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實用的七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九篇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實用的七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九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馬》,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程式四個方面對本課的教學設計進行說明。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顧,二者皆可拋。”這是人類追求自由的吶喊,更是成群的野馬在廣漠的草原上奔騰恣肆的魅力展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點和作用

  《馬》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的一篇自讀課文,這篇課文在教材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體現本單元的一個“關愛動物世界”的學習重點,課文內容與環保聯絡緊密,可指導學生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選材非常好,有如下特點:

  (1) 課文體現了人類與動物的關係。文章關注動物世界,也就是關注人類本身,有利於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

  (2) 課文適應初中生的身心發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創新合作精神。

  2、教學目標

  我設計教學目標的依據是: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思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運用祖國語言,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聽、說、讀、寫能力,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語文教學要充分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根據教學目標,從認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設計。我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目標:透過整體感知馬的形象及特徵,瞭解布封用人性化的筆觸描摹動物,表現他對精神自由的追求和超越,啟發學生領會文章內容。

  能力目標:透過品位積累優美的詞句,體會語言的生動形象,培養個性化的感悟能力;通過了解對比手法及其作用,培養學生描摹動物的技巧;透過“野生意義”和知識競賽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德育目標:理解作者對野馬的讚美,反思人類應善待動物,珍視生命環境保護意識、社會責任感。

  3。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我依據賈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既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形成良好的個性的教學目標,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教學重點:反覆誦讀,領會文章內容;積累優美詞句,體會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傾向。

  教學難點;設計“動物園中的野生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生”專題活動和“馬”的知識競賽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增強學生善待動物珍視生、的環保意識、社會責任感。

  4。教材與學生

  教材處理要符合教學實際,教學的總體設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堂課首先要考慮學生,“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我仔細研究教學物件,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語文學習的特點,設計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二、教法

  關於教法,魏書生老師的一句話對我的啟發很大:“真正的閱讀是與作者的心靈對話,如果讀書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中學生,或者是世界、人類的大師和巨匠,那麼這樣的讀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傳遞、精神傳遞的過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聯絡。”所以教師應當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感情、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採用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教學容量;幫助學生走進作者、理解作者、感悟生活;並採用激發興趣法來啟用學習思維、啟迪學生智慧。

  教師充分考慮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維目標,創設情景,組織教學,把學生強弱搭配分成幾個四人學習小組,這樣便於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團結互助,共同提高。

  這篇課文可以拓寬學習領域,開展“保護野生動物”的跨學科學習,這節課我要領學生到微機室去上,運用微機對關於 “馬”的成語、俗語、諺語蒐集和整理,語文教師也要指導學生上網,進行資料的搜尋。

  教師要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並進行適當點撥。採用了激發興趣、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

  三、學法

  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據新《標準》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裡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時間活動,指導認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教師可以適當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進行學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具體做法是:

  (1)指導學生用圈點批註法自由讀課文。

  (2)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體現自學輔導法、主體思維法。

  (3)指導學生上網搜尋有關野生動物的資料。

  (4)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運用對比手法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四、教學程式

  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認知規律、思維發展規律並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根據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就是有目的的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邏輯性、綜合性。還要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題活動。所以確定一下教學步驟:

  1、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同學們,請欣賞有關“馬”三種字型的書法作品,隨著社會的發展,馬的

  生存方式及命運也在發生著變化。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布封的文章去了解關注人類忠實而高貴的朋友,去感受被賦予人性光彩的馬兒吧!(板書:馬 布封)結合註釋請學生介紹作者及作品(多媒體顯示)後師補充。

  2、有感情朗讀

  ⑴請同學們結合註釋自由地、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在讀的過程中把你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劃出來。

  ① 學們在讀時,遇到哪些不認識的字詞請說出來。

  ② 師幫助解決疑難字詞。(多媒體顯示)要求同學們齊讀,整理識記。

  ⑵欣賞精彩的語段,領略文章的真諦

  誰能選擇文中你最欣賞的一段大聲地、有感情地來讀其他同學認真欣賞,聽後,說出你認為他哪讀的最好?誰再來讀你最欣賞的一段?

  3、整體感知課文

  ⑴、我們已對文章有了初步的瞭解,你認為課文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下的馬?

  ⑵ 兩種馬在作者布封的筆下各有千秋,請同學們來欣賞現實生活中有關“馬”精美圖片,(多媒體顯示)請同學們再結合文中作者對馬的生活描繪,論說你喜歡家馬還是野馬?給大家一分鐘的準備,喜歡家馬到這兩組,喜歡野馬到這兩組,請按照句式“我喜歡 馬,因為 ”來陳述理由,自由論說現在開始:

  ⑶、請喜歡家馬的同學用一個兩個字的詞概括你喜歡家馬的最主要的原因?(馴良)同樣要求,請字歡野馬的來概括?(自由)(師板書)這也是家馬和野馬的最突出的特點。

  ⑷、剛才,我們對馬談了自己的喜愛之情,那麼,我們再來看課文,作者對這兩種馬又持怎樣的態度呢?(同情、讚美)(師板書)這裡同時也寄託了作者的社會政治理想,表達了他對自由精神的追求和超越。

  ⑸、文中作者在介紹家馬和野馬特徵時運用了怎樣寫法?(對比)有什麼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徵)

  ⒋、品讀賞析,揣摩語言。

  請你在文中用波浪線畫出你認為作者用得最好得一個詞或一個句子,並用“我發現 用得好,好在 ”的句式來回答?

