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必備】說課稿模板錦集六篇

說課稿

【必備】說課稿模板錦集六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 篇1

  一、說設計意圖:

  曾聽到我班一位家長憂慮的說:“怎麼得了,現在壞人真猖狂,到處拐賣孩子。我家小孩小,不可能天天陪伴著呀。……”家長的話引起了我的思索。是啊,幼兒年齡小,無辨別是非好壞能力,無防範意識,很容易上當。針對這個事實,我決定培養幼兒初淺的自我保護能力,於是,生成了此次故事活動。為什麼要選擇《小兔乖乖》這個故事呢?因為它淺顯的內容,貼近孩子的生活,易於幼兒接受和理解,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說活動目標:

  《綱要》中明確指出語言的目標是:“要創造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幼兒要注意傾聽同伴講話,並能大膽、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因此,本次活動的目標是:培養目標①在聽聽、看看、議議、講講中熟悉、理解故事內容。②學習聽同伴講話,並大膽地回答問題。③初步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滲透目標:引導幼兒提高警惕,不上當。

  三、說活動準備:

  生成課程的教育觀指出:“調動幼兒積極性,要創設一個輕鬆,能使幼兒接納的良好環境。”為此,我為活動作了以下準備:投影儀、課件、禮物

  四、說教法與學法:

  生成課程要求教師是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孩子是探索者、知識的建構者。以前我們談到“自主探索”,總是下意識地與操作性強的科學活動聯絡在一起。其實我認為,思維上的探索比行動更可貴、更重要。本次活動中,我著重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思維,並嘗試引入教研活動中的一些理念與方法,即“以人為本”。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自由討論,適當啟發提問,幫助幼兒理清想出的辦法;活動後,在幼兒園選擇活動區進行表演,在家與父母進行談話交流等延伸活動。

  五、說活動程式:

  開始部分:觀察、激發興趣—讓幼兒觀看畫面。透過觀看畫面使他們對故事有個初淺認識,瞭解故事中有哪些動物。

  基本部分:

  1、啟發提問—①教師講述故事。透過教師形象生動地講述,讓幼兒知道故事的名稱,記住主要情節,理解內容。

  ②完整欣賞。透過課件讓幼兒進行欣賞,學習簡單的模仿說話,加深印象,發展美感。

  2、經驗交流—參與式討論。①如果你是聰明的小兔子,還會想出其他什麼辦法趕走壞蛋。②當你一個人在家有壞人來時你會怎麼辦?

  結束部分:分享—我們為小兔子想了這麼多好辦法,他給我們送了好吃的點心,我們到外面邊曬太陽邊分享點心好嗎?帶孩子出活動室結束活動。

  六、說延伸活動:

  《綱要》指出: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因此,延伸活動①孩子在幼兒園表演區進行表演。②在家知道父母的電話號碼。③成人教會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防範意識。

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您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教科版《品德與社會》小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二個活動主題“努力才會有收穫”,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這堂課。

  一、立足課標說教材

  《努力才會有收穫》這個教學主題選自教科版《品德與社會》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這個以“愉快的收穫”為主題的單元,重點培養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的能力。透過引導學生從幾個方面認識自己的成長,讓學生學會全面評價自己。同時培養學生感激生命的情感,學會感激所有給自己幫助的人。本單元包含了“我在長大”“努力才會有收穫”和“豐收會”三個活動主題,引導學生體會收穫帶來的巨大快樂,激發兒童努力實現自己的生活目標。

  《品德與社會》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課程,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教學中以兒童喜愛的故事為主線,反映了兒童的需要,使他們能從自己的世界出發,學會用眼睛觀察社會,用心靈感受社會,使兒童有愛心和責任心,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升獲得的經驗和資訊。

  2、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並以此激勵自己不斷努力,去創造美好的明天。

  活動重難點:

  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升獲得的經驗和資訊,並以此激勵自己不斷努力,去創造美好的明天。

  活動準備:

  教師:課件、成長樹和願望樹(圖)、蘋果形卡片;

  學生:準備一張自己喜歡的形狀設計卡片。

  二、根據學情說教法

  1、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直觀形象的事物更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因此,教學中我將合理利用動畫片、故事、音樂等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文字之間的距離。

