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推薦】二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彙總九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推薦】二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彙總九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分析教材]

  《醜小鴨》是人教版第四冊的最後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醜小鴨》改編的,故事中的醜小鴨是一個面對艱難曲折的歷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寫得十分感人,貼進兒童生活,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徵。

  [分析學生]

  小學低年級學生對直觀形象的圖畫比較感興趣,生動活潑、形象新穎、色彩鮮豔的刺激物最容易成為他們注意的物件。好動愛玩、富於想象、善於模仿、表現欲強是我班學生另一顯著特點。但他們雖然聰明活潑,卻缺乏認真細緻,讀起書來往往留於形式,沒有深入到課文內容表達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指導學生感情地朗讀,使學生的感情得到昇華。

  [教學理念]

  本課內容淺顯,故事性強,情節引人入勝,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文中的字詞極富表現力,詞彙豐富,理解課文內容主要靠自己讀書,自己意會。教學中我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朗讀時間和吸收內化時間,以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引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設計特色]

  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的過程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借教材的"階梯"引導學生一步步往上攀登。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改編或續編故事,編排課本劇。

  4、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體會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只要堅持追求美好的理想,逆境是會改變的。

  [教學流程]

  一、 自讀課文 ,貼圖講故事。

  1、各學習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完成兩項任務:

  1)自學生字詞,讀通課文。

  2)提出疑難問題,小組討論解決。

  2、把課前畫好的四幅插圖按照自己的理解順序貼在一張白紙上。

  這個教學環節就是過去教學中“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但是這樣的設計的意圖在於給學生提供一個語言表達的機會,讓他們把自己觀察和理解的結果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就會遇到困難或產生許多難題。

  3、按照貼圖的順序在小組內講一講這個故事。

  二、品詞析句,感情朗讀。

  1、再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故事比自己剛才講得好的地方。

  2、彙報交流,教師隨機指導朗讀和對字詞的理解。

  1)圖文結合,指導朗讀第一段。

  (1)觀察第一幅插圖,說說醜小鴨是什麼樣子的?

  (2)自由讀第一段,畫出具體描寫醜小鴨怪模怪樣的詞句。

  (3)用“這是一隻( )的醜小鴨”進行練習說話。

  (4)說說怎樣讀才能突出醜小鴨“又大又醜”的樣子。

  (5)小組比賽讀後互相評議。

  2)“醜小鴨感到非常孤單,就鑽出籬笆離開了家。” 讀這一句,我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來理解,因為大家都欺負醜小鴨,他感定激起求知的慾望。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品質得到了培養。

  這一教學環節是使學生從自身的情感體驗出發,去發現好詞好句和好的表達方式。這個過程就是自瀆自悟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是被動的接受老師告訴他們的好詞好句及好的表達方式,而是經過自主探究才發現的。

  教師在學生研讀過程中,恰當地引導,巧妙地點撥,及時地評價,不斷地鼓勵,透過"讀--議--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以悟促讀,把語感的培養落到了實處。

  覺不到溫暖,才覺得“孤單”,要讀出醜小鴨的不幸與悲傷的心情。

  3)指導理解“驚奇”和“羨慕”。

  (1)播放多媒體課件:醜小鴨仰望著潔白美麗的天鵝從天上飛過。

  (2) 說說醜小鴨驚奇時是什麼表情?(呆呆的、嘴巴張得大大的、眼睛瞪得圓圓的)

  (3)這時醜小鴨會想什麼呢?(天鵝真

  美啊!要是我也能變成白天鵝那該多好啊!要是我也有那麼多好朋友該多好啊!)

  (4)正因為天鵝有的醜小鴨沒有,但他又希望自己也要有,這就叫“羨慕”。

  (5)想一想,你們在什麼情況下會羨慕別人呢?

  (6)請同學們懷著這種心情讀一讀這一段。(自由讀,男女生賽讀)

  (7)學生互評,評出各自的優缺點。

  4)指導朗讀最後一段。

  (1)各小組討論:要讀好這個自然段,要透過觀察醜小鴨的表情來理解“驚奇”的意思,不生硬又到位。

  先從概念上解釋“羨慕”,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不失為妙法。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悟,而且每一次透過比賽讀、互相評價,力求讓學生感受到讀有所得的喜悅。

  特別注意哪幾句話?

  A. 學生彙報。

  1“美麗極了!”要讀出讚美的語氣。

  2 “啊,這難道是自己的影子嗎?”要讀出不相信的語氣。

  3 “啊,原來我不是醜小鴨,是一隻漂亮的白天鵝呀!”要讀出驚喜的語氣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

  B. 師生賽讀。

  C. 師生互評。全班再齊讀一遍。

  三、自主創新,改編、續編故事。

  1. 如果現在你再來講這個故事,有沒有信心比課文講得更好?

  1) 在學習小組內講。

  2) 每組派代表上講臺來講。

  3) 學生互評。評出“創意獎”

  2、你還可以接著這個故事講下去嗎?

