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必備】說課稿模板彙總五篇

說課稿

【必備】說課稿模板彙總五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說課稿 篇1

  一、 說課標要求

  《法律伴我行》位於鄂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的權利和義務》中第三課(主題和活動),是針對《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內容標準”中如下要點設計:1、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會生活中的現實意義,培養現代民主意識。2、簡單瞭解《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與少年兒童有關的法律法規,學習用法律保護自己,初步養成守法意識。

  二、 說教材分析

  《法律伴我行》是一個法制教育主題。下設三個三級活動主題:即《我們的基本權利》《法律保護我》《知法守法盡義務》。《我們的基本權利》共2個頁面。該活動旨在幫助學生知道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瞭解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力,能初步分辨社會生活中侵犯公民基本權利的行為。教科書36面設計的是一個閱讀與感悟活動。透過閱讀思考短文後問題,以受教育權利為例,幫助學生從人權、從的角度理解感悟人在社會中應該有一些基本的權利,這些權利是人正當的基本需求,是符合情理的,是每個人都應當有的等等。教科書37面共3個頁面設計了3個活動:一是從中查公民的基本權利,指導學生讀讀原文。透過閱讀查詢幫助學生知道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知道公民的基本權利。二是“做小法官”活動,幫助學生知道社會生活中有些行為是侵犯公民基本權利的,每個人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基本權利並尊重他人的基本權利。三是“辨一辨”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強化公民基本權利意識。《法律保護我》共3個頁面,旨在幫助學生學會依法進行自我保護。教科書38面旨在幫助學生了解法律的意義。設計的活動是案例閱讀、探究和領悟。幫助學生領悟到法律是生活的依靠,是大家的“保護神”,是維護權益的武器。第39頁活動旨在幫助學生學習怎麼依法保護自己的權益,有2個小活動,一個是探討自我保護的意識和方法,側重於意識建立;另一個是以例項分析的形式,鼓勵學生了解一些自護的方法,側重於方法指導。第40面設計的一個訪問、調查及思考活動,從另一個角度幫助學生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即透過對法律限制未成年人進網咖的探討,幫助學生建立“對未成年人的某些限制也是一種保護”的觀念,讓學生明白只有遵循法律,才能健康成長。《知法守法盡義務》有2個頁面,從履行義務的角度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教科書41面設計的是一個案例分析,旨在幫助學生理解守法的社會意義,瞭解什麼是違法,知道違法會給社會造成危害,知道任何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42頁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重點指導學生該怎樣遵法。該頁設計了2個小的活動,一是思考怎樣遵守法律,重在行為指導。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鼓勵學生多從具體的生活事例中說明遵守法律。另一個是感受榜樣。告訴大家守法應當學會剋制、自覺、不蠻幹等等。

  三、 說學情分析

  六年級上學期的孩子大部分在11——12歲左右,身心的發育成長造成了他們的一些外部特徵與表現:身高快速增長、身體逐漸發育、個性相對穩定、內心仍然活潑好動,因此外在表現為自我控制能力仍然較差,注意力不容易長久集中等等。雖說在班主任和主要教學科目老師的教育下,絕大多數六年級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習慣和自覺性比較高,但受限於學習基礎存在差異、學科教學壓力和學習負擔相對較重的實際,其中也不乏學習習慣差、動手操作能力差,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差的“三差生”。課堂上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合作探究,自覺舉手回答課堂提問的人十分有限,加上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堅實的學習基礎做支撐,學生的課堂學習往往被老師牽著鼻子走,總體評價是:課堂教學氣氛比較沉悶。當然這與老師陳舊的教學方式也有關係:一支筆(粉筆)、一張嘴(面對大班額教學無擴音器具)、一本書(教材),沒有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和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圖片、教學用具等等。所以,只有當教師講授的內容符合學生的口味或興趣時,他們才會聚精會神,鴉雀無聲。可見,教學中注重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堅持正面教育引導與嚴格課堂紀律要求相結合,堅持以養成學生專心致志聽講的習慣、形成學生認真仔細閱讀教材、獨立思考判斷分析的能力為目標,使課堂的教學組織形成一定的合理結構,才能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整體功能,使課堂教學系統內部各構成要素形成最佳組合並實施最佳化執行,最終達到全面落實《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各項育人目標。教師要想使課堂教學獲得良好的效果,切實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就必須不斷提高組織課堂教學的藝術水平。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讓課堂更生動,更有趣,更能接近學生學習實際與生活實際,對學生更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課堂的組織形式與精選的教學內容更要符合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身心特點和認知結構,做到深深吸引其注意力並多引導、多啟發、多關心全體學生,努力創造出一個安靜、和諧但又充滿激情和挑戰的高效課堂。