  2、創設有效的課堂情景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課堂活動中,透過做貼圖等遊戲形式,讓學生切身體驗只有付出勞動,才會有收穫。

  3、採用小組成員間進行交流討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交流合作中學習,使他們各抒己見,集思廣益。

  三、聯絡實際說流程

  本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的教學理念。結合文字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初步明理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如果單純的說教,學生一定會感到枯燥,對“努力才會有收穫”的道理理解不深刻,所以這個環節我設計了許多有關與“努力才會有收穫”的故事,使學生從生動的形象,典型的故事中體會到這一深刻的道理。透過這樣的環節,這個道理不再是一句空洞的話,而是一個個鮮明的形象,有助於學生將形象認識轉移為自已的情感認識。

  第一個是《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透過多媒體動畫播放,讓學生更為專注地投入故事情節中,結合這一故事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以下幾個問題:

  1、同學們,你們想想,小白兔會收穫到什麼呢?

  2、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起種的蘿蔔,為什麼小灰兔收穫了一堆蘿蔔,而小白兔卻沒有什麼收穫呢?

  3、聽完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收穫?

  待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自己的想法之後小結:瞧,你們自己多棒啊!透過你們的努力,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實,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努力。只有努力,才會有收穫。這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

  第二個是歌謠《小蜜蜂》。結合歌謠學生討論並說出從這首歌謠中,你知道什麼?或想到什麼? 比較一下,小灰兔和小蜜蜂有什麼共同之處?

  第三講述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課件出示《成功背後》

  看完短片後,學生討論:小東報名參加了學校的講故事比賽,他是怎麼做的,結果又怎麼樣呢?

  討論完後,相信學生有了前一階段的感性認識,這時很容易總結出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最後教師有必要畫龍點睛地總結:

  “是啊,小東在比賽前放棄了玩的時間,不斷修改著故事稿子,他刻苦地努力,不斷地付出。他的收穫是汗水澆出的花朵,是努力付出的回報。我們只有像他一樣,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克服行動中的困難,才能享受到努力之後的成功喜悅。”出示課題:努力才會有收穫

  (二)、暢談成功,深化認識

  從上一環節的活動中,學生已經瞭解了一系列的以“努力才會有收穫”的生動事例,本環節,就是讓學生從外因引射出自已內心的情感。以貼蘋果的方式,讓學生從表象上感受自已的點滴成功。加深“努力才會有收穫”的情感認識。

  1、老師手中將準備的五組不同的拼圖,每小組一份,在三分鐘時間看哪個小組的同學完成的又對又快。比賽開始教師要以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比賽慾望,並告訴學生要給獲勝小組獎勵“成功果”,貼在“成長樹”上。比賽結束後,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在拼拼圖的時候是怎麼做的?

  2、給更多的小組的孩子提供交流的機會,暢談自己成功經歷,誰說出了經歷就獎勵給誰“成功果”作為鼓勵,讓他貼在“成長樹”上。交流前,教室用親切的語言啟發孩子們:“老師知道咱們班的其他同學也跟獲勝小組的同學一樣,有過許多成功的經歷,現在就讓我們開啟記憶的閘門,回想一下,你做什麼事獲得了成功,又是怎樣成功的?現在同學們小組討論,把你成功的經歷說給小組同學聽。

  本環節結束之際,師生合作小結:這就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結出的一個個“成功果”,每一個果子都告訴我們——(努力才會有收穫。)

  (三)、制訂計劃,鞏固延伸

  為了讓孩子們曉之以理,付之於行,在這一個環節,我安排了這樣兩個問題:

  1、下學期,我們就上三年級了,你想進步更大一些,收穫更多一些嗎?

  2、下學期,你有什麼新的打算。請你將你的打算與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學生小組討論後將自己的打算寫在“打算卡”上,並提示學生要注意聽聽同學對你新的打算的評價,並請小夥伴幫助監督你。接下來我們將一起進入名人引路廳,出示名言:

  (1)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2)沒有春天的播種,哪有秋天的收穫。

  這些名人名言看似小,但作用卻不容忽視,從小的方面講,積累寫作素材。從大的方面講,啟迪學生認知社會,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讓這些名言伴隨著小朋友們實現自己的計劃,擁有更大的收穫。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做一個強者。只要你們付出努力,相信明天的你會更棒。讓我們大聲對自己說:“明天的我會更棒!”

