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15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1

  第一部分:說教材分析

  一 說教材內容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透過豐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說話,富有生命力,並編制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於幼兒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主題的總目標,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並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

  確定本次活動的依據有以下幾點:1 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特點。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發展,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2 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不知該如何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這樣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3 是根據幼兒園課程目標及《綱要》、《規程》,幼兒課程目標的宗旨在於提高幼兒素質,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各種藝術作品,關注人類道德行為美。本故事透過使幼兒懂得“微笑”的真正含義,來感染幼兒,美化幼兒的行為。《新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三 說重點 難點

  重點: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瞭解故事的含義。

  難點:能主動幫助別人,願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為重要。

  第二部分:中班語言教案《微笑》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並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2、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

  活動準備

  1、掛圖第2號,故事磁帶。

  2、兩幅表情圖:一幅為哭泣的表情,一幅為微笑的表情。

  3、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1—13頁。

  4、空白的圓形卡片,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看錶情圖。

  ——教師出示兩幅表情圖,請幼兒說說看了哪幅圖能聯想起快樂的事。

  ——引導幼兒說說為什麼喜歡微笑的表情。

  ——讓我看看你們甜甜的微笑吧!

  二、欣賞故事第一段。

  ——出示掛圖,欣賞故事第一段。問:故事題目是什麼?(微笑)

  ——為什麼小蝸牛很著急?

  ——1、小鳥為朋友做了什麼?

  2、大象呢?

  3、還有一位是誰?對,是小兔子,那他給朋友們做什麼?

  ——總結(小鳥為朋友唱歌,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小蝸牛很著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別的什麼也幹不了。)

  ——那你們幫小蝸牛出出主意。小蝸牛能為朋友做些什麼呢?

  ——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像並講述。

  三、欣賞故事後半部分。

  ——請幼兒邊看掛圖,邊欣賞故事。

  ——小蝸牛做了什麼讓朋友感到高興的事?

  ——為什麼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朋友?

  ——它是怎樣把微笑送給大家的?

  ——朋友們,喜歡微笑嗎?(喜歡)你是怎麼知道的?

  ——大家為什麼認為蝸牛了不起?

  ——總結: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本領,每個人都是最棒的。小朋友,你們也可以向小蝸牛一樣,每天微笑面對大家,這樣,我們每個人都會很開心。

  四、製作“微笑”標誌。

  ——幼兒自制兩枚微笑標誌,即在圓形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

  ——啟發幼兒將其中一枚“微笑”標誌別在自己胸前,時刻提醒自己為朋友帶去快樂,另一標誌則送給其他班級的幼兒。

  附 《微 笑》

  森林裡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小鳥為朋友唱歌,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小蝸牛很著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別的什麼也幹不了。

  小兔走過小蝸牛的身邊,小蝸牛向著小兔微笑。小兔說:“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對朋友們微笑。”小蝸牛又一想,“可是,怎麼樣讓朋友們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蝸牛想出了好辦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給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給了森林裡的朋友們。朋友們拆開信,信裡是一張畫。畫上的小蝸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裡的朋友們也都微笑起來,他們說:“小蝸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給了大家。”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2

  一、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講述活動,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2、引導幼兒根據烏龜的特徵大膽思考和想象,幫助小烏龜開店。

  3、引導幼兒根據動物的不同特徵大膽想象,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二、活動準備:

  電腦多媒體課件;操作圖片、卡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逛動物街

  1、匯入:動物街上開了許多商店,有一隻小烏龜它也想開一家店(點選課件)可是開什麼店好呢?小烏龜拿不定主意了,還是讓我們和小烏龜一起去逛逛街,看看別人都開了些什麼店吧?(點選課件)

  2、這是誰呀?(點選課件)大象開的是什麼店?你們說大象開花店好不好?為什麼呢?為什麼它開花店好呢?猜猜大象怎麼會想到開花店的?聽聽大象是怎麼說的?

  3、河馬吹的氣球可真大呀,它開的是什麼店呢?(點選課件)你覺得河馬開氣球店好不好?為什麼?聽聽河馬是怎麼想的。

  4、袋鼠媽媽開的是什麼店呢?(點選課件)不管走到什麼地方都能把麵包賣給別人,很方便,你們說袋鼠媽媽聰不聰明阿?

  (二)幫小烏龜開店

  1、我們和小烏龜一起逛了三家店了,小烏龜說話了,我們來聽聽小烏龜說了什麼?(點選課件)

  聽了小烏龜的話,你覺得它心裡怎麼樣?小烏龜很難過,你看他都流眼淚了,怎麼辦,我們趕快來安慰安慰它,好不好?嗯,老師相信小烏龜聽了你們的話阿,一定會開心起來的。可是小烏龜沒有長鼻子、沒有大嘴巴、沒有大口袋,難道它真的一點用都沒有了嗎?它

  的什麼地方長得是跟別人不一樣的?它可以開什麼店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烏龜最後到底開了什麼店?看看它想得和我們是不是一樣。

  2、你看明白了嗎?小烏龜開了個什麼店?(點選課件)小烏龜自己對開燒餅店有什麼想法?

  小烏龜的店開好了,它現在開不開心了啊?他利用了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背殼開了店。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跟別人不一樣,都有自己的長處。

  (三)完整欣賞一遍故事

  這個故事好聽嗎?小烏龜開店的事真有趣,讓我們一起再聽一遍吧。

  (四)、找“老闆”(活動延伸)

  1、哇!小烏龜的燒餅店終於開張了,來了很多的好朋友,它的朋友看到它開了店,它們也想開店,可不知道開什麼店?想請我們的小朋友來幫它們出出主意呢?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們吧!(點選課件)幼兒回答。

  2、街上的商店越來越多了,我們一起去逛一逛吧!(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3

  一、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是“紅黃藍綠”這個主題的一個部分。幼兒透過前兩週的活動,感知了美麗、豐富的色彩藏在哪裡——紅彤彤的太陽、黃橙橙的梨子、蔚藍的天空等等。在秋景迷人的季節裡,孩子們運用自己的感觀發現秋天的變化,並感受到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正是這樣的生活經驗,為本次的活動做了很好的鋪墊。《秋天的顏色》是一篇十分優美的散文詩。它從多角度引導幼兒感受秋天的變化,以及顏色的絢麗多彩。重複的句式讓幼兒更加便於記憶和理解。同時,透過仿編活動,可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能提高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能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二、說教材:

  (一)活動目標:

  中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能觀察到秋天的各種變化,同時他們的語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能基本講清楚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及其變化。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透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點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容,知道秋天是美麗多彩的。

  2、按照散文詩中的內容仿編句子。

  (二)重點和難點:

  到了中班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較強,語言發展比較好了,但讓他們將自己的生活經驗用散文的形式表現出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學習按散文詩的內容仿編句子既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

  另外,我們班的幼兒大部分對文字元號有一定的認識,在繪畫方面也有一定的經驗,因此將圖文結合記錄仿編的句子也將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

  三、說教法:

  本次活動運用了談話法、講解演示法、記錄法等教學方法。

  在活動中我主要是以幼兒所熟悉的且優美的散文詩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再用談話的方式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願望,最後讓幼兒大膽地將仿編的內容記錄下來,展示給同伴,讓他們相互交流,使每個人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促進幼兒之間的相互學習。

