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高中化學說課稿模板集錦七篇

高中化學說課稿

高中化學說課稿模板集錦七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說課稿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初中化學第三章"水氫"的內容可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水和氫氣,第二部分為原子結構知識的擴充套件。對於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節以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為題,討論了水與工農業生產等的緊密關係,在學生了解了水汙染產生的嚴重後果和防止水源汙染的重要意義之後,就應該對水作進一步認識,但教材只講了水的物理性質和水的組成,把水的化學性質分散到以後的其他章節中去,而把本節重點放在分析水的組成。教材的編排還注重了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絡,本節是在學習了原子、分子、元素、單質、化合物等概念基礎上編排的,因此,透過本節的學習,鞏固和加深了這些知識。透過實驗現象引出的氫氣,又為學習氫氣的性質作出鋪墊。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使學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質;b、透過電解水的實驗,使學生認識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瞭解水的化學式;c、透過本節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關係,並可進一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

  (2)能力目標:a、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b、培養學生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3)德育目標:a、透過電解水的實驗對學生進行物質無限可分性教育,培養實事求是的態度;b、透過觀看有關水資源和水的汙染的錄影,增強環保意識。

  3.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電解水的實驗和根據實驗現象分析確定組成水的成分元素。

  (2)教學難點:用分子、原子的知識解釋電解水,即從宏觀現象轉向微觀分析。

  二、說教學

  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過程如下:

  1. 以問題匯入新課,簡潔明瞭在講授新課前,透過計算機展示出兩個聯絡實際的問題,然後進入新課。

  2.歸納出水的物理性質。展示一杯水,培養學生從觀察中發現問題,學生結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質。

  3.分析實驗現象,探究水的組成,進行微觀解釋(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課件展示出一組富有探究性的問題,引出水的組成這個重要知識點。因此,作好演示實驗尤其關鍵(展示實驗),書第48頁,這是未改進的演示實驗,實驗效果不直觀,效果不好;這是改進後的實驗,使實驗效果更清晰、更直觀,更便於學生主動根據實驗進行探究。學生透過實驗探究出水的電解產物——氧氣和氫氣,然後學生根據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的種類不變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水屬於化合物,重點知識得以解決。

  (展示課件)分析了水的組成後,接著展示電解水的微觀解釋圖片,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從討論中發現,問題得到解決,進一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難點也得以突破。

  4. 課堂練習鞏固,達標檢測。

  5. 觀看錄相:有關水資源及其汙染。

  三、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堅持"教與學、知識與能力的辨證統一"和"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原則,採用演示教學法、課件展示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諸方法之長,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組織,並體現以下特點: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重點改進了演示實驗,利用實物投影將實驗投在螢幕上,將實驗加以放大,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包括實驗裝置、步驟、現象都展現在每一個學生眼前,使實驗效果更清晰、更直觀,讓每個學生透過實驗探究得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突出了重點。 2.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透過課件展示出一組富有探究性的問題(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水屬於哪類物質?水分子是由什麼構成的?),給學生創造思維的良好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透過觀察實驗、思考、分析,最後探究得出結論。自制電解水的微觀解釋圖片,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將微觀過程進行宏觀模擬,化枯燥為生動,從而降低了學習難度,使教學難點得以順利突破。學生也為其形式之新穎,從而產生樂學情緒,激發了他們以探究為特徵的求知慾望。

  3.加大教學密度: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做到高密度的學習知識,大資訊量的最佳化處理,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利用文字閃動,圖象移動,顏色變換的手段,不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為了增強學生對水的分佈和水的汙染的感性認識,課上選擇一段"有關水資源和水汙染"的錄影,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4.最佳化教學過程:計算機以其獨特的功能創造良好的思維情景,培養探究能力,發展智力,教師、計算機、學生形成一個有機的組合。透過計算機不僅能學懂、學會、學活、學精,而且能促使學生樂學、善學、勤學、活學,師生共同進入教與學的自覺狀態和最佳狀態,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活力,優化了課堂教學過程。

  總之,我在設計本課教學程式時,力求符合探究學習的三個特徵:

  (1)學習者由問題或設計任務出發;

  (2)學習者透過觀察、假設、實驗等探究活動提出自己的解釋;

  (3)學習者透過表達和交流,檢驗或修正自己的解釋。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2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標準指出,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是構成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要素,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將來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打好基礎所必需的。所以,本節教材對學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後學習的理論基礎,又是 不可少的工具。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元素的概念,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2)瞭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