  5、指導合作探究“我們的身邊也出現了供人觀賞的一些野生動物園,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生呢?”請同學們前後四人一小組討論一下?從而進行思想教育,完成教學重點,並本著發揮學生潛能、促進學生髮展、激勵學生進步。

  6、拓展遷移(突破難點)

  教師組織開展一個“馬”的知識競賽活動。

  ⑴ 座位分成兩大組為平安隊和普通隊,並推選出各組隊長。

  ⑵ 選兩名工作人員,一名記分員,一名監督員。

  ⑶ 師宣佈比賽規則: ①、我這有一個幸運箱中裝有一黃一白兩個幸運球,請隊長站在兩邊,每題輪流摸取幸運球,摸到黃色為先答題,摸到白色為後答題。

  ②、一般答題為10秒,特殊題為60秒。

  ③、在規定時間內未答出,倒計時5秒後由對方答。

  ④每題的內容由摸到白球的隊長為對方讀題。

  ⑷多媒體顯示關於馬的成語、俗語、詩詞的知識競賽題。

  ⑸宣佈比賽結果,同時送給學生一幅對聯(多媒體顯示)以激勵學生。

  以上綜合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先獨立蒐集資料,然後按學習小組總和,完成小論文或調查報告,這也是這節課的課後活動的展開,我相信一定可以解決重點,突破難點。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7、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穫

  有利於教學目標的完成

  8、作業佈置

  儘管目前減負的呼聲很高,但我認為必要的作業佈置還是必需的,語文課畢竟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終歸姓語,因此,我要求學生學習本課,運用對比的手法描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去感受人類與動物的相伴而生,生趣盎然。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第17課《安塞腰鼓》。我將按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手段、說教學程式四個環節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單元選編的幾篇文章,從不同側面向學生展示了多種藝術形式,對於提高學生文化素養,開闊視野,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起到引領作用。

  《安塞腰鼓》是作家劉成章撰寫的一篇富有詩意美的散文。它以凝練、動感的語言,譜寫了一曲黃土高原慷慨激盪、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展現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激越澎湃的生命活力,是對中華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讚。

  結合文章特點,依照《課標》要求,針對我任教的學生基礎較差,欣賞、品味語言能力較低的實際,我確定三維教學目標如下:

  1.聽讀課文,把握文章基調,積累字詞。

  2.品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和宣洩的生命力量。

  3.理解排比、反覆等修辭在文中的作用。

  4.體會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和所歌頌的生命力量,並能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說教法、學法

  教與學是互動的一體化過程,基於以上教材、課標、學情分析,本節課我主要採用朗讀法貫穿始終,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讀、品、評、思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來完成教學。

  三、說教學手段

  以多媒體為主要教學輔助手段,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既可激發學習興趣,促進思維發展,又可增加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四、說教學程式

  (一)匯入新課

  出示安塞腰鼓表演圖片並提問:這是什么表演?

  學生答後追問:你知道中國的“腰鼓之鄉”在哪裡嗎?

  明確後匯入:“今天我們將隨本土作家劉成章一同走進腰鼓之鄉,去領略那動人心魄的安塞腰鼓!(板書課題和作者)

  (這樣匯入自然、貼近生活,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順利進入學習新課環節)

  (二)學習新課

  我設計四個版塊:將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層層解讀。

  第一板塊:瞭解安塞腰鼓,走近作者,明確學習目標。

  1.出示黃土高原地圖,指出安塞縣位置。

  (使學生了解安塞的自然環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為理解文意做鋪墊)

  2.接下來出示安塞腰鼓簡介。瞭解安塞腰鼓的起源、藝術形式及社會地位。

  既然“安塞腰鼓”被稱為“天下第一鼓”,可見其藝術表演魅力非同一般。讓我們共同欣賞一段原生態的安塞腰鼓表演。(觀表演影片)

  看後問:你有什么感受?(學生會說:氣勢磅礴,震撼人心等)(讓學生觀其形,聽其聲,在身臨其境中感受安塞腰鼓的藝術魅力,為進一步探究課文鋪平了道路)

  3.接下來出示作者簡介,及本節課學習目標。

  第二板塊: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板塊從“知內容、明結構、指導朗讀”入手,多角度對文字進行初步感知、解讀。

  我安排“影片聽讀”,並設計問題引領學生展開與文字對話:

  1.請用“……的安塞腰鼓”對作者眼中的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用文中內容回答)

  2.本文用什么語調來讀?全文都這么讀嗎?(顯然不)哪部分比較明顯?請選讀一句或一段來讀。(目的是指導朗讀,把握文章結構)

  第三板塊:瀏覽課文,品讀主體,領會主旨。

  這一板塊透過朗讀指導,品味句段以及仿寫訓練,側重能力目標與情感目標的實現。

  1.出示易錯字詞,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

  2.品讀主體句段,提高審美體驗。

  螢幕出示:請用“我喜歡……,因為……”這一句式點評文章。(可從多角度進行評價)小組共享,代表發言。

  在探討交流期間,作為課堂教學的引領者,促進者,要適時引導學生完成重點句段的解讀,領會主旨,體會民族文化內涵。

  (1)“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句:排比、比喻修辭的運用,更加形象、生動地突出了安塞腰鼓的歡快,火爆、熱烈的特點。(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語文教學目的一是教會學生看書,讀書,一是把所想的用筆用嘴表達出來,可見,讀與寫是緊密的聯絡在一起的,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寫)我以此為契機,進行仿寫訓練:出示一組東北民間藝術——大秧歌表演圖片,要求學生模仿此段句式進行描述,小組合作共同探究,來實現學生能力的提高與知識遷移。

  我及時強化成功意識,鼓勵創新,並在欣賞老師範文後強調:有了好的內容,必須要用恰當的表現形式,才能寫出好的文章。

  (2)在品讀中我適時引出“擊鼓的後生”:重點體會“搏擊”的後面還有什么內涵?進而引出中心句,並緊緊追問:他們到底想掙脫什么?衝破什么?撞開什么?

