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精品】說課稿模板合集五篇

說課稿

【精品】說課稿模板合集五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為略讀課文,是一篇富有哲理,引導人生,使人終身受益的文章。文章從“我”回憶小時候,有一次隨父親登上高高的塔頂,看蛛網般通往城市廣場的街道,父親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給了我一把開啟心扉的鑰匙切入,隨後記敘了我人生道路上兩次身陷困境、面臨挑戰的時候,就是父親的教誨使我得到了“走另一條路試試”的靈感和勇氣,最後走出困境,取得成功的事實,讓人從中感悟到:成功是一種態度,只要帶著希望出發,成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頑強的意志可以幫助人克服許多困難。當再一次衝破艱難險阻、經歷了苦難之後,通往廣場的路就又多了一條。

  二、說教材重、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深刻含義,以作者為榜樣,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理解內容的要求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大體理解內容即可,詞語的理解不作為重點,

  三、說教法

  自讀自悟、討論交流法

  本課為略讀課文,應以自讀自悟為主。根據葉聖陶提出的“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的思想,教師要更加放手,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逐步提高閱讀能力。

  說教學的大體步驟

  1、學生參照閱讀連線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

  2、抓住以下四個重點問題交流:

  (1)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事或句子是什麼?

  (2)引導理解欣賞重點句子

  ①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

  ②我大喜過望,腳下彷彿踩著一朵幸福的雲。

  ③那朵幸福的雲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與她告辭。

  ④從此,一條時裝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從我的時裝店裡流了出來。

  ⑤父親的教導讓我一生受用不盡——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3)體會文章的寫作特點:側重體會選擇材料的恰當和表達的詳略得當。

  (4)適當引導,聯絡生活實際。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確是一句讓人終生受益的話,儘管學生年紀還小,但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可適當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經歷(或所瞭解的事),以加深對“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理解,從中切實受到教益。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盲人阿炳創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表現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追求美好理想,敢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

  本單元的主題是“有志者,事競成”旨在讓學生透過學習課文去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和敢於同逆境、命運抗爭的精神。基於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根據新課程標準對五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所以我制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聯絡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夜景色和由琴聲聯想《二泉映月》樂曲豐富內涵的語句的意思。

  2、感受阿炳創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學習他敢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4、5節。

  教學重難點:體會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和這首名曲的豐富內涵。

  二、說教法和學法

  由於本課主人公阿炳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現在的孩子比較遙遠,對於缺乏生活經驗的小學生來說,領悟文章的中心以及樂曲所表達的情感,有一定難度。於是,我採用“創設情景,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的方法進行教學。以情感為紐帶,透過多種途徑,讓學生置身於情感體驗之中,把蘊含於語言文字中的情感讀懂讀透,以獲得真真切切的情感薰陶,努力體現“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

  三、說教學程式

  承接第一課時的教學,教學伊始我讓學生用筆勾畫出文章中描寫二泉映月的好詞佳句,,既理清了文章的脈絡,又倡導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

  緊接著,藉助現代資訊科技手段,用圖片展示了月夜美景創設了文章中詞語所體現的優美意境。我依次展示了“樹木蔥蘢、藤蘿搖曳、月光如銀、靜影沉璧、月光似水、水波映月、月光照水”等詞語的圖片。這些圖片的展示不僅深化了主題,而且也揭示出美景的薰陶是樂曲創作的前期基礎。

  本堂課的教學重難點突破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音樂欣賞,創設情境。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播的本領,而在於善於激勵、喚醒、鼓舞。所以我在開課伊始,就讓學生傾聽樂曲,旨在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的興趣和情感。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從而激發了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的強烈願望。聽曲後我讓學生談談聽這首曲子的感覺,並引出《二泉映月》曲名及其創作者——阿炳。