  (3)初步認識元素週期表,利用週期表查取一些簡單資訊。

  2.過程與方法

  透過對元素知識的探究學習,聯絡生活和地殼中元素含量,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培養歸納總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合作學習,學會與人相處,對生活中一些物質元素含量的確定,更加關心社會,關心自然。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元素的概念,元素符號。

  難點:元素的概念,元素符號的含義,元素週期表查取一些簡單資訊。

  課時:2課時

  二、學況分析

  1.知識基礎:此前學生把元素當成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現在他們已經學習了原子結構,就應該從微觀的角度對元素下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從而把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

  2.非智力因素:元素概念是教學難點,因為它比較抽象,而且對於“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中的“一類原子”這一定義,在沒有同位素知識準備時,學生難以理解。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再加上前三個單元學生學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不多(主要是空氣、氧氣和水),感性知識不充分,這就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針對這一問題新教材作了一定的調整,降低了教學要求,不過分要求把握概念的嚴謹性,只要求初步形成概念既可;也不必一步到位,只要學生能結合例項正確使用概念,理清他們的區別就行。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與指導學生閱讀、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並與多媒體有機結合。

  在教學中把握好知識的深度和難度。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 設定問題:

  (1)什麼是元素?

  (2)元素與物質之間存在什麼關係?

  (3)元素與原子的關係如何?

  (二)新課教學

  1.元素概念

  透過說明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使學生對“元素”有初步的印象。進一步分析,氫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相同質子數的氫原子。同樣,氧分子和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也具有相同的質子數。元素的概念在舉例中匯出。

  2.學生討論

  ①元素的種類由什麼決定的?

  學生總結:元素的種類是由核內質子數決定的。也就是說質子數不同,元素的種類就不同。

  ②單質和化合物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學生總結: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組成元素是否只有一種。

  教師講解:物質的簡單分類。

  3.元素只講種類,不能講個數。

  設疑:元素和原子有什麼關係?

  分析: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宏觀概念。而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講種類也可以講個數。

  舉例: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不能講成水是由2個氫元素和1個氧元素組成的。

  4.地殼中各元素的含量

  透過學生閱讀教材中地殼中各物質的含量,使學生認識物質的種類非常多,而組成這些物質的元素並不多,已經發現的元素只有100餘種;並要求學生記住含量最多的前3種元素。利用“養閨女”的諧音,幫助學生記憶。

  引導學生閱讀有關生物細胞中元素分佈的資料,使他們進一步認識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是由100餘種元素組成的。

  (三)知識遷移

  分組討論:課本P73,學生討論活動。

  利用討論讓學生領悟化學反應中什麼粒子一定改變?什麼粒子一定不變 ?元素種類是否發生變化?

  學生總結: 在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改變,而原子只是進行重新組合,沒有發生變化;元素的種類也沒有發生變化。

  (四)本節小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五)知識反饋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前3種元素是( )

  A.矽 鋁 氧 B.鋁 矽 氧 C.氧 鋁 矽 D.氧 矽 鋁

  2.元素之間的根本區別是( )

  A.核內質子數不同 B.核外電子數不同 C.核內中子數不同 D.原子的相對質量不同

  3. 水是由__ 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構成的。

  4.某物質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__元素,還可能含有__元素。

  (六) 課後作業

  1.從生物學或科普刊物中查詢幾種食品的元素組成,並列表說明。

  2.查閱資料,瞭解地殼中含量交大的集中元素及其存在。

  3.背誦課本P75,常見元素名稱及元素符號。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節教材是人教版化學必修2第二章第二節的教學內容,是電化學中的重要知識。初中化學已經從燃料的角度初步學習了“化學與能源”的一些知識,在選修模組“化學反應原理”中,將從科學概念的層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較系統深入地學習化學反應與能量。該節內容既是對初中化學相關知識的提升與拓展,又為選修“化學反應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礎。該節分為兩課時教學,本課為第一課時。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能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和構成條件,初步形成原電池的概念,並能夠寫出電極反應式和電池反應方程式。

  生活在現代社會,學生對“電”有著豐富而又強烈的感性認識。當學生了解了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的原因,並感受了探究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過程之後,會對化學能與電能之間的轉化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正是基於學生的這種心理特徵,教材開始的幾個設問,把學生帶進了“化學能與電能相互轉化”的探究之中。從能量轉換角度看,本節課程內容是對前一節課中“一種能量轉化為另一種能量,能量也是守恆的;化學能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它同樣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熱能和電能等”論述的補充和完善。從反應物之間電子轉移角度看,原電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還原反應本質的拓展和應用;從思維角度看,“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思想,是對“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思維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2、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①學生透過實驗探究認識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和構成條件,初步形成原電池概念。