  四、說學法:

  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幼兒對秋天有一定的感性經驗,他們學習的正是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在這樣的前提下,幼兒有談話的內容,想說的願望,教師再及時地將他們仿編的內容記錄下來,幼兒會有成就感,從而增強自信心。因此,結合幼兒已有的經驗來進行仿編,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幼兒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自主學習的狀態。

  五、說活動準備:

  活動的準備主要分兩個部分:

  1、幼兒在成人的幫助下觀察秋天,尋找秋天的顏色並做記錄,便於教師瞭解幼兒的知識儲備,做好課前的準備。

  2、每人2張句型卡、油畫棒,是供幼兒記錄所用的。

  六、說教學程式:

  1、欣賞散文詩,初步理解內容。

  幼兒在課前與父母一起觀察了秋天,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因此在開始時,教師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十分重要。孩子們在交流的過程中將自己所看所聽的表達出來,然後再請他們欣賞散文,將他們的以往經驗在頭腦中進行整理,使他們初步理解散文的內容。

  2、欣賞第二遍,感受秋天的絢麗多彩。

  第二遍欣賞時,教師結合掛圖,讓幼兒將頭腦中零散的畫面組合成一幅完整的圖畫,更便於幼兒的學習和理解。綱要中提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幼兒在有了前面各項活動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幼兒大膽地討論,他們就能很快清楚地說出秋天小草為什麼是黃色的,楓葉為什麼是紅色的等等,進而來感受秋天的絢麗多彩。最後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請幼兒跟著朗誦散文詩,能更好地加深幼兒的記憶。

  3、仿編散文詩。

  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幼兒學習了散文後,對散文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再用句型卡的方式,圖文結合,引導幼兒先學習句型,讓幼兒能完整地學說“我問xx。告訴我說:‘秋天是xx’”為幼兒用散文的方式進行仿編做一定的鋪墊,然後再讓幼兒將空白處加入自己對秋天的認識,更容易讓初學的幼兒學會仿編。這樣他們就會樹立自信心,以此來激發每個孩子嘗試仿編的願望。

  然而在一節活動中難以讓每位幼兒來展現自己的想法,綱要中提出:“為幼兒創設展現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及滿足他們交流成果的願望。”因此,我請幼兒在自己的卡片上進行仿編記錄,然後提供一面牆將他們的作品展示出來,課後可以讓他們能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獲得成功的滿足感,並從與他人的交流中獲得有益的經驗,讓每一位幼兒得到提高。

  教學反思:

  秋天到了,大地的顏色也愈加美麗了。詩歌中的菊花、楓葉、松樹孩子們都已經認識並熟悉了,這些顏色雖然是單一的,但是綜合在一起就巧妙的形成了美麗的顏色,透過讓每個孩子都說說自己對秋天的認識,在秋天都能看到哪些不同的顏色,孩子自然就會知道秋天是五顏六色的,看來孩子的體驗感受比什麼都來得真實。活動中第二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重點,透過讓孩子們欣賞散文詩《秋天的顏色》,讓他們感受詩歌所表達的秋天的色彩美和語言美。這一環節的順利開展教師採用了多種方式。如圖文並茂的電腦課件的使用;教師與幼兒的提問互動中回憶、思考,從而達到對散文詩的識記;師生合作朗誦詩歌;幼兒分組扮演角色朗誦詩歌等等,都為這一環節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在於引導幼兒積極創編,發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讓每個孩子將原有經驗與散文詩相結合進行仿編,培養幼兒的藝術思維。最後的仿編詩歌,我發現孩子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很仔細,小朋友對仿編詩歌很感興趣,於是我就把他們編的句子合起來編到詩歌裡,小朋友聽到是自己編的句子,都非常興奮,編的就更起勁了。如有的孩子想象力強我就讓孩子自己仿編詩歌,有的孩子稍弱一些,我為孩子提供了很多的圖片,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中,一句句詩歌創編的有模有樣。另一方面我想到大部分幼兒都會從常見的事物,比如水果、小草等等來詮釋秋天的色彩,但幼兒對一些平常不關注的事物不會引發他們的思考,因此我準備了很多的圖片引起孩子們創編的興趣,這些活動前的思考讓我得教學更加嚴謹、細緻。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4

  一、說活動教材

  《小兔子開鋪子》是幼兒中班一首具有較多量詞、非常富有童趣的傳統兒歌,以兔子、猴子這些可愛的形象,桌子、椅子、襪子、瓶子、帽子等有趣的物品,透過買東西的形式,組成了一首富有動感的、具有濃濃生活情趣的兒歌。活動過程透過“小兔子開鋪子”這一情節,將一、二、三、四、五等數詞與一些約定俗成的量詞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兒歌整體節奏明快、韻律優美,語言琅琅上口,非常適合誦讀。《小兔子開鋪子》這節活動課我認為最大的亮點是能讓幼兒透過開鋪子來鍛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讓幼兒在開鋪子的遊戲活動中感受遊戲帶給他們的快樂!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兩個目標:

  1、嘗試根據圖夾文的提示,學習和記憶繞口令,感知繞口令的格律和押韻。

  2、能正確掌握兒歌中出現的一些量詞,並在遊戲中學習接觸新的量詞。

  三、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兔子、猴子頭飾

  2、小兔子、小猴子手偶、數字卡片

  3、為仿編兒歌準備的相應物品圖片、購物清單等。

  四、說活動重難點重點:

  能有節律地進行誦讀兒歌。

  難點:能正確掌握兒歌中出現的一些量詞,感知數量詞的運用。

  五、說教法學法

  根據我班幼兒學習情況,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運用瞭如下教學方法:

  1、操作法:我提供大量的有關仿編內容的操作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學習仿編兒歌及感知量詞。

  2、以幼兒為主體,以幼兒喜歡的遊戲方式,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幼兒透過聽聽、看看、講講、讀讀等多種方式的參與,學習、朗誦、創編兒歌。

  六、說教學過程

  結合幼兒學習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以看圖片猜謎語的形式引出小兔子,激起幼兒學習興趣。

  (二)、看看講講:小兔子的鋪子開張啦出示小兔子鋪子圖片直接切入主題,“小兔子的鋪子開張啦”!

  (三)、認認數數:小兔子鋪子裡都有什麼東西?每樣東西有多少?