  第二部分:走進阿炳,瞭解坎坷,感悟創作的艱辛歷程。這一部分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難點。我透過課件出示相關資料,讓學生真正走近阿炳,瞭解阿炳,敘述引讀課文內相關的段落三小節,從而感受阿炳的“人窮志不窮”,不向命運屈服的骨氣。緊接著讀文直奔重點段四、五自然段緊緊圍繞“漸漸的,漸漸地,他似乎聽到沉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這句話,讓學生反覆朗讀,逐漸深入阿炳的內心深處。從而理解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衝動來源於他十多年的坎坷經歷與身心的巨大折磨,進而體會到他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二泉映月》說課稿(第二課時) 相關內容:推敲 教案《鞏乃斯的馬》教學設計關於小小即興演講會的指導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我教《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暖流》導學案從課本中走向生活 ——《艾滋病小鬥士》教學反思練習5(蘇教版五下練習5教學設計)檢視更多>>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第三部分:品讀琴聲,體會內涵。用為什麼這首樂曲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為什麼它在國際樂壇上享有盛譽兩個問題,把學生引入學習第5自然段,讓學生品讀琴聲,體會內涵。這部分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難點,我先讓學生潛心、專心地聽一遍樂曲。先聽,再說,最後接觸文字。符合人們整個認知過程,強化思考,水到渠成。我本著“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的方法讓學生從每一種琴聲所寄託阿炳怎樣的思想感情分三個步驟來讀,使他們讀懂讀好。接著更深一層讓學生帶著感悟來讀好,讀中感悟,悟後再讀,在一次次的朗讀中,一次次的提高中,學生讀懂了樂曲,融入了阿炳的內心世界。從而體會了文章的中心,使人物形象在學生頭腦中突現出來。

  第四部分:瞭解樂曲《二泉映月》的不凡成就。透過知識拓展補充人們對《二月映泉》樂曲的評價,尤其是對日本有名音樂指揮家小澤征爾先生 “這首樂曲太感動人了,像這樣的樂曲應該跪下來聽”中的“跪”字進行討論,激發學生學習阿炳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進而昇華文章的主題。課文總結朗讀,音樂聲再次響起,曲到酣至,學生不僅強化了語言文字的積累,而且也記住《二泉映月》這首表達心聲的名曲,記住一個平凡的名字——阿炳。

  四、板書設計

  聽:嘆息 哭泣 傾訴 吶喊

  感悟:人生如泉聲

  傾吐:化心聲為琴聲

  琴聲 ——— 情懷

  委婉連綿 讚歎 懷念 思考

  步步高昂進入高潮 抗爭嚮往

  舒緩起伏 恬靜激盪 愛…愛…愛…愛 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偉大精神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如夢令》是蘇教版六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第九課《詞兩首》其中一首。《如夢令》一詞所記述的內容十分平淡,大意是講述作者曾經飲酒溪亭,被自然界景緻和美好生活氣氛所薰染,以致酒醉,找不到歸家之路,撐船到處轉,沒想到闖到了荷花叢中,驚醒了一群同樣“沉醉”的鷗鷺。作者用語、造句一如內容一樣的平實、自然。它側重在寫景,融情於景。透過景物的描划來抒發和表達作者對自然的讚美和對生活的熱愛,故而意境創造含蓄深沉。通篇見景不見人。而事實上作者的行蹤早就融入到景物中去,成為意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教材處理】:引導學生用心展開想象,用眼仔細觀察,用口有感情地吟誦,在讀中展開想象,在想象中品讀、感悟詞中所描述的美輪美奐的意境,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對生活無限的熱愛。

  【重點難點】:

  1、抓住字詞,想象詞境,並能用語言描繪出來。

  2、有感情的吟誦詞並能吟出沉醉的感覺。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詞。

  2、初步瞭解詞的有關知識以及詞的學習方法。

  3、透過品味詩詞的境界,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感悟詞人的快樂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二、說教法:

  1、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中感悟,領悟中朗讀。

  2、情境創設:置身詩境,以景入情。

  三、說學法:

  1、讀中感悟:在反覆散讀、誦讀、品讀等各種朗讀形式下,能讓學生對詩詞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和情感上的調動。

  2、合作探究: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對作品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四、說教學程式

  (一)、匯入新課,初步讀文

  1、介紹李清照生平。

  2、回顧所學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區別詞與詩的不同點,介紹詞和詞牌名。

  3、由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的一句名言,“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明確學習要求,要求學生在學習中,用心展開想象,用眼仔細觀察,用口有感情地吟誦。

  4、指導朗讀。透過學生個別讀,集體讀,教師範讀,師生同讀等方式,引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停頓,讀出詩詞的節奏和味道。

  【設計意圖:瞭解李清照的生平,區別詞與詩的不同特點,明確學習要求,掌握學習方法。加強朗讀指導,體會詩詞音韻之美。讓詞“活”在學生的嘴上,才能“活”在學生的心裡。只有解決了難讀的問題,才能解決“難入”(入情、入境)的問題。】

