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彙總五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1、課前讓孩子們聽歌曲《冰糖葫蘆》的MTV,讓他們有一種新鮮感,繼而產生一種好感。然後圍繞冰糖葫蘆歌曲和圖片進行談話,從而進入課文。第一次試講,光讓孩子聽歌曲,然後以一幅誘人的冰糖葫蘆圖吸引孩子,透過說感受讓他們更靠近冰糖葫蘆,喜歡冰糖葫蘆,從而能夠更快地走進課文,走進“萬年牢”。可孩子們說感受時,涉及的只有一種想法,想吃糖葫蘆。我們教研組的老師認為,給孩子欣賞圖片的時間太短,他們還來不及有什麼感受。於是我們設想在聽歌曲時,同時欣賞一組糖葫蘆的圖片,這樣孩子們的想法感受可能會更豐富,可結果還是一樣。孩子的興趣點是吃。再說,這些圖片與課文的內在聯絡也不大。那天,王老師給出了主意,就用馮曉泉的MTV。
2、對三個萬年牢的理解,都是分兩步走的,第一步是就這個句子本身來理解“萬年牢”,第二步再聯絡課文作具體的理解。比如說第一個萬年牢,讀著讀著,張老師覺得很奇怪,父親為什麼給糖葫蘆起“萬年牢”這個名字,你再讀讀這個句子,能幫父親說說理由嗎?孩子們說理由的過程,就是對第一個萬年牢的理解。孩子們,父親為什麼能做出這麼好的糖葫蘆?在這裡要求學生讀書時要學會針對問題有選擇地圈圈畫畫,並且適當做一些批註。培養學生讀書時眼到、手到、心到、口到的習慣。努力做到多種感官並用,集中精力學習。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從字裡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道德的人。
3、在理解第二個萬年牢時有一個環節,讓孩子聯絡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看到的或聽到的走正道的生意人。這是我課前佈置學生蒐集瞭解的,一方面讓孩子瞭解什麼是走正道?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去挖掘生活中走正道的生意人,感受生活中的美。因為孩子看到太多的坑門拐騙的事情,如果讓他們說說身邊的生意人,他們會羅列出一大堆不正經的生意人。一直以來我都是這麼想,我不希望孩子接觸太多負面的東西。所以讓孩子觀察社會生活,總是選取那些美好的人和事,讓孩子在瞭解社會過程中,受到健康風尚的薰陶感染。當然,孩子也應該知道“醜”,只是我們的孩子畢竟小了一些,我總想首先用美去佔據孩子的心靈,從而引發他們去崇尚美,追求美。_
4、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來源於學生的興趣與需求,把教學內容蘊涵在任務之中,學生的心理得到了滿足,得到了尊重,學生自然會非常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也就被調動起來了。讓孩子再現父親和老闆對話的情景,這個任務驅使孩子去閱讀,去思考,去探索,去判斷,去構思,去創造。任務驅動的過程,其實是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也是學生的一個創造過程。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再現當時的情景,學生必須認真閱讀課文,把父親做人做事的態度鉻記在心。在小練筆的過程中,學生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旅程,徹底的人文薰陶。學生所寫的內容,是他對道德的一種判斷,是他的真實想法。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文與道同構共生,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諧統一。透過對空白點的挖掘,激發思維,主動積累,學會讀書,提高語文綜合能力;讓原本枯燥的語言文字訓練生動活潑的走入課堂共落到實處。王崧舟先生說過如何來烹調語文味十足的課,它需要哪些佐料?品詞是的,誦讀是的,練筆也是的。
5、本來在小練筆結束後,我們過渡“面對老闆的行為,認真實在的父親幹了不到一年,毅然辭去了這份相對走街串巷來講比
較安逸的工作,辭去了這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籃叫賣”的日子。孩子們,父親“提籃叫賣”意味著什麼?”有的孩子說:“意味著父親的收入得不到保障。”“意味著父親會更加辛苦,風裡來雨裡去。”
孩子們,父親走街串巷,提籃叫賣,是那麼的辛苦,“父親心裡苦嗎?”這是一種生活態度的指引。生活中誰不會碰到困難,關鍵是面對困難的態度。孔子曾經誇獎他的學生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也許有人會說,生活就是這樣,窮日子富日子都得過,那有什麼辦法?顏回真正令人敬佩的,並不是他能夠忍受這麼艱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態度。在所有人都以這種生活為苦,哀嘆抱怨的時候,顏回卻不改變他樂觀的態度。我們的目的不只是讓孩子瞭解父親提籃叫賣的辛苦,重要的是父親面對這些困難的態度。父親寧願過著這種清貧的日子,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他的心中自有一番樂土。這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做事的一種態度,做人的一種態度。因為時間有限,再說畢竟是一篇略讀課文,你什麼都想抓,什麼都想做,那是不可能的,要捨得放棄。於是,我們就把想要表達的內容儘可能地隱藏在老師的評價語裡,希望這樣的一種生活態度能夠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一點影子。
5、文字三次出現“萬年牢”,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係。
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父親如何能做出品質上乘的萬年牢?那是因為他用心做事,用心做人。我本來以為,金玉良言不能再三重複,否則,就會成為陳詞濫調。我們要告訴孩子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到第三處“萬年牢”已水到渠成,無須再多言,我只讓孩子們盡情地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我想,一切盡在不言中。事實上,我們太理想化了。