  1) 學生自己續編故事。

  2) 學生互評,評出“異想天開”獎。

  四、自編自演,深化理解。

  讓學生自己在讀中體會感情,不是老師讓他們怎麼讀就怎麼讀,這就是自瀆自悟的過程。

  師生賽讀,更能激發學生讀的興趣,師生互評,特別是學生評老師,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

  這一教學環節是為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尋求進一步的發展,而不僅僅是學懂課文字身。由於教學過程中隨著學生的探究和體驗,所以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了很強的創造力。

  1、你喜歡這個故事嗎?為什麼喜歡?

  2、小組合作編排課本劇。

  3、每小組選一名同學扮演一個角色,合作表演課本劇。

  4、學生互評,評出“最佳演員”獎。

  經過反覆朗讀,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學生理解醜小鴨在逆境中堅持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已經水到渠成。

  課本劇是“語文實踐”的重要方式,學生在合作編排課本劇的過程中,自然就想到如何配上美妙的音樂、得體的動作,使語言更具魅力。這些都體現了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品質。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唐詩《早發白帝城》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北師大教材的編排特點為單元主題式,本詩是單元主題為“遠行”的一篇主體課文。全詩運用誇張手法,以輕快的筆調抓住極具特色的迴盪在耳畔的猿聲和早已越過萬重高山的輕舟,竭力描述了長江水流之急,輕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達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該詩氣勢豪放,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韻暢達。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更是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的極好教材。

  《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指出:要引導兒童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及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本課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審美情趣。

  二、說學情:

  二年級兒童透過一年級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本堂課教師積極引導學生獨立識字,注重多音字的正確讀音。李白是我國偉大的詩人,學生已經讀過了很多他的詩歌,對詩人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因此,教學中以學生積累的知識入手調動學生興趣,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熱情地參與學習。同時,學生已經學會了查字典的方法,在本詩的教學中,我適時地安排自學環節,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查字詞,理解字義,根據兒童認知水平來理解詩意,給學生建立自讀自悟的機會,同時邊讀邊想,培養他們的想象力,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本班學生情況,圍繞《課標》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精神,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認識7個生字,掌握多音字“發”“朝”“重”“還”的讀音;發揮學生主體性,對古詩的意思及意境進行理解、感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高興,急切的心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其中,教學重點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對古詩的意思及意境進行理解、感悟。教學難點是: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高興,急切的心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

  四、說教法:

  在教學中,我力求體現課標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利用網上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最佳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古詩教學,首先要打破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後串詩意的串講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備課時,我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以“讀中理解,讀中感悟”為著眼點,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學習,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體現“以讀為本”的語文學習理念。

  五、說課前準備:

  1、收集李白資料、詩歌。

  課前,我讓學生透過圖書、網路、社會等資源查詢有關李白生平簡介、詩歌等資料,以便讓學生進一步瞭解詩人。使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達到新舊知識的連線,情感的投入;同時也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2、網路課件。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雷鋒叔叔,你在哪裡》是人教版二年級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宗旨是讓學生明白:有愛,才會甘於奉獻;有愛,才會樂於助人。本文是一首兒童詩,作者以優美的語言和流暢的音韻,沿著“長長的小溪”和“彎彎的小路”娓娓的向我們述說著,輕輕地撥動著我們的心絃。讀完這首詩,要讓學生明白,人們尋找雷鋒、呼喚雷鋒,其實就是尋找雷鋒精神,呼喚我們都要向雷鋒同志學習。

  二、說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寫本課9個生字。

  2。 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

  3。 情感目標:透過朗讀感悟,懂得奉獻愛心,樂於助人。

  目標1、2為教學重點。在教學中,可透過多讀成誦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體驗,逐漸能夠背誦課文。結合本課,讓學生課前蒐集關於雷鋒的資料,並在上課時交流,培養了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目標3是難點,透過課件展示資料圖片,和課外延伸的小詩入手,使學生明白了要樂於助人,樂於奉獻愛心。

  三、說教法

  根據學生年齡特徵,確定“情景激趣法”、“指導朗讀法”、“故事法”、“展示法”等教學方法,以及“朗讀法”、“練習法”、“小組合作法”、“歌唱法”等形式的學習方法來教、學本課。力求緊密結合課文,貼近學生心理,符合學生年齡特徵。

  四、說教學流程

  1。匯入新課,先利用課件播放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出示圖片匯入,板書,並隨即講解“鋒”“叔”二字。然後,請同學們說說課前蒐集到的關於雷鋒的資料,講講雷鋒的故事。

  2。整體感知課文,首先利用影片播放《雷鋒叔叔,你在哪裡》,聽範讀,熟悉課文。然後自讀課文,教師提出初讀要求:讀準字音,勾出生字,標出小節,學生自讀課文。然後小組內自學字詞。教師只重點強調幾個易錯字的讀音:如“鋒、曾、濘、荊、瑩”都是後鼻音;“曾”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céng;“濘”讀第四聲,不要讀成第二聲;“棘”讀第二聲,不要讀成第四聲。