  本節課就在學生的大聲對自己說“明天的我會更棒”中結束,既能激發學生的奮鬥意識,又能給學生留有回味的餘地,從而把堂課推向高潮。

  四、實事求是說板書

  努力才會有收穫

  ↗ ↖

  一分耕耘 ↓ 一分收穫

  ↓

  明天的我會更棒

  這堂課的板書從文字上看簡潔明瞭,緊扣主題;從形式上看回環交融,寓含文意;從媒體運用的角度看,與課件演示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評委、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男生女生》。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這五個環節來進行分析。

  首先,是我對本課時的教材進行的一些分析: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男生女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第三課的第二框題。本框包括兩個目:“讓我們蕩起雙槳”和“把握青春,把握情感”。第一個目(“讓我們蕩起雙槳”)從男女生來往的一樣通常方面來談,包羅兩層。第一層是從男女生各自的上風、差別、互助中歸納綜合出異性同硯間積極來往的意義,既是增長性別意識,也是美滿本性、促進來往本領的進步。第二層是從詳細來往情境中探究男女生之間怎樣舉行正常、康健的來往,並歸納綜合出一些異性來往的根來源根基則。第二個目(“掌握芳華,掌握情緒”)從男女生來往的特別方面來談,包羅三層。第一層是談怎樣準確瞭解異性同硯之間的情緒、來往與情誼;第二層透過情境和案例探究怎樣在異性情緒來往中做出賣力任的選擇,並學習鑑別這些情緒;第三層是談在與異性來往中學會怎樣掩護本身,以促進康健的男女生來往。本課籌劃擺設的講授時數為一課時。

  2、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正視與異性同學之間的關係,尊重異性同學;正確認識並接受青春期出現的對異性愛慕的情感,願意反思並正確把握情感問題;

  (2)知識目標:知道男女同學之間怎樣進行正常,健康的交往;把握男女同學之間的情感,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

  (3)能力目標:能夠辨別男女生之間的正常交往和早戀,能夠運用理智調控與異性同學交往中的情感問題,能夠有分寸地與異性同學交往。

  3、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教學重點:“男女同學交往的重要意義”。其理論依據是:進入青春發育期的中學生已有很強的性別意識,討論男女生的性別差異,不能僅僅停留在不一樣上,而是要引起學生的性別意識,注意到男女生交往和一般同學交往是不一樣的。更為重要的是,正是因為彼此不一樣,才顯出異性間積極交往對自身成長的價值。

  由於身體發育的結果,八年級學生面對自己與異性的這些變化產生了興奮、好奇,對異性產生了朦朧感的情緒體驗,兩性都分別意識到了自己想注意對方,但表面上有不敢多做表露和接觸,惟恐遭外界的壓力,所以,我把本課時的難點定為:“如何把握青春,把握情感”倡導男生女生建立正常的友誼。

  二、說學情:

  從年齡特點來看,八年級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我便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生理上,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尤其是針對我校部分班級出現的“早戀”現象,所以在教學中我抓住學生這些特點,發揮學生的主動積極性,讓他們親自參與活動,探究活動,使學生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為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上談談我的設計:

  三、說教法:

  (一)教學工具:多媒體裝置。

  (二)教學手段: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了“問題式教學法,活動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情景式教學法進行教學。

  為了順利達到教學效果,我再來談談我設計的學法指導:

  四、說學法:

  我注意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學生學習本科目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合作能力,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是這樣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

  (1)合作學習:在教授“男女生各有優勢”知識點時,我設計活動,讓男女生進行比賽,看看誰的優勢多,並且還可以瞭解異性同學的優勢。

  (2)探究學習:在教授“男女生怎樣正常,健康交往”時,引導學生採用“小組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集體意識和合作能力,參與課堂教學的現場討論活動,激發學生主動的學習、探究願望,積極主動地在愉快的氣氛中去接受所學的知識。

  (3)體驗學習:在教授“把握青春,把握情感”時,我讓學生現場嘗試青蘋果,讓學生親身體驗過早戀愛的苦果。

  最後,我來談談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程式,我設計的教學活動流程如下:

  【一】活躍氣氛,匯入新課(約3分鐘)

  (活動:“猜一猜”)

  課件演示:教師課前蒐集的一組男女生不同時期的照片,讓他們猜一猜哪些是男生,哪些是女生,從而引導學生明白——男女有別。

  設計意圖:透過一組活潑可愛的相片,學生在積極競猜中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二】互動交流,學習新課:(約37分鐘)

  (1)合作學習,突出重點。(約10分鐘)

  課件演示:活動一:“男生,女生優勢PK大賽”

  1.以競賽的形式,時間限制在兩分鐘之內,讓男女生列舉各自的優勢,把描述性別優勢的關鍵詞寫在黑板上。

  2.見課本P36頁,討論並確定男女生各應承擔什麼任務並說明理由。

  3.談談你對“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句話的理解。

  4.教師小結引導學生把握本課重點:男女同學交往的重要意義。(見P37頁)

  設計意圖:透過PK大賽,同學們既瞭解性別差異,增強性別意識,也增進男女生的交往,培養了與異性同學積極交往的態度,使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愉快中被學生接納了。

  (2)分組探究,過渡銜接。(約15分鐘)

  課件演示:(活動二:分組探究:“男女生怎樣正常交往”

  活動內容;透過P37頁四個情景辨析,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學習如何進行正常的“健康的男女生交往”。

  1.我們班有這種現象嗎?

  2.你喜歡和哪幅圖中的男(女)同學做朋友?

  3.圖中交往情景中不恰當的交往之處,並討論正確的交往方式。

  (分小組討論後請代表總結髮言)

  4.教師引導概括出男女交往的基本原則、注意事項。(見P38頁)

  設計意圖:透過對課本案例的探究,學生們更深切地體會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情況,自然而然就懂得了如何有分寸地與身邊的異性同學交往。

  (3)親身體驗,挑戰難點。(約12分鐘)

  課件演示:活動三:“小敏的煩惱”

  活動內容:把P39頁的兩個案例,串聯成一個故事,讓學生們討論“小敏這樣正常嗎?他們這段感情可以進一步發展嗎?”

  他們的情感可以進一步發展嗎?

  生理和心理上還不成熟

  時間和精力上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經濟上不能獨立,沒有能力承擔相應的責任

  學習上會影響到我們的學業

  老師、父母的態度反對

  同學評價不佳

  活動四:“嘗一嘗”

  活動內容:請部分同學嘗一嘗老師為大家準備的青蘋果,並說一說是什麼滋味兒。

  教師趁機小結:蘋果本來是又香又甜的,過早地品嚐就會是這種味道。有些事情也是這樣,如過早戀愛。世間萬物各有時節,過早的成熟,會過早的凋謝。我們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作秋天的事。

  設計意圖: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和一次苦澀的嘗試,學生們在親身參與和體驗中深深地把握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表白心聲,結束新課。(約4分鐘)

  活動五:說一說:你最欣賞的男生,你最欣賞的女生。

  老師總結:同硯們,與異性同硯來往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必要我們慎重看待,理智處置處罰。末了,讓我們蕩起情誼的雙槳,共度芳華長河,一起欣賞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竣事新課。

  計劃意圖:透過學生們的心田獨白,旨在教育學生與異性間的情誼是必不行少的,也讓各人在回首中重溫了整堂講授。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內容

  《故鄉的蘆葦》是教科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以“熱愛家鄉”為主題的第六單元的第一篇主題課文。本單元的文章注重語言美和情感美,四篇文章一脈相承,讓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魅力的同時,對家鄉熱愛的情感會隨著課文的學習一步步加深和昇華。本文是一篇追憶家鄉的文章,透過對故鄉蘆葦的回憶,傾訴了對家鄉的懷念與熱愛之情。

  文章內容大致上分為兩層。第一層“寫物”,描寫了故鄉樸實無華的蘆葦多而美。進而,文章從“故鄉的蘆葦”這個“點”上引入第二層——“憶趣”,透過回憶用蘆葉吹歌,折蘆葉船,在蘆葦叢中捉紡織娘等往事,最後總結蘆葦成了故鄉的象徵。抒發對兒時生活的追憶之情以及對自己家鄉的懷念之情。“憶趣”是內容的“深化”是文章的主體內容。它有利於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其優美、生動的語言是學生學習語言,培養語感的好材料。