孩子,畢竟才四年級的孩子,他們還沒有完全具備這種整合的能力,他們對這三個萬年牢的理解還是一塊一塊的,需要我們引導把分散的珠子串聯起來。所以經過討論,我們對三個萬年牢又進行綜合,三個萬年牢之間有什麼聯絡?那天我在試講的時候,一個孩子說得非常精彩,做糖葫蘆做生意就是在做人。
有些老師可能會有些疑問,你的教學中哪裡體現出略讀課文,抓的點也不少,挖掘得也不淺。雖然,略讀課文不像精讀課文那麼嚴格細緻,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並不意味著就可以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讀書停留在初讀階段,不加總結與反芻,讀到的東西就會成為過眼煙雲。事實上,粗知不等於淺知,粗知不等於少知。我們說,粗知是相對精讀課文而言的,略讀課文少了識字、學詞學句等許多頭緒,教學目標更為集中,教學重點更為突出,但在閱讀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讀,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是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略讀與精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透過有層次的閱讀,在內容理解、情感感染與語言感悟上也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比如今天讓學生思考“父親為什麼能做出這麼好的糖葫蘆”時,我們重點抓了兩個句子,“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父親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寶盆上的光圈。” 學生對字詞句進行了品讀,像“一點兒、都要、甩”等,在這個品讀的過程中,孩子們明白了父親能做出這麼好的糖葫蘆,是因為父親選料嚴,工具好,手藝精,這個品讀的過程,更是在為理解父親的認真實在做服務。因為父親的認真實在才會做出這麼好的糖葫蘆。透過重點精彩部分賞讀,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並非一般意義上的“粗知”,賦予了“粗知大意”比較豐富的內涵。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說課內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五組第20課《花的勇氣》
教材分析:
《花的勇氣》選自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課文細緻而又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在維也納尋花的經過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感受:從只見綠地不見花時的失望到見到花兒藏身於草下時的吃驚,到離開前仍不見花兒冒出來時的遺憾,再到看見花的原野時的驚奇,最後被花兒的氣魄所震撼。作者在愛花—尋花—盼花—看花的過程中,被小小的花兒傲風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閃現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氣!兩條線索非常清晰。這篇課文構思精巧別緻,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寓情於景,情理交融,耐人尋味。語言生動、優美、流暢,值得細細咀嚼品味。
《花的勇氣》是第五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組課文圍繞“生命”這一主題展開,讓學生在學文中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簡析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4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3、情感目標: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重點為感受作者的心理變化,為什麼作者會有這樣的心情。教學難點為透過作者的心理歷程,感悟小花的精神,感悟生命的力量在於勇氣。本課的教學時間為2課時。
教法學法: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因此,我採用整體感知、朗讀感悟、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運用閱讀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進行學習。
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時間為2課時,第一課時為通讀課文,瞭解作者的情感經歷了哪些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第二課時為品讀課文,感悟到生命的力量在於勇氣,積累令你感受深刻的句子,理解課文的主旨。
第一課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交流感悟、匯入課題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我以讓學生結合前面的課文談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從而直接引出本課的學習。
二、檢查預習,掃除障礙
四年級學生對於生字已經有足夠的自學能力,因此在學習生字這部分無需花太多的時間,可以提前預習,在課中進行檢查,掃除字音障礙、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三、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略讀課文以自學為主,但是要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自學任務,課文中的閱讀提示能給學生一個嚮導的作用,讓學生不至於盲目地學習。
四、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初讀課文為的是對課文有個初步瞭解,便於後面的學習。我用分讀課文的方式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同時,在讀中思考“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一件什麼事?”這樣,學生能做到有目的地讀,讀中有所感悟。