  使學生自然聯絡到陝北人們的生存環境,生髮出作者對黃土地到底是怎樣的感情的思考?

  最後明確: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後生們是黃土高原人的代表。他們搏擊的不僅僅是鼓,還要與惡劣的自然環境、貧窮落後的生活,與這片土地及自身的命運進行搏擊。只要生命不息,搏擊就不會停止!

  (3)在品讀中,我適時提出在文中反覆出現,最能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體會其作用。明確:好一個

  安塞腰鼓!此句貫穿全文,強烈地抒發了作者對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和激盪生命的讚美之情。(至此,文中重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

  (4)學習不能滿足於課本知識,我適時引入課外資源,培養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思想感情。

  “安塞腰鼓撼天響,黃河古道顯輝煌”,如今的黃土高原人民早已褪去貧窮的樊籬,西部大開發的進行,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的執行,綜合治理黃土高原政策的實施給西北人民帶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他們將用生命和力量搏擊出更輝煌燦爛的生活!

  (在這一環節,學生在老師的指導、鼓勵,示範下,自然理解了文章主旨,領會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髮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他們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四板塊: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1)出示課文總結:提煉主旨,加深感悟。

  (2)作業:使用排比、反覆等修辭,進行合理的聯想與想象,描寫一個令你難忘的場面!(進一步體會修辭在文中的作用,提高審美情趣)

  (3)最後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透過《安塞腰鼓》的學習,給了我們這樣一些啟示:

  “人,活的要有一股勁!這股勁是上進心,是堅強的意志,是不屈不撓的精神!學習上,要有一股猛勁!毅力上要有一股韌勁!行動上要有一股衝勁!有勁的生活,才是痛快的生活!希望同學們能帶著這股勁,去敲響自己未來燦爛美好的生命之鼓!”

  (4)為了表現教學流程,啟用創新思維,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左側是學生品讀文章時的獨特感受,與右側文中兩個重要意象及一個動詞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在這古樸厚重的黃土地上,養育了這樣一群粗獷豪,頑強不屈的陝北人,也正是這樣一群人才搏擊出了這樣震撼人心的生命之鼓。

  這樣的板書簡潔、直觀,既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昇華了主題。

  好的板書是師生共同智慧的結晶,是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的完美結合。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學目標:

  1、掌握一些字詞的正確讀音及書寫;

  2、瞭解過年習俗中所蘊涵的鄉土風情,感受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鄉土文化,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情感。

  3、欣賞作品展現的民風民俗圖及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重點:

  1、概括文中所寫過年習俗,體會其中的文化內涵。

  2、品位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難點:

  1、概括文中所寫過年習俗,體會其中的文化內涵。

  2、能說出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對過年的獨特感受。

  二、說教法學法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加強閱讀指導,主要由學生透過閱讀來了解文意。

  教學思路設計:學生學習自主閱讀為主;教師輔以提問引導、講解評價,串聯全課教學。

  說教法

  1、複述法:學生透過對文章內容的複述來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2、朗讀法:“熟讀百遍,其義自現”。反覆朗讀課文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說學法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動筆勾畫、積極讀書。

  2、發現法: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知識。

  本課所用的教法學法是依據《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貫徹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說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匯入新課

  1、教師問: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哪些?(學生根據經歷和經驗說自己的答案)那麼這些傳統節日中那個是過的最隆重的呢?我們班以回民同學為主,許多同學肯定會對老師說,我們是回民,不過春節,對這些節日也不感興趣,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你既是回民,更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只要是屬於中國的東西,我們都應該去了解它,認識它。透過你的周圍或者在電視上,人們在過春節時有哪些慶祝方式呢?學生自主回答。

  2、總結學生的回答,引入本課教學。春節,對中國的老百姓來說,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每到春節,人們會用各種方式去慶祝,表達人們對節日的喜愛。本課《本命年的回想》就描繪了一副鄉村過春節的民俗畫。

  (二)、走進作家教師簡介作者,並明確補充作者及其創作風格

  (三)、整體感知下面大家自己朗讀課文,回答這樣三個個問題

  (1)本命年和春節有什麼樣的關係?

  (2)處理生字詞

  (3)文章是怎樣引出春節這一話題的?

  (4)文章主要部分描述了人們過春節的熱鬧氣氛,主要描寫了幾件事?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總結出來?