  字音讀準了,接下來讓學生把課文讀通順。同桌的小夥伴讀一讀,比一比,誰讀得好。同桌互相讀,互相正音。然後指名讀,讓學生讀出感情。

  最後,請同學們再把課文讀一讀,邊讀邊開動腦筋想一想:雷鋒叔叔到過那裡?他在那裡做了什麼好事?邊想邊做上記號。劃出有關的句子反覆多讀幾遍。課文的哪幾個小節講的是雷鋒叔叔幫助迷路的孩子?哪幾個小節講的是雷鋒叔叔幫助年邁的大娘?讓學生提出還有那些不懂的問題。

  3。深入理解課文,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首先學習第一、二小節

  學習第一、二小節朗讀時,重點指導兩個“你在哪裡”。講解第二個比第一個語氣加重,語調拖長,要讀出深情呼喚的語氣,要根據情感的起伏,讀出急與緩的變化。小溪和小路的話,語速稍慢,娓娓道來,“瞧”以後的詩句可適當提高音調。

  邊讀邊想這兩小節中,雷鋒都幫助了誰?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雷鋒叔叔幫助了小孩兒的?體會“濛濛”、“冒著”的意思。

  然後學習第三、四小節。法與第二小節差不多。要體會“荊棘”的意思。

  下一個環節,聽老師的朗讀,閉上眼睛做想象,如果你是那個迷路的孩子,或是年邁的大娘,你想對雷鋒叔叔說些什麼?學生自由發言,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最後學習第五小節。提示雷鋒叔叔在長長的小溪邊幫助了迷路的孩子;在彎彎的小路上幫助了年邁的大娘。他還會到哪兒呢?我們大家願意去尋找他好嗎?引起學生興趣後讓學生把第五小節讀一讀。並指導第五小節的第一句的朗讀,要注意:讀出急迫尋覓的感覺。然後突破重點。引讀:哪裡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在哪裡。

  討論: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雷鋒叔叔真的會出現嗎?這裡的“雷鋒叔叔”指的是誰?

  播放一段公益廣告,展示現實生活中“雷鋒”圖片,讓學生體會雷鋒精神一直鼓舞著人們,雷鋒就在我們身邊。懂得誰為人們做了好事,誰就是“活雷鋒”。

  最後,請學生看看書上的學習夥伴,他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讓學生找一找身邊的活雷鋒。

  四、鞏固練習積累“彎彎的小路”、“晶瑩的露珠”這樣的詞語嗎。試著用這些詞說話,或再找一些這樣的詞語,再讀一讀。體會這篇課文中語言的優美。

  五、板書設計

  抓住詩歌的層次結構,幫助學生理清條理。

  小溪 抱過迷路的孩子

  處處 愛的奉獻——雷鋒精神

  小路 背過年邁的大娘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秋天》是一首現代詩,主要表達詩人對秋天的熱愛與讚美之情,語言美麗,每一節詩都相當於一幅美麗的圖畫。

  (2)明確教學目標。

  以讀代講,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美,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與情趣。

  二、說教法

  詩歌重在朗讀,嘗試把詩的意境美透過朗讀表現出來,所以這節課用以讀代講的方式來完成。因為每個人的感悟與感受都不同,所以在備課時未用一些美麗畫面,也未用錄音。想讓學生用心自己去感悟、理解,然後得到自己的收穫。

  三、說學法

  在教學中教給學生一些學習詩歌的方法,例如朗讀:讀出力度、讀出長度、讀出速度;讀課文一讀字音、再讀節奏、三讀意境;抓住一些重點詞語去推敲,去分析感悟,這都是學習詩歌的一些方法。

  四、說教學程式

  1、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安排。

  由讀匯入,步步深入。以“秋”貫穿整個課堂,說秋、誦秋、品秋,誦讀出秋意,達到課堂的高潮,這一點做的不夠很好。作業也是為了進一步品秋,讓學生對課文有進一步的思考。

  2、說明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安排。

  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悟,這一點做到了。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學,教師不是簡單的教給,而是給予一定的影響,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說明重點與難點的處理。

  重難點放在了誦秋上,每一節詩都突出幾個詞語,在誦讀中感悟、理解。

  4、說明採用哪些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簡單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心中有數,更加明確我們課堂要做的事及步驟。

  5、說清楚課題的板書設計和設計意圖。

  板書是對課文內容的整理,因為前面誦讀部分做的到位,歸納概括就很容易了。在板書部分點明熱愛讚美的情感。 簡單,明白為目的。突出中心、主題。抓住三幅圖內容及作者的情感來設計,讓學生明白,且印象深刻。

  朗讀的課文以後講時,讓學生先讀,再做指導,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記住課堂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兒子,這個字眼在媽媽的心裡是神聖的。可是,媽媽這個字眼,在兒子的心裡是怎樣的呢?我們感動於“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而大力讚揚母愛的時候,也應該引導孩子們讀讀“黃香溫席”、“臥冰求鯉”這些頌揚子孫孝心的文章。

  本課中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沉甸甸的水桶。

  這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淺顯的文字中包含了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教學時,我們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講多少孝敬父母的道理,只要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這個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就可以了。

