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精選資訊科技說課稿模板集錦九篇

資訊科技說課稿

精選資訊科技說課稿模板集錦九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資訊科技說課稿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說的是小學四年級資訊科技課,題目是《安徒生童話》。

  《安徒生童話》是九年義務教育冀教版小學資訊科技教科書第二冊、第十八課,屬於小學階段總計編排的第三模組Powerpoint(幻燈片)。學這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會了往幻燈片中插入圖片、設定本文件中的超連結、設定不同效果的背景、能夠放映和儲存幻燈片,並且也已經會錄音儲存。在此基礎上,這一節課的主要內容有:往幻燈片中插入聲音;為童話故事名設定超連結到相關網頁或文件;使用動畫效果,突出重點,提高幻燈片演示的趣味性;透過幻燈片預設的設計模板美化文稿。

  基於以上內容,我的總體設計思想是:體現以下三個方面,一、體現與小學語文課的整合。安徒生童話作品為世世代代的人們分享,他為全世界的兒童帶來快樂和幻想,其中《賣火柴的小女孩》作為小學語文教材讀本,學生已經學過。本課如果和語文課相整合,必定為本課鋪墊了思想感情基礎,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同時,資訊科技本身就是綜合實踐課,幻燈片作品要求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和思想性相結合,學生做出來的作品帶有思想性,才會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二、體現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基礎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之一。學生剛開始上資訊科技可得時候,學習興趣是很高的,只要別的老師一下課,馬上就跑到微機室門前來,我稍微遲一會,外面就亂哄哄的。所以,學校的下課鈴往往就是微機老師的上課鈴。但是那種興趣,只是不同於其他學科的新奇、好奇,一個學生,她的語數外可能學不好,但是她的資訊科技並不一定比別的同學差,這完全是處於那種好奇心。所以怎樣能夠讓學生保持高漲的求知慾,持之以恆的發展下去,是我一直探討的問題,也是我們提出的一個研究課題。在教學中我發現,用貼近學生生活的資訊內容教學,很能吸引學生;在技能教學方面,用上學生已經掌握的技術,學生就覺得有成就感,就特別有興趣,。所以我安排了有感情的朗讀《賣火柴的小女孩》其中幾段,讓學生錄音儲存,作為新課的素材,插入到新幻燈片中播放。三、體現它的工具性。安徒生童話作品共有200多部,學生不可能在課上全部閱讀,讓學生給同化故事名連結網址,學生自然就去瀏覽這個網頁,這時 ,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說一說在這個網頁上看到了什麼,這樣對以後全面學習安徒生童話作品起了指引的作用,為拓寬知識面,打開了最低的門檻。

  基於以上考慮,我把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學會網幻燈片中插入聲音:學會使用動畫效果:學會使用設計模板。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上機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情感目標:增強痛恨資本主義制度,熱愛自己祖國的情感,注意作品思想性的體現。

  教學重點:往幻燈片中插入聲音,播放聲音。

  教學難點:恰當地使用動畫效果,。

  我們知道,幻燈片中動畫效果比較多,學生一節課很難一一試用,更難把握用什麼效果表現主題最恰當,在教學這個知識點時,我設計了採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感受悲劇和喜劇效果的不同,培養學生用動畫效果表現主題的思想意識。

  教學方法:演示講解法,任務驅動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學習準備:上網蒐集安徒生簡介及照片整理與童話故事有關的文字、圖片、聲音、影片及有關網址資料。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指名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賣火柴的小女孩》其中3段,學生錄音並儲存,;同時課件演示這篇課文的文字及插圖;

  二、教學插入聲音

  1、自學課本第66頁的設計,按照設計製作封面、扉頁和目錄頁等幻燈片。

  2、教師講解演示:

  以《賣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為例,內容主要是故事簡介(文字),相關圖片3張(小女孩3次擦亮火柴所幻想到的美麗的聖誕樹,香噴噴的烤鵝,親愛的奶奶)要求把著3張幻燈片插入到1張幻燈片中,需要把其中的1張作為底圖,這時教學圖片的疊放次序。

  其次教學插入聲音的方法,教師演示講解,之後學生操作,播放試聽。提問讀這一段應該用什麼樣的感情去讀?聲音標誌你認為放到什麼位置合適?怎樣播放?