  二、教學思路

  教學中“要帶學生在文章中走一個來回”,既要在多形式、多層次的朗讀中讓學生感受如詩如歌的語言,受到情感的薰陶,又要引導學生體會寫法,在品詞析句中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說教法、學法

  (一)美讀悟情法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既是學習的重要目標,又是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培養語感、積累語言的重要途徑。因此有層次的讀、有目的地讀、多形式的讀,關係到學生讀的興趣和質量。在“讀懂課文”環節教師以對課文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對於這種認識較為模糊和膚淺,需要透過多種形式的美讀來深切的感受,美讀是快樂的讀書體驗。

  1、激發興趣讀

  透過自由讀、表演讀、合作讀等形式調動學生的讀書興趣,注重讀書興趣的培養。即因為課文優美語言、意境等產生的愉悅感。

  2、情景營造讀

  思鄉是人類永恆、美好的主題,但對於小學生而言因為缺乏實際的生活體驗而感到模糊,因此教學時透過相關的歌曲,讓學生入情入境,進而引發、強化讀課文所產生的情感。我選的歌曲有《故鄉的雲》《柔弱彩虹》等輕音樂。

  3、多樣美讀

  引導學生在背景音樂下,展開豐富的想象,將文字變成畫面,想象著美麗的景色、快樂的經歷,揣著美好的情感而讀。

  (二)品讀悟寫法

  領悟作者是如何佈局謀篇、用詞造句來表達、抒發自己對故鄉的熱愛,對故鄉的懷念和熱愛,是體會寫法的關鍵。“既然作者最愛蘆葦,為什麼卻不惜筆墨的寫其他的美景呢?寫小河、野花、油菜花和棉花的部分可否刪除嗎?”這是對謀篇的引導。

  關於詞句注重引導學生品味鑑賞課文優美的句子、傳神的用詞。主要運用:

  (1)引導學生髮散性思維。如“這段話突出蘆葦的什麼特點?從哪看出來的?”

  (2)句式對比。如“4---7自然段改為“生我養我的故鄉啊,你給我留下多少夢幻般的、繽紛的記憶——那小河、那野花、那油菜花、那棉花……好不好?”

  (3)發掘空白。例“三個趣事都以省略號結束,可不可以換成句號呢?

  四、說教學程式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1、(出示蘆葦圖片)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蘆葦,你們對這種植物有哪些瞭解?(學生根據課前預習可從生長環境、特徵、作用等方面進行介紹)

  2、在大家眼中平淡無奇的蘆葦,卻給那裡生活過的孩子們留下了甜美的回憶,現在,就讓我們跟隨作者樊發稼一起走進故鄉的蘆葦叢中,追憶那份童年的純真和美好。

  3、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尤其是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要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通順。

  2、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語,指名領讀。

  燦若群星熠熠生輝芬芳飄拂飄逸哨子帆葉

  魂牽夢繞紡織娘一畦畦純真觸鬚羽翼

  (1)“一畦畦”是一個數量詞,你能找個詞來替換它嗎?文中“一畦畦”的是什麼?能想象出油菜花地是什麼樣的嗎?(引導學生結合文字,進行合理想象)

  (2)“魂牽夢繞”“熠熠生輝”“燦若群星”這些詞你是怎麼理解的?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指名回答)

  三、學習對家鄉夢幻般的回憶部分(2-7自然段)

  (一)故鄉有哪些夢幻般的、繽紛的記憶,讓離開家鄉二十幾年的我常常懷念?自由朗讀課文,尋找答案。

  1、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文字片:

  “那密如蛛網、縱橫交錯的清清亮亮的小河;

  那燦若群星、叫不出名兒的各種各樣的芬芳的野花;

  那望去像鋪滿碎金似的一畦畦油菜花;

  那朗朗秋空下熠熠耀目、潔白如雲的棉花……”

  2、這個排比句的結尾用了省略號,大家想象一下,在文中省略的可能還有哪些童年的記憶?