五、細讀課文、理清脈絡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我以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為主線,指導學生在交流、傾聽、研討、爭辯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
圍繞“作者在看花、尋花這個過程中有那些情感變化?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這一中心問題,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作者最初看見草地時,感到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
扒開草後看見躲藏著小花時,感到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
離開維也納前,感到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
看見花的原野時,感到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
體會到小花的氣魄時,心頭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學生運用“讀——劃——議”這一方法自學,並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問題。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自然能夠很快地、很樂意地投入到合作學習當中,其學習激情被調動起來,學習的氛圍也更濃厚。
六、總結全文、提升拓展。
本課時學習結束之後,學生已經有了充分的感悟。在他們的心中有了一定的感受。再組織學生進行朗讀的訓練,在讀中感悟,也因此能積累語言,加深對“生命的意味是什麼,是——勇氣”這句話的理解。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講的是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西門豹》。
一、說教材
《西門豹》一課是四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述了西門豹初到鄴地,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他了解到是巫婆和官紳藉口河伯娶媳婦欺騙老百姓,他將計就計,最後懲治了官紳和巫婆的事。
針對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本課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針對課文特點,在第一課時教學字、詞和進行初步的閱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之後,我把本篇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學習課文,瞭解西門豹是怎樣破除迷信的。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力目標:掌握學習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4.品德目標:受到尊重科學的教育。
(二)設重點為:
瞭解西門豹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為百姓除害的'。
(三)設難點為:
西門豹破除迷信的經過。
二、說教法
我們強調一堂好的語言課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主動獲取。因為這是一篇精讀課文,精讀課文的教學,要注意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學習。要提倡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透過老師的指導,圍繞重點開展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讓學生在閱讀的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
三、說學法
以思想政治教育為靈魂,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是推行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本節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引導學生運用思——說——讀——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能領悟課文的主要內容,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設計理念:本節課採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在自問自答,表演中完成學習任務。這是本班學生最喜歡、最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
(一)在自問自答中學習二、三部分。
師:大家在上一節課學得很好,很有興致。現在我們學習課文第二個故事“懲惡”。根據你們第一節課的發言,我覺得大家對這一課書已經理解得很不錯了。所以這一段我想讓你們自己來學,可以嗎?(生:可以)怎麼學呢?我想讓同學們互相提問題,互相解答。行嗎?
生:行。
師:現在再給大家一段時間,你們做一下準備,好好讀一下課文,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生讀課文,做準備。)
師:好,準備好了嗎?(生齊:準備好了!)提問現在開始,先由第一個同學提問。
主要完成以下幾個問題:
1.西門豹為什麼說那個新娘不漂亮,要說換一個漂亮的?
2.課文中說“西門豹面對著漳河站了很久”。他已經把巫婆和官紳都投進了河裡,壞人已經懲辦完了,他為什麼還那麼長時間站在河岸上?
3.西門豹是鄴這個地方的大官,別人都得聽他的。他下一道命令不許再給河伯娶媳婦,把巫婆和官紳頭子抓來砍頭,這有多簡單,為什麼還費那麼大勁去裝著送新娘?