  ②能夠寫出電極反應式和電池反應方程式。

  (2)過程與方法

  ①學生透過對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學習,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理解科學探究的意義,基本過程和方法,初步養成科學探究的能力。

  ②能對自己探究原電池概念及形成條件的學習過程進行計劃、反思、評價和調控,提高自主學習化學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學生透過探究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奧秘,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與喜悅,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

  ②讚賞化學科學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貢獻,關注能源問題,逐步形成正確的能源觀。

  3、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4、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金屬的性質、電解質溶液及氧化還原反應等有關知識;在能力上,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學生在生活中對電池也有所瞭解。學生喜歡透過實驗探究化學反應的實質,由實驗現象推測反應原理,學生對本節課會有所期待。

  二、教法分析

  教育學理論認為,選擇和採用教學方法時,不僅要根據學科的特點,而且要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的認知特點選用。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教學離開了實驗,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本課主要採用了實驗探究法、再結合問題探討法、分析推理和比較歸納法等教學方法,更好地突出本課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在教學中還合理地運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便於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學法指導

  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的實驗需要,採用分組實驗探究、問題探討、分析推理和比較歸納等方法,並結合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在實驗→觀察→討論→推測→驗證的過程中,學習和理解原電池的概念、原理和構成條件。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養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習慣,並學會運用觀察、比較、歸納等方法去分析、解決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教學程式

  教與學是有機結合而又對立統一的,良好的設想,必須透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我是這樣安排教學程式的。

  (一)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建立新思維

  我邀請學生一起動手利用西紅柿,蘋果讓電流計的指標發生偏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問題:在這個現象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呢?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1)引導學生複習金屬鋅和稀硫酸的反應,提出問題:

  鋅和稀硫酸反應的型別屬於哪一類?

  這個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是否發生變化?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什麼?

  用雙線橋法表示鋅和稀硫酸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以及數目?

  (2)透過分析鋅和稀硫酸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情況,作出大膽的假設:如果讓鋅失去的電子在閉合迴路中發生定向移動,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從而引導學生設計出電子定向移動的閉合迴路,得到銅鋅原電池的裝置圖。

  (3)透過分析設計,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得出實驗結論。教師因勢利導提出問題:電流計的指標發生偏轉,說明產生電能,依據能量守恆原則,能量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憑空消失,那麼電能到底是什麼能轉化而來的呢?和學生一起分析從而初步形成原電池的概念。

  這種透過問題情景的引入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又能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進入學習主題,避免思維的盲目性。

  (二)師生互動,傳授新知

  這部分的教學內容分為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和原電池的構成條件兩部分。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採用分組探究,再結合設疑法,分析推理和比較歸納法等教學方法,並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

  1、原電池形成條件的教學:

  教材中“構成原電池的條件”這一討論題,問題過於空泛,考慮到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概括能力還不是很強,單純的討論可能會無從談起。因此,我在這部分內容教學時,主要採用實驗探究法。依據之前設計出的銅鋅原電池裝置提出問題:如果更換銅鋅原電池中的部分電極材料,那麼電流計的指標依舊會發生偏轉嗎?得到實驗方案。藉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設計的實驗方案,我把學生分為四大組,共八個實驗,透過分組對比實驗,根據實驗現象的不同,分析可能的原因,交流討論,得出原電池的構成條件,讓學生體驗學習化學的樂趣。

  2、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教學:

  原電池原理教學時,我採用問題引導,動畫演示,討論交流,歸納總結等方法。利用多媒體展示原電池工作原理的微觀示意圖,使學生直觀的觀察到原電池中所發生的一系列的變化,如電子的定向移動,電流的流向以及陰陽離子的定向移動。引導學生寫出電極反應式和電池反應方程式。在初中物理已有的知識儲備的基礎上,透過電流的方向來確定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並和學生一起討論總結判斷正負極的其他方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在大腦中初步形成原電池的概念。

  最後利用銅鋅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解釋在新課之前的實驗現象,說明蘋果,西紅柿中含有電解質溶液,和銅片,鋅片以及導線共同構成了一個原電池裝置,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使電流計的指標發生偏轉,透過這個現象的解釋,使學生感受到化學世界的奇妙,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

  (三)練習鞏固內化新知(見學案)