  (二)指導朗讀。

  1、這一段話應當懷著一種怎樣的情感來朗讀呢?(指導學生讀出對故鄉的眷戀,對童年生活的追憶和嚮往)

  2、指名朗讀,生生互評。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品德與社會課是一種開放的期待著教師自己去完成的教材。本課是《品德與社會》上冊第二單元《我們一起長大》中《誇誇我的同學》的一個話題。本主題活動內容緊承上一主題,從“我”引向他人,引導學生髮現同學身上的優點,由衷地讚賞他人,吸取他人的長處,並從中感受到愉悅。透過本課教學,幫助學生體會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優點,學會真誠地欣賞別人的優點,並虛心學習,有助於學生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幫助其他同學建立自信心,也會給學生帶來愉悅的體驗。教材提供了比較典型的例項來突出教學目標,課文圖文並茂,所取例子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但是教材所提供的是學生生活情景的某幾個範例,是虛擬的情境。在學生們的生活中,與小夥伴相處的事例是豐富多樣的。因此本課題的教學必須還原學生的生活,從學生身邊的實事入手,讓他們從自己和夥伴的事例中吸取經驗和教訓,這樣才能真正入情、入腦,進行自我教育。

  教學目標:

  1、充分感受同學間的友愛,真誠待人,尊重他人,爭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2、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學會欣賞別人。

  3、從欣賞、尊重別人和被他人欣賞、尊重中,感受到愉悅。

  4、在生活中養成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和優點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欣賞,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從欣賞、尊重別人和被他人欣賞、尊重中,感受到愉悅。

  2、體會真誠相待、相互理解的可貴。心中有他人,爭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大拇指圖示、調查表等。

  2、學生收集自己所崇拜人的資料。

  二、說學情:

  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已經成為社會主流,他們自小是家中的小太陽,過分的寵愛使他們不懂的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看問題、想事情,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誇誇我的同學”之一主題的目的是讓孩子學會觀察、發現他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並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讚美之情。學習他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

  三、說教法和學法:

  品德與生活課的主要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和習慣,在設計教學時,我以“生活——課堂——生活”為主線,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採取互動式教學策略,創設情境,使課堂迴歸學生的實際生活。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情趣匯入

  同學們,能夠成為我們三年級的品德老師,我感到很榮幸。為什麼呢?因為張老師覺得咱們班每一位同學都是那麼可愛。我們的小班長學習認真,樂於助人,工作認真負責,很少出差錯,是老師的小幫手;--上課認真,積極舉手發言,坐姿非常端正,還有……要不是時間關係,我真想挨個說下去。同學們,剛才老師說的這些話是——(跨同學。對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板書課題)

  二、導航燈

  1、該怎麼誇呢?有些同學還不太明白。讓我們一起看看小精靈是如何誇獎同學的?(放課件,內容為實拍錄影)

  說說小精靈是如何誇獎同學的?對你有什麼啟示?(用具體事例,真誠)

  小精靈真聰明,它是個很細心的人能夠積極發現別人的優點,鼓勵別人,它很會誇獎同學。這讓老師想起了羅丹說過的一句話:“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來說,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板書:細心觀察)咱們班同學特別聰明,我想你們一定會比小精靈做得更好。

  活動一 猜猜他是誰【設計意圖:透過“猜猜他是誰”的活動讓學生找表現突出的學生的優點,從而掌握找優點的方法,為下個活動做好鋪墊。】

  活動二 優點擂臺賽【設計意圖:藉助同座互相找優點,讓每個學生知道自己優點,從而獲得肯定和自信。學生的情緒被全部調動起來了,他們努力尋找對方的優點。在找優點的過程中自己的情感獲得昇華,學會了讚美別人】

  活動三 快樂傳遞【設計意圖:透過互送優點卡,昇華學生的積極情感,透過讚美增進情感的交流。】

  五、說預期效果:

  品德與社會課是一種開放的期待著教師自己去完成的教材。本課是《品德與社會》上冊第二單元《我們一起長大》中《誇誇我的同學》的一個話題。本主題活動內容緊承上一主題,從“我”引向他人,引導學生髮現同學身上的優點,由衷地讚賞他人,吸取他人的長處,並從中感受到愉悅。透過本課教學,幫助學生體會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優點,學會真誠地欣賞別人的優點,並虛心學習,有助於學生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幫助其他同學建立自信心,也會給學生帶來愉悅的體驗。教材提供了比較典型的例項來突出教學目標,課文圖文並茂,所取例子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但是教材所提供的是學生生活情景的某幾個範例,是虛擬的情境。在學生們的生活中,與小夥伴相處的事例是豐富多樣的。因此本課題的教學必須還原學生的生活,從學生身邊的實事入手,讓他們從自己和夥伴的事例中吸取經驗和教訓,這樣才能真正入情、入腦,進行自我教育。

  在本節設計中,主要以課本為依據,依託學生的生活,力求創造一個生活化的課堂,讓“教者輕鬆,學者愉快”,儘可能地做到無痕活動,使課堂有目標有吸力。

  1、在活動中體驗,在感受中提高。

  《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獨立的綜合性活動型課程,強調選擇兒童熟悉的、感興趣的、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作為活動設計的內容,它可以超越教材,超越課堂,向學生真實的生活延伸。因為本課的教學內容源於兒童生活,貼近兒童的生活,所以在課堂中彼此之間就會產生情感的觸動。課堂上,學生是那麼真誠地誇獎同學們的優點,真實、坦誠地展露自己的內心感受。我作為執教者在傾聽學生髮言時既肯定了學生的獨特感受,還抓住了一些細節、閃光之處、斟酌之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加以凝練,總結提升,激發學生和同學相處時的積極情感。特別是在讓學生下座位誇同學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同學的讚賞之情時,把學生情感推向高潮。

  在整個活動中,我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設定情境,把學生引到各個情境中去體驗感受得到誇獎的喜悅,感受夥伴之間友情的樂趣。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在19世紀提出了“實踐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種觀點。她形象地解釋:一件事,我聽到了隨後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記住了;做了,很自然地就理解了。對學生來說,聽到的容易忘記,看到的記憶不深,只有親身體驗的才能刻骨銘心,終身難忘。教學中,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獲得真切的體驗。就在這樣的體驗中,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他人有了心靈的共鳴。

  2、讓課堂互動起來,創設生活化的平等課堂

  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充分信任學生的能力,尊重他們作為成長主體的地位。當我設計這節課時,我儘量讓他們自己在活動中都感到快樂和成就感。這節課,我將簡單的教學轉化成輕鬆的聊天,創設老師與孩子之間平等、和諧的對話關係,拉近了教師與學生關係,在開心聊天的過程中,潛移默化了新知識,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觀點,一切都顯得非常自然。

  在課的開始,我根據學生的能力不同,以及課前調查專案的難易程度設計了收集作業,這正好符合不同能力層次學生的要求,使每個孩子都可以在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功的感受。我還專門設計了生活測試目標,儘可能地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實際,發表不同的見解。這樣既考察了學生課前調查的效果,同時又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競爭,每個學習小組的成員都參與到了活動裡。之後,我設計課堂現場小調查,充分地發揮了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使老師可以在短時間內瞭解到學生的喜好。在教學的最後,我依舊以生活聊天的方式讓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老師與孩子儘可能地拉近距離,使課堂生活化,學生在輕鬆中完成了學習任務。

  3、儘可能開發新的教學資源,豐富充實課堂

  一堂課要想更充實,知識更豐富,作為老師就必須儘可能地多開發教學資源。新課程教學不拘泥於課本,教師可以改變教材的呈現形式,補充教材資源,也可以開發新的教學資源,對教材進行重新設計。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體會編者的意圖。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創造地運用教材資源,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其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堂教學媒體包括設計的活動都會成為教師的教學資源,在點滴中進行滲透。另外,現代化技術教育的手段也為課堂增添了新的活力,如:優秀學生的影像資料、小組合作中那優美的音樂等等。當然,在本課的設計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老師如何培養學生的習慣等問題都是值得我繼續思考的。

說課稿 篇6

  一、 教材分析

  本課題以本次教學內容為目標,200米環形跑,前後拋實心球,模仿動物跳,遊戲(丟手絹)而創設出課題“滿園春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共同來輔助學習,教學內容,各個環節都以愉快、輕鬆學習為主題,來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樂中練,動中練,玩中練”為目標來實施教學任務。