4.我想讓同學說一下,課文插圖中畫的都是誰?
(二)表演“送新娘”這段故事。
(教師選演員:西門豹一人、衛士二人,巫婆一個、官紳頭一人、小官紳二人、新娘一人、女弟子二人。教師與巫婆、官紳等人耳語一番,又囑咐了其他人,表演開始。)
衛士:(喊)西門大人到!(西門豹出場)
官紳頭:(帶著小官紳上前,拱手)參見西門大人。
巫婆:(帶著女弟子上前,行萬福禮)參見西門大人。
西門豹:把新娘領來讓我看看!(兩個女弟子攙新娘出場,新娘在哭,用手抹淚。)
西門豹:這個姑娘不漂亮,你去告訴河伯,過幾天我給他送一個漂亮的!(兩個衛士拉巫婆下場。巫婆還叫了一聲:”哎喲,我的媽呀!”。)
西門豹:(等了一會兒)這個巫婆怎麼還不回來,可能河伯留下她吃飯了,去,麻煩你去催她趕快回來!(衛士把官紳頭拉下場)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貓》這篇課文細緻、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全文字裡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本文的語言優美,淺顯易懂。
課文先從三個方面具體表現貓的性格古怪:講它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講它高興時和不高興時絕然不同的表現;講它什麼都怕,但又很勇猛。這三個方面的表現,看起來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實,所以說貓的性格實在古怪。再講它小時候十分淘氣。表現在:一是剛滿月,腿腳還站不穩時就愛玩;二是稍大一點膽子越來越大,也就更加淘氣。
課文在描述貓長大後的古怪性格和小時候的淘氣時,處處流露對貓的喜愛之情,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間接體現。本文語言淺顯易懂,優美樸實。這是課文在表達上的兩個特點。
透過語言文字的學習,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也是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無憂無慮、任憑、屏息凝視、抓癢、稿紙、豐富多腔、摔跟頭、跌倒、膽子、開闢、遭殃、責打”等詞語。其中重點是“任憑、豐富多腔、開闢、屏息凝視”。最難的是“屏息凝視”的理解。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花貓的古怪性格,小時侯的可愛,體會作者對花貓的喜愛之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課文。
(一)能力目標
1、在“猜”中繼續練習學會結合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
2、在猜中進行創新思維方法的訓練。
3、學習真實具體的寫作方法。
(二)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2、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體會真實具體的寫作方法
四、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
(一)猜——猜中有比較
猜中結合上下文讀書——發展與創新是我們的課題,也是新課標的核心所在,也是語文教學中的兩大主題。藉助課題研究的良好氛圍,我在平時大膽地嘗試。
我教學這篇課文的主要方法就是一個字,就是一個“猜”字。“猜”既是本節課的教法,也是學生的學法。猜沒有問答那樣嚴肅,要求一板一眼,必須正確。問題無論是老師提出還是學生提出,似乎都要求答出正確的答案,心理壓力較大,學生思維受到一種目的的限制,放不開,個性得不到張揚,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的創新性得不到良好訓練,與我們創新的主題不相符。
猜常用於各種遊戲之中,識字教學中也常用。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應用,有很多好處。猜的形式較多,師說生猜,生說師猜,生說生猜(小組進行,全班進行)。猜的內容包羅永珍,猜字詞的理解,猜句段的理解歸納,猜思想感情的把握,猜體會到的寫作方法,猜未弄懂的問題……無論那種形式,無論那種內容,學生都是在一種比較開放的,比較輕鬆的交流環境中進行閱讀、思考。
猜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融為一體,就是猜的學生,在猜的時候,也不象“答”那樣被動,而是主動去猜。遊戲的經驗,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即使是成績平平的的學生也敢來猜。沒有壓力,“猜”不是“答”,猜自然可以不正確,不怕犯錯誤。猜可以發現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思路開闊,這正好給教師分析學生學情提供了實據,便於教師正確引導學生。教師從學生的猜中,準確地把握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對語言的理解水平,找到恰當的引入可能知識世界的方法。猜可以更好的發揮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他們爭對同學的猜題,老師的猜題,可以大膽的發表意見,特別是自己獨特的見解。有時還能面對大作家的作品發表不同見解,理由還很充分,這才是創新的培育氛圍。