  教師板書插入聲音的方法。

  設定超連結返回目錄頁。

  三、教學為童話故事名連線網址

  導語:目錄上有好幾個故事名,有的讀過,有的沒讀過,沒讀過的我們一定很想讀,但是把它們全部做成幻燈片不太現實。如果電腦聯網的話,我們可以把故事名字跟網址連結起來,這樣我們就可以全面學習了。

  1、以《醜小鴨》故事為例,演示教學連結網址的方法,邊演示邊說注意事項。

  2、學生操作。為自己喜歡的故事名連結相關網頁地址。教師巡視指導。

  3、讓學生說一說在這個網頁上都看到了什麼。

  4、交流與本文件連結和與網址連結在操作上有哪點不同?

  四、教學使用動畫

  1、課件演示設定了動畫的幻燈片

  2、演示設定動畫的方法,並板書

  3、用《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演示幾種不同的動畫效果,然後提問你覺得哪種效果比較適合這張圖片?學生討論交流然後動手體驗。

  教師: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年夜裡被凍死在街頭,這是個悲劇,我們在表現這一主題時,應該用悲哀的感情、陰暗的顏色、緩慢的動作等來表達這一沉重的話題,增加人們痛恨資本主義制度的思想感情,做幻燈片時,要帶著思想感情去做,這樣的作品才會有生命力。

  4、學生試用不同的效果

  五、作業設計

  課件出示:以《安徒生童話》為標題,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做一張自己滿意的PPT作品。

  具體要求:1、幻燈片中要有插入的聲音;

  2、要有連結的網頁;

  3、要有恰當的動畫效果;

  4、作業統一教至班級公共郵箱。

  六、學生談收穫

  這一環節主要引導學生交流這節課所學到的知識,以及產生的新問題。

  我們知道,用生命教育理念來說,課堂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的活動,的即師與生、生與生的互動,是動態發展的,所以儘管我做出了種種預設,但網王動態的生成與預設不完全一致,甚至超出了預設,所以,預設的教案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靈活的應對課堂生成,我的總體思路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尊重學生,培養興趣,鼓勵創新,在學生學技能的同時,注重思想性的培養。

  以上彙報,定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以促進提高,謝謝!

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2

  《搜尋引擎》是浙教版小學資訊科技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遨遊網路中的第4課內容。這一單元主要讓學生初步瞭解網際網路,瞭解各網路的組成部分,能夠初步瞭解廣域網和區域網的區別。並且能夠使用瀏覽器去遨遊網路,並透過網路查詢自己所需要的資料,並加以分析,整理,最後運用查詢到的資料製作圖文並茂的文件的形式呈現。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搜尋引擎的概念,以及透過搜尋引擎查詢自己所需要的資料,感受搜尋引擎的強大及方便。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透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透過任務來引領學生的學習導向,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完成實踐操作。

  在教學中,我首先是透過一個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動物影片引出有關動物的問題,進而進一步引出搜尋引擎,再介紹各個搜尋引擎,並介紹如何使用搜索引擎,然後確定關鍵詞驚醒搜尋。在確定了關鍵詞後,再讓學生對搜尋的結果進行分析、整理,選擇最準確的那一條結果。在學生基本學會使用搜索引擎的基礎上,最後讓學生搜尋自己感興趣的有關於動物方便的知識,並完成一張表格,以成果的形式進行呈現。

  這一節課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有這麼幾個疑惑,也一直在思考。第一,我對教材安排的內容進行了一個大的改動。首先教材上是讓學生搜尋新華書店,查詢新華書店的網站。我考慮到學生對新華書店可能不是很感興趣,再次單純搜尋新華書店也不能進行下一步的任務,不能形成一個套路或是體系,最後也不能以成果的形式呈現。因此我把搜尋的內容變更了一下,透過提問關於動物方面的問題,讓學生去搜索,尋找答案。從而引出搜尋引擎和關鍵詞的選擇。但是這樣一變動,也帶來一個問題:搜尋的關鍵詞變得更加長,和複雜了。我擔心學生的打字水平,怕水平較差的學生一下子完成不了任務。其次,在引出了搜尋引擎後,我直接介紹了各種搜尋引擎,並讓學生選擇一個搜尋引擎進行開啟,速度快的可以多開啟幾個。而教材上是先讓學生學會用百度搜索引擎進行搜尋任務。然後在介紹其他的搜尋引擎,進行嘗試,對比、感受。我覺得我這樣設計在教學效率上可能更高一些,而且,教材上指定用百度搜索引擎來搜尋框得太死了。

  這一節課,我準備得比較匆忙,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考慮完善,希望各位前輩、同事批評、指正。謝謝!

