理船隻可以依次過5個閘室。各類船隻就在這便可上通下達,互不干擾,井然有序的過閘。輪船透過船閘是時間需要兩個半小時左右。剛剛說的是3000噸以上的大船通航,哪麼3000噸以下的小船是怎麼通航的呢?設計師們為了使普通客貨輪能快速過壩,另外設計了一個永久性的通航建築---垂直升船機。他的承船廂長xx年一遇的洪水流量。因為歷史上最大的洪水發生於870年,當時最大的流量就是0.8萬立方米秒。

  最後再說位於洩洪壩段兩邊的是左右兩個壩後式發電廠房,左岸發電廠房安裝4臺水電機組,右岸發電廠房安裝2臺發電機組,每臺機組的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達8xx年發電量847度,佔目前全國發電的9,相當於葛洲壩水電的5.3倍。它可以輸送到xx年之內就可以收回成本,他不僅是我們生活得到保證,而且創造了財富,經濟效益非常顯著。三峽工程也被被評為:“中國工業改革開飯30年最具有影響力的30件大事”

  如今大壩已經有發展起了旅遊事業,供人們來參觀留戀。三峽大壩旅遊區是國家首批5A旅遊區,全國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它佔地面的5.28平方公里,由罈子嶺觀景區、85平臺觀景區、壩頂觀景區、近壩觀景區、截留紀念園組成。登上罈子嶺景區咱們能俯瞰三峽大壩的全貌,體會“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豪邁情懷;站在85平臺遠眺,可感受大壩的雄姿與豪邁;走進近壩觀景點,咱們能零距離接觸雄偉壯麗的大壩;來到截留紀念園,咱們可以感受盛世峽江的偉大力量。現在咱們準備走進三峽大壩,感受宏偉工程的氣魄和震撼吧!

  三峽大壩的導遊詞3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我是你們此行的導遊,非常榮幸有機會為大家提供講解服務。

  三峽是衢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而我們今天所要參觀的三峽工程就位於西陵峽中段的宜昌市境內。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地區防洪問題的關鍵,另外,工程還具有發電、航運和灌溉等多項綜合效益,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起著重要的作用。三峽工程於1994年4月份開工建設,20xx年11月份大壩主體工程全面竣工。工程總投資高達954億元人民幣。各位遊客,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三峽大壩的壩頂,三峽工程攔河壩全長2309米,海拔高度是185米,壩頂的寬由15到40米不等,而壩底的寬度達到了124米,也就是說,大壩的剖面是一個上窄下寬的直角梯形,整個大壩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大壩完全依靠自身力量進行擋水。大壩的背面設定有14個洩洪可,但由於近期乾旱的原因,我們今天無法看到江水奔流而出的壯麗景觀。那麼這麼大的一個鋼筋混凝土工程,是如何在保證工程質量的情況下,加快施工速度的呢?長江三峽工程在施工的過程解決了一系列的世界性難題,工程從1997年三峽左岸電站廠房第一罐混泥土澆築開始,連續三年打破混泥土澆築的世界紀錄。三峽工程不僅工程量大,而且對工程的質量也有很高的要求,而混泥土溫度的控制則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也因為如此,在夏季的施工中,由於溫度高我們就給混泥土“吃冰棒”,也就是在混泥土裡面加冰塊,在運需的過程中吹空調;到了冬季,我們要對混泥土的暴露面進行保溫,也就是給他們“蓋被子”了。而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成功的將混泥土的出倉溫度控制在了7攝氏度,所以三峽工程也有著“七度工程”之稱。

  大家請看,在我們的右邊就是三峽工程水庫,那麼三峽水庫成形成以後淹沒陸地面積是633平方公里,範圍涉及重慶的`16個縣市區以及湖北的4個縣。須遷移人口是113萬人,稱為“百萬大移民”。而建成後的三峽水庫,將對長江下游地區的水流控制產生積極地影響,長江流域的防洪標準級別也從原來的20xx年一遇變為現在的120xx年一遇。