  (二)、批文悟情,理清情線

  1、透過質疑,與學生共同探討學習詩歌的方法。

  2、透過總結出來的學習方法,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透過合作學習完成任務。

  3、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感情線索,繼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再指導學生讀詩歌,感悟把詩歌讀“長”了的樂趣,體味詩詞含蓄之美。

  【設計意圖:學生能透過問題提示,把握詞的大意,理清課文的感情線索。能夠有針對性地透過合作學習完成任務。】

  (三)、想象畫面,以圖悟文。

  1、引導學生尋找課文中所描寫的三幅畫面,分別是“溪亭日暮”、“藕花深處”、“一灘鷗鷺”。

  2、指導朗讀,展開想象,感悟美麗的畫面和意境,以及作者美好的心境。

  3、教師範讀,音樂伴奏,將學生再次帶入美妙的意境中。

  4、總結課文,我們認識到李清照她是多麼熱愛這美麗的大自然,熱愛著美好的生活呀!所以她醉了!

  5、在學生感情最濃的時候,引導學生背誦。

  【設計意圖:透過尋找畫面,幫助學生把握整首詞的基本內容,體會本詞的特有的“圖畫”美,並透過學生自己的拓展想象,讓畫面有“聲”有“色”,並透過學生的連續想象,在學生的頭腦中變成“動畫”透過文字與畫面的結合,在品讀中感悟詞中所描繪的意境之美,感受女詞人美好的心境。。】

  (四)、欣賞吟唱,適度拓展

  1、吟唱《如夢令》,感受詞的精煉,短短的幾句文字就能表達出內心的真摯感情,這既是對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對內容的藝術呈現。

  2、結尾處,告訴同學們唐詩宋詞是祖國文學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它給予了我們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希望同學們課外時間多讀一讀唐詩宋詞,從這些文學的經典中汲取更多的營養。

  【設計意圖:吟唱《如夢令》,感受詞的精煉,短短的幾句文字就能表達出內心的真摯感情,這既是對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對內容的藝術呈現。】

  五、說板書設計:

  抓住《如夢令》一文中的關鍵詞體會作者愉悅的心情,另外還帶著一份驚喜。並透過三幅畫面的描述,引導學生把握詞的大意,感悟詞的意境美。

  9 《詞兩首》

  ——《如夢令》教學反思

  單位:何家巖鎮中心小學

  一、《如夢令》這首詞是李清照青年時期的作品,回憶她一次郊遊流連忘返,醉於景、醉於酒、更醉於情後誤入“藕花深處”的一次奇趣的經歷,反映了她早期無憂無慮的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加強朗讀指導,體會詩詞音韻之美。讓詞“活”在學生的嘴上,才能“活”在學生的心裡。只有解決了難讀的問題,才能解決“難入”(入情、入境)的問題。

  2、在引導學生把握詞的感情主線時,利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書寫功能,讓學生在白板上勾畫出,讓全體學生能夠更加清楚、明瞭地把握住學習重點。

  3、透過尋找畫面,幫助學生把握整首詞的基本內容,體會本詞的特有的“圖畫”美,並透過學生自己的拓展想象,讓畫面有“聲”有“色”,並透過學生的連續想象,在學生的頭腦中變成“動畫”。

  4、吟唱《如夢令》,既是對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對內容的藝術呈現。

  二、本節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1、匯入時沒有設想中的理想,本想透過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功能,透過美麗的圖畫,優美的旋律,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說課稿 篇4

  1.說教學內容、物件

  《電子板報高手》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實驗教材小學資訊科技第二冊的內容,教材物件是小學五年級學生。

  2.說教學作用地位

  本課是這個單元中比較重要的一課,也是學生能熟練運用Word20xx創作電子板報必不可少的一環。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過了畫圖軟體,並在前面幾課掌握了Word20xx排版的基本知識、插入特殊符號,以及插入剪貼畫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形成學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另外要鼓勵學生從網上搜索資源、下載圖片,對文字、圖片、藝術字、圖形、文字框等版式設定進行整體構思,這些都是對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Word是應用廣泛、功能強大的文字處理軟體,兼有完善的排版功能。熟練運用Word軟體,是社會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基本要求。Word軟體的應用領域是文字處理和排版,當然Word的軟體教學之重點也就是這兩點。文字處理包括文字的錄入(這有涉及漢字輸入法的知識)、編輯、格式設定(字型、字號、顏色、特殊格式);版式設定包括頁面設定(紙張、邊距、縮排、間距、邊框、背景)、物件(圖片、文字框、藝術字)插入及版式;表格製作包括表格插入、修飾。