  1、 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本課依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努力改革體育教學方式,採用情境教學模式,用遊戲形式透過跑、拋、跳、玩等活動貫穿教學過程,使教學環節與遊戲活動融合為一體。本課採用了音樂伴奏、模仿練習,講解示範等手段充分調動學生活躍,歡快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真正領悟到體育活動的樂趣,讓他們沉浸在良性的環境中自覺、自主、能動地學習。

  2、 組織結構嚴密,教與學融合得體

  本課力求於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自始至終快樂、輕鬆地得到學中玩,玩中學效果,特意創設了情境式教學手段,運用了一些讓小孩子喜歡的學動物模樣專案,以用語玩遊戲活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想象,玩耍一些相關的其他動物走、跳、爬動作,這樣更為學生提供了發展個人能力的空間。在“導”與“學”的雙重作用下,學生能初步感受到從“感知——運用”過程的愉快情緒,也更能盡情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實施。

  二、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跑、拋、跳的協調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情趣。

  (根據學生愛動、愛玩的特點,來激發學生學與樂的融合)

  三、 教學重點

  初步學會拋實心球的動作

  (低年級學生初次練習,有一定難度,這對於學會今後的投擲奠定了基礎)

  四、 教學難點

  前後拋實心球的正確動作

  (小孩子初次接觸拋球,甚至用雙手前後拋,掌握正確的動作較困難,因此重在輔導,對學生要求不必過高)

  五、 課前準備

  畫好200米環形跑道一道,實心球四隻,音樂帶一盒,放錄機一臺,手帕等。

  六、 教學過程

  1、 集隊、佇列訓練,準備運動(5分鐘)

  (講解活動內容,強調課堂紀律,活動規則,放鬆學生身體肌肉,以免活動中出現意外損傷)

  2、 傳授新知識

  (1) 200米環形跑(5分鐘)

  A、 分成3—4小組,由體育委員帶頭,每一小組領隊接隊進行跑步。

  B、 強調跑中的注意事項:

  注意跑的正確姿勢,手臂左右擺動,雙腳要抬高,腳尖著地,身體略向前傾斜,間隔距離適中,做到不講話,不推他人等。

  (低年級學生,體能訓練強度不必過大,只要熱身,活躍筋骨就行)

  (2) 前後、拋實心球(15分鐘)

  A、 教師示範講解動作要領,兩腳左右開立,兩腿略蹲,上體稍前傾,兩臂伸直,兩手持球,然後兩腿用力蹬伸,上體抬起,兩臂兩力由下向前上方丟擲。

  B、 向後拋球,動作跟向前拋球,動作相反。

  (著重強調安全問題,小孩子很容易向後拋時,會出現拋於過高,視力線影響而造成丟擲後落於自己頭部,此活動專案因學生初學,訓練強度可適當大些,可要求不易過高)

  (3) 模仿動物跳步(10分鐘)

  A、仿兔跳(蹦跳步)

  正步位半蹲,兩臂肩側屈,兩手握拳,拳心向前,食指、中指伸直,豎於頭兩側。

  B、仿青蛙跳(蹦跳步)

  大八字步位,兩臂肩側屈,肘部抬平,小臂垂直,五指張開於頭兩側,1—2,

  3—4,蹦跳一次停一拍,5—8,蹦跳三次停一拍。

  (4) 玩遊戲(丟手絹)(4分鐘)

  可組成一個或幾個小組進行開展活動,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邊拍打雙手,邊齊唱活動歌。

  (為了激發學生活動氛圍,還配用了音樂,讓他們盡情唱起來、跳起來),這樣也就是本節課所預定的教育目標得到了昇華)

  (5) 集隊小結(1分鐘)

  七、 自我評價

  優點:學生活躍、歡快、情趣濃厚,師生教學融合。

  本節課著力根據新課標要求,適應低年級學生身心發展的各方面因素,採用了主題教學和情景教學方法,來完成了所預期的教學目標,讓學生的學與教師的導融合於一體,從中樹立了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群體,互動意識,從而增進了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為宗旨的教學指導思想。

  不足點:教學結構過於緊密,學生自主發揮的空間不足。

  預計平均心率135次/分,運動密度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