當學生的意見與書上有較大出入時,這正是老師利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語感訓練的好機會。學生對相近的詞進行比較,對自己猜的詞與書上的詞進行比較。猜可以將許多學法用於其中。
(二)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為教學服務的。因為本文語言淺顯易懂,為了不沖淡學生在語言中的豐富想象。所以,我用這樣的課件對課堂加以形象,補充。
(三)教學環節
1、猜前初讀引學法
自學初讀生疑問——因為這是第八冊的課文,學生手中沒有書,藉此機會,我將課後填空練習流在課文之中。學生自讀不完整的課文,發現空白,產生疑問。
依據疑問引出猜——師問:讀了竟今天這篇課文,大家發現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嗎?學生自然會回答出課文的不完整。然後我就說:“今天,我們就來猜猜空白處原文是什麼樣。”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讀書中自發產生疑問,為把握全文主要內容,為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對課文充滿個性的理解,奠定了基礎。這是對學生進行語言創新訓練和思維創新訓練的開始。
猜前引出讀書法——大家說說要猜著,你想到採用什麼辦法?(結合上下文讀書思考)猜是一種讀書方法,也在這營造出一種氣氛。要學生自主猜出原文,得靠他們已有的讀書經驗,讓學生說出讀書方法,互相提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讀書思考。
2、猜中交流解文意
猜中品讀練填空——學生採用各種方法讀書,猜測文中空白處是什麼。猜的形式多種多樣,老師讓學生猜,學生讓學生猜,學生讓老師猜,小組內互猜,全班一起猜。邊猜邊評,評中思考,一邊思考一邊讀書,答案就在這互動的過程中接近。本課語言淺顯易懂,猜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遇到困難時,應多讀書思考,在讀書思考中,在探究中,在比較中,始終讓學生飛翔在語言情景中,發展語感水平。學生不正確的答案是教師引導學生的大好機會。老師根據學生的猜測,分析學情,選擇引導方法,巧妙地將學生從已知知識世界引入未知知識世界。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學生學習的幫助者。
3、猜中引思勇創新——創新是我們的主題,包括語言的創新,思維的創新。猜在閱讀中的應用,是一種創新的示範。學生在猜答案中,如在遊戲中,比起回答問題來,興趣濃厚,沒有心理壓力,思路更加開闊。學生不能一猜就中,正是學生獨立創作的時侯,表達不受原文的限制,有的答案雖與原文不一致,用在那兒也很恰當,並充滿個性,學生語言的創新能力得到了發展。不斷的讀書思考,敢於對原文猜想,在創新思維上是一種訓練,創新精神上也是一種激發。
4、猜中引評學交流——合作是未來人成功的基本素質,也是新課標提倡的重要學習方式。本課互猜互評中,學生既進入到語言環境中交流,還進入到心靈中交流,因為互猜的是心裡所想。
5、猜題目歸納全文——在一邊猜一邊填空的過程中,學生髮現幾對詞的矛盾,從而體會貓的性格古怪,從貓的性格古怪中,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再讓學生猜課題,在不同的課題中再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理解。
6、猜中激趣愛語文——無論是猜文中空白,還是猜課題,課堂中,學生似乎在遊戲的心理中。在猜測中,學生感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連大作家的作品也敢猜測,有的地方做了修改一樣正確,成功之感自然而強烈,學習興趣自然濃厚,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中漸漸培養對語文的熱愛。其中,教師要對學生成功之處多加肯定。
以上是完成這節課的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訓練環節。課文的難點,“真實具體”的寫作方法,透過這樣一步一步地讀書猜想,難點就變得很容易解決了。
7、猜後
後猜延伸用寫法——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幾種小動物,示範說一種的性格特徵,舉一個真實具體例子,讓學生來猜是什麼動物。然後叫學生來說自己喜歡的動物特徵,其他同學來猜是什麼動物。也可以背誦兒歌、古詩,讓同學猜寫的是什麼動物。
(四)板書設計
將原文中用來猜的詞語用課件展示出,每個詞卡用一種相符的性格貓送出。板書的內容就是學生猜測的詞。
小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說教材】