  1、解題:本命年,我國習慣用十二生肖記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輪迴一次。(統計班內本命年的人數),這篇文章是作者六十歲時,正逢自己的本明年,回想過去過年的熱鬧氣氛,有感而發。

  2、字詞檢查濃郁簸箕篩子門檻秫秸闔家鬼祟(崇高)玉米糝兒疙瘩鬏磕頭(嗑瓜子、瞌睡)

  3、本文先寫二十四節氣,引出春節,這樣更襯托了春節的色彩繽紛。

  4、舊時過年的風俗:①炒年貨 ②吃臘八粥 ③買糖果 ④挑絨花 ⑤殺牲畜⑥備糕點 ⑦送灶王爺 ⑧換門神 ⑨守歲⑩拜新年

  (四)、民俗風情遊

  1、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過年的場景或者說這十項過年活動,你們最想參與其中的那些活動並且說說為什麼。

  2、從作者家鄉過年的場面看我們民族過年的風俗,人們不僅僅享受過年的豐富隆重火熱的氣氛,期中還寄託著人們的某種期盼?你能不能在文章當中找出相關的句子,並且談談其中包含了人們的那種感情?

  3、這麼多的傳統節日,人們為什麼這麼重視春節呢?①辛苦一年,幸喜五穀豐登,享用勞動成果;②展望來年,祈求好運,祝願平安幸福;③閤家團聚,增進親情,密切鄰里關係,和和美美共奔前程。

  (五)、小結:透過本課的學習,同學們應該瞭解了一些有關春節的知識。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它能把所有的中華兒女的心,一顆顆聯串起來,它是每個炎黃子孫心目中最神聖的日子。家、故鄉又成為每一個龍的子孫情感的歸宿,所以,春節這種民俗文化歸根結底又是家的文化。希望大家能夠重視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瞭解它、熱愛它並將它傳承下去。

  (六)作業佈置:

  1、生字詞兩遍

  2、想一想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課文賞析〕

  曹文軒先生曾說:“美是文學的基礎,是我們活下去的理由。”這句話精要論述了美與文學的關係:文學首先應是對美的揭示。那麼,究竟如何把這一美學理想付諸於寫作實踐呢?黃蓓佳的《心聲》(節選自《兒童文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範例。

  閱讀這篇作品,就猶如置身一個詩意的世界,作者為我們演奏了一曲美的交響曲。

  一、用詞之美。

  黃蓓佳在《心聲》一文中多處用到疊詞,這些疊詞形式多樣。有AA式、ABB式、AABB式。它們表現的內容也各不相同。有的寫形,如短短、粗粗黑黑、胖胖;有的擬聲,如窸窸窣窣、咕嚕嚕;有的寫聲,如毛毛刺刺、嬌滴滴、乾乾脆脆、軟軟;有的強調,如遠遠近近、深深、輕輕。它們在文中作用突出。有的點示了人物的外貌特徵;有的強化了聽覺衝擊的效果;有的渲染了美好的往事……這些疊詞就像一朵朵散落在各個角落的小花,樸素自然而又清香可聞,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除此之外,其他詞語的運用也體現出準確形象的特點。如“程老師皺起眉頭”中“皺起”形象地寫出了老師的不滿。“京京臉一紅,低下了頭”一句中,“臉一紅”寫出了孩子被老師批評之後的不安。而且小說的句子以短句為主,長句極少,三五個字一句的話則比比皆是,符合了兒童化的語言表達的特點和要求。

  二、映襯之美

  小說以朗讀《萬卡》為契機,帶入情節和人物。萬卡和主人公京京的活動緊緊纏繞在一起。由朗讀《萬卡》,帶出京京的家庭和他對爺爺的思念:“他不喜歡這個家,總是想念鄉下的爺爺。就像可憐的小萬卡盼望爺爺接他回家一樣,京京也盼望爺爺哪一天來看看他。”由萬卡的小女夥伴想到妮兒……最後朗讀時他彷彿和萬卡心心相通“要是他真給爺爺寫了信,爺爺一定高興得要命吧?”“我完完整整地寫上爺爺家裡的地址,我知道那個地址。”……現實和小說《萬卡》在京京的心裡已經是真實和虛擬交融了,京京悲涼的感情世界也全面呈現在讀者面前。

  三、人性之美。

  《心聲》是以李京京為中心人物來展開的,卻不像一般小說那樣從外貌等來介紹,而是用了大量心理描寫來表現他的心理活動,像“他多麼喜歡這個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幾行字的那麼一小段呢!他準能念好。朗讀課文難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嗎?”“他真想站起來。可是,如果舉了手,程老師會喊他嗎?課後趙小楨會不會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風頭,是心裡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來,吐出來”等等都是一個孩子內心的真實再現。小說的另一個人物程老師,雖著墨不多卻性格鮮明。她工作認真、愛榮譽,為了上好公開課而精心的準備,但她又和許多教師一樣,重視優秀學生,忽視一般學生,搞一種虛假的公開教學。不過小說結尾還是表現了她難得的優點,隨機應變、勇於改正錯誤。還有爺爺沒事就“咕嚕嚕”抽水煙,過完了癮又一把將京京摟在懷裡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真實而美麗的存在著的人和事,他們共同構成了一個真實而美麗的生活畫卷,“自然就是美”,黃蓓佳正是以這樣的筆觸為我們塑造了這樣的人性之美。

  【教學設計】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學習語言的表達,用語言來表達,本文又是一篇以學生和老師為主人公的,非常貼近學生們的生活,學生們比較容易接受,所以我設計本課的課型為小說閱讀起始課,目的在讓學生熟悉小說的基本要素,學會小說閱讀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文的教學我設計三個活動。一、講一講文意;二、品一品語言;三、評一評人物。