  3.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透過學習和製作電子板報,讓學生理解、掌握並熟練運用Word一章的各知識點;

  熟練運用Word軟體進行復雜圖文排版;

  培養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取資訊,處理資訊,應用資訊,傳輸資訊的能力;

  培養學生利用資訊科技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

  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

  4.說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重點:格式設定(文字、圖片)、表格製作。

  難點:版式設定(頁面、分欄、文字框)。

  關鍵:使學生清晰掌握藝術字工具欄的特點和作用,透過團體協作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從而正確掌握其使用方法。

  l 說教學法

  資訊科技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因此本課以任務驅動法為主,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資訊處理任務出發,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資訊的能力,從而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把探究——合作——創新的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方法、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輔之以比較法、演示法,並借用了藝術課的三位一體(即欣賞、技能、情感)教學法,以期達到教學效果的最最佳化。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著一個個任務透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教師採取任務驅動式的教學方式,佈置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自學→教師穿插介紹知識重點和難點→歸納結論、評價成果,即學生透過製作一份電子板報,在學中練,在練中學,並在其中要求融入審美情趣、網路技術、社交能力的展示。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運動與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四單元“運動和力”的第五課。本單元屬於力學知識板塊,學生初次學習,但對力已有初步的感受。教材從研究小車的運 動開始,轉到力的概念認識、力的測量;然後進入本課的學習。此前學生已經掌握用彈簧秤測定力的大小的實驗,本課的知識是學習第六課“滑動與滾動”的基礎。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與初中《科學》的力學單元聯絡緊密,為初中學生學習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慣性等知識打下了基礎。

  本課的探究活動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感知摩擦力和測量物體運動時的摩擦力。第二、研究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光滑程度關係,這一活動是要求學生根據材料來自行設計實驗、檢驗推測。第三、研究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重量的關係。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學科學、用科學能力的要求及本課特點,本人確定的本課教學目標是:

  科學概念: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接觸面發生摩擦,會產生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有關: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量有關: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

  探究技能:透過推測、設計實驗檢驗摩擦力與接觸面和重量的關係。發展識別控制變數、採集資料和記錄並運用資料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對研究問題作出合理解釋的探究技能。

  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認真實驗、根據資料得出結論的科學精神。

  本課的重點:認識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物體重量的關係。

  本課的難點;掌握測定摩擦力大小關係的實驗。

  二、說學法、教法

  教 法:以學生為科學學習的主體,教師主導課堂教學。在教學中主要採用實驗探究法。讓學生透過現象提出問題、推測猜想、設計實驗,透過實驗分析資料得出結論。 同時充分利用各小組的相互合作,使學生之間有更好交流,讓教學更容易突破重難點,再輔以課件教學,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情感。

  學法:與教法相適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分組實驗,相互合作,把大部分時間給學生實驗,整理資料和分析資料。教師只作適當點撥,從內容方法方面作歸納小結,真正做到“以探究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

  三、說教學程式

  1、談話匯入——認知摩擦

  好 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匯入不僅能激起學習注意力,更能拉住學生思維,引發學生思考。教學一開始,多媒體出示兩物體經摩擦後的對比圖片:一幅是新舊輪 胎對比圖片;一幅是新舊鞋底對比圖片。透過圖片的直觀感知,讓學生比較容易地認識“摩擦”現象,並讓學生思考,舉例說說生活、學習中的摩擦現象。我預設學 生可能會想到粉筆寫字、拉桌子、橡皮擦擦字等現象,最後,再強調指出“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有相對運動時都會發生摩擦”。透過這一引入教學,為學生理解“摩擦 力”這概念作好鋪墊,因為這個概念是建立在學生剛剛形成的“摩擦”概念上的。