  教學目標

  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有三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

  3、學會體貼、孝敬長輩。

  教學重難點

  本文內容淺顯,人物對話多。不同的人說話的語氣不同,表達的意思不同,表達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讀課文,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感”列為教學重點。把弄清“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可老爺爺卻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作為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因此,我預設了如下的教學方法。

  1.換位揣摩

  讓學生走進文字,噹噹媽媽、噹噹老爺爺、噹噹兒子,與人物換位思考,透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字人物展開零距離的對話。

  2.以讀為本

  本課教學將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讀書實踐,透過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讀來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為大家介紹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教學分四步完成:

  (一)營造情感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對課文的學習、理解,離不開情感的參與。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就激起了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動力。因此,讓孩子們回憶媽媽的誇獎,模仿媽媽誇獎時的動作和表情,營造一個換位思考的空間,為後面揣摩人物的內心,表達人物的情感奠定了基礎。同時,老師也非常自然地匯入到了新課的學習:今天,課文中的三個媽媽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孩子呢,自然地走進文字。

  (二)體悟人物情感,落實語言訓練

  本環節以讀為主線,充分體現了“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在小組內開展合作讀書,互相比賽,互相學習。如,我在重點引導學生揣摩第一個媽媽說話時的語氣時,預設了這樣一個交流平臺:

  師:呀,你讀出了媽媽誇獎孩子的語氣,真了不起!老師很想知道,你剛才在誇獎這個兒子時,心情怎麼樣啊!

  生:我為我的兒子感到驕傲。

  生:我還為我的兒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後一定能成為一個很有名的運動員!

  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得怎麼樣?

  生:我覺得他還可以做出媽媽驕傲的表情。(生做抬高頭的動作,驕傲的眼神。)

  生:我認為他的話還可以說得更慢一些,那樣別人可以聽得更清楚,感覺這個媽媽也就更驕傲了。(生自信地讀)

  經過反覆的揣摩使情感得到昇華。讓孩子們很快就體會到作為一個媽媽在介紹自己的孩子時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與此同時,老師也以一個媽媽的角色加入到孩子們的角色體驗中——進行示範朗讀,聲情並茂地感染學生,創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此時,掀起了本節課的第一個高潮。對於第二個媽媽的話,我們完全可以放開手腳,讓他們自己去讀、去悟,將“授之以魚”轉換成“授之以漁場”。教學第三個媽媽的話時,我引導學生透過與前面兩個媽媽的對比朗讀來揣摩出第三個媽媽平淡、緩和的語氣。在充分的閱讀實踐中,孩子們揣摩領悟了三個媽媽的不同內心,表達出了三個媽媽的不同情感。更重要的是落實了語言訓練,培養了學生語感。

  (三)尊重教材特點,引導情感表達

  注重引導發現,鼓勵探究學習是這套教材中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我在這裡設計了一個透過自主發現,領悟文章深層含義的環節。抓住“直晃盪、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這些細小的地方發現水桶很重,並透過兩次朗讀來突破課文難點:第一個層次的讀——探究朗讀:依據自己的感受、理解,用朗讀表現出水桶很重;第二個層次的讀——動作體驗讀:藉助肢體語言,用帶上動作的朗讀強化出水桶很重,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對媽媽的體貼、關愛之情。

  (四)模擬文字情境,促進情感昇華

  為了順利突破課文難點,我抓住學生喜歡活動,樂於表演的的特點,模擬出一個老爺爺和媽媽對話的場景,讓學生透過扮演角色的方式,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和動作,並有聲有色又有動作地朗讀出來。最後,與生活聯絡起來,讓學生說說,講講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現,自己對待父母是怎樣的。這可以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受到教育,懂得“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板書設計

  一二三

  力氣大嗓子好不會

  翻跟頭唱歌幫媽媽

  好兒子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這是一篇二年級上冊的課文,在教材中屬於科學篇單元。本文講述了英國著名的科學家達爾文在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考察,經過認真觀察,反覆比較,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島上的昆蟲要麼翅膀特別大,要麼就沒有翅膀或翅膀特別小。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段用一句話簡單介紹了達爾文,第二段點明瞭這個有趣的發現是什麼,用“要麼………要麼………”的句式講清了島上昆蟲的現象,並且指出達爾文看到這一現象後感到十分奇怪。第三段先介紹了達爾文發現這一現象後的做法??“捉來許多昆蟲”、“比較”、“認真觀察”,接著用三句表示因果關係的句子講清了造成這一有趣現象的原因,即島上經常颳大風,昆蟲翅膀的大小直接決定了它們是否能頂住大風,適應環境,得以生存。最後點明這個有趣的發現為達爾文以後的科學研究(提出生物進化論,揭示適者生存的科學規律)奠定了基礎。