  (四)學生小結昇華新知

  課堂小結,讓學生在學案中自己小結,能使學生體會到一堂課中的樂趣和收穫,老師做要點補充。

  (五)佈置作業

  1、(必做題)課本44頁1題、2題

  2、(選做題)製作水果電池。

  五、板書設計(略)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4

  苯是繼烷烴、烯烴這些鏈狀烴學習之後,向學生介紹的另一類重要的環狀烴,它的學習使烴的知識更加全面和系統 。以下是高中化學苯說課稿,歡迎閱讀。

  一、教材的地位和

  苯是芳香烴典型的代表物,苯分子結構中特殊的化學鍵決定了苯的化學性質,因此教材在介紹苯的化學性質之前,首先介紹了苯分子的結構,透過苯分子結構中的獨特的化學鍵的分析研究引出苯的---兼有飽和烴和不飽和烴的性質,透過苯分子化學鍵的分析研究引出下節課苯的化學性質,為下節課苯與溴的反應、苯與硝酸的取代反應的講解奠定了基礎,使學生體會結構決定性質的辯證關係。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瞭解苯的物理性質,理解苯分子的獨特結構,瞭解苯能夠燃燒。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實物展示、學生自學瞭解苯的'物理性質;透過對苯分子式的可能結構的分析,與提供的資訊資料分析最後得出苯的特殊結構。

  三、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苯”之前已學習了烷烴——甲烷、烯烴——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單鍵、碳碳雙鍵的一些特徵反應,所以學生在探究苯結構時,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少部分學生甚至還有碳碳叄鍵及環的概念,具備了一定的“先備知識”,這正為“後續學習”奠定了必要的知識基礎。我們應引導學生對比前面剛剛學過的甲烷和乙烯的性質得出苯的獨特的性質,幫助他們建立有機物“結構——性質——用途”的認識關係,逐步熟悉研究有機物的一般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苯的分子結構的研究與其能夠燃燒的化學性質。

  (2)難點:苯分子結構的推斷,理解苯環上碳碳間的化學鍵是一種介於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獨特的化學鍵。

  (3)關鍵:正確處理苯的分子結構與其化學性質的關係。

  高二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邏輯分析、歸納、概括和綜合的能力,另外烷烴、烯烴的學習使他們對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的性質比較熟悉,所以學生在探究苯結構時,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

  四、說教法

  教學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改變了過去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變為師生互動式教學,本課堂上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加強與學生的合作。因此本節課以討論為主,在充分準備實物、圖片和各種有關資料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來組織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引入】“有人說我笨,其實並不笨;脫去竹笠換草帽,化工生產逞英豪”,猜一字。(苯)

  【苯的發現】19世紀歐洲許多國家都使用煤氣照明,煤氣通常是壓縮在桶裡貯運的,煤氣用完後桶裡總剩有一種油狀液體,但長時間無人問津。1825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對這種液體產生了濃厚興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時間提取這種液體,從中得到了一種含碳氫的無色油狀液體。熱拉爾等化學家測定該物質的分子式為C6H6,並命名為苯。這

  就是今天廣泛使用的化工原料——苯。

  【設計意圖】用學生感興趣的猜字謎引入,學生的興趣瞬間被調動起來,然後一步步地被指引到所要學習的內容苯,苯的發現史更讓學生知道了苯的來源,更讓他們知道生活中有化學,化學牽引著生活,聯絡著生活,要善於發現,敢於質疑。

  2、實物展示,引發探究

  A、在學生對苯這種新物質充滿好奇的時候,我及時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用密封的小瓶子盛裝的苯發給學生,讓學生“看一看”苯有哪些物理性質。

  B、再讓學生探討苯還有哪些物理性質,應該如何得到呢?學生提出:溶解性、密度、熔沸點等問題。在試管中倒入2毫升苯,在加入4毫升水,振盪,觀察現象。探究苯的密度和溶解性,學生會觀察到苯不溶於水,學生會觀察到下層體積大的是4毫升的水,而上層

  體積小的是苯,很容易推測出上層為苯而下層為水,得出苯的密度比水小的結論。

  C、最後引導學生迴歸課本,找透過實驗未能得到的苯的物理性質。

  物理性質: 苯是無色、易揮發、有特殊氣味、比水輕、不溶於水、熔點5.5℃,沸點80.1℃的有毒液體。

  【設計意圖】在研究苯的物理性質時,實物的展示更有說服力,透過學生親眼所見使他們對苯的物理性質印象更深刻,我透過A.B.C三個步驟層層遞進地引導學生得出苯的物理性質,這種方法既避免了直接給出答案而使學生死記硬背的俗套,又能使學生逐漸形成實驗推斷的能力。