  帶領幼兒逐一認識鋪子的東西,並在認識了小兔子鋪子裡賣的東西后,和幼兒一起數一數:每樣東西有多少?如:一張小桌、兩把小椅子、三雙小襪子、四個小瓶子、五頂小帽子,目的是學說量詞,初步感知量詞的運用。在這一環節中,量詞的準確運用是個難點。

  (四)、看看說說:誰來買東西了?買走了什麼?引出小猴子購物單,根據清單內容帶領幼兒有節奏的誦讀兒歌。

  首先,我會完整的朗誦一遍兒歌,一邊朗誦一邊看著清單表演示範,讓幼兒對於整首兒歌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併為接下來的自由表演做鋪墊。接著,我透過:“你記住小猴子要買什麼了嗎?”這一問題,勾起幼兒表演興趣。在讀的過程中讀到數詞、量詞時我會特別注意聲音可以大一點,繼而引起幼兒的注意。

  七、活動延伸

  為小兔子進貨透過課件、圖片,指導幼兒遊戲,出示一些兒歌中沒有的物品,引導幼兒用“我要買××的句式”並能正確使用量詞來參加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操作要求。

  教學反思:

  兒歌《小兔子開鋪子》,是一首非常有趣,而且帶有押韻的兒歌。用簡潔明瞭的兒歌句式,講述了小兔子開鋪子的故事。故事情節分兩段,分別介紹小兔子鋪子的商品和小動物們買商品的情節。兩段兒歌字數相等,句句押韻,富有鮮明的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兒歌內容緊密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量詞的使用融合了幼兒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開鋪子的遊戲幫助幼兒積累了角色遊戲的經驗,使幼兒在生活得到提高和發展。真正實現了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成長”。由於兒歌的最後一個字都是“子”,所以讀上去很上口,孩子越念越有勁,越念越開心。在活動中,我設計了很多小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兒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5

  貪吃的小老鼠

  一、說教材

  《貪吃的小老鼠》講述的是一隻小老鼠吃西瓜皮沉入河底的經過,本課配合故事內容安排了四幅圖片,讓幼兒按情節發展順序排圖並用連貫地語言,講述一個完整地故事,教育幼兒遇事要先動腦筋想一想,想清結果後再做,不要向小老鼠學習。

  根據學前班幼兒語言發展的水平,我認為這一活動應達到以下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圖片,並用連貫的語言講述畫面內容,鼓勵幼兒根據情節發展設想故事的結尾。

  2、豐富詞彙:羨慕、神氣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重點:讓幼兒按情節發展順序排圖並用連貫地語言講述一個完整地故事。

  難點:設想故事結尾並講述。

  準備:投影儀、圖片、每人一塊拼圖板

  二、說教法

  針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充分利用故事圖片,啟發式的教育思想,寓教於樂。採用了觀察法、圖片講述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幼兒活潑好動,想象豐富,語言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我充分利用故事圖片,讓幼兒展開想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判斷思維能力幾口語表達能力,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說教學程式:

  1、懸念匯入

  放投影儀出示西瓜皮,請幼兒講述西瓜皮的用途。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費時3分。

  2、經驗講述

  出示投影片小老鼠,啟發幼兒講講小老鼠看到瓜皮它會想些什麼?會說些什麼?用一句完整地話講述圖片內容,讓幼兒充分發表見解,培養幼兒的推理能力,接著出示小老鼠坐在瓜皮船裡的情景,請幼兒講述老鼠的神情,讓幼兒學會理解“神氣”這個詞。讓幼兒自己動手排序,每人一塊拼圖板,四幅圖片,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四幅圖的順序,再把故事講給大家聽。指名幼兒先按老師排得圖片講故事,老師再用生動的語言講故事,這樣能夠培養幼兒的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並學習理解“羨慕”一詞。費時20分。

  3、讓幼兒創編故事

  提問:水慢慢地流進來,西瓜皮船沉下去,最後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幼兒大膽發言,想象出不同的故事結尾,這樣做,可以培養幼兒的想象推理能力。費時4分。

  4、活動延伸

  聯絡實際,教育幼兒。費時3分。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6

  一.說教材

  《怪怪的自由國奇遇記》這一故事來源於主題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幼兒園綜合教育活動——幼兒活動材料第二主題交通樂園之安全小衛士。該單元以安全教育為主線,豐富有趣。故事生動地講述了:不願受約束與管制的怪怪來到自由國後,遇到了一系列事情,它終於明白任何事都要遵守一定的規章制度,要有約束和管制,這樣的社會才會變的文明,最後它自願離開自由國又回到文明國家。教參中提供這個語言故事,目的在於讓幼兒初步理解生活中任何事情都要遵守制度,要具備一定的安全常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觸動幼兒心絃,激發孩子講故事的興趣,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語言,培養幼兒完整講述故事的能力。

  二.說幼兒

  中班幼兒主要依靠具體事物的形象和對它們的聯想進行思維,與大班幼兒相比,還缺乏透過詞語邏輯來思維的能力,語言表述能力弱,他們對故事表演很感興趣,喜歡伴隨著動作講述故事,也喜歡對同一故事重複講述。我班幼兒來自農村,長期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安全常識教育極度缺乏。本次語言活動的組織不失為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一次良好契機。

  三.說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並能完整地複述故事。

  靳秀芬中班語言教學設計

  2.能夠讓幼兒瞭解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識。

  3.教幼兒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幼兒動腦筋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好習慣。並知道怎麼樣來保護自己。

  活動重點、難點:第一能較完整的講述故事,對講故事有興趣,知道怪怪為什麼離開自由國。第二知道在生活中哪些是幼兒不能做的,如何保護好自己。

  四. 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改革把故事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提出來,要求幼兒喜歡聽故事,樂意講故事中的語句,並懂得一定的道理。為更好的達成本次語言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採用了情境再現法、談話法問題探究法等教學方法,旨在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在喜聞樂見的遊戲活動中,積極主動的學習語言,運用語言,並受到愛的感染和薰陶。

  學習方法主要有

  1.情景教學法:活動開始我就設定男孩媮放鞭炮炸傷手,從而引導幼兒討論不聽家長和老師的話會怎樣?該場景生動形象又貼近生活,符合中班幼兒的思維特點,便於幼兒理解。

  2.談話法和問題探究法:在故事生活之後,我引導幼兒思考生活中哪些是幼兒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允許的。透過討論、探究後,他們基本上會得出一個正確結論。

  五.說教學過程

  靳秀芬中班語言教學設計

  (一)猜謎語:一種小東西,頭上一根毛,身穿紅袍子,脾氣真是爆,見火就亂叫,大人小孩要注意。(鞭炮)

  (二)創設情境,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我以小朋友偷放鞭炮炸傷手的事來開始活動,題材既接近生活有為幼兒所熟悉,所以理解起來很容易。

  (三)講故事

  教師結合幼兒活動材料第13—15頁,與幼兒共同欣賞故事《怪怪的自由國奇遇記》。

  (四)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案例,回答這些孩子的行為對不對。

  1.吃東西前不洗手。

  2.吃了不乾淨的實物或過期的食品。

  3.亂吃藥。

  4.玩刀子、剪刀、火柴、打火機。

  5.亂摸電器。

  6.看電視離得太近。

  7.過馬路亂跑,不看紅綠燈翻閱柵欄。

  (五)觀看健康安全圖片展。

  六.說教學效果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例如教師教具準備有點粗糙;活動中老師說的多,幼兒表現的機會少;個別幼兒注意力不集中,說明教學方式吸引力不夠等等。希望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薰陶下,能和其他優秀教師以及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7

  教材內容分析

  聲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聽見,讓幼兒瞭解聲音的多樣性,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其教育資源來源豐富,生活中的大部分物品,我們都能使其發出聲音,這樣就能給幼兒一個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幼兒獲得切身的體會。本教材的重點、難點是區分樂音和噪音。

  幼兒情況分析

  生活中各種聲音無處不在,動聽的聲音更是能吸引孩子的關注,激起幼兒強烈的好奇習與求知慾,我們便可利用這個興趣點,結合多種材料,讓幼兒親身體驗、探索並發現聲音的多樣性,並區分樂音和噪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聲音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東西發出不同的聲音。