  細讀文字,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達爾文的發現有兩個層次,一開始是發現一種現象,後來是經過研究發現這一現象背後透露出的大自然中的本質規律。從而也體現達爾文熱愛大自然,觀察敏銳,具有尋根探底深入細緻的研究精神。在此基礎上我認為本課教學一方面引導學生知道達爾文的發現,另一方面要要引導學生讀懂達爾文怎麼會有這個有趣的發現。基於以上認識,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要求,針對學生的實際,制定以下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複述課文。2、學會本課19個生字,其中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讀不寫,理解“考察 、容易”等詞語的意思,用“要麼……要麼……”練習說句子。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達爾文熱愛科學,積極探究的科學品質,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勇於探索研究的精神,激發學生了解科學家的故事的閱讀興趣。

  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幫助學生讀準生字字音,認識新偏旁“車”,能按筆順正確書寫,辨析“容、究”的部首,並能正確、美觀的書寫。

  2、注重長句的指導,透過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式,使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採用換詞法、造句法、演示法、表述法等多種方法理解詞義。

  4、理清文脈,知道島上原來有哪三種昆蟲,各有什麼結果。

  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正確美觀地書寫其他生字,用“要麼……要麼……”練習說句子。

  2、複述課文,引導學生讀懂達爾文怎麼會有這個有趣的發現,也就是感受達爾文熱愛科學,積極探究的科學品質,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勇於探索研究的精神,激發學生了解科學家的故事的閱讀興趣。

  一、談話匯入,質疑激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今天老師發現××坐得特別精神,秋姑娘來到你身邊,你有沒有新的發現?和小朋友分享一下。接下來讓學生猜猜:一百多年前英國有位著名的科學家特別善於發現,知道他是誰嗎?出示圖片,介紹達爾文,同時我出示達爾文的文字介紹:達爾文是一百多年前英國著名的科學家。目的是與課文第一自然段對達爾文的介紹作比較,讓學生明白表達不一樣,意思一樣,然後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談話氛圍中進入板書課題??有趣的發現。認讀生字”趣“,指導讀準課題後,請學生根據題目來質疑,“讀了題目,你想知道些什麼呢?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帶著問題進入下一環節的教學。

  二、 初讀課文,掌握生字字音。

  1、 藉助拼音認真讀課文兩遍,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長句子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檢查小朋友的讀書情況。

  開火車讀生字卡片,正音。

  三、讀通課文

  1、第一自然段的教學聯絡開始對達爾文的介紹採用自讀,比較讀等形式,一方面讓學生讀通,另一方面感知說話的表達方式。

  2、帶著問題讀第二自然段“發現了什麼現象?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島上的昆蟲有幾種情況?一種是什麼樣的?另一種呢?有沒有第三種情況?只有在兩種選擇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要麼……要麼……”來說,從而理解“要麼……要麼……”表示只有兩種情況的存在。誰能象達爾文一樣帶著奇怪的語氣來讀一讀這句話?如果是你看到這樣的現象奇怪嗎?(指導讀好這句話,讀出他的奇怪)。

  3、達爾文發現了這個奇怪的現象以後是怎麼做的呢?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達爾文捉來許多昆蟲,反覆觀察比較,終於找到了答案。”你覺得達爾文找到這個答案容易嗎?誰再來告訴大家,抓住 “許多”、“反覆”、“終於”在讀中體會,透過學生一邊又一遍的互相告知理解“反覆”,用找朋友的方式感知“考察和觀察”意思,學習生字“較”,經過達爾文的不懈努力,終於找到了答案。那麼答案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原來,……便逐漸消失了。哦,原來是這麼回事,你知道告訴大家幾種樣子的昆蟲嗎?分句子朗讀,讓學生站在達爾文的角度告訴大家。在指導讀的基礎上理解“生存、容易”,並用“容易”說話。

  4、最後總結全文,這個有趣的發現,對達爾文後來的科學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習生字“研究”,“究”和“容”進行比較。

  四、指導寫字

  在本文的教學中,我抓關鍵詞為突破口,透過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式,使學生正確流

  利的朗讀課文。採用換詞法、造句法、演示法、表述法等多種方法理解詞義。透過書空、比較等方式來學習生字。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愛吃的水果》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是讓學生把生活中熟悉的水果作為討論的內容,說說自己對水果的瞭解,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增長見識。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對低年級口語交際課的要求及低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對本課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能抓住水果的特點按一定的順序說出水果的名稱、樣子、顏色和味道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和想像力。能積極參與討論,圍繞水果這一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專心聽別人說話的習慣,激勵學生敢於評價,學會欣賞。

  3、教學重點

  透過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說出自己最愛吃的水果的特點。

  4、教學難點

  根據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本課的難點在於:引起學生說話的興趣,鼓勵學生說、問、評,突出雙向互動特點。

  本節課充分利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利用實物水果激發這生學習的興趣,利用採訪創設活潑的課堂氣氛。

  二、教法、學法設計

  新課標要求低年級口語交際要使學生認真聽別人說話,學說普通話,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流,態度大方,有禮貌。因此本節課創設多種交際環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充分體現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調動學生愛講、敢講、會講,針對以上教學理念,教學中採用了以下方法:

  教法:

  (1)、指導觀察法。觀察是說話的前提,是交際的基礎。本節課,遵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他們有順序、有重點,抓住特點細緻地觀察水果。

  (2)、實物輔助教學法。藉助實物輔助教學,去誘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

  (3)、鼓勵欣賞法。在小組中、在班集體中的點評,主要是鼓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羨慕,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增強學生自信心。

  學法:

  (1)、自主學習法。

  (2)、合作學習法。

  在教學中,主要滲透了以上兩種學法的指導。透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說、問、評、議等口語交際去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根據交際課的特殊性,堅持聽、說、評為主要訓練方式,把“說”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程式設計:

  1、在激趣中交際。

  一開始,準備幾個謎語,讓他們猜猜是什麼?透過這種方式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學生猜出水果後。緊接著,讓孩子看看籃子裡有什麼?引起學生觀察的興趣,再指名學生用“有……有……還有的……”句式說一說。學生說完之後,有問他們這麼多的水果,想吃嗎?光想可吃不著,得用嘴來說,說得好才吃得著。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愛吃的水果。在揭示課題的同時,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設計意圖】教師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匯入新課,激發學生探知的積極性。教師透過採用“猜一猜”的形式變機械的傳授為自主的探究,以猜促學,以動促教,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步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2、在觀察中交際。

  理想的課堂教學不應是刻意雕琢的幾個程式或環節,應是一種無縫的,無痕跡的師生間心與心的溝通和連結。採用聊天似的語言來打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心裡距離,抓住低年級學生愛參與、喜歡錶現的特點,透過情景會話,讓學生看著水果說水果,吃著水果說水果,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明白了介紹一種水果的要求,從大小,顏色、形狀,味道等。這樣能使學生感覺到不是在上課,而是在聊天,能主動參與、樂於參與。這樣的教法才是學生喜歡的,也應是我要努力達到的。以“香蕉”為例,引導學生觀察並有條理地說說水果的樣子、顏色、味道。

  【設計意圖】為了張揚孩子的個性,老師要為學生提供施展才能的舞臺。引導學生在觀察中獲得直接的感性知識和實際的生活體驗,再一次創造了口語交際的興奮點,讓學生感受到獲得成功的滿足。

  3、在說水果中交際。

  ①先仔細觀察自己所帶的水果,然後四人一小組圍在一起把帶來的水果給小朋友介紹一下,要說出它的名稱、樣子、顏色和味道。這樣以小組為單位,面向每一位學生,認真參與,互相交流,聽說結合,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同時,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評價,養成他們認真聽別人說話,樂於與小夥伴進行交流的好習慣。

  ②同學拿著自己愛吃的水果說一說這種水果的名稱、樣子、顏色和味道。如果還知道這種水果其它方面的知識,也可以說一說,這樣幫助學生擴充套件知識。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老師的角色轉變為學科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促進者,課前放手讓學生查詢有關資料;課中,已經過“認水果”、“猜水果”的口語交際過程,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水果已有了相當的認識,進一步誘發學生積極思維,掀起了口語交際的又一個高潮。

  4、在遊戲中交際。

  把自己當做水果,給大家介紹一下。

  藉助學生的表演創設情境,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表演的積極性很高,他人在忘我的情景下放鬆地進行交流,在活動中把看、說、想、做、評有機地融為一體。

  【設計意圖】課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自主收集整理資料,師生合作努力培養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實踐精神、協作意識和創新意識,課堂上學生參與率高。

  5、總結

  選擇一兩種沒說過的水果,說說他們的顏色味道和樣子。

  總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力圖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在口語交際的訓練中,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教學規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及時發現口語交際中的不足,及時予以點撥指導,在課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係,在課堂上不僅讓他們聽清楚、聽明白,在聽的基礎上還要學會思考,學會給別人以補充和幫助,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雨後》,本課是二年級語文第四冊第三單元中一首優美的敘事詩。這篇課文是著名作家冰心的詩作。這首詩主要描寫一對小兄妹在雨後踩水嬉戲的情景和心理,文筆明快,語言幽默,洋溢著動人的童真與童趣。細細咀嚼、品味,就會感到其中更深遂豐富的內涵。這首詩先總寫廣場上赤腳的孩子“快樂得好像神仙一樣”,然後集中寫兄妹倆在雨後玩耍時的快樂。

  在這首詩中,冰心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新中國兒童幸福生活的歡樂圖。她寓情於景,寓理於境,通過幾個小小的畫面,創造出了一個既能捉摸,又可感知的生動歡快的藝術境界。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會課後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會認綠線中的4個二類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透過閱讀,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想象出孩子們在廣場上快樂玩耍的情景。感受文中孩子們玩水的快樂,體驗自己成長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能按照老師要求自主學習、朗讀、認字,體會小哥哥、小妹妹的愉悅心情,讀出感情。

  三、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這節課中,我根據二年級學生的閱讀實際情況,主要採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組表演,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法,在教學中讓識字、理解與想象、朗讀、表演互相穿插,層層遞進,引人入勝,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的活力的學習氛圍,達到能讀、會讀和讀好的目的。

  四、教學分析:

  由於本文語言淺顯,非常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所以,學起來比較簡單。但是,要想讓學生真正走進文字,與文字對話,還應多讀課文,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就是以讀為本,在朗讀中感悟,在感悟中再讀課文。設三關,要求讀的正確、流利、有感情,識字、理解與想象穿插其中。層層遞進,引人入勝,達到能讀、會讀和讀好的目的。

  五、教學時間: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步:觀察圖畫,匯入新課。

  1、出示[夏天景色] :夏天到了,你們高興嗎?