  3、精心設疑,實驗探究

  第一步,實驗探究

  給出苯的分子式C6H6,讓學生與飽和烴和不飽和烴的通式做對比,

  分析得出苯的不飽和度。引導學生討論猜測苯的結構。學生會得出苯為不飽和烴、可能含有多個雙鍵、具有與烯烴類似的性質這些結論,並得出苯的可能結構CH2=C=CHCH=C=CH2。

  結合學生已有知識,我會讓學生設計實驗驗證這些猜測,學生在前面乙烯內容已經知道,雙鍵能夠與溴水、酸性高錳酸鉀反應。所以學生就知道根據苯是否能使溴水褪色、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來驗證這一猜測。我把全班同學分為甲乙兩組分別透過實驗驗證假設是否成立,透過實驗,甲組會得出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乙組則會得出苯不能

  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這一結論,兩組交流實驗結果,可以認識到苯不是不飽和烴,苯中不含有雙鍵。

  第二步,化學史實

  由於探索的結果與學生的猜想並不一致,這時學生會非常困惑,此時我引出凱庫勒發現苯的化學史料,1865年的一個晚上,研究到深夜才睡的凱庫勒做了一個夢,夢中,一條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轉了起來,醒來後凱庫勒深受啟發,提出了苯的單雙鍵交替的環狀結構,此時我會讓學生想到凱庫勒提出的苯的結構應是怎樣的呢?我及時鼓勵學生轉變思維,討論得出苯凱庫勒式,進一步探究苯的結構。

  第三步,真相大白

  在學生討論之後,發現凱庫勒式中依然含有雙鍵,這與剛才的探究實驗得出的苯中不含雙鍵結論並不相符,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限於學生的知識水平,到這裡我就會直接向學生解釋苯凱庫勒式中含有的雙鍵是怎麼一回事。我會解釋到:這一特殊苯分子具有平面正六邊形結構,分子中 6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均處於同一平面上,各個鍵的鍵角均為 120°。苯中的碳碳鍵是一類特殊的化學鍵,苯分子中6個碳原子之間的鍵均相同,而非單雙鍵交替,每個鍵是一種介於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特殊鍵,既不同於單鍵也不同於雙鍵。畫成單雙鍵交替的凱庫勒式,僅僅是為了表示苯不飽和度的一種形式,因為苯的通式CnHn與飽和烷烴CnH2n+2相比還遠達不到飽和的狀態。

  【設計意圖】

  苯的結構探究這一內容是我的教學重難點,因此我在課堂中設定了“三步”教學步驟,根據學生認知過程一步步突破這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5

  一、教材結構和內容分析

  1.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全章以及在整個中學化學課程中的地位:本章開始學生初步、系統地接觸元素化合物知識,內容在化學實驗基本方法和化學物質及其變化之後。在本章和本節中,學生初步嘗試從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去探索(金屬)物質化學性質;從基本原理(氧化還原反應原理)去深化對這些性質的理解,這種學習方式的過程和方法一經掌握後,可以駕輕就熟地學習後一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內容。

  1.2、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理念,本著對教材結構和內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節教學的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金屬鈉,鋁與氧氣的反應,探索金屬的性質和金屬的原子結構的關係,

  2.技能目標:初步學會從實驗的角度探索和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本領。體驗透過實驗發現化學問題,揭示物質性質的過程與方法。

  3.情感目標:透過奇妙的化學實驗的操作(如鈉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學實驗現象(如鈉的燃燒反應)感受化學世界的美妙變化,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

  1.3、重點、難點

  重點:鈉在不同條件下和氧氣的反應以及如何從實驗的角度揭示這些反應的過程是本節課堂的重點

  難點:鈉在不同條件下的反應及其產物的比較分析是本節教學的難點,以及金屬的性質與金屬的原子結構之間的關係。

  二、教法

  以上的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是本節成功與否的關鍵,透過什麼樣的教法和學法顯得異常重要。

  我的教法是:

  1. 邊講邊實驗。這是化學教學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識的建構過程,充分體現建構理念。具體如何去做呢?我的方法是教師演示和學生演示相結合,比如用小刀切鈉,讓學生去實驗,去體驗,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己去思考,這樣做完全符合新課程的學生主體的理念,不要老是老師做學生看,老師提問題學生回答問題。