  四、 說主題目標

  1、 瞭解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知道《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與少年兒童有關的法律法規。

  2、 初步具有依法進行自我保護的意識、方法和能力。

  3、 初步養成守法意識,積極宣傳法律,自覺遵守法律。

  五、 說教學重、難點

  初步瞭解法律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形成依法進行自我保護的意識、方法好能力;努力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六、 說教法

  運用傳統品德教學中優秀的明理導行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採取啟發教育式、情境匯入式、故事激趣式、辨析解答式、榜樣感染式和例項分析式等教學方式,努力促進全體學生主動投入主題活動中。

  七、 說學法

  自學、互學、評學相結合;課內學習與課外知識相結合;聯絡生活實際主動運用法律知識進行自我保護相結合。初步養成法律意識,形成知法守法盡義務的行為。

  八、 說流程(教學理念貫穿流程中)

  一、設疑激興、匯入新課

  法律賦予我們哪些基本權利?我們怎樣應用法律保護自己?又怎樣面對法律的要求,儘自己的義務?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第六課《法律伴我行》共同展開學習。

  二、主題活動、明理導行

  活動一:我們的基本權利——故事匯入、曉之以理

  1、 故事匯入

  講述“你本來就有上學的權利”設問:為什麼故事中的周媚娟很開心?為什麼她被接回學校後,不斷地對老師和同學們說謝謝時,大家卻對她說:“不用謝,你本來就有上學的權利”?

  {評析:把課講得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始終是衡量教師教學藝術水平的標準之一。採取寓意深刻而富有現實指導意義的故事匯入新課,則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導課形式。發人深思的問題設計,不僅給學生製造了一個懸念,激盪起思考的波瀾,而且使他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為主題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注意:故事匯入新課,宜短忌長,故事本身要能說明問題,教師還需引導分析,才不會使學生的注意侷限於故事本身。)

  2、 “法律知多少”

  (1)除了受教育權,每個人還有多方面的權利,而且是人們共同希望擁有的權利。因為是共同願望,所以國家就制定出臺了相關的法律規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大法,根據人民的意願,規定了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

  (2)學習閱讀37面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並適當補充知識。可採取學生課下收集課上彙報方式進行。

  (3)“請你做個小法官”下列事情中公民的哪些權利被侵犯了?

  完成37面圖示例項練習;補充課外聽說的侵權事例並進行分析練習。

  (4)“辨一辨”。完成37面練習:你覺得老師這樣做合適嗎?

  3、教師總結“活動一:我們的基本權利”:

  人的基本權利是每個人本身就應該有的,是法律規定了的。人因為有了法定的基本權利,才有了生存保障與人的尊嚴。

  活動二:法律保護我——循循善誘、動之以情

  1、案例分析、探究學習

  (1)閱讀《十歲少年撫養受困,“法律援助”熱情伸手》。

  (2)合作探究:晨晨還小呀,他也能打官司嗎?法官又是根據什麼判令晨晨的父親要每月支付給晨晨撫養費呢?

  (3)談體會。讚美法律的作用和意義。

  (4)給法律取一個形象的名字,填寫在橫線上。

  2、“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辨析說理、榜樣育人

  (1)講訴教材39面兩個事例,說說:寧海龍和陳欣兩位同學做的對嗎?為什麼?

  (2)說說你或你身邊的同學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

  3、“請你支招”——例項分析、方法指導

  (1)講述“吳聰的例項”。談談:他該怎麼辦呢?