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會在簡報中新增新幻燈片;會在幻燈片中插入文字框並輸入文字。

  2、在幻燈片瀏覽檢視中設定幻燈片切換效果;能修改專案符號。

  3、激發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

  教學重點:

  為每一張幻燈片設定一種切換效果。

  教學難點:

  在設定切換效果之前要先選中幻燈片。

  課前準備:

  1、製作好簡報範例——“動物之愛”。

  2、提供動物圖片(光盤裡的“圖片動物”資料夾裡)。

  教學過程:

  一、任務驅動

  製作一個作品通常需要幾張幻燈片。今天,我們就來製作一組介紹動物的幻燈片。

  二、新課教學

  1、製作封面(師演示)

  ⑴啟動Powerpoint。

  ⑵選擇“簡潔型模板”、“文字與剪貼畫”自動版式。

  ⑶介紹封面的製作方法。

  ⑷介紹專案符號的修改方法。

  2、新建幻燈片(師示範)

  選擇空白版式進入幻燈片檢視,依次選擇[插入]、[圖片]、[來自檔案],插入一張有關猴子的圖片,拖出文字框輸入“可愛的猴子為這張幻燈片加上標題,依次選擇繪畫工具欄上的[自選圖形]、[標註]、白雲,拖出一個標註框輸入“玩累了,休息休息!”,修改字型格式,調整物件的位置。

  3、學生操練(師巡迴指導)

  4、增加幻燈片切換效果

  ⑴選擇[檢視]選單中的[幻燈片瀏覽],切換到幻燈片瀏覽檢視,這時,我們可以看到剛才做好的四張幻燈片了。

  ⑵選中第一張幻燈片,單擊幻燈片切換工具欄的切換按鈕,彈出“幻燈片切換”對話方塊。單擊下拉按鈕,選擇[垂直百葉窗]。最後單擊[應用]按鈕。

  ⑶在“幻燈片瀏覽檢視”中用右鍵單擊幻燈片,從快捷選單中選擇[幻燈片切換]命令,也能開啟“幻燈片切換”對話方塊。

  ⑷設定好所有幻燈片的切換效果後,不要忘記及時儲存檔案。我們給檔案取名為“動物的家”。

  三、展示學生作品

  1、觀看學生作品

  2、學生對所觀看的作品發表議論。

  四、教師總結本節課內容

  我們這節課學習了製作一系列的幻燈片,並且增加了幻燈片之間的切換效果

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電子小報齊欣賞》是人教版四年級資訊科技下冊的第九課,本節課的知識目標是1.學會利用因特網搜尋並瀏覽電子小報。2.瞭解電子小報的製作流程。能力目標是初步具備評價和欣賞電子小報的能力。情感目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協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利用因特網搜尋並瀏覽電子小報;瞭解電子小報的製作流程。教學難點是初步具備評價和欣賞電子小報的能力。

  二、說教法

  本節課主要的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嘗試法、合作探究法。師佈置任務,學生看書、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嘗試、合作探究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師引導、提示、強調本節課的難點。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三、說學法

  四年級學生透過兩年多的資訊科技學習,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大部分學生已有自學的能力,所以本節課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

  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一個個任務透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完成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資訊科技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激趣匯入

  六一馬上就要到了,你們會辦慶六一的手抄報嗎?老師用我們學過的文字處理軟體製作了一個慶六一的電子小報,你們想看嗎?

  是你們的手抄報漂亮還是電子小報漂亮?我們還可以做出好多漂亮的電子小報,你們想欣賞嗎?今天咱們就來學習《電子小報齊欣賞》。(板書課題)

  觀察小報,引出電子小報的組成:標題欄(報頭)+主體內容欄

  (二)、任務驅動,能力提升

  任務1:搜尋網上關於安全的電子小報

  1、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看書、小組討論完成。

  2、指明學生班內展示小報,師生共同評價。

  任務2:搜尋網上關於環保的電子小報

  1、學生看書、嘗試,師巡迴指導。

  2、指明學生班內展示小報,師生共同評價。

  任務3:各小組推薦你最喜歡的電子小報並說出理由

  1、小組討論完成

  2、小組代表展示彙報

  任務4:電子小報的製作流程

  1、學生看書、小組討論完成。

  2、小組代表彙報,師生共同評價。

  引導學生總結制作電子小報主要步驟;