  2. 提出問題展開討論並及時總結歸納。可以是老師提出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在充分認識實驗現象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可以是學生與學生的討論,也可以是師生討論。如可以在鈉、鋁和氧氣反應學習完了以後,及時總結這些物質和氧氣反應時表現出來的還原性,從反應的難易程度總結還原性的強弱,從整體上把握金屬和非金屬的反應。

  三、學法

  學法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多做比較,如學生在學習鋁和氧氣反應的時候可以去比較,兩個實驗做法不同但是現象一樣,又如鈉在不同的條件下和氧氣反應,不比較難以深刻認識過氧化鈉和氧化鈉的區別。

  那麼,這種教法和學法如何應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呢?下面談談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堂。其實,書本上的思考和交流部分就是引導學生展開對金屬部分的學習,但是不具體。我讓學生自己暢所欲言,去列舉在生活中瞭解到的金屬的反應,比如鐵的生鏽,銅綠的產生,鐵質菜刀為什麼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銀白色等,激發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學習興趣。

  (二)複習舊知。初中已經接觸到一些金屬,這裡複習金屬的物理性質,讓學生認識金屬的通性;複習和金屬相關的化學性質,並分類歸納:鐵可以和氧氣反應,活潑的金屬可以和酸、鹽發生置換反應等。最後總結性思考這些反應中金屬原子的失電子情況,引出性質和結構的相互關係。

  (三)由此及彼,提出問題。鐵可以和非金屬單質氧氣反應,那麼其他的金屬呢?從金、鐵、鎂和氧氣的反應看,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可以讓學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屬呢?水到渠成的提出典型金屬鈉、鋁分別和氧氣反應的情況。

  (四) 師生互動,邊講邊實驗,探究鈉的相關性質。展示鈉的存放,取用和切割,從中讓學生領悟鈉的物理性質;從切割後截面的顏色變化讓學生體會過程中的化學變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思考,去認識鈉的化學性質活潑,並根據化合價自己去嘗試書寫反應方程式。為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主體的理念,接下來讓學生去思考鈉燃燒的情況怎樣,讓學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鈉,提供必要的儀器讓學生去加熱鈉,使之燃燒,觀察現象,比較性的提出問題,引出鈉的燃燒反應。從產物的顏色認識到這是不同於氧化鈉的新的物質,此時引導學生從化合價的角度初步認識過氧化鈉。

  (五) 比較著做實驗,認識鋁和氧氣的反應。從鈉的反應和鎂、鋁表面有氧化膜的層次,讓兩位學生比較著做實驗,觀察鋁在打磨掉氧化膜前後兩種情況下加熱融化後的現象,讓學生自發思考為什麼現象會一樣?認識到反應的發生,體會到緻密的氧化膜的保護作用。讓學生在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開放性的思考對鋁的氧化膜的認識,可以作為課外的作業讓學生進一步的拓展,提高學生能動的學習和收集材料並加工整理的能力。

  (六) 課堂小結。由點到面,讓學生思考金屬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很多金屬可以和非金屬氧氣發生反應,從化合價的變化認識到這些反應中金屬都體現出還原性。這樣和前面的氧化還原反應相呼應,並和本節課開始的時候金屬的物理性質的通性相呼應,增強課堂的完整性。還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從反應的難易程度入手讓學生認識到不同金屬還原性的強弱區別。

  五、認識和思考

  新課程倡導以“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這是廣大教師課堂教學中所要積極探索的問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圖嘗試指導學生使用這種方式進行學習,讓廣大學生不但要“學會”,還要“會學”、“樂學”,當仁不讓的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不但要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這種“漁”的過程。當然本節課還存在著許多的缺點和不足,請各位給予指正和批評。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6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說課的內容是離子鍵,位於高一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三節《化學鍵》的第一課時。接下來我將從教材,教法,教學過程三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離子鍵是高一化學必修2第一章第三節《化學鍵》的第一課時。

  初中化學中已經介紹了離子的概念,學生也已經知道Na+和Cl-由於靜電作用結合成化合物NaCl,又知道物質是由原子、分子和離子三種微粒構成的,但並沒有涉及離子鍵的相關概念。

  本節的離子鍵內容,是在學習了原子結構、元素週期律和元素週期表後在原子結構的基礎上對分子結構知識的學習,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對物質結構理論有一個較為系統的認識,從而揭示化學反應的實質,也為今後更深層次的學習化學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的確立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並結合《新課標》的內容標準,我確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離子鍵的概念。