  “長江滾滾向東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流經長江三峽的江水,如不加以利用,就相當於每年有5000萬噸原煤或2500萬噸原油白白流入了大海。而各位遊客,在我們的大壩底下就是我們的電站廠房了,三峽工程自主創新方面主要體現在配有26臺7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年均發電量849億度,相當於十座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從而滿足我國華東、和華南地區經濟高速發展的電力需要。,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啟著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水電站的旁邊,就是三峽大壩通航建築物,可快速透過3000噸級客貨輪的垂直升船機。

  遊覽完大壩的頂部,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國家首批4a級景區之一的罈子嶺。罈子嶺景區於1997年開始接待中外遊客,因其頂端觀景臺形似一個倒扣的罈子而得名,而關於罈子嶺的由來,也有這樣的一個傳說,相傳當年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在神牛幫助下打通夔門,推開了400裡水道,川江的百姓感恩不盡,用巨舟載24頭肥豬和一大罈美酒前來犒勞。行至三鬥坪時,卻見那神牛騰雲而去,只在那高山上留下了個影像,後被百姓稱為黃牛巖。那大禹也追蹤神牛遠行,遺留下了一尊巨石作為紀念。人們深受感動久久不肯離去,令巨舟在江中守候,結果巨舟化成一座小島--中堡島。船上的肥豬則投入江中,變做24座礁石,而那罈美酒則放在了左岸,幻化成流傳至今的罈子嶺。據說,每逢晴朗天氣,微風佛過,峰間江中,酒香醺醺,還真的令人心醉。罈子嶺景區,海拔262.48米,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站在這裡,不僅僅能欣賞到三峽大壩的雄渾壯偉,還能觀看到有著“長江第四峽”之稱的雙向五級船閘。長江三峽,有“小船坐電梯,大船走樓梯”的說法,而在我們的左側山谷,就是長江三峽雙線五級永久性船閘,該船閘長時1607米,由低到高分為五個閘室,每個閘室長280米,寬34米,可以透過萬噸級船隊。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內河永久性船閘。

  各位遊客朋友們,中華兒女夢想百年的“西江石壁”已經展現在了我們面前,而三峽工程的成功建設,必將成為新時期的“中國象徵”。

  今天的遊覽即將結束,感謝各位遊客的支援與配合,祝大家生活愉快,家庭幸福!謝謝大家!

  三峽大壩的導遊詞4

  宜昌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中游,古稱“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夷陵,地扼渝鄂咽喉,上控巴夔,下引荊襄,素有“三峽門戶”之稱。

  宜昌依江而建,是中國中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宜昌是三峽大壩、葛洲壩等國家戰略設施的所在地,被譽為“世界水電之都”。下面我們要去參觀的是宜昌境內的世界第一壩——三峽大壩。我們的車現在正行駛在三峽專用公路上了,三峽專用公路是三峽工程配套工程之一,是現在進入三峽壩區的唯一通道,公路上有橋樑34座,其中特大型橋樑4座,雙線隧道5座,其中最長的“木魚槽”隧道單線長3610米,是當時我國最長的公路隧道之一。三峽大壩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全長約2309m,壩高185m,工程總投資為4954.6億人民幣,於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修建成功。

  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築物工程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頂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量221.5億立方米,能夠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三峽大壩左右岸安裝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安裝2臺5萬千瓦電源電站,其2250萬千瓦的總裝機容量為世界第一,三峽大壩榮獲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世界紀錄。三峽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綜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樞紐,在發揮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運效益。三峽大壩建成後,形成長達600公里的水庫,採取分期蓄水,成為世界罕見的新景觀。

  工程竣工後,水庫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總庫容達393億立方米,可充分發揮其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中的關鍵性骨幹作用,並將顯著改善長江宜昌至重慶660公里的航道,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港,將發揮防洪、發電、航運、養殖、旅遊、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電站無法比擬的。