  (2)根據師生探究結論填寫39面橫線空白。

  4、法律保護我們,是不是說我們我們未成年人所有的行為法律都支援呢?——設疑探究、教育全面

  學習40面內容,翻閱《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說說法律對我們有哪些限制?你對法律限制我們的某些“自由”是怎麼想的?我們應該怎麼做?

  5、教師總結:法律是武器,有了武器的保護,我們就有了依靠。不過武器要靠人使用才能發揮作用。願大家都能正確而充分的運用法律這個武器保護自己成長。

  活動三:知法守法盡義務——結合實際、導之以行

  1、案例分析,知曉危害

  (1)講述41面“案例”,補充故事:吳威攜帶鞭炮上車後可能發生的後果和危害。

  (2)說說吳威違反了哪一條法律?他為什麼會違法法律規定?

  (3)探究:別人不會發現或因為我們年紀小就能做違法的事嗎?當我們想做一件事而法律不允許,怎麼辦?

  (4)根據師生探究結果填寫“我的分析”

  (5)齊讀“法官說”。回顧41面上屬《我國規定》內容。

  2、“怎樣做”探究.

  (1)閱讀42面三幅插圖及下屬文字,思考:怎樣遵守法律,重在多從生活事例中說明,強化行為指導。

  (2)板書:

  鼓勵的事——積極去做

  要求的事——必須去做

  禁止的事——堅決不做

  3、感受榜樣,深化指導

  (1)講述“理智的阿華”

  (2)從阿華的身上,有什麼啟示?

  (3)守法應該學會剋制、自覺、不蠻幹等等。

  4、回顧42面上屬“有一種意識”內容。全班齊讀。

  三、總結全篇、深化主題

  我們是公民,要時刻記住遵守法律,履行義務。只有權利與義務並行,才能為“實現生活得幸福美好,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盡到我們應盡的責任。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小燕子進步了》是西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生動的童話故事,講的是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到菜園裡去觀察冬瓜和茄子有什麼不一樣,小燕子片面觀察,收穫較小。在媽媽一次次鼓勵下,一連去了三次,終於細緻觀察到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全文共有八段,以小燕子與燕子媽媽的對話為主線,語言簡潔明瞭,生動有趣,並配了圖畫,學生易讀易懂。

  2、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活潑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的思維方式以直觀、形象為主,注意力永續性差,朗讀時可能會出現唱讀現象,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學習已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掌握了一些自主、合作學習的方法,但還都處於初級階段,需要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滲透和強化。

  3、教學目標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本篇課文的特點,結合新課標理念,我將該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能運用自己喜歡有效的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能力目標:積累詞語,自主選擇詞語造句。分角色朗讀課文,能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情感目標:從小燕子進步了引發學生學會仔細觀察。

  4、教學重難點

  由於一年級學生還處於運用並鞏固漢語拼音的主要教學階段,是進一步學習普通話的重要時期,因而識字教學教學是本課的重點之一。另一個重點是透過朗讀理解燕子媽媽為什麼滿意地笑了。

  難點是啟發學生善於觀察周圍的一切事物,並願意把自己觀察到的與人交流。

  二、教學準備

  課件,頭飾,生字卡片;學生課前觀察冬瓜、茄子。

  三、教法與學法

  情境匯入法。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情境匯入法激發學生讀書的慾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趣味遊戲法。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我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需求,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識字遊戲活動,愛護其好奇心、求知慾。

  以讀代講法。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以讀代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

  直觀教學法。透過使用實物、課件,讓學生直觀、形象的進行觀察、比較。

  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為此,與教法想適應,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採用:1、競賽、遊戲法;2、自學、合作、探究法;3、讀、思、議、評、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激趣、創設情境

  作為一年級學生,他們喜歡幻想,常常會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圍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對擬人化的童話情境情有獨鍾。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我根據課文內容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孩子們,昨天晚上,燕子媽媽給我打來了一個電話,它告訴我說,它們家的小燕子可聰明能幹啦!今天燕子媽媽要當著大夥兒的面考考小燕子,請我們到它家做客,好親眼看看小燕子的出色表現,你們想去嗎?

  那我們就乘坐聰明號特快列車出發吧!