  設計作品→準備素材→製作報頭→編排文字→搭配插圖→展示與評價→修改與完善→釋出與交流

  學生歸納確定主題的要求:

  主題具有時代感→內容健康向上→思路新穎→貼近生活→選題恰當

  任務5:自已確定一個電子小報的主題以及小報中要介紹的主要內容,完成下列表格。

  1、學生看書、小組討論完成。

  2、小組代表彙報,師生共同評價。

  (三)、總結歸納:學生談體會

  (四)、課後作業

  課本第58頁第3題

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與學生分析。

  (一)教材分析:

  《認識資源管理器》是人教版資訊科技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四課《檢視檔案內容》第二課時的內容。

  資源管理器是Windows系統中的“大管家”,對它的學習不僅是本章學習的重點,更是學習檔案管理知識的入門一課。本節課主要是使學生了解資源管理器的結構,幫助學生掌握在資源管理器中管理檔案的基本技能,促進學生髮散思維的發展。

  (二)學生分析:

  本節課的教育物件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由於家用電腦比較普及,他們具有較高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我會給他們創造小組討論,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同時他們又是稚嫩的禾苗,需要陽光和雨露,我還會適時引導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並透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第一課時裡,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在我的電腦中檢視檔案內容的操作方法,這為本節課教學已作好了知識鋪墊。

  二、教學目標。

  由於本課學習內容操作性強,適合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自主發現式學習。根據教材特點與學生實際,我設計了以下:

  (一)知識目標:

  1、掌握資源管理器的啟動、退出。

  2、瞭解其結構組成。

  3、在資源管理器中開啟檔案,刪除檔案以及給檔案重新命名的操作方法。

  (二)能力目標:

  1、掌握在資源管理器中簡單管理檔案的操作能力。

  2、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資訊素養。

  2、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以及勇於探索新知的精神。

  三、教材處理。

  根據學生生活經驗及認知水平,我制定了認識資源管理器這一教學重點以及在資源管理器中開啟檔案,刪除檔案,給檔案重新命名的操作這一教學難點。

  四、教學,學法,評價與手段。

  (一)教法闡述:

  本課透過創設“尋寶”、“改寶名”、“掘寶”三個遊戲環節,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在小組討論,師生互動中掌握利用資源管理器開啟檔案,檔案重新命名,刪除檔案的操作方法。

  (二)學法指導:

  我會引導學生透過“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總結鞏固”,建構資源管理器的相關知識,提升在資源管理器中管理檔案的基本技能。

  五、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闡述我的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資訊科技課程學科特點,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我設計以下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二)新課呈現,鞏固操練。

  (1)尋寶。

  (2)改寶名。

  (3)掘寶。

  (三)歸納總結,完成建構。

  計算機作業系統就像一個“大寶藏”,它的裡面有許多珍奇的“寶貝”。要挖掘“寶貝”,我們首先要找到一把開啟這“寶藏”大門的鑰匙,它的名字就叫做資源管理器。同學們想得到這把寶貴的鑰匙嗎?透過學習情景的創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教學作好了準備。

  隨後進入教學的第二個環節,這時我會提示學生:其實開啟資源管理器的方法和我們學過的畫圖軟體啟動方式基本相同,大家可以試一試。讓學生自主探索,嘗試操作。然後我會應用多媒體教學軟體控制學生機,演示並介紹資源管理器的各個組成部分。目的:讓他們進行知識遷移,從而掌握啟動和退出資源管理器的方法並瞭解資源管理器的各個組成部分,從而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接下來我要和同學們作一個《尋寶》的遊戲。遊戲說明:遊戲分為3關,將全班分為4組,我課前會將20個以“寶貝1、寶貝,2……”命名的檔案放入D盤中,請學生按要求操作。遊戲第一關:尋寶。(演示幻燈片)這是我擷取的遊戲畫面。首先我要做簡單的遊戲示範說明。隨後要求各組同學在5分鐘內找到這20個檔案,並記錄下各檔案存放的路徑。時間到時,哪一組的同學找到的檔案最多哪一組就為獲勝組,同時我會對該組進行激勵性評價。然後我將以搶答的形式請學生說出每個檔案的位置,其他的同學按照他的路徑開啟檔案。