  螢幕出現幾個詞語:雨後 廣場 糟糕……糟糕!

  學生活動:根據提示的詞語,想象一段夏天裡發生的故事。

  [設計意圖]先開啟學生思維和想象的大門,引起學習興趣,如果有的學生讀過這首詩歌,按照本詩的內容去講故事,那也很好,順勢引導。我主要是想培養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以及對課文的一個初步瞭解。

  2、在學生說完以後,教師進行一個簡短的小結: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看見了孩子們踩水玩耍的情景,覺得非常有趣,就寫了一首詩,題目叫《雨後》。這時,教師板書課題,請學生齊讀。

  第二步: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活動:自由朗讀兒歌,自學不認識的字。

  2、透過學習,你們認識了哪些字?給大家講講吧!

  [操作方式]找同學當小老師,把自己學會的字講給大家聽,教師用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生詞,點同學讀,糾正字音,指出要注意的地方。相機點撥,有重點地指導幾個比較難認的字。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特別強,特別是已經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非常高,因此,完全不必老師扶持,該放手時就放手。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是想鍛鍊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三步:勇闖三關,朗讀課文。

  1、勇闖朗讀第一關,朗讀要求:正確

  學生活動:自由參賽朗讀,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讀得特別好的同學往往會獨立朗讀,不太自信的同學可能以小組為單位參賽朗讀,自由的朗讀形式可調動每個學生的朗讀興趣。

  [操作方式]學生互評時的標準圍繞“準確”展開:讀音是否準確,有無丟字落字。

  2、再闖第二關,朗讀要求:流利

  喜歡讀這首兒歌嗎?為什麼喜歡呀?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把詩歌讀熟了,讀流利了,就更喜歡了。

  螢幕出示兒歌,學生跟著讀,老師也跟著讀。

  [操作方式]一節一節的出現,如果一遍讀的不熟練,就再讀一遍,第二遍要求大聲朗讀。

  第四步:運用想象,感受童心童趣。

  1、課文都讀熟了,想想都知道了什麼?根據學生暢所欲言的發言,教師相機板書“快樂”。

  2、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小節,就把這一節好好地讀一讀吧!

  3、在學生讀完後,教師和學生重點交流:

  (一)首先感受小哥哥玩水的快樂。

  1、這時,如果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你會怎麼玩呢?請大家一邊看圖一邊自由讀第2小節,看看你又知道了什麼?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小哥哥”。

  2、教師提出學習要求:這節內容我想讓同學們來演一演,要想演的好,就一定得把這節內容讀熟,而且,還要想一想可以怎麼演?下面我們再好好讀幾遍,好嗎?

  3、在學生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教師請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上臺表演。表演完後,請學生評一評,你覺得他們哪兒演得最有趣?

  4、你們能把這種有趣讀出來嗎?學生自由練習讀,點學生讀,最後男生一齊讀。

  5、讀完後,教師相機採訪表演的孩子:“小哥哥,你剛才滑了一跤,覺得怎麼樣?心裡怎麼想的?”學生肯定會說玩水玩得非常高興。

  6、這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疑問:老師覺得奇怪,滑了一跤的小男孩,一邊嘴裡說著糟糕糟糕,一邊臉上卻發射出興奮和驕傲,這是為什麼呢?引導學生再次體驗孩子們的快樂。

  7、在學生談完體會後,把2、3小節連起來讀,透過表情朗讀來體驗小哥哥的快樂。

  (二)接著再來體會小妹妹的快樂。

  1、小哥哥玩得這麼開心,大家看(出示課件),小妹妹也不甘示弱,請一位同學讀一讀第4小節,其他學生思考:小妹妹在幹什麼?在想什麼?

  2、小妹妹在跑的時候,有幾個動作寫得特別傳神,仔細在文中找,你發現了嗎?

  3、在學生找出動詞以後,請同桌兩個同學一個人旁白一個人表演小妹妹,學生自由表演完以後,教師請一位學生演一演小妹妹,教師相機採訪小妹妹:小妹妹,你一邊跑一邊在想什麼呀?學生肯定會回答:我也想痛痛快快地摔一跤。這時,老師組織全班同學討論:小妹妹為什麼也想摔一跤呢?