  2引導幼兒探索使物體發出聲音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3 辨聽一些常聽到的聲音,區分樂音和噪音。

  活動準備

  1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2帶錄下不同聲音以及樂音和噪音。

  3 供了多種物品,讓幼兒探索。如:打擊樂器、書、紙、積木等。

  4安靜的標誌。

  活動過程

  首先以小猴子的謎語匯入課題,目的是讓幼兒說出耳朵的作用,可以聽聲音。

  1播放不同的聲音,幼兒辨聽並模仿這種聲音。

  2讓幼兒利用自己的手、腳和口發出聲音。

  3讓幼兒運用老師所準備的材料進行研究、探索。這一環節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的慾望,讓他們對聲音產生濃厚的興趣。

  4讓幼兒知道悅耳動聽的聲音叫樂音;刺耳、難聽的聲音叫噪音。

  5放錄音,幼兒聽樂音和噪音。

  6讓幼兒瞭解噪音對我們是有危害的。說說怎樣減少噪音。

  7認識了安靜的標誌,並瞭解了安靜標誌的用途。

  活動延伸

  幼兒動手製作安靜標誌。

  教學反思: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8

尊敬的各位領導 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故事《微笑》。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同時,新的省編教材中,在各主題活動的設計上也為教師提供了根據幼兒情況自由生成的空間,幼兒教師要不斷嘗試將新的題材,新的內容引入課堂,以新角度、新形勢、新方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善於站在幼兒的角度上設計教學,駑駕教學,水到渠成的實現教學方面的突破。省編幼兒園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題《我的朋友》的總目標為:初步瞭解並體驗人與人,人與整個環境和諧相處的快樂感覺,學習並嘗試與他人交往的方式,促進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所設活動有:好朋友畫像、換名片、哭哭臉與笑笑臉等,多為實踐,操作活動,而作為幼兒最喜歡的教學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學的內容卻非常少,所以在進行本主題活動內容的基礎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動。

  第一部分:說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內容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透過豐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說話,富有生命力,並編制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與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於幼兒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主題的總目標,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並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與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與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與故事的主要情節。

  確定本次活動的依據有以下幾點:1 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特點。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非常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與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發展,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2 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不知該如何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這樣的情感教育與思品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3 是根據幼兒園課程目標及《綱要》、《規程》,幼兒課程目標的宗旨在於提高幼兒素質,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各種藝術作品,關注人類道德行為美。本故事透過使幼兒懂得“微笑”的真正含義,來感染幼兒,美化幼兒的行為。《新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瞭解故事的含義。

  難點:能主動幫助別人,願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為重要。

  四說教學準備

  1 自制多媒體課件: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2 空白圓形卡片、彩筆,透過自己動手製作,加深對故事含義的理解。

  第二部分:說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遵循“三個原則” ,做到“兩個注意”,體現“一個整合”的指導思想來設計教法,學法。

  “三個原則”:一是“教師主導、幼兒主體,以問題的引導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二是“教師在前、幼兒在後”的教學原則,既當幼兒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過程時,教師要觀察瞭解幼兒的學習行為是怎樣產生的,並在尊重幼兒認識過程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分析與施加影響。三是“同時進行原則”,即在教學活動中,要同時顧及興趣,態度和行為的培養,既有明確的重點,又相互滲透。

  “兩個注意”: 一是設定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情境。既要把各教學環節與教學要求設定成問題情境展示給幼兒,這樣容易使幼兒被問題情境吸引而主動投入學習。二是注意根據幼兒的認知規律和情感發展規律,把教學目標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細小的層次,分散到各個具體的活動中,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使教學重點得以鞏固,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一個整合”:《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透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過程體現整合性,對多元智慧的發展提供保證。

  一說教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應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

  1 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範,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製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透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 講述法:透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我注意控制語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揚頓挫的變化,採用不同的音色來講述不同事物的對話,從而較好的表達作品的感情.如:小蝸牛給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揚鼓勵的口吻說:小蝸牛,你真了不起!激發幼兒為別人服務的願望.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點,並能較好的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為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3 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如:請小朋友而共同討論:小蝸牛為什麼不快樂?

  4 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啟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提問在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運用瞭解釋性提問(如:小蝸牛為什麼會給大家送信?)、假設性提問(如:如果你是小蝸牛,你們會怎麼做呢?)等等。在提問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比較容易的問題可讓水平比較差的幼兒回答,需要幼兒描述的問題就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請能力最強的幼兒來回答,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說學法指導

  本次活動,主要採用欣賞法、發現法、講述法。

  1、欣賞法:引導幼兒學會理解作品內涵,鑑別作品的美及分析評價文學作品,使幼兒獲得美的享受,喚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動過程中,透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述,引導幼兒來體驗幫助別人的那種心情,感受作品的語言美,從而突破難點。

  2、發現法:教師提供適於幼兒進行發現活動的教材,使他們透過自己的探索、嘗試過程,發現知識。在活動中,請幼兒回憶、討論故事中人物的對話,透過提問和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恰當地說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提問,為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啟發幼兒用宏亮的聲音、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並且注意為每名幼兒創設講述的機會。

  第三部分:說教學程式

  整個活動分為三大部分, 活動流程圖簡單明瞭地概括了整個活動,使大家一目瞭然,明白設計意圖,下面將其詳細說明一下:

  一匯入部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出故事主題

  出示兩個表情(微笑、哭泣)的圖片,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喜歡看哪一個表情?為什麼?我在此環節注意引導幼兒回憶原有的生活經驗,並組織幼兒分組進行討論,為下一步的教學的開展進行鋪墊。突出活動的教學重點,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二展開部分:理解故事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1、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據幼兒的無意注意佔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定的特點,為了避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後,提問簡單的問題:(1)故事的名稱;(2)有那些角色;(3)小蝸牛做了一件什麼事?

  2、分段播放課件,幼兒欣賞。教師分別提問:(1)森林裡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動物們在為自己的朋友們做什麼?(小鳥為朋友唱歌、小猴為朋友摘香蕉、小鴨為朋友送信(2)朋友感到怎樣?(非常感動、非常高興)(3)看看小蝸牛怎麼了?(不開心)猜猜它為什麼不高興?(放錄音:小蝸牛不開心的.原因)(4)幫小蝸牛想個辦法,想想它還能為朋友做什麼?(預報天氣,講故事,畫畫 )(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象並講述,幼兒自由討論)此環節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3 完整欣賞故事:請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根據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以遞進的方式提問:(1)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一件什麼的事情?(2)為什麼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大家?(3)大家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為什麼他們都認為小蝸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義:小蝸牛雖然能力非常小,只會爬,但它有一顆愛心,它想到了要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它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非常了不起。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三結束部分: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

  我依據幼兒的生活環境從三個方面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為大家帶來快樂的:(1)為爸爸媽媽做什麼;(2)為小朋友做什麼;(3)為老師做什麼。依據幼兒思維發展的過程,本環節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思考、討論,進而得出與幼兒實際生活相關的答案,並使幼兒有了行動的願望,促進幼兒發散思維的發展。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達到了教育的目標。

  製作“微笑”標誌:幼兒自制兩枚“微笑”標誌,即在圓形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啟發幼兒將其中一枚“微笑”標誌別在自己胸前,另一標誌則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溫馨的氛圍中,活動自然結束。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9