  在這個遊戲過程中,我將磁碟中的“檔案”變成了神奇的“寶貝”,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他們在“尋寶”的同時掌握了在資源管理器中開啟檔案的方法。遊戲第二關:《改寶名》本關仍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要求同學們將剛才自己發現的“寶貝”檔案改為“自己的名字加數字”,這時有的同學可能對其操作方法顯示出困惑的表情,我會讓他們進行討論交流,並適時的提示他們:單擊滑鼠右鍵試試看!同時我要強調:只能修改自己找到的“寶貝”檔名,可不能動別人的“寶貝”呀!學生透過老師的引導與自己動手操作,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給檔案重新命名的操作方法,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資訊道德素養。遊戲第三關:《掘寶》前兩關都是合作完成的,本關就來個遊戲大對戰。要求同一桌的兩名同學尋找以對方名字命名的檔案,找到後將其挖掘,即刪除檔案。在5分鐘裡刪除檔案最多的同學獲勝。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並掌握了刪除檔案的方法。以上這一環節是課堂重難點部分,因此我以任務驅動的方式開展教學。任務是課堂的 “ 導火索 ”,我以一個個的小遊戲,丟擲一個個任務,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從而促使學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學習,達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同時使用有效的激勵制度,為任務驅動法注入又一推動劑,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索新知的積極性。

  教師總結在資源管理器中開啟檔案,刪除檔案以及給檔案重新命名的操作方法,加深了學生對本課知識點的掌握,同時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並佈置作業,作業如下(顯示幻燈片)目的在於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建構。

  在即將下課前,我想對同學們說:今天我們透過自己的努力已經初步瞭解了資源管理器這把金鑰匙的使用方法,但是要想使它發光發亮還要我們繼續努力的學習,我相信透過以後的學習我們每個同學都會成為這把鑰匙的主人!這樣學生就在興趣盎然的遊戲中結束了本節課學習,同時我也做到了寓教於樂!

  六、板書設計:

  第四課 認識資源管理器

  一、開啟檔案

  二、檔案重新命名

  三、刪除檔案

  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逐條列舉出來,這讓學生一目瞭然,從而更好地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

  七、教學效果預測。

  本節課改變了傳統注入式的教學方式,將原本枯燥的檔案管理的知識融入到遊戲中,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獲取知識,以競賽的方式展示和交流探究的結果,在這過程中,學生透過小組的學習,主動獲取資訊和處理資訊,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從而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計90%以上的學生能夠掌握本課的重點與難點。

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6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網上諾貝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資訊科技》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十課的內容。它以前面學過的使用瀏覽器瀏覽網頁、超連結等知識為基礎,為本節資訊搜尋進行實際應用做好準備。

  2.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及本節課的特點,本課要達到以下3方面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瞭解搜尋引擎的簡單工作原理;

  2、對“關鍵詞”的認識和理解;

  3、認識搜尋引擎的作用和價值。

  2.技能目標:

  1、學會使用關鍵詞進行資料資訊的獲取;

  2、學會針對具體問題對關鍵詞進行簡單的選擇和提煉。

  3. 情感目標:

  1、瞭解科學技術對人類發展的促進作用和巨大貢獻,感悟科學家對祖國的摯熱情懷,體味科技為國、知識就是力量的重大意義。瞭解家鄉名人在科學界所做出的豐功偉績,增強學生對家鄉的自豪和熱愛之情;同時激發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學習熱情。

  2、糾正學生對網路的認識,正解使用網路可以對我們學習、生活提供幫助

  3. 教學重點:

  讓學生學會使用搜索引擎去查詢所需的資訊。資訊的獲取是資訊科技的基礎,是資訊科技應用的重要環節,而搜尋引擎是查詢資訊、獲取資訊的常用、最有效的手段,是我們掌握資訊科技的關鍵。

  4. 教學難點:

  本課的難點是“關鍵詞”。關鍵詞的提取時候正確,是決定搜尋是否成功的關鍵。認知程度不同,尤其是語文水平的差異,將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明顯的影響。

  二、 學情分析

  學習本課時,學生基本掌握了資訊科技基礎知識和技能主要是資訊的搜尋,初步具備了運用資訊搜尋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剛從小學邁入初中的學生的先備知識各有千秋,接受和掌握新知識的能力也各有不同,導致學生在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例如,在佈置課堂操作任務後,一些學生可能只用五分鐘就完成,而另一些學生可能直到整堂課結束也無法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同時,學生尚未從傳統的學習模式中完全轉變過來,習慣於教師演示學生練習的教學模式,養成了事事依賴老師的習慣。

  三、 教學方法與手段

  資訊科技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資訊處理任務出發,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資訊的能力,從而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根據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本課以“任務驅動”教學法和自主學習法,把“自學—嘗試—創新”的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方法、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說教學程式:

  過程設定分為:創設情境,以境激趣---自主探究----歸納總結,玩學結合體驗成功

  1、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展示:愛因斯坦 居里夫人 兩位名人圖片

  師:你知道他們有獲得過什麼獎項?