  2、認識摩擦現象,感知摩擦力

  認 知了“摩擦”現象後,馬上引入“摩擦力”這一知識概念。在教學中我以提問滲入:在前兩課我們知道了當橡皮筋被拉長時產生了彈力;氣球吹大後噴出氣體,產生 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衝力。那麼,請大家思考一下,兩物體摩擦時是否也存在一種力?為什麼這樣引導?因為我想對“摩擦力”這個概念雖有“摩擦”現 象做鋪墊,但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感知理解,作一個很好的引入滲透,我覺得是十分關鍵的。因為如果將書上的摩擦力概念出示,直接讓學生理解掌握,我覺得比較勉 強,學生也必定理解不深。在此,以這樣的提問引導,就能讓學生較容易去思考聯絡,然後會嘗試感知尋找“摩擦力”。在學生自己感知摩擦力的活動中,我就及時 給予學生引導,比如:讓學生比較手掌按在桌面拖動和離開桌面拖動時的用力大小來感知摩擦力,同時提問還能用什麼方法感覺到摩擦力?從而希望學生自己去發現 更多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摩擦力。最後指出,摩擦力大小是可測量的:“剛好能使物體運動起來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明確了摩擦力大小可測量後,再將如 何測量,測量方法進行強調指導,為下一個活動作好鋪墊。

  強 調指導了測摩擦力的方法後,我讓各小組嘗試測桌上一樣物體(自己學習用品或教師準備的大小不一的螺帽)運動時的摩擦力。在這我想是否可提示學生:如果小組 內選的物品比較大,可放在地上測。這樣設計也是為讓學生彙報結果並分析時引起學生的思考(接觸面關係)。然後讓學生彙報所測物體及結果,老師簡單板書後提 出疑問:請大家思考一下,我們讓物體運動起來的摩擦力大小不一樣,是什麼原因?什麼因素引起的?這裡的活動設計一是為了讓學生熟練並掌握測摩擦力大小的方 法;二是為引出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對比實驗。

  3、設計實驗、推測猜想

  當 學生提出猜測後,給予小結:摩擦力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狀況有關;摩擦力大小可能與物體重量的有關。然後,引導提問:要知道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可以如何驗 證?再由學生思考、小組討論實驗計劃。首先,明確實驗探究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關係,讓學生思考設計實驗。如果在設計實驗計劃時出現困難,就及時給予點 撥:從中也可以出現結構性材料加以引導。因為實驗計劃的制定,對於學生來說是探究的一個重點,同時可能也是一個難點。所以教學中應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 小組進行討論,最後全班集體交流。這樣我想學生在交流時才會每個人都有話可說,因為交流之前給了每個人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在探究設計“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 的關係”實驗計劃時應強調哪些條件改變?哪些不變?並明確實驗方法,集體交流統一標準後教師可課件出示實驗要求。

  結 論得出要透過實驗資料作為依據。所以,學生實驗是重點,但實驗過程中對資料的記錄與分析卻是結論得出關鍵點。當學生實驗探究時,要求小組實驗過程中對同一 物體拉動粗糙面和光滑面時的拉力大小進行記錄。再對每組的資料進行板書,分析每組資料得出結論。結論的得出我想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所以對全班同學實 驗所得的資料進行分析十分關鍵,應該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考慮。而資料分析,得出結論也必須在初步認知的基礎上,所以在分析全班同學的資料前應該讓學生先分析 小組內實驗現象,這樣更有利於讓學生得出結論。

  在 得出“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這一結論後,再讓學生思考設計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重量關係的對比實驗,因為有了第一個實 驗計劃的制定。對這個實驗計劃的制定學生會比較容易得出。所以教學時可讓小組直接討論,彙報設計方案。明確實驗方法後讓學生比較物體間接觸面一樣但輕重不 同時的運動摩擦力,最後記錄分析資料。透過分析資料得出結論:物體重,運動時的摩擦力大;物體輕,運動時的摩擦力小。

  4、課後拓展延伸

  實驗探究了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後,引導學生自行總結本節課知識:同學們,透過本課的學習,有什麼收穫?同時,請大家思考摩擦力的大小看來是 可以 改變的,那人們為了減小物體運動時的摩擦力會想出什麼辦法?對物體做出怎樣的設計?(如果學生舉出例子並回答出滾動時,教師可以給予肯定,然後引導下節課 我們還會對滾動做具體研究。)同時提出:大家舉了那麼多例子都是減小摩擦力,那看來摩擦力是小點好啊,最好一點都沒有!你們認為呢?(學生舉手想說)

  教師小結:大家想發表意見,時間關係我們也不交流了,有興趣你們多看書,查點資料,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