  屋簷下,燕子媽媽正在迎接我們呢。它說它要開始考小燕子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樣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使學生在輕鬆、愉快、有趣的情境中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識字能力是學生終身學習的一種能力,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當學生自讀課文後,我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動手畫一畫生字新詞、再讀一讀、記一記,讓學生在讀書中自學本課生字詞,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的重點,透過學生自學生字,採用小組合作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檢測,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學會幫助別人,學會合作。再全班進行交流,並讓他們談談自己是怎麼記住的?讓學生在交流中豐富學生的識字記字經驗。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一個特點:記得快,忘得也快,遵循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比賽,愛玩遊戲的心理特點,我設計了開火車讀、賽讀、摘茄子等識字遊戲,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遊戲的樂趣中鞏固生字。低年級學生要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為寫話打下基礎,我用課件出示本課的新詞,讓學生讀後自主選擇詞語說話,讓學生在讀說中積累詞語,提高學生運用表達語言的能力。

  (三)、以讀代講、理解感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學生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課文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透過學生自讀、互讀、老師範讀、個別讀、齊讀等多次練習後,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暢所欲言,說說讀文後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共同探討。再組織學生全班進行交流,老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並隨機板書。接著老師出示實物,讓學生挑戰小燕子:再去仔細觀察,冬瓜和茄子還有哪裡不一樣?引導學生像小燕子那樣仔細觀察茄子和冬瓜的不同,啟發學生學會仔細觀察事物。透過以上的朗讀、交流,結合課題及板書讓學生說說:燕子媽媽為什麼滿意的笑了?這時學生的理解就更深刻,本課的重點就迎刃而解了。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請小評論員評論,比比誰讀的語氣最像小燕子和燕子媽媽,充分從情感上薰陶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此後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分組進行即興演讀,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此時他們的情感會向深層發展,學生會用恰當的語言和行為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再現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實踐運用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資源。我用課件展示雞、鴨、鵝三種學生熟知的動物,讓學生分組觀察探討交流它們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在這一環節中,整合了課內外和網路資源,進行有效的拓展學習,把課堂教學拓展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讓課堂走進了生活,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潛力,鍛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學會仔細觀察。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課文是精華的體現,好的板書更應具有深刻的啟發性。我的板書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體現了課文的思路,採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說課稿 篇3

  一、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我設計了三個關卡,目的就是讓學生透過闖關提高興趣和競爭意識,並讓他們透過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更多地體現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作慾望。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運用了以下方法:欣賞法、觀察歸納法、電軟演示法。而學生則透過聽、看、畫、說的學習方法,學生在思維真正獲得解放的狀態下自然回展開想象進入美術創作的境界。

  在作業展示環節中,我把學生的作業設計成一幅連續的電影膠片,讓各自不同的內容串聯在一起,並讓學生嘗試用編故事的方式作為評價作業的方法。希望能透過這樣的平臺,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學生體會繪畫帶來的成功喜悅的同時拓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板書是一堂課的縮影,一個好的板書能為整堂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助於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內容。本課教學我設計了圖文結合的板書形式,先在黑板上出示課題,然後在課題的基礎上變換出不同形狀的貓臉,在貓臉的基礎上在變換出貓的動態,用板書示範了本課的難點:“貓臉和動作”;這樣的設計是讓圖畫與文字更好的服務於課的內容,板書既要美觀、又能激發學生興趣,並能起到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加深學生的印象的作用。所以,相信透過學習,他們能出色完成學習任務。

  二、教材、學情分析

  本課屬於課外選材,選自浙美版第八冊第四單元“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體現了“觀察想象,喜愛動物”的人文內容。很多小朋友接觸過貓或在書籍、電視、圖畫書上看到過貓,但大部分孩子對貓的具體形象、姿態、神情、生活習性沒有做過有意識觀察和記憶。在這裡,我把它提到二年級來上,是考慮到二年級的學生較四年級的更天真、也更富有想象力,而且在一年級1、2冊學習中,他們已經積累了一些觀察、記憶、想象的基本學習方法,接觸過用觀察、回憶、想象、誇張、變形的表現方法表現動物的經驗。

  三、教學目標

  本節課共設計了三個目標,在認知領域,要求學生能運用線條大膽表現不同姿態的貓。發揮想象,組織情節畫面,並用黑白色裝飾,表現自己獨特的形象。

  在情感領域,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認真傾聽,仔細觀察、大膽想象的學習習慣,並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美好情感。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激發學生想象,表現千姿百態的貓。