  2.掌握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和形成條件,並能熟練地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 合物的形成過程。

  過程與方法

  1.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會用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問題;

  2.學生能掌握由個別到一般的研究問題的方法;從宏觀到微觀,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事物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探究化學反應的本質的好奇心;

  2、透過離子鍵的形成過程的分析,學生可以獲得懷疑、求實、創新的精神。

  3、 教學重難點分析

  根據知識本身的難易程度再結合學生的理解水平和我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難點 ①離子鍵和離子化合物的概念。

  ②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教學難點 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二、說教法

  本節教材涉及的化學基本概念較多,內容抽象。根據高一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雖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還是易於接受感性認識。

  根據教材內容我將運用實驗演繹法,歸納總結法,提問引導法來實施教學。 我將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使用討論總結,板書演繹,習題鞏固的學習方法來學習,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說過程

  (根據本節的教學目標,我對具體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1、新課引入:

  引入問題,請同學思考:

  ①為什麼物質的種類遠遠多於元素的種類?

  ②分子、原子、離子是怎麼構成物質的?這些微粒之間到底存在怎樣的相互作用?

  透過問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

  2、新課教學:演示金屬鈉與氯氣的反應的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所以我會給學生演示金屬鈉與氯氣的反應的實驗,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並思考以下兩個問題:①這個反應的微觀過程是怎麼樣的?②產物NaCl是怎麼形成的?透過實驗演示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接著由我來引導學生運用核外電子排布知識解釋NaCl的形成,並引出離子鍵的概念,分析其成鍵本質,相互作用等。

  由於離子鍵的概念比較抽象,用電腦演示離子鍵形成的過程並設計成動畫,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離子鍵的形成及概念。

  3、組織討論

  從產物NaCl和其他常見的離子化合物中元素所在元素週期表中的位置來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構成離子鍵的物質。之後,由小組派代表發表小組討論的結果,最後由我來評價總結。透過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學生不僅能互相溝通、增進友誼、交流觀點、合作性學習,而且其歸納總結能力也將得以鍛鍊。同時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4、過渡並設問引出電子式:

  在瞭解完離子鍵的概念之後,我將提出以下兩個問題:

  ①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層電子?

  ②如何用較為形象直觀的方法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

  來引出電子式並激發學生繼續深入探究問題的好奇心。

  講解電子式的概念並帶領學生了解原子,陰、陽離子的表示方法。儘量用較為形象的記憶方法進行講解。化學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提問是師生交流過程中的重要形式,是突破重難點的重要手段,是老師點拔的重要途徑,所以我會設定思考題判斷電子式的正確性,採取提問的方法讓學生訂正,鞏固新學的知識點。 從錯誤中歸納總結出書寫原子和陰陽離子的要點,同時,因為電子似的書寫,尤其是陰離子的書寫學生較容易犯錯,故以習題鞏固歸納其要點加深學生印象。

  5、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書寫及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這是本節的課重難點,在學習中,學生最易犯的是眼高手低的毛病。為了加深學生對錯誤的認識,課堂上我會先用電子式表示出三種類型的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說出書寫重點,然後讓學生根據出寫出一些常見的三種類型的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並讓學生在黑板上板書。之後再指出錯誤所在,得出書寫時的注意事項。這樣,學生聽起課來十分專心,印象也深。

  6、課堂小結:

  我會帶著學生一起回顧這節課所講的內容,列出本節課的知識框架,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個較為系統的認識。並留給學生的思考問題:這節課我們瞭解了金屬和非金屬之間的相互作用,那麼非金屬單質及化合物之間存在什麼作用?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四、板書設計

  化學鍵

  一、離子鍵

  Na+Cl2===2NaCl

  1、定義:帶相反電荷離子之間相互作用稱為離子鍵。

  成鍵本質:靜電作用

  成鍵微粒:陰、陽離子

  相互作用:靜電作用

  形成條件:活潑金屬和活潑非金屬化合。

  存在物質:離子化合物

  二、電子式

  1、定義:在元素符號周圍用小黑點(或×)來表示原子的最外層電子的式子叫電子式。

  a 原子

  b 離子(陰、陽離子)

  2、用電子式表示物質形成過程:

  離子化合物(AB,A2B,AB2型)

  AB型離子化合物:

  AB2型離子化合物:

  A2B型離子化合物:

  注意:

  1.離子須標明電荷。

  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併寫,相同的離子要單個寫。

  3.陰離子要用方括號括起來。

  ??”寫成“====”。 4.不能把“?