  下面我要給大家分清方位,順江流的方向而分辨左岸和右岸。攔河大壩以左岸為起點,延伸到長江南岸的白巖尖,軸線全長約為2309米,屬於混凝土重力壩,大壩建成以後,壩頂寬15米,底寬124米,壩頂高程是185米。這樣萬里長江就在西陵峽中段被攔腰截斷了,從三峽大壩直至商議重慶市六百多公里水路就形成一個天然的河道型水庫,水庫容量為393億立方米。正常水位蓄水是海拔175米,洪水來領之前,便會開閘洩洪,將海拔降到145米,等待洪峰的來臨,這樣就有效的避免洪峰給我們長江下游帶來的災害。大家如果登上罈子嶺的頂部觀景臺,便可俯瞰三峽壩區的施工全貌,飽覽西陵峽黃牛巖的秀麗風光和秭歸新縣城的遠景。接著我們要乘坐觀光車前往下一個景點:185觀景平臺,因其海拔高達185米,所以取名185觀景平臺。它與大壩的壩頂是等高的,從左手方向看去,就是已經修建完工的攔河大壩的正面。離我們最近的就是垂直升船機的修建部位。從您的右手方向看去就是已經蓄水到165米水位的三峽水庫。大壩的正常蓄水水位達175米,也就是我們腳下的10米高度的地方。現在我們下車就可以一覽無餘地近觀大壩的背影和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

  最後我們要前往截流紀念園。截流紀念園於1995年在三峽壩區建成開放。它是以三峽工程的截流為主題,集遊覽,科普,表演,休閒等功能為一體的國內首家水利工程主題公園。大家所看到的這個景區佔地面積93萬平方米,投資3000多萬。現在大家看到的用金黃色的字型寫著“截流再現”四個大字的就是我們的截流再現放映廳,它是採用現代高科技的幻影成像技術,更加直觀生動地向大家再現長江三峽的截流。大家有沒有覺得三峽大壩是一個十分偉大的工程呢?

  看完我們的三峽大壩,大家的心中有沒有覺得十分感慨?非常感謝大家今天的配合,現在我們先回酒店休息,晚上再告訴大家明天的具體行程。

  三峽大壩的導遊詞5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這是毛澤東1956年三次暢遊長江之後寫下的氣勢磅礴、豪情滿懷的光輝詩篇。今天,他老人家當年的暢想終於在三峽建設者的手中化作了美好的現實。

  要說三峽大壩,不能不先說長江三峽。長江三峽位於長江上游渝鄂川界處,跨重慶市的奉節、巫山和湖北省的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和宜昌市。西起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2千米。兩岸因燕山運動褶皺隆升的巫山、黃陵廟和八面山山地,由於長江強烈切穿,形成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大峽及大寧河寬谷、香溪寬谷,總稱為長江三峽。

  三峽工程在旅遊觀光中更有其獨特的魅力。罈子嶺觀景臺是三峽大壩工程旅遊觀光的制高點,登上罈子嶺,極目遠眺,三峽大壩工程的景觀可一覽無餘,盡收眼底。正在建設中的三峽大壩工程的工地上,滾滾的濤聲,鼎沸的人聲和轟鳴的機器聲,聲聲入耳,匯成了一首熱火朝天,洶湧澎湃的勞動交響曲。

  三峽大壩建成後,將形成從宜昌到重慶綿延650公里的人工湖,到那時,碧水連天,煙波浩淼,“高峽出平湖”的壯觀景象將展現在世人面前。三峽大壩則宛如一條出海的蛟龍騰飛江中,又如一架美麗的彩虹橫臥江上。兩岸群山疊翠,綠水環繞,小島星羅棋佈,溪流蜿蜒曲折,峽谷縱橫交錯,秀美的自然風光必將令人們如遊畫廊,心曠神怡。

  三峽大壩景區門票價格:105元/人(成人)60——70歲老人57元/人70歲以上10元/人老人憑身份證或老年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