本課是第八冊第五組的內容。本組的重點訓練專案是理清課文的條理,深入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並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過程中,增強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愛美的情趣。而《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也正是透過語言文字瞭解金華的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練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材安排:第一課時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雙龍洞的來歷,理清作者的遊覽順序,並按這個順序分段學習課文內容一、二、三段。第二課時重點是瞭解怎麼樣由外洞進入內洞及理解作者描述的景物特點及敘述的條理。至於流經的路線(也就是作者敘述的第二主線及指導朗讀指導、背誦全文將安排在第三課時)。
【說教法】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立足於雙基,抓住學習目標精心設計電腦課件,選擇好演示的切入點,突破教材的重難點,誘發學生去嘗試,自己發現問題並自己解決問題。另外,讓學生嘗試閱讀之後合著音樂的節拍,欣賞雙龍洞這一神奇的溶洞,從而創造激昂、活潑的主動獲取知識資訊的氛圍。教學中,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透過人、機互動獲得資訊交流,又為學生學之得法創造條件,逐漸從學會到會學。
【說程式】
1、回顧上文,理清線索及思路: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9課《記金華的雙龍洞》,誰能概括地說一說,上節課我們瞭解了哪些內容?
2、嘗試讀文,瞭解孔隙的特點:
抓住關鍵,讓學生細讀課文,嘗試分析。首先讓學生帶著嘗試題有目標地自學課文,初步瞭解:
⑴ 這段話主要寫什麼?
⑵ 分成哪幾層?每層意思是什麼?
在這個基礎上演示課件──小船怎麼進入內洞?讓學生直接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再播放錄相片斷“遊人進入內容”的情形,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⑴ 找一找,作者是怎麼樣描述的?用橫線畫出來。
⑵ 用自己的話說說遊人進入內洞的情形。
⑶ 這樣窄小的孔隙,作者透過時有什麼感受呢?請同學用波浪線畫出來。然後透過句子的比較:
① 眼前昏暗了,可是我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② 眼前昏暗了,可是我還能感覺孔隙很窄小。
讓學生懂得怎麼樣把句子寫具體。最後師生一起歸納出“孔隙”這段的學習方法:
① 讀課文,理清課文內容,瞭解段落層次,弄清各層意思。
② 想一想,作者是怎麼樣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在嘗試讀文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3、嘗試自學第五段,把握特點,深化主題:
學生用歸納“孔隙”的學習方法自學課文。在學生弄清楚一些比較淺顯的問題後,教師循序漸進地拋磚引玉:作者一進內洞時的感受是什麼?在這麼寬廣的內洞裡作者觀賞了哪些景物?請同學找出來說說。觀賞完這些奇異的景物有作者心裡什麼感受?請同學們用……畫出來。學生質疑“變化多端、顏色各異”是什麼意思?先同伴協作解決,師再指導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再通過錄象“內洞自然景觀”的放映,讓學生在自由想像中深化理解句子“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即使不比作什麼,也很值得觀賞。此時概括內洞“奇”的特點也就水到渠成了。最後指導朗讀:作者把內洞寫得這麼美,這麼奇,讓我們用驚歎的語氣來讀一讀吧!教師引讀:首先當然是──(生接讀)其次是──(生接讀)作者覺得──(生接讀)
4、重視總結,昇華嘗試成果:
學生透過分層。有序的嘗試,學生已經理解課文的內容,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麼感受呢?
5、課堂鞏固練習:
填空:
⑴ 過孔隙時,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還感到_____________,又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句話寫出孔隙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
⑵ 內洞的石鐘乳和石筍形狀_________,再加上_______,可見內洞的特點是_________。
6、板書設計:
(美) (寬) (大) (窄) (奇)
金華城 羅甸 洞口 外洞 孔隙 內洞 出洞
7、佈置作業:嘗試背誦第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