  5.用箭頭標明電子轉移方向(也可不標)。

高中化學說課稿 篇7

  主要教學內容

  (教學重難點)

  教法分析

  學法分析

  焓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教學重點)

  1、演示法:影片建立感性認知

  2、討論法:分析推理探究假設

  3、探究法:實驗證明或證偽

  4、討論法:得出探究結論

  利用推理和歸納的分析方法,結合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瞭解焓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熵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教學難點)

  1、演示法:活動建立感性認知

  2、講授法:介紹熵變概念

  3、討論法:分析推理探究假設

  4、探究法:實驗證明或證偽

  5、討論法:得出探究結論

  利用歸納和演繹的邏輯分析方法,利用常見的化學反應和物理變化,學習熵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熵變與環境保護

  (教學重點)

  1、活動體驗法:角色扮演

  2、討論法:環境保護與低碳生活或的必要性

  從體驗活動中感受熵增原理的簡單應用,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生活觀。

  【教法與學法分析】

  【教學流程】

  1情境體驗、引入課題

  由生活常識引入自發與非自發過程(影片播放:破鏡重圓、覆水難收)

  2認識概念、明確任務

  自發過程的定義,學習任務:研究化學變化中的自發過程的特徵

  3體驗活動、引發思考(焓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進行的影響)

  水從高處自發流向低處的過程中什麼物理量發生了變化?

  4探究一:焓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4.1引出探究、建立假設

  探究一:能量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假設一:化學變化的自發過程應表現為放出能量,即:△H<0

  4.2方法引導、證明證偽

  問題:如何驗證這個假設是否成立?

  方法引導一:證明:科學研究中,要證明一個假設成立,就是證明凡符合假設的所有情況都能得出結論。(一般為窮舉法)

  證明:例舉大量支援假設的例項(4-5個)

  結論:假設一可以成立嗎?(設計之初是希望學生做出肯定的回答,進而透過產生衝突引出“證偽法”,但實際教學中學生能力很強,透過獨立思辯做出了否定回答,認為舉出反例即可推翻假設,即直接可將“證偽法”引出。)

  方法引導二:更能體現科學本質特徵的方法:“證偽”

  證偽:要證明一個假設不成立,只需舉出一個反例即可。

  證偽探究:利用所給試劑Ba(oH)2(s)、NH4cl(s)設計一個實驗證偽假設一。

  4.3彙報結果、得出結論

  彙報結果

  探究結論

  “證偽”實驗

  說明:化學反應的自發過程並不是必須表現為放出能量,即△H<0不是判斷反應自發的唯一標誌。

  “證明”實驗說明:雖然很多例項支援了假設,但不能為假設的成立提供的確鑿證據。同時,證明的過程其實是在實踐中積累了經驗,即△H<0有利於化學反應的自發進行。

  5體驗活動、引發思考(熵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進行的影響)

  火柴棒的散落

  6概念支架、例舉經驗

  介紹熵及熵增原理,舉出常見的“熵增原理”的例項

  7探究二:熵變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7.1引出探究、建立假設

  探究二:混亂程度對化學反應自發過程的影響

  假設二:化學變化的自發過程應表現為混亂度增加,即:△s>0

  7.2頭腦風暴、自主探究

  任選證明實驗或證偽實驗

  試劑:cacl2(aq)、H2so4(aq)、Na2co3(aq)

  書寫化學反應式並說出證明或證偽的理由。

  7.3彙報結果、得出結論

  探究結論

  “證明”實驗說明:△s>0有利於化學反應的自發進行

  “證偽”實驗說明:△s>0不是判斷反應自發的唯一標誌

  8演示實驗、整合結論

  熱冰實驗

  整合結論:

  化學反應的自發過程同時受△s和△H的影響。

  △s>0與△H<0都是有利於化學反應的自發進行。

  二者因素影響趨勢相同時:

  △s>0、△H<0,反應自發;

  △s<0、△H>0,反應非自反;

  二者因素影響趨勢不同時:

  反應是否自發取決於△s和△H哪種影響更大

  9體驗活動、拓展思考

  熵與環境保護

  體驗活動:混亂的製造者與整理者

  拓展思考: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所耗費……?

  1、從“熵增原理”的角度思考人類社會的發展道路的選擇。

  2、從“熵增原理”的角度思考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收集比起來,何者難度更大,思考為什麼要提倡“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