  一、說教材

  《小貓的生日》以幼兒熟悉的生活情景——過生日為內容,故事情節簡單易懂,畫面富有探究性,觀察推理是幼兒自主閱讀的主要能力之一,因此,活動中教師充分利用一個又一個隱性藏玄機的影子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並透過層層提問激發幼兒運用想象、推理,從區域性到整體進行推測,既鍛鍊了幼兒的觀察判斷力,也讓幼兒在閱讀過程中體驗到了動腦筋的快樂。

  二、說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透過觀察課件畫面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技能目標:能從影子的整體或者區域性輪廓大膽猜測故事中的客人,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標:樂意表達自己的理解,體驗與朋友一起過生日的快樂。

  三、說教學準備《小貓過生日》課件、小貓圖片、糖果、大圖書

  四、說教學重難點重點:透過觀察畫面瞭解故事內容,樂意表達自己的理解。

  難點:根據影子的明顯特徵猜動物,體驗動腦筋的快樂。

  五、說教學方法

  嘗試用觀察比較、對應匹配等方法,從影像的整體或區域性輪廓猜測朋友以及朋友贈送的禮物。在活動中樂意用簡短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的猜想。在看看、猜猜、找找、配配的過程中體驗為小貓慶祝生日的快樂。

  六、說教學過程

  (一)引題,觀看課件1(小貓)師:寶寶,看看這是誰?跟它打個招呼!(鼓勵幼兒大膽用普通話與小貓打招呼)師:小貓今天特別高興,知道為什麼?(觀看課件2)哪裡看出小貓要過生日?

  (直接引出,透過觀察封面,讓幼兒獲取有關於故事的資訊,發展幼兒語言的完整性,瞭解故事的封面隱藏的內涵。)

  (二)理解故事,聽聲音,觀看大圖書3(停電)師:哎呀,小貓過生日的時候,發生了什麼奇怪的事?(家裡停電了!請幼兒上前找出停電的那頁)師:停電了,什麼也看不見,小貓怎麼辦的?(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述解決停電的辦法)(一片漆黑的畫面,帶給幼兒視覺的衝擊,結合生活經驗發展幼兒語言及推理解決能力。)

  (三)觀看圖書4(小貓拿著電筒照)師:看看小貓找到了什麼?(手電筒)

  (四)觀看課件5(門鈴,客人來了)

  1。師:叮咚:門鈴響了,小貓拿著手電筒從門洞裡照照。(解疑故事中的解決方法。)師:這是誰啊?你們幫小貓猜猜看,(是小兔)為什麼呢?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請小貓開啟門看一看(課件6)猜對了嗎?(小兔,你好!請進請進!)

  2。叮咚:又有人來按門鈴了,小貓拿著手電筒從門洞裡照照,這是誰啊?誰來猜一猜?(刺蝟)為什麼?開啟門看一看,真的是刺蝟來了!(刺蝟,你好,請進請進!)

  3。叮咚:又有客人來了,小貓拿著手電筒從門洞裡照照,會是誰呢?長長的尾巴是誰啊?快請他進來看一看吧,(小猴,你好!請進請進!)

  4。現在小貓的家來了幾位朋友?我們一起數一數吧!(數1。2。3,同時出示課件)(推過剪影的效果深深吸引孩子探疑的興趣,在充分推測的過程中,用區域性到整體的觀察方法,完成的語言描述瞭解故事的內容與情節。)

  5。叮咚:還有朋友來啊,小貓的朋友可真多,我們來看看,哇!這次一下子來了三位朋友,到底是誰呢?開啟門看看(長頸鹿,梅花鹿,熊貓你們好!請進請進!)(能分辨主人與客人,感受朋友共慶的歡樂場面。)

  (五)完整講故事(幼兒在推測的過程中對故事情節有了一定了解,本環節透過互動式讀大書,進一步完整理解故事內容,以生動的語言適當修改原文中的語句,讓幼兒享受在以圖示文的過程中。)

  (六)引導幼兒給小貓送祝福,唱生日歌1。師:現在小貓家裡更熱鬧了,哇,電來了!小動物們一起給小貓過生日啦!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和小貓一起過生日啊?

  2。生日歌響起,引導幼兒唱生日歌。

  師:寶寶們,我們一起給小貓唱生日歌好嗎?

  3。分享糖果。

  (感受小貓生日的快樂,在高潮中自然結束,讓幼兒一起分享糖果,讓自己也身在小貓的生日Party中,感受好朋友過生日時的喜悅之情。)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10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喚起幼兒對母親愛的情感,使幼兒感受到親情是多麼美好《母雞太太和兩個蛋》幼兒園語言教案的內容,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故事中講述了母雞太太為了孩子出生辛苦孵蛋,及小雞知道媽媽的辛苦在蛋殼談論怎樣回報媽媽,喚起幼兒對母親愛的情感,使幼兒感受到親情是多麼美好這個故事,語言精練優美,抓住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這一關在鍵點,根據《綱要》精神和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二)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在感知和理解故事的過程中,體驗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2、能力目標:要求幼兒能簡單地表演故事中的對話語言。

  3、知識目標:鼓勵幼兒大膽地運用已有生活經驗理解和回答問題。

  (三)活動重點、難點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重點、難點的確定非常重要。由於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為主,故事教學的特點所以我把引導幼兒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本課的重點。由於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為主,所以我確定本課的難點是:要求幼兒能簡單地學習故事中小母雞和小公雞的對話語言。

  二、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為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的是一種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所謂"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課件中的內容;"聽"就是傾聽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講"就是幼兒的講,滿足幼兒想說的願望:"做"就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母雞和小雞們的語言,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這個方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與一中積極的學習狀態當中。

  (二)學法主要採用了"討論交流法"、"興趣導學法"、"綜合活動法"等"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幼兒語言的發展在於使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所以引導幼兒採用了"討論交流"的學習方法、而興趣是的老師,能吸引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所以還引導幼兒採用了"興趣導學法",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學習,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全體活動——全面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提高學習的能力。

  活動準備是:

  1、母雞家背景圖;2、母雞,小母雞,小公雞,雞蛋圖片和頭飾;3、模擬雞蛋;4、錄音機,磁帶。選擇以上直觀教具是為了激發幼兒想象力,營造寧靜溫馨的氛圍,起到以景激情的作用。

  三、學習過程

  師生的雙邊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注重幼兒學習知識的"過程化、經驗化及主動性建構",透過孩子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來解決問題。老師做到講得"少"一點,"引"得巧一點,讓孩子學得"精"一點,"活"一點,領悟得"深"一點,"透"一點。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式:

  第一部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師:(出示母雞家背景圖)有一隻母雞今天特別高興,我們來猜猜為什麼,好嗎?老師表演歌表演《咯咯噠》(5分鐘左右)

  剛才聽著音樂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這裡讓幼兒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力,引起幼兒的興趣。

  設計此步驟的依據是:

  文學作品與音樂本是一家,透過音樂與故事的有機整合,深深地感染了幼兒,以歌表演中可愛的母雞形象激發幼兒興趣,引出故事內容。

  第二部分、模仿想象:啟發幼兒學學母雞下蛋的動作,叫聲。

  設計此步驟的依據是:為後面表演鋪墊,母雞下蛋的動作,叫聲使孩子們表演起來更活臨活現增加表演的趣味。

  (一)聽聽、說說:

  (1)欣賞故事,記住故事主要情節;提問"我是母雞太太,小朋友喜歡我的故事嗎?記得故事裡有誰呀?"