  生:引出諾貝爾獎!

  師:那你對諾貝爾獎瞭解多少?

  師:現在我想了解一下諾貝爾獎,該怎麼辦呢?

  生:上百度搜索

  師:只能上百度搜索嗎?

  生:谷歌、搜狗……

  師:對,我們可以透過網上搜索引擎搜尋資料。

  2、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完成任務表

  3、鞏固與拓展

  過關斬將

  五、說設計理念:

  本節課在學生自主探索,教師引導的過程中學,讓學生自主體會資訊科技的普遍性這一特徵,在“討論和實際操作”中體驗資訊的獲得和資訊的正確辨析,正是在辨析過程中,提高了分辨能力。透過遊戲的方式展示題目的目的是:(1)提高學生更大的興趣;(2)流戲裡的內容涉及到生活、學科,讓學生明白網路不單單是讓我們玩樂(遊戲、看電影、聽音樂)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學科學習提供幫助。這也是我這堂課的目標。

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7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妙用符號》,是遼寧少兒出版社出版的《資訊科技》初中版第四冊第5課,其主要內容是:按照輸出格式的要求,巧用PRINT語句後面的標點符號。

  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節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二)說大綱

  (三)說學生

  (四)說教學目標

  (五)說重難點、關鍵

  (六)說教學環境

  (七)說教法及學法

  (八)說教學模式

  (九)說教學教程

  (十)說教學效果

  (十一)說電子版書

  一、說教材:

  本冊書重點介紹了QBASIC程式語言,它是一種簡單、實用、易學的程式設計語言。用它編寫的程式是由一些簡單的英文單詞、阿拉伯數字及字元構成的一條條指令,初中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

  《妙用符號》是本冊書第五課的內容。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QBASIC視窗組成及簡單的操作,對程式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並且學習了運用PRINT語句程式設計,對PIRNT語句的格式、功能、使用上有了較深的瞭解。在此課之後,學生將學習用迴圈語句、列印語句,定位語句程式設計列印圖形,在這些程式中,PIRNT語句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此PIRNT語句在QBASIC程式設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本節課要研究的《妙用符號》是學習PRINT語句的重要部分,它初步接觸了程式語言的精妙之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它在本冊內容中處於非常重要的位置。此外,透過本課教學,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也都有著重要意義。

  二、說大綱:

  按照教育部《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初中學生應瞭解程式設計的基本思想,能夠編寫簡單的程式,在學習中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並能夠與他人協作或獨立解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完成各種任務。

  三、說學生:

  本次課程的學習物件是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下學期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已經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並且有一定的爭強好勝心。針對七年級學生的這些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多尋求與學生的合作交流,努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本課是學習QBASIC程式設計的起步階段,學生剛剛接觸到程式的概念,大部分學生都能接受並理解什麼是程式。所以學生在同一水平上起步學習,在學習本課內容時沒有明顯的層次及優劣的區別,只是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依據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適當的調節課堂節奏,保證整體的學習效果。

  四、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進一步掌握PRINT語句,學會運用PRINT語句程式設計;巧用PRINT語句後面的標點符號。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協作學習的能力;

  德育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學習興趣,培養互相合作的意識品質。

  五、說重難點、關鍵:

  教學重點:靈活運用PRINT語句後面的標點符號程式設計。

  教學難點:區別各標點符號的功能。

  教學關鍵:在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多用眼睛觀察、多動手操作實踐,運用類比的方法突破難點。

  六、說教學環境:區域網環境。

  七、說教法及學法:

  A、教學方法:

  因為本節課在全書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為把重難點分解,我在教法上選擇了任務驅動法和講解演示法,透過這些的教學方法,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增加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也能充分發揮學生個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課堂更加活躍起來。透過教師的質疑問難,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B、學法指導:

  本課內容並不難理解,在學生掌握PRINT語句的基礎上,我運用的學習方法是研究性學習和協作性學習。透過這些學法的運用,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更加清晰,這也有利於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八、說教學模式:展開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索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教學模式。

  九、說教學過程:

  1、匯入:在這一環節中,我選擇了任務驅動的方法匯出新課,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透過研究性學習得出新的結論,有助於掌握本課內容。教師首先出示小黑板上的習題,請同學上機操作完成程式設計。

  請學生演示程式,得出上面的結果。教師小結,出示正確的程式。

  教師提問:為什麼在輸出結果中會有不同的變化?這些變化是怎樣來的?