  2、教學難點:組織畫面,表現自己獨特的創意。

  五、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我設計了三個關卡,目的就是讓學生透過闖關提高興趣和競爭意識,並讓他們透過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更多地體現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創作慾望。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運用了以下方法:欣賞法、觀察歸納法、電軟演示法。

  而學生則透過聽、看、畫、說的學習方法,學生在思維真正獲得解放的狀態下自然回展開想象進入美術創作的境界。

  六、說教學過程

  在設計本節課時,為了突出教學目標,體現美術學科的特點,我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將作業紙設計為電影膠片的形式,最後自評以放電影的方法由學生自己說故事。

  第一環節:新課匯入——引出主題

  這一環節中,我主要是激發學生興趣,並在猜謎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學會傾聽。在引入部分,我設計了一個猜謎的教學環節,並在學生猜出謎底是“貓”的同時,強調認真傾聽的重要性,這樣一來,簡單的猜謎遊戲與介紹貓的身體特點巧妙的結合在一起,透過學生思考與描述,不僅鍛鍊了他們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而且激活了他們頭腦裡對貓的種種想象。

  第二環節:新授課——重視知識“活化”

  強調要畫好一件事物,仔細觀察很重要在教學設計中,我幻燈顯示2幅貓圖,一幅著重貓的頭部,一幅是貓的身體動作,引導學生觀察,讓學生知道觀察的重要性,教師再適當示範貓身的畫法。這樣就解決了學生腦子空,不知從何畫起的困難。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這一切都大大的豐富了學生的感官,增強了興趣,為創作出豐富有趣的畫面奠定了基礎。

  第三環節:大膽想象——知識的昇華。

  要畫好一幅畫,有了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大膽想象。在這個環節,我首先出示幾幅貓圖,然後鼓勵同學們想象貓在幹什麼,或者說什麼。開啟學生的思維。最後引出今天這節課的作業要求,也就是老師要拍關於貓的動畫電影,學生明確了作業要求後進行設計創作,除了個別輔導外,最重要是啟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激勵學生創作出與眾不同的貓的故事。

  第四環節:作業展示——知識的拓展

  在作業展示環節中,我把學生的作業設計成一幅連續的電影膠片,讓各自不同的內容串聯在一起,並讓學生嘗試用編故事的方式作為評價作業的方法。希望能透過這樣的平臺,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學生體會繪畫帶來的成功喜悅的同時拓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七、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堂課的縮影,一個好的板書能為整堂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助於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我設計了圖文結合的板書形式,先在黑板上出示課題,然後在課題的基礎上變換出不同形狀的貓臉,在貓臉的基礎上在變換出貓的動態,用板書示範了本課的難點:“貓臉和動作”;這樣的設計是讓圖畫與文字更好的服務於課的內容,板書既要美觀、又能激發學生興趣,並能起到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和加深學生的印象的作用。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在欣賞與交流中認識、瞭解了小貓,並運用線描手法進行練習、創作。教學設計上與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與疏漏,敬請各位同仁雅正。

說課稿 篇4

  在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麼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於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範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一些意外損傷。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展最迅速、最基礎的時期,讓幼兒有一個幸福、快樂、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長和老師們的美好願望。正逢目前的主題活動《規則與標誌》,產生了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社會活動:“安全標誌”。

  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誌和文字元號的興趣”。標誌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知識性、實用性等特點運用廣泛,併為幼兒理解接受,讓幼兒掌握生活中常見的標誌的內容含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安全無小事,責任重泰山”。為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我們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的培養。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安全、富有啟發性的學習環境;營造了親切、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從眾多的安全標誌中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能為幼兒理解的標誌符號,透過遊戲方式輕鬆學習,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規則意識。

  目標分析

  本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使幼兒對幾種常見安全標誌的圖案、意義有初步的認知。對安全標誌進行分類,瞭解禁止標誌、警告標誌和指令標誌的基本特徵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養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規則意識,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能結合自己經驗創造性地設計出與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標誌。