  (2)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圍繞重點、難點開展活動。

  說說母雞太太怎樣愛小雞,小雞是怎樣愛母雞太太,重點鼓勵孩子說說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設計此步驟的目的是:

  1、先讓幼兒完整聽第一次故事,暫時不出現教具以免影響幼兒的注意力。

  2、出示教具講述第二次故事,借據教具幫助幼兒。

  3、在生生、師生間充分的互動中,透過互相交流和啟發性語言的運用,引導幼兒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情感體驗:"母雞孵蛋",帶孩子一起體驗媽媽愛小雞,小雞愛媽媽的情感。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

  1、創設發展語言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有充分的表演、講述的時間和機會,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

  3、用表演形式激發幼兒體驗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四、教學特色

  1、從情感態度、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等多角度體現了《綱要》的精神。

  2、注意將老師的"教"轉為孩子的"學",將培養孩子的能力貫穿活動始末。

  3、充分利用分組教學和語言環境創設兩種形式,限度地為每一個幼兒創造理解和表達的時間和機會。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11

  一、說設計意圖

  這個故事言簡意涵,寫的是貝貝的生日禮物雖然弄壞了,但失而復得的是全體老師,小朋友的愛和爸爸媽媽的關愛。作品富有童心和情趣,貼近幼兒生活。此次教學活動就是要讓小朋友感受當別人有犯錯是要寬容要諒解,也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因此,活動以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去理解和感受。特別在活動後程的應用遷移,更能讓孩子從自己出發去體驗和理解故事所包含的深層意義。

  二、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者起著導向作用。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喜歡欣賞文學作品,理解作品內容,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具體地說,就是要培養幼兒愛聽、愛看、愛講、愛表演兒童文學作品,能理解並複述簡短的句子。”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及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將目標定為:

  1、欣賞故事情景劇,並理解故事的內容,初步感受當別人有錯時能原諒。

  2、能大膽地講述和表演,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和父母對自己的愛才是最珍貴的禮物。

  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要讓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會複述簡單的詞語、句子如“對不起,是我的錯”“沒關係”等,感受當別人有錯時能原諒別人。

  難點是感受朋友間的友愛和爸爸媽媽對自己的無私的愛。

  三、說活動準備

  其實像這樣的故事,應該採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可以讓靜態的、呆板的畫面變成動態的、生動的情景。但是由於水平和時間上的問題,我先給鄰班拍攝了一個故事情景劇,在活動室創設一個生日晚會的氛圍,裡面有蛋糕和禮物,配好一首節奏歡快的《生日快樂》音樂歌帶,還做了故事中出現過的玩具小斑馬(一隻腳壞了,用雙面膠固定)準備好大的禮物盒子。。應該說,這些準備可以讓活動開展得生動一些,好讓小朋友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裡的活動前準備我不僅是“備物”還“備人”,在活動前我抓住孩子的原有經驗,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做好當別人有錯時能原諒別人的心理準備。

  四、說活動過程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活動的參與者、支持者、合作者。教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始終是起著引導和推動作用,要淡化自己的意見鼓勵孩子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整個活動流程為:1、情景匯入(發現問題)---2、情景劇欣賞(在故事氛圍中提出問題)----3情景劇演示(解決問題)----4、應用遷移。

  (一)、開始部分以開生日舞會,跳《找朋友》舞的形式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二)、情景劇欣賞(有目的的分段欣賞,先看第一段和結束部分貝貝收到了個大禮物盒子)

  1、師:昨天是一個叫貝貝的小朋友的生日,可是在他的生日會上他又哭又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咱們來看個故事。在看故事前先來聊聊小朋友,你們過生日會得到什麼禮物?哪件禮物是你最喜歡最寶貴的禮物?

  2、看第一段故事到禮物-小斑馬壞了,引導幼兒發散思維。

  3、快近看最後部分:貝貝收到了個大禮物盒子會是什麼呢?幼兒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三)、情景劇演示。理解了故事的內容之後,給孩子一個懸疑:貝貝到底會怎麼處理小斑馬壞了的事情?最後的大禮物盒子裡會有什麼?然後可以問小朋友們自己快不快樂,如果是你們碰到了這件事情該怎麼辦?

  讓孩子分四組,自由選出各個角色,進行模擬活動。再集中每組選出代表講本組的活動結果。

  (四)、集中完整欣賞故事一遍,看看整個故事的發展是不是和自己的一樣,或區別在哪裡。

  運用遷移---我在平時該怎麼對待當別人犯錯時,以及當自己做錯事時應該表示謙意,對造成的後果負出能力範圍內的責任。

  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無私的愛。

  結束部分---

  這部分是讓幼兒感受快樂大家庭的氣氛,體驗朋友們一起遊戲的樂趣,。播放《生日快樂》,幼兒和教師手拉手圍著禮物唱一唱,跳一跳,然後快樂地離開活動室,活動就此結束。

  教學反思:

  中班幼兒是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有意性行為開始發展,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禮物”這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透過移情體驗他人的心理。透過貼表情譜的目的應是幫助幼兒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試教時只是讓孩子貼了表情圖,卻沒有引導他們將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動說深說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詞彙較單一,有時甚至詞不達意,這些都需要教師想辦法激發幼兒使用準確而又有變化的詞彙。

  透過貼表情譜的目的應是幫助幼兒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試教時只是讓孩子貼了表情圖,卻沒有引導他們將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動說深說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詞彙較單一,有時甚至詞不達意,這些都需要教師想辦法激發幼兒使用準確而又有變化的詞彙。

  教學活動基本達到了移情環節說深說透的目標,難點也有突破。“不小心弄壞同伴的玩具該怎麼辦?”到這個環節就比較容易冷場,我用了激將的語言:“剛開始想辦法比較容易,越到後面就越難,看看哪些小朋友不怕困難,還能想出好辦法來。” 既體諒幼兒又富有挑戰性的語言果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教學效果比較滿意。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12

  一、設計意圖

  《小貓釣魚》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話故事,簡單有趣的圖片講述了一隻小貓和貓媽媽去河邊釣魚,開始小貓三心二意,沒有釣到一隻魚。後來,在貓媽媽的教育下一心一意的釣魚,終於的釣到魚。故事內容雖然簡單,但告訴了孩子做事要專心這一深刻的道理。

  我們知道,中班幼兒掌握詞彙的數量和種類迅速增加,同時他們的連貫性語言開始發展,運用語言交往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小貓釣魚》的活動組織不僅可以鍛鍊幼兒的傾聽、表達能力,最重要的是這次活動可以改善目前幼兒存在的諸如做事容易分心、專心時間不夠長等問題。

  正如新《綱要》指出:幼兒實際的學習是整體的、綜合的,幼兒園教育內容範疇的劃分是相對的,教育過程應該依據幼兒學習特點進行整合處理,以使幼兒真實而有意義的活動,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獲得完整的經驗,促進身心多面和諧發展。正因為以上幾點,此次活動的開展是非常須要和重要的。

  二、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幼兒語言教育階段目標和中班幼兒的年齡階段特徵,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以下3方面:

  1.認知目標:理解《小貓釣魚》的故事情節,知道小貓開始為什麼沒有釣到魚。

  2.能力目標:能完整的複述故事,生動的表演出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對話。

  3.情感目標:小貓釣魚的故事養成做事專心的好習慣。

  三、活動重、難點

  在活動目標的指導下,同時結合幼兒認知發展特點,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故事情節並在此基礎上覆述內容,而難點是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養成做事專心的習慣。

  四、活動方法

  為了更好達到活動目標,重難點,我將採用如下的活動方法:,在教法上,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活動組織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中”。因此,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提問法、講述法、直觀展示法。提問談話法中利用啟發式提問、遞進式提問開拓幼兒思維,促使幼兒積極言語表達想法。在故事的內容介紹中我將聲情並茂的講述以引起幼兒興趣和注意以便幼兒更好的感知故事情節。直觀展示法則是趣味掛圖對《小貓釣魚》的故事進行直觀具體展示,這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13

  設計意圖

  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選擇了這節語言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2、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有感情的朗誦

  3、鼓勵幼兒大膽創編與花色相應的夢,激發幼兒想象力與創編能力。

  4、理解散文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散文。

  5、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欣賞優美的語言,體驗散文中所洋溢的樂觀精神。

  活動重點

  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活動難點鼓勵幼兒大膽創編,激發幼兒想象力與創編能力。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回憶經驗直接匯入

  1、你們做過夢嗎?都夢到了什麼

  2、是誰讓你們做夢了嗎?

  3、教師小結

  基本部分

  欣賞散文

  1、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欣賞一首散文詩,聽一聽,都是誰做夢了

  2、它們都夢到了什麼呢?讓我們再來聽一聽

  3、它們的夢可真美啊,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吧

  4、這麼美的散文詩,讓我們一起來唸一念吧

  創編散文

  1、夢可真美呀,老師也想來當一回夢姐姐,送花給你們,讓你們也做很美的夢好嗎?

  2、播放音樂,"夢姐姐"為每個幼兒放一個小禮物,幼兒自由討論,大膽構思自己彩色的夢。

  3、那請小朋友看看夢姐姐送了你一朵什麼顏色的花,想一想你會做什麼顏色的夢,會夢到什麼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看看誰的夢最美,待會兒請你來給夢姐姐說一說。

  4、鼓勵幼兒創編與花色相應的夢,激發幼兒想象與他們不同的內容。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回答。

  結束部分

  小朋友做的夢可真美呀,我們把你的夢講給別的小朋友聽一聽。

  活動反思

  我運用了圖片課件向幼兒展示散文詩的內容情節,很吸引幼兒興趣,同時,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良好表達語言能力的機會,使他們能一步步深入活動,在活動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散文詩非常優美,加上課件優美的意境,保證幼兒整個活動的質量,在活動中,我只是活動的引導者,把更多說的機會留給孩子,讓幼兒真正做活動的主宰者。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1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語言活動《蘿蔔回來了》。

  一、說教材:

  《蘿蔔回來了》是一篇講述小動物們相互關心的童話故事,故事中以“蘿蔔”為線索,將小動物們把蘿蔔送給朋友分享的一個個情節,串聯成一篇充滿愛心和喜劇特色的故事。故事採用反覆式的結構,類似情節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其中描述小動物心理活動的語句既有重複,又有不一樣的內容,既易於為幼兒掌握複述,又對他們有一定的新鮮感,這一種方式給幼兒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因素,符合中班幼兒思維的特點,因而可以很好的為幼兒接受。

  故事中所反映的“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情感主題,正是當今孩子所缺失的一種美好情感,因為“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以及充斥利益因素的快節奏社會生活,讓現在大多數幼兒都缺乏“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情感體驗,進而造成了孩子的“霸道”、“自私”,這和我們和諧社會的發展宗旨是背道而行的。新《綱要》中也提出:“在與同伴的交往中,要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可見向孩子進行關愛他人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我們中班孩子,他們的交往熱情日趨高漲,並已逐漸學會了交往,這時候,給他們樹立起一個正確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態度,對他們今後的為人處世都將起到一個不容忽視的影響。

  結合故事特點以及孩子的年齡特點、培養目標,因此我選擇了《蘿蔔回來了》這個故事為活動內容,希望透過故事中善良、生動地人物形象來激發孩子們關愛他人的意識。

  二、說教學目標:

  (一)根據新《綱要》中的總目標,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三方面提出了以下幾個目標:

  1、 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瞭解小動物們相互關愛的美好情感。

  這是從孩子的知識培養維度考慮制定的,由於中班孩子的理解水平還處在初級水平,傾聽能力還需加強,加上本故事內容是很長的,所以我從故事的線索出發,讓幼兒來逐步理解故事內容。

  2、學習複述描述動物心理活動的語句。

  這個目標是從孩子技能的培養維度出發的,中班的孩子雖然能獨立講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但講話有時會斷斷續續,因此,我以語句的複述學習來促進幼兒的完整講述能力。同時我們也知道“行動和言語是相互強化的”,因此,我把這句心理描述的關鍵語句提煉出來,語句的複述也是增進孩子感受故事情感的有效方法。

  3、體驗相互關心、與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這個目標是從孩子情感態度培養維度出發制定的,“關愛他人”、“與人分享”這是故事的主要寓意,也是我們中班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應建立的情感態度,所以我制定了此情感目標。

  (二)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瞭解小動物們相互關愛的美好情感。

  因為故事是語言技能鍛鍊、情感表述的載體,只有把握了故事內容,才能進一步挖掘其教育意義,所以我把“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作為活動的教育重點。

  難點:體驗相互關心、與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因為情感的體驗是抽象的,中班幼兒的理解水平又有限,所以只有孩子在理解故事內容、充分把握故事人物形象的基礎上,移情至自己的生活經驗,才能激發起孩子對“關愛他人”、“與人分享”美好情感的真正感悟,所以我把它作為我的活動難點。

  三、說教學準備:

  本次活動我準備了以下幾樣物品:

  知識準備:幼兒認識故事中所涉及的動物以及食物。

  物質準備:雪天背景圖一幅,大蘿蔔圖片一張,故事錄音,小白兔、小猴、小鹿、小熊角色圖片各一張,腳印組合成的箭頭、打X的嘴巴圖片各4個;幼兒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生活情景圖片。

  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特點,他們的思維還處在具體形象階段,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利用角色圖,能夠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同時大蘿蔔圖片和腳印組合成的箭頭,清晰地表現出了送蘿蔔的過程,讓孩子清楚地感受到這種“自己捨不得吃,要和朋友分享”的愛的傳遞過程。幼兒關心他人、與人分享的生活情景圖片的運用,可以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以景促情,豐富孩子的表達。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所以我從“支援”、“引導”、“合作”三方面出發,主要採用了下列幾種教法:

  創設情境誘導法:利用背景圖片(大雪天),烘托出“蘿蔔”的珍貴,這一情景也讓孩子進入了故事情境,為後面體驗“關愛他人、與人分享”增加了感情砝碼。

  另外,在幼兒情感遷移部分,我也運用了“創設情境誘導法”,以孩子平時和同伴交往的情境照片,來喚起孩子關愛他人、與人分享的經驗。這是因為中班孩子的記憶是無目的的,因而容易遺忘,所以需要一定的情境來激起他的回憶,促進孩子的情感體驗。