  首先匯入課文,可以這樣說“我們帶著一聲啼哭來到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們用好奇的眼睛打量我們周圍的一切,同時我們也希望自己被別人接受,一路走到今天,面對人生我們有太多的話想說,有太多的心聲要表達,同學們你們發現了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和家長、老師之間有了越來越多的隔閡,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黃蓓佳的《心聲》,去聽聽主人公──李京京的心聲吧!他會讓你有似曾相識的感受。”這樣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師再引導學生看螢幕顯示—我們的三項閱讀活動,一、講一講文意;二、品一品語言;三、評一評人物。

  展示完之後,師帶領學生進入第一項閱讀活動,(螢幕顯示引導)第一項閱讀活動是“講一講文意”,建議你這樣理解文意———試著給再擬一個標題,並從課文中找出命題的依據。(要求學生自由選擇閱讀方式閱讀課文,師相機點撥。此活動約5分鐘)讀完之後,老師引導全班討論,討論有兩個層次的內容:我的標題是什麼,然後說明理由。最後老師進行環節小結:你們看,我們就這樣理解了文意,但是話說回來,要說本文的標題呢,還是“心聲”好,它不止飽含了京京想讀課文的心聲,也飽含了京京渴望得到像優等生一樣公正、平等待遇的心聲,還飽含了京京渴望家庭和諧的心聲,比起普通的再現內容,它的含義更深,更有情味,所以這一個課文標題是擬得特別漂亮的。謝謝大家,我們進入第二項活動,這時師要板書活動題目品一品語言,表示強調。

  之後引導:品語言我們最重要的是尋找品析點,怎樣尋找品析點?就是你覺得在這篇小說裡面,哪個字用得好,哪個詞用得好,哪種修辭手法用得好,哪種構思方法用得好,哪個地方描寫得好,它表現的是什麼,你都可以說,進行這一環節,有些學生的語言表達不是很好,師要利用螢幕引導:交流的時候有四句話你可以任選其一來說:好在寫出了什麼,好在表現了什麼,好在說明了什麼,好在點明瞭什麼。之後老師發出指令,下面讀課文,找品析點。(學生開始找品析點,教師一邊巡視一邊指導學生在書上作簡單的旁批,重點要引導學生品析文中疊詞、形容詞和三五字短語的妙處,用時8——10分鐘)然後學生交流,老師相機給予點評,交流之後,師再引導,把學生收回到本文的難點品析,下面我再給同學們介紹幾個品析點,你們把它記下來,回去品一品,看老師的這個點找得怎麼樣?螢幕展示,生齊讀:

  映襯之妙。小說以朗讀《萬卡》為契機,帶入情節和人物。萬卡和主人公京京的活動緊緊纏繞在一起。由朗讀《萬卡》,帶出京京的家庭和他對爺爺的思念,萬卡的小女夥伴想到妮兒,最後朗讀時他彷彿和萬卡心心相通並表示我要給爺爺寫信,要完完整整地寫上爺爺家裡的地址,我知道那個地址。”……現實和小說《萬卡》在京京的心裡已經是真實和虛擬交融了,京京悲涼的感情世界也全面呈現在讀者面前。

  老師說的這些品析點都是互相關聯的.情節,是縱觀全文來分析的,同學們將來讀小說一定要注意,小說的各個情節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他們都不是獨立的個體,有很多的伏筆、照應、反覆等,我們要發現裡面的關聯妙處。這一環節到此為止,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與第二環節一樣這是小說閱讀的重點內容,師在這時先要板書活動內容,然後引導:小說的最終目的是塑造一定的人物形象,揭示一定的社會意義,所以讀小說就要認識裡面的人物,今天我們來研究怎樣認識京京這個人。

  怎樣認識呢?第一步你可以根據課文想像他的長相、神態等。”這一步很簡單,學生很快就能說上來,師再接著引導,現在我們進行第二步,從他的心理變化來說一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這一步是集中引導學生研究文中的心理描寫片段,揣摩出心理了,人物的形象也就基本出來了,師就可以接著引導:經過兩步的認識我們知道了京京是一個可愛的孩子,他好學上進,雖然學習上不很突出,但也有著積極地要求,但這還不是我們閱讀小說的最終目的,也不是作者寫作小說的最終目的,我們來進行第三步,作者塑造這個人物有什麼意義?這是指導學生由現象走進本質,揭示作者塑造這個人物的典型意義,突出主題,最後師小結:“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關係到我們千家萬戶的大事,正是從一個普通的教育事件入手,揭示了當前教育中存在的某種現象。

  我們也認識了人物,還學到一種評說人物的方法,叫做階梯式表述。(這時板書:階梯式表述進行方法強調)板書之後接著引導:我們來看看今天的課堂,今天的課堂我們有三個收穫:透過更換標題,加深了對文意的理解;透過尋找品析點,進行了多角度評析;透過評說人物,我們學會了分層次表述。這是一種非常有效地閱讀方法,希望大家記住,並在今後的閱讀中加以應用。到此結束全文授課。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p說教材

  1p說教材地位:

  我的信念是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散文,本單元以人生為主題,主要是謳歌理想,闡述信念,論說人生修養,並能貼近生活,容易聯絡自己的人生體驗,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本單元還要練習朗讀,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

  《我的信念》作者是瑪麗·居里,這是作者在晚年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信念的抒寫。從作者的工作、生活、事業、名利、人際關係、業餘愛好及科學趣味中可以讀出崇高,可以領悟偉大的成就、傑出的貢獻是從何處而來。

  2p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地位p作用及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學習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及富有哲理性句子”,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是:

  ①品味文章中語言的優美性。

  ②學習課文中樸實的語言及表達語言的生動性。

  ③進一步瞭解居里夫人及她取得的成就。

  3p說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是根據教材的特點p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而確定的.至於教學難點則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言的,是學生經過複習還存有疑問和理解還比較困難的地方.根據這些我確定本篇文章的:

  ①教學重點:分析人物性格特點,使學生學會欣賞散文的語言美.