  學生對比程式得出:PRINT語句後面的標點符號不同,決定了輸出結果不同。由此引出本課內容“妙用符號”。

  2、講授新課:在這一環節我採用了講解演示的教學方法,透過和學生協作演示講解PRINT語句後面標點符號的運用,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當中,充分理解本課的學習內容,在師生合作研究的過程中突破本課難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本課內容,達成學習目標。

  1) 教師講解演示:PRINT語句後沒有任何符號,則列印輸出完本語句中的各項內容後自動換行。

  2)分別找學生講解、教師演示: “逗號”——不換行(標準格式輸出) “分號”——不換行(緊湊格式輸出)

  3)找學生講解演示:沒有指定任何輸出項”——輸出空行

  學生可以舉書上的例子,也可以自舉簡單的例子為其他學生講解。

  4)請學生小結剛才我們研究過的內容,總結出PRINT語句可以輸出的四種不同格式,加深學生記憶。

  3、課堂練習:在這一環節學生透過習題的操作,強化符號的運用和操作,在此同時教師做個別指導,對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給予有側重點的講解。對於普遍出現的問題,重點強調。(課後練技能:略)

  4、小測試: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一些有特點的測試題,讓學生分組比賽,來測試學生的學習情況。

  小測試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間出題測試,看看誰的新知掌握的好,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教師協調組織分組比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5、小結:在這一環節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及重難點,讓學生再一次明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十、說教學效果

  透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學目標基本完成。大部分學生掌握了PRINT語句後符號的使用方法,能順利完成課後習題,並在測試中充分發揮團結協作的精神完成程式設計。少部分學生對逗號和分號的使用還不夠明確,容易混淆。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學生學習中的瓶頸,應抓住教學中的主要矛盾,突破重難點,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十一、說電子版書:Word文件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希望各位老師指正。

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8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黑龍江省教育學院出版社編寫的《資訊科技》教材第二冊第二單元的第十二課《走進大自然》

  教材分析

  《走進大自然》一課是透過四季不同的背景設定和在不同季節中插入各種貼圖的辦法,向學生介紹畫王軟體中的背景設定和貼圖的插入方法。在貼相簿中分別找到人物、動物、鳥類、建築等組成漂亮的畫面,並讓學生根據畫面編輯一個小故事。透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加強學生對各種工具使用方法的訓練。貼圖的旋轉調整按鈕的使用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要讓學生透過對不同型別貼圖的調整來訓練和認識。本課內容為以後進一步學習畫圖工具創作美術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色彩是小學低中年級學生在受到美術教育後最感興趣的,它蘊涵了許多感性和理性的內容,如黃色象徵寧靜,綠色代表生命,藍色象徵高尚等,豐富的色彩既可以美化畫面,還可以讓人感受理性美的薰陶,尤其是學生在學習了新的一種繪畫方法計算機畫圖的基本操作要領之後,學習興趣更是被大大激發,學習熱情也空前高漲,表現慾望極其強烈。新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學生的需要就是我們教學的動力,基於此點,我才設計了這一課時,目的在於進一步讓學生掌握畫圖功能的使用,同時培養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拓展“彩色世界”的豐富內涵 -- 美麗的色彩不僅有自然景色,還有人性的美德,從而使學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這節課是基於網路環境下整合美術教育、資訊科技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畫圖知識教學提高課。

  學生分析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對金山畫王程式能很容易地繪製出美麗的圖畫非常感興趣。本節課老師要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操作練習,掌握背景設定和貼圖的操作技巧,充分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在創作圖畫的同時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法、學會分析

  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

  資訊科技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 " 任務 " 為主。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透過學生已經受過的美術教育和資訊科技教育(課程整合),創設一個電子畫展的情境(創設情境法),設定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畫圖的各種操作(任務驅動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著一個個任務透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在素材庫中找到人物、動物、鳥類、建築等貼圖組成一幅有故事情節的畫面。教學難點是對貼圖進行縮放、旋轉和調整大小的操作。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熟練掌握背景設定和貼圖的插入方法,掌握圖畫儲存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設定背景、插入貼圖的使用方法,擴充套件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問題的能力和借鑑以往經驗的知識遷移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表達能力以及繪畫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成為愛護大自然的一員。