  設問法:“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慧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呼喚和鼓舞”,所以每次欣賞之前我都進行了設問,讓孩子帶著問題進入故事情節,這樣不僅增強了孩子的注意力,也讓孩子能有目的的傾聽故事,利於故事內容的理解。

  講述法:中班幼兒的有意注意增強了,運用語速、音量的變化,透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為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直觀演示法:由於孩子的思維處於具體形象階段,抽象思維還未形成,所以對事物的認識依賴於圖片、模型等,這個故事雖然內容重複,但是涉及的人物眾多,容易混淆,運用圖片的直觀演示,讓孩子對人物形象以及“送蘿蔔”的過程能更清楚的把握。

  討論交流法:新《綱要》指出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所以,在活動中我運用了討論交流發,如討論:“為什麼蘿蔔又回來了?”、“小動物們為什麼都不吃蘿蔔?”來引導孩子萌發“關愛他人、與人分享”的意識。

  (二)學法:

  依據“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我採用了以下幾個學法:

  觀察法:孩子對生動的圖片總是有興趣的,所以我採用觀察法,讓他們觀察背景圖(大雪天)以及角色圖,這樣不僅增強孩子的活動參與性,也幫助孩子抓住故事線索,瞭解故事內容。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這也充分體現了新《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同時,討論的形式能給孩子寬鬆的講話空間,利於孩子思維的發展。

  視、聽、講結合法:這樣讓孩子透過多通道器官的感知,把語言和孩子的自我理解有機融合,特別是觀察“送蘿蔔”過程圖的環節中,孩子們在明晰角色間關係的同時,聽聽、講講,利於故事內容、語言的學習。

  模仿扮演法:這種方法主要運用在“心理描述”語句的學習中,在活動中,讓幼兒嘗試模仿角色的心理對話,在角色表演中體驗同伴間互相關心,願意與他人分享的美好情感。

  情境體驗法:情感的激發是需要介質的,特別是中班孩子,孩子處在具體思維像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的記憶特點、語言表達能力決定了他們不能把曾今發生的事情帶著感情完整講述出來,所以運用情境體驗法,在一幅幅的情景圖片幫助下,孩子才有話說,有情抒。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內容重複、語言通俗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激趣匯入,引發疑問。——完整欣賞故事,初步瞭解故事內容。——分段欣賞故事,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心理描述語句。——完整欣賞故事,體驗故事情感,遷移故事主題。

  1、激趣匯入,引發疑問。

  師出示背景圖,展開談話:“這是什麼季節?”“雪地裡有什麼?”“這麼冷的天,小兔子出來找東西吃,它看到蘿蔔會怎麼樣?”

  此環節的重點是激起幼兒的興趣,引出故事的線索,運用了觀察法和討論法,讓孩子對故事的背景有一個瞭解,突出了蘿蔔的珍貴。同時,在討論中可能有的孩子會說出“把蘿蔔吃掉”、“拔蘿蔔藏起來”等想法,幼兒討論得出的結論能讓孩子在故事傾聽過程中產生情感衝突,利於幼兒對故事主題的把握。

  2、完整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設問:“故事裡有哪些小動物?”“小動物有沒有把蘿蔔吃掉?他們是怎麼做的?”教師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角色圖。

  此環節的重點是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透過提問法、演示法,幫助孩子瞭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蘿蔔”這一線索的發展情況。

  3、分段欣賞故事,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心理描述語句。

  師分段講述故事,並提問:“蘿蔔是從哪裡來的?”,“小兔子把蘿蔔送給了誰?它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接下來又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小猴、小鹿、小熊同上)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按順序擺放角色圖和箭頭和打X的嘴巴圖片,並鼓勵幼兒用生動的語言模仿小動物的心理描述語句。隨後,教師組織幼兒幼兒觀察“送蘿蔔”路線圖,再次用故事中描述動物心理活動的語言來集體介紹送蘿蔔的過程。

  此環節的重點是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心理描述語句,教師透過提問法、直觀演示法的教法幫助孩子瞭解故事中情節的發展順序,幼兒透過視、聽、講結合法,模仿扮演法來學習重複的語句,增進對故事情感的理解,“送蘿蔔”路線圖的運用幫助孩子清楚瞭解了故事發展的順序,解決了本環節的重點。

  4、完整欣賞故事,體驗故事情感,遷移故事主題。

  教師提問:“蘿蔔是誰第一個發現的?最後又回到了誰的手裡?小動物為什麼都不吃蘿蔔?”“你喜歡故事中的小動物嗎?為什麼?”透過孩子的討論回答,教師小結:“小動物們知道要關心朋友,有好東西要和朋友們一起分享。”並順勢介紹本故事的名稱。

  接下來是遷移故事主題,透過提問:“你的好朋友是誰?”“你是怎麼樣來關心他的?”“好朋友又是怎麼樣來關心你的?”等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生活經驗,若孩子講述有困難,教師則可以播放幼兒生活中相互幫忙的情境圖片,幫助孩子講述。最後師小結:“我們小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願意與人分享,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此環節的重點也是本活動的難點,即體驗相互關心、與人分享的美好情感,教師運用討論交流法、情境體驗法來激發孩子對故事情感的把握和遷移,因為孩子的記憶是無意識的,同時孩子情感表達的語言能力還不是很高,所以要依靠一定的具體事物,因此孩子生活情景圖片的運用可以達到“以景促情”的效果,解決了本環節的難點。

  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15

  一、 說教材

  1、 教材分析

  “小馬過河”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透過小馬過河時與“老牛”、“小松鼠”的對話,以及“老馬”的提示。最後,小馬安全過河,並懂得了,遇到事情不能光聽別人說,還要多想一想、試一試,這樣才能夠增長才幹。

  2、幼兒情況分析

  中班小朋友年齡都在4―5歲之間,語言表達能力較好,能根據老師的提示,完整的複述故事。

  3、重點、難點

  瞭解故事內容,知道為什麼“老牛”說河水很淺,“松鼠”說河水很深。最後懂得其中的道理。

  4、教學目標

  a.引導孩子們熟悉故事內容。

  b.根據故事中的動物“小馬”“老牛”“松鼠”學會比較高矮。 c.透過故事的講解與分析,讓孩子們知道遇到事情應該怎麼做。

  5、教學準備

  a、五幅故事圖片、語言書。

  b、“老馬”、“小馬”、“老牛”、“松鼠”動物頭飾。

  二、說設計

  1、教法

  我採用直觀教學法、提問法、表演法來進行教學,透過直觀教學法視聽結合欣賞,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故事的內容,透過提問法,幫助幼兒加深故事中的對話情節、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透過表演法培養幼兒的表演力和想象力。

  2、教學程式

  A、運用小客人來做客的遊戲匯入活動

  B、依次出示故事圖片,將故事生動完整的講述一遍

  C、引導孩子一邊觀察圖片,一邊和老師一起復述故事。加強對話部分的複述。

  D、教師提問

  *教師:老馬對小馬說了些什麼?

  *教師:小馬最後過河了嗎?

  *教師:聽了這個故事,小朋友以後遇到問題應該怎麼做啊? (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句子來回答)

  5、活動結束

  教師請小朋友戴上頭飾進行表演,讓孩子們在表演中結束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