  ②教學難點:理解富有哲理性句子.

  二p說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㈠ 教法

  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本節課突出了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如聽說讀的訓練滲透於課堂的各個環節中。最能突出說的訓練集中體現在學生自由發言、自主探究的環節中。具體做法如下:

  1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2自主探究法—學生自主找資料實踐,瞭解課文.

  3討論法—幾個同學組成一組討論本篇文章的寫作特點.

  4點撥法—透過老師提問時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我認為,教學方法的最本質特徵就是要調動同學們的課堂積極性,使同學們積極動腦學會語言的表達技巧及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因此, 我多采用小組討論和點撥等方法.

  ㈡ 教學手段

  為了使我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要求,達到使同學們能夠更加體會文章中語言的優美性,所以我決定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進行全程教學.

  ㈢ 說學法

  《師說》中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加強學法的指導尤為重要.

  1p我採用討論的方法,使學生在討論中思維的到拓展,更加理解文章的含義.

  2 p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3 p提倡“筆記式”學習方法,讓學生把文章中優美的句子都記錄下來.

  三p說教學過程(說教序)

  1p匯入新課

  採用提問的方法問同學們知道不知道鐳是怎麼發現的?想了解居里夫人嗎?再講一下居里夫人的成就,引起同學們的興趣之後與大家開啟書共同學習課文。

  2p檢查預習

  3p朗讀課文找幾個同學大聲朗讀課文。

  4p討論研究:

  ①分析人物性格特點這一問題意在透過佔有文字材料,把握居里夫人的堅韌不拔,充滿自信,淡薄名利,獻身科學的精神。

  ②小組討論:假如你是瑪麗·居里,發現鐳元素後,你會怎樣做?你又怎樣看待居里夫人放棄了“申請專利”呢?希望同學們實話實說!

  5、說板書(略)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各位老師:

  早上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濟南的冬天》。

  【教材簡析】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作者是老舍。本文描繪了濟南的山、水、城、人等,作者抓住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以山水為主要描寫物件,從不同角度描繪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抒發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本文角度獨特,語言準確生動,多使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徵,首尾呼應,渾然天成。學習這篇課文對學生的寫景類的習作有很大的幫助。

  【教學目標】

  根據本文的具體內容和主要特點,考慮七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語文新課改的主要精神,我確定了這樣的三維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等生詞,感知濟南冬天的特點。

  2.透過反覆朗讀與品詞析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表達作用。

  3.透過品味濟南的冬天的美,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本課教學的重點:朗讀欣賞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瞭解濟南冬天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特徵進行描寫景物的方法。

  2.難點:學會作者情境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法學法】

  1.主要教法是朗讀感悟和“以學定教”。

  2.主要的學法是:“找-讀-議-品-寫”的五步學習法。

  【教學過程】

  老師們,因為時間關係,下面重點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基於上述的教材簡析、目標設定、重難點的把握以及教法學法的選擇,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過程: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2.預習檢測,整體感知;3.自主質疑,以學定教;4.合作探究,深化要點;5.檢測反饋,訓練提升;6.總結全課,指導預習。下面我分步來講講: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老師說:良好的情境,有益於學生的感受,有益於學生的想象,有益於學生的學習。課的開始,我將用課件展示濟南冬天的一組風景圖片,引導學生走進美麗的濟南,感受冬天的風景。

  二、預習檢測,整體感知

  1.我將設計一組有關重點字詞的基礎題,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重點字詞有——)

  2.透過自由讀和指名讀的方式組織學生通讀整篇課文。在通讀課文之後,我組織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圈畫有關濟南的冬天的景物詞語來理清課文的脈絡。

  三、自主質疑,以學定教

  我打算利用學生個人自主質疑的方式,定向本課學習的要點,實現“以學定教”的理念。學生可能有以下幾個問題:

  1.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展開對濟南冬天的描寫的?

  2.作者在描寫時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3.為什麼說……

  這些問題將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四、合作探究,深化要點

  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環節。以教學第一自然段為例,我打算透過“找-讀-議-品-寫”這五步來和學生一起學習。

  1.找,就是找找文中描寫濟南冬天山、水等生動語句,把它們圈畫出來。

  2.讀,就是透過指名讀、比賽讀、齊讀等方式反覆朗讀課文。“閱讀教學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例如,讀好——)

  3.議,就是透過分小組的形式分析這些詞句好在哪裡、妙在何處,分析作者的表現手法,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讓學生合作探究,“生教生,兵帶兵”,深入地感悟課文內容。

  4.品,就是品語言,品意蘊,學習作者的方法。抓住文中的“……”進行深入品讀。

  5.寫,就是請學生在最有感觸的文字旁寫下自己的感受。

  接下來幾個部分,我也會按同樣的方法和學生一起探討學習。

  五、拓展延伸,檢測反饋

  1.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我適時補充一則閱讀教材《冬之韻》,讓學生在閱讀之後,談談作者筆下的冬天與老舍筆下的冬天的異同點。