  4、你曾經有過小妹

  妹這樣的想法嗎?你們能把小妹妹的這種感受讀出來嗎?可以一邊做動作一邊讀,學生自由讀完後,點多個學生讀,然後全班女生齊讀。

  [設計意圖]我主要是想透過小組表演,同桌表演的方式讓學生對文字進行再創造,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五步:朗讀第三關,要求:有感情朗讀

  1、老師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一段兒歌。

  其他同學評價老師的朗讀。

  2、學生活動:每小組選取其中的一段兒歌,合作表演小品,要求:生動有趣。小組表演哪一段,其他同學就朗讀哪一段。

  [設計意圖]學生的表演把課文的情景再現出來,更重要的是把雨後哥哥妹妹痛快的心情調動起來,再來朗讀,更加有感染力。

  3、附加關:背誦

  剛才那麼精彩的朗讀,讓許多同學都手舞足蹈,如果能背誦兒歌,相信你們一定表現的更棒!試試看吧!

  學生活動:背誦兒歌,老師和學生一起試著背誦兒歌,互相鼓勵。

  [設計意圖]是學生在熟讀、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第六步:總結全文。

  1、現在咱們把課文連起來,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看誰最能讀出孩子們的快樂?

  2、在學生讀完後,進行一個拓展練習:下雨還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快樂?讓學生自由發言:如捉魚蝦,打傘在雨中跑來跑去,看美麗的彩虹等等。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本課所在單元的課文屬於“親情篇”,主要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關心他人。本文是民間神話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記述的是沉香不畏艱險,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動了仙人,在仙人的幫助下,打敗了兇惡的二郎神,力劈華山,救出母親。

  經過研讀文字,我設定了三條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書寫“孝”、“充”兩個上下結構的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3、想象沉香撲進媽媽懷抱時的情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重點是透過朗讀理解,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難點是想象沉香撲進媽媽懷抱時的情景。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當我們面對的是兩年級的小學生,怎樣作才能讓他們有自己的閱讀體驗呢?怎樣才能實現我的教學目標,讓學生體會沉香的不畏千難萬險?為此我在教學中設計了很多的環節:透過圖片展示、語言描繪、多媒體動畫、播放錄音等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幻畫出對課文的情感體驗。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透過教師和學生的表演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同時在教學中也注重能力的訓練:聯絡課文內容補充句子、換詞理解詞語等。

  基於這一理念,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課文第一自然段比較簡單,主要感受沉香的“救母心切”。剛開始設計時分了三個層次來感受:一、讓學生說說對“救母心切”這個詞語的理解。二、透過師生對話演沉香拜別師傅的情景來感受沉香的救母心切。三、抓住“轉眼間”和“奔去”兩個詞來感受。經過試上發現寫字時間來不及,而且第一自然段並非重點段落,這樣會有喧兵奪主的感覺,所以取消了演沉香拜別師傅的對話。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講了沉香歷經磨難而毫不在乎,主要從三方面來寫:行路難;吃得苦;身受傷。本段句式整齊,出現了反覆使用的量詞,對文字核心價值的理解很有幫助。這重點段我是這樣處理的:

  一、總體感受沉香在路途中遇到的困難。

  二、分句指導感受。

  (一)第一句首先透過學生看圖和教師描述相結合感受高山的險峻和深澗的危險,以此感悟到沉香的勇敢。接著透過兩個“多少”來感受沉香翻過了無數座這樣的高山和越過無數道這樣的深澗。之後,讓學生積累詞語“跋山涉水”。最後進行感情朗讀和句式訓練。

  (二)第二句透過“幾隻”、“幾口”來感受沉香在路途中吃的很苦,之後給學生積累詞語“餐風飲露”,最後進行感情朗讀。

  (三)第三句抓住“一個個”、“一道道”來感受沉香受了很多傷,然後透過看圖再次感受,最後進行朗讀提升理解。

  (四)理解“一點兒也不在乎”。句式訓練:他一點兒也不在乎什麼?接著透過問題“那麼他在乎什麼?”來感受沉香一心想早日就出自己的母親,對於自己身受的苦一點兒也不在乎。

  三、齊讀第二自然段感受沉香一路上的艱辛。

  課文第三自然段講了沉香得到仙人的幫助打敗了二郎神。主要抓住“孝心”一詞,透過對“孝”字的觀察,明白子女對父母的愛就是孝,然後引讀。

  課文第四自然段也是文章的重點,講了沉香力劈華山。陶行知老先生說過:“真教育是一種心心相印的活動”。語文課堂就更要抓住文字材料中豐富的情感資源,注重情感的投入、心靈的共鳴。因為如果沒有“情”,教育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為了營造這份情,在教學中分了四個部分來走:一是抓沉香的心情“無比激動”並理解;二是理解“日思夜想”;三是透過觀看沉香劈山救母的視屏來引導學生讀好劈山的句子;四是透過圖片、教師描述以及師生對話表演來重現當時母子團聚的情景。這樣一步一步的積蓄情感,到後來的高潮母子相抱,顯得水到渠成,非常自然。

  最後說說我的板書:我認為,板書是一節課的眼睛,這眼睛未必要多,但要亮,要板出這節課的重點所在。因此,這堂課的板書我選擇了一個“孝”字。

  設想尚不成熟,望各位老師多多指導。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