  對目標的分析: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它著重於孩子的發展。教育目標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起著導向作用,也是教育價值的具體體現。基於此認識,我在每個教學活動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作為目標制訂前提條件。在以上《安全標誌》教學活動中,我制訂的三個具體目標既能圍繞教育總目標,又能突出教學內容自身的教育價值,顯性之處在於力圖透過強調社會規則與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性,透過培養幼兒從小就能讀懂標誌,按照標誌的要求來規範自身行為或影響成人行為,達到人人都為建立“平安社會、平安校園、平安生活”的社會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隱性之處在於能將知、情、意、行諸要素和諧的統一其中,同時指向於幼兒生活質量的提高,即安全與健康。

  過程分析

  總述:整個教學過程、時間大約需要30-35分鐘。基本流程:以“棋”導題→標誌分類思考→小組按要求重點討論一類標誌→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感知學習並掌握標誌特徵、名稱、作用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幼兒製作標誌讓學習內容生活化→玩“棋”結題教學方法有:小組討論、師生互動、個體操作、分組遊戲等教學重點:重點在於引導幼兒能根據標誌上的圖案分析與辨別基本瞭解安全標誌的符號、名稱和意義。初步感知三類不同標誌的特徵與含義。

  教學難點:一類標誌的規範性名稱及其教育意義。如:指令標誌、警告標誌、禁止標誌等。整個活動過程首尾呼應,環環相扣,教學思路清晰明確,上一環節是下一環節的感知基礎,下一環節是上一環節的鞏固提高。我透過這種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來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並在此過程中致力於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中,我始終扣住“社會性教育”這個要素把握教學重點、解剖教學難點,並把目標達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兒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衡量本活動成功與否的標準。

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二年級第四冊第44頁至第 46頁《1千米有多長》,我準備從以下這八個方面展開說課。

  一、說教材

  《1千米有多長》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長度單位米、釐米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其他的長度單位。在教學過程中,透過引導學生?結米、分米、釐米、毫米之間的關係,抽象出長度單位千米。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比較抽象,教材透過三個步驟幫助學生體會1千米有多長:第一步:透過同學們手拉手站成一排,體會10米大約有多長;第二步:透過全班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和100米大約要走多少步,體會100米有多長;第三步:透過10個100米跑道的長是1千米等場景,體會1千米有多長。在教學過程中,透過讓學生拉一拉、走一走、想一想等這些簡單的活動,真正體會到10米、100米的距離到底有多長。在進行認識千米教學時,充分聯絡前面100米有多長,10個100米長就是1千米,然後結合?校實際,學校操場的跑道有400米,那麼2圈半就是1千米,使學生體會到在表示較遠的距離時,要用千米作單位,並介紹怎樣用字母表示以及千米與米之間的關係,聯絡生活實際,合理運用長度單位。

  二、說學生

  透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釐米、毫米,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多數學生能聯絡生活實際,合理運用長度單位。但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有些困難。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把學生帶到學校的操場上進行教學,讓學生實地拉一拉、走一走、想一想等活動,充分感知千米這一長度單位到底有多長;對於學困生,以和他們玩遊戲的方式來引導他們感知1千米的具體長度,從多角度來激發他們的參與,給予他們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並讓他們積極彙報自己的親身體會,達到全員參與,共同提高的原則。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在空間與圖形中明確提出:在教學中,應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應注重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直觀經驗。結合我對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感受並體驗1千米有多長,知道千米和米的關係,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透過拉一拉、走一走、說一說、想一想、量一量等活動,讓學生經歷認識1千米有多長的過程,感受長度單位的實用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長度單位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並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四、說教學重難點

  找準重難點是上好課的前提,我認為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在活動中體驗千米的含義,正確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五、說課前準備

  記錄單、大螢幕

  六、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本課教學採取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方法,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靈活地組織教學環節,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探索、交流中學習。

  教法: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複習引入、情景激趣、引導發現、學用結合。

  學法:觀察、想象、驗證、類比推理。

  七、說教學流程

  透過對教材的分析,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原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

  (一)引入新知;

  (二)探究新知;

  (三)鞏固新知;

  (四)拓展新知;

  (五)總結新知.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