  2.我將從《當堂反饋》中選擇一組檢測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當堂檢測。

  3.根據情況,對典型問題進行集中反饋。

  六、總結全課,指導預習

  在簡單的課堂總結後,提出下一課預習的要點。

  老師們,我想透過上述六個環節的課堂教學,初步能夠達成我所預設的三維目標。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有一位詩壇奇才,他悄悄地來,又悄悄的走,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卻寫下了許多華美的詩篇“為愛而生,為愛而死”就是他一生的寫照,他就是徐志摩,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再別康橋》,去感受他那獨特的內心世界(板書課題、作者)

  二、簡介作者的康橋情結

  康橋就是今天的劍橋大學所在地,徐志摩以一名特別生的身份在這裡就讀,隨意選科聽課,度過了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風景秀麗的康河兩岸,他仰臥在有星星黃花點綴的蔥綠草坪上,或看書,或看天上的行雲有時到碧波盪漾的康河裡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裡——

  學習目標:感受詩歌的音韻美、情感美與意象美

  重點:體會詩的意境美 (板書)

  (用課件展示作者照片及簡介)

  三、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 請一名同學朗讀課文,正字正音,初步感知課文

  2. 讀學案上字詞,落實基礎知識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四、深入理解

  1、感受音韻美

  學生聽一遍課文朗讀,學生模仿讀一遍,引導學生走近課文

  點學生姓名起來朗讀,師生共同糾正,更好地把握其情感節奏

  感受詩歌排列的工整、疊詞的運用、每一詩節的押韻(如第一詩節“來、彩”,我們寫詩時也可以用)等

  2、體會情感美

  學生朗讀第一詩節,重點在”來”字,體會那種再次來到母校,故地重遊的淡淡喜悅之情教師再讀一遍,進一步體會作者踮著足尖,像一股清風一樣來,又無聲息的蕩去,生怕打擾康橋的靜謐,體現出對母校的深深眷戀之情

  最後一小節處理同上 ,重點在”走”字,體會那種即將離別的淡淡的惆悵與失落最後詩節與首節迴環對應,詩意遞進,間接表達出作者的深摯情感

  3.分析意象美

  教師以第二詩節為例,進行分析 (板書:金柳)

  “金柳”的意象,“金”字寫出了夕陽的燦爛,夕陽照射下的柳枝,鍍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在傳統詩歌中就有折柳送別習俗,“柳”與“留”諧音,這是對傳統的繼承;新娘的比喻新奇, 這波光裡的豔影,在水中盪漾,也在詩人心中盪漾,這種情景,浸透了詩人無限的歡喜和眷戀的感情“金柳”就是一個意象

  意象是包含了作者主觀情誼的客觀事物比如余光中的《鄉愁》,運用了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意象,表達出對大陸的思念與眷戀之情寫詩歌就是用形象表達思想,不是空洞的喊口號我們在寫詩歌時就要借某些意象來表達情感

  由學生自讀26詩節,找出自己認為好的詩節、句子,甚至一個字,先讀品味再自己分析,寫在學案二(3)題後面,然後小組交流合作,推選一名同學總結髮言

  比如:“青荇”的招搖得意,自己願變成一片水草永遠融入這美好的大自然.體現出作者對這裡一草一木的熱愛之情等等.

  彩虹似的夢,充滿了昂揚的基調,夢是美麗的,也是虛幻的,但有夢不覺夜長在拜倫潭到底有什麼樣的夢呢?比如邂逅才女林徽因的愛情之夢,學習西方強大祖國的夢,是作者情不自禁要唱起歌來.

  夏蟲沉默,反襯靜默的情景

  4、播放歌曲《再別康橋》,由一名同學配樂朗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聽,想象詩歌中的意象,感受意象美

  5、向學生推薦徐志摩詩集,激發學生讀更多的詩

  五、拓展延伸

  分組進行朗讀比賽,朗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及徐志摩《雪花的快樂》,力求讀出音韻美、意象美、情感美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訊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雪花的快樂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裡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揚,飛揚,飛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悽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揚,飛揚,飛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裡娟娟的飛舞,

  認明瞭那清幽的住處,

  等著她來花園裡探望——

  飛揚,飛揚,飛揚,——

  啊,她身上有硃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藉我的身輕,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六、作業: 用自己喜歡的意象,寫一首小詩

  七、板書設計

  再別康橋 徐志摩

  學習目標:感受詩歌的音韻美、情感美與意象美

  重點:感受詩歌的意象美

  金柳 新娘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多元化的學生就有多元化的教學,多元化的教學就有多元化的設計。本執教者的說課教案是按照中學《語文課程標準》,本課教學目的,學生的學習目的,新課程設計的原則設計的。分為三大板塊:一、說教學設想;二、說教學流程;三、說板書設計。

  【教學設想】

  一、總體教學設想

  1、把握新教材特點,理解本課編排的目的。

  2、知曉學生學情,為共同學習奠基。

  3、與學生同閱讀課文,同在一個平臺上探討人生的哲理。

  4、在自讀中感知,在合作中領悟,在探究中啟迪,在實踐中運用。

  5、注重讀寫過程的評價,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張揚個性,亮出自己。

  教學設想闡述:

  1、把握教材特點,理解課文編排目的:

  (本課選自人教版教材七冊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是一篇學讀課文。這篇課文是著名的美國作家莫頓·亨特寫的。它主要是寫了作者回憶自己童年8歲時一次脫險的經歷,其中蘊含的生活哲理──人生道路上常常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但再大的困難,只要我們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一定能將困難化解為一個個小的困難,最終戰勝困難。)

  整個第四學段的教材編排的依據是《語文課程標準》,教材編排的外線上索是與生活的聯絡,內線上索的是按三大板塊: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而本課是屬第一板塊:人與自我。這個單元都是談人生。寫的都是作者對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閱讀這些課文,其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體味人生,關愛生命。)

  2、知曉學生學情,為共同學習奠基:

  (從教材的編排特點,看本課,它是新教材的第一篇學讀課文,它是第一二單元人與自我中的主要課文。作為一篇學讀課文,教會學生讀書,即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這是最主要的。而面對剛進入第四學段的(初中)學習生活的學生,從教育心理學的分析看學情:其一,天真、活潑,富於表現力。其二,面對著帶有故事情節的課文,喜歡讀。其三,喜歡討論,喜歡發問,喜歡探究。其四、喜歡說自己的故事。然而難點是對一件事或一個活動中蘊含的哲理或悟出它的哲理有一定的難度。

  面對學生學情的分析,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長處,採用多種學習方法引導、和學生同攻難關。為共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與學生同閱讀課文,同在一個平臺上探討人生的哲理:

  (因為本文就是透過作者在童年時爬懸崖的一段感受,及在今後的人生旅程中,遇到困難,就應在懸崖上走下一樣,走一步,再走一步。那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文字材料,共同的人生體驗,和學生同在一個平臺上,同讀課文,同探討人生的哲理。)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學習斑斕多彩的人類文化的民俗文化。民俗風情源遠流長,民俗文化是斑斕多彩的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社會人們價值觀念的轉變,對傳統文化的態度越來越淡,於是,讓學生透過課本瞭解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顯得尤為重要。本課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透過對《本命年的回想》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感受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能多留心,多觀察,多思索,多積累,學會從生活中尋找豐富的寫作材料,從而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熱愛父母,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作者透過回憶幼時過年的點點滴滴,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極富濃郁地方特色的風景畫。表現了作者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人生態度。

  學生學情分析:

  學生剛學過沈從文的散文《端午日》以及中秋詠月詩詞三首,對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了一些瞭解,也已經感受到傳統節日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價值,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本班學生回民佔90%,沒有過年的親身體驗,只是透過周圍漢民生活、電視、網路等媒體來了解過年,所以,讓學生對本課本命年的回想提起興趣比較難。因此,在講課時要在這方面下功夫。

  教學目標:

  1、掌握一些字詞的正確讀音及書寫;2、瞭解過年習俗中所蘊涵的鄉土風情,感受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鄉土文化,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情感。3、欣賞作品展現的民風民俗圖及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重點:

  1、概括文中所寫過年習俗,體會其中的文化內涵。2、品位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難點:

  1、概括文中所寫過年習俗,體會其中的文化內涵2、能說出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對過年的獨特感受

  二、說教法學法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加強閱讀指導,主要由學生透過閱讀來了解文意。

  教學思路設計:學生學習自主閱讀為主;教師輔以提問引導、講解評價,串聯全課教學。

  說教法1、複述法:學生透過對文章內容的複述來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2、朗讀法:“熟讀百遍,其義自現”。反覆朗讀課文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說學法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動筆勾畫、積極讀書。2、發現法: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知識。

  本課所用的教法學法是依據《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貫徹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說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匯入新課

  1、教師問: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哪些?(學生根據經歷和經驗說自己的答案)那麼這些傳統節日中那個是過的最隆重的呢?我們班以回民同學為主,許多同學肯定會對老師說,我們是回民,不過春節,對這些節日也不感興趣,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你既是回民,更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只要是屬於中國的東西,我們都應該去了解它,認識它。透過你的周圍或者在電視上,人們在過春節時有哪些慶祝方式呢?學生自主回答。2、總結學生的回答,引入本課教學。春節,對中國的老百姓來說,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每到春節,人們會用各種方式去慶祝,表達人們對節日的喜愛。本課《本命年的回想》就描繪了一副鄉村過春節的民俗畫。

  (二)走進作家教師簡介作者,並明確補充作者及其創作風格

  (三)整體感知下面大家自己朗讀課文,回答這樣三個個問題

  (1)本命年和春節有什麼樣的關係?(2)處理生字詞(3)文章是怎樣引出春節這一話題的?(4)文章主要部分描述了人們過春節的熱鬧氣氛,主要描寫了幾件事?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總結出來?

  1、解題:本命年,我國習慣用十二生肖記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輪迴一次。(統計班內本命年的人數),這篇文章是作者六十歲時,正逢自己的本明年,回想過去過年的熱鬧氣氛,有感而發。

  2、字詞檢查濃郁簸箕篩子門檻秫秸闔家鬼祟(崇高)玉米糝兒

  疙瘩鬏磕頭(嗑瓜子、瞌睡)

  3、本文先寫二十四節氣,引出春節,這樣更襯托了春節的色彩繽紛。

  4、舊時過年的風俗:①炒年貨②吃臘八粥③買糖果④挑絨花⑤殺牲畜⑥備糕點⑦送灶王爺⑧換門神⑨守歲⑩拜新年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