  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資訊科技課程學科的特點,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知

  (二)小組合作,學習新知

  (三)綜合應用,鞏固提高

  具體闡述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知

  上課伊始,我先提出問題,創設情境。一年四季都有哪些特點?(生答)在不同的季節裡都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場景?(生答。師出示教師繪製的作品),你們想和小夥伴、小動物一起去領略大自然不同的美麗風我嗎?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多彩的四季吧!

  (二)小組合作,學習新知

  老師螢幕出示教學的任務: 1 、在彩色背景相簿中找到你喜愛的季節場景; 2 、找到一起遊戲的小夥伴。

  1 .彩色背景的選擇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教材的提示,讓學生按操作步驟在工具箱中找到彩色背景工具,練習插入背景的方法。(師可以先用媒體出示操作步驟,然後學生自己練習)

  2 .貼圖的插入。剛才透過媒體的及教師的引導,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這時教師指導學生找到貼圖工具,放手學生自己練習在貼相簿中選擇人物、動物、鳥類、建築、交通工具、魚類、昆蟲、植物、天空等類別的方法。

  讓學生嘗試在貼圖出現在畫面後,對貼圖進行調整的各種控制按鈕的操作方法。

  3 .用同樣的方法,選擇植物類相簿和天空相簿,將雲朵和花草新增到圖畫上。

  4 .在人物類樣式貼相簿中找一個你喜愛的小朋友的貼紙,把它拖到我們的彩色背景上,完成作品。

  (三)綜合應用,鞏固提高

  為了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展,在練習的設計上應注意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實效性。在這裡我設計瞭如下練習內容:

  師:請根據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知識,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創作一幅具有四季鮮明特點的圖畫,把你圖畫中的故事講給同學聽,看誰的故事最受歡迎,讓我們共同分享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小組進行創作)

  教師巡視,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和指導。

  另外對學生進行美術檢視知識指導,告訴學生在貼圖的時候,遠處的景物要調整得小一些,近處的景物要大一些,注意整體佈局美觀大方。

  (四)總結

  透過你們的作品,你們感受到了大自然與我們人類有什麼關係?

  教學預設

  本節課教學是利用金山畫王中的工具組合圖畫,所以對學生作品的評價重點應放在構圖和畫面內容情節上,讓學生感知圖畫也是一種語言。美術的語言是豐富的,提醒學生在圖畫中除了人物有語言之外,在大自然中動物、花草也都是有生命的,它們也有語言。應插入符合場景特點的貼圖。我想透過本課的教學,學生能熟練掌握背景設定和貼圖的插入方法,擴充套件學生的思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問題能力和借鑑以往經驗的知識遷移能力,並能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表達能力以及繪畫能力。並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成為愛護大自然的一員。

  以上是我的說課,希望各位領導及老師批評指證。

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9

  一、:本課是蘇教版《資訊科技》(小學六年級下冊)教材第2課,教材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充分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感受聽覺媒體的功能,教材目的是讓學生學會進行聲音的播放、錄製與應用(設定系統聲音),形成學生"瞭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的知識鏈。為學生提供了有利於多元智慧發展的智慧環境。學生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能進行文字處理、作圖繪畫等。"聲音的播放與錄製"一課,主要讓學生學會利用的"錄音機"播放和錄製。wav聲音檔案,學會查詢聲音檔案及對聲音檔案進行簡單的處理(主要介紹效果(S)子選單,如添加回音、減速等),操作較簡單,學生很容易掌握。

  二、:作為六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Windows 98的基本操作,能利用多媒體計算機進行文字處理、作圖繪畫等,能操作實物錄音機,知道錄音機的各個按鈕功能。能利用網路查閱資料。

  三、:(1)學會使用"錄音機"播放與錄製聲音。(2)學會查詢聲音檔案和學會儲存錄製的聲音檔案。(3)初步瞭解"錄音機"的"效果"功能。(4)學會系統聲音的設定。

  四、:1、認知目標:讓學生熟悉計算機的"錄音機"功能的操作,體驗多媒體計算機中聽覺媒體的功能,掌握對聲音進行效果處理的方法。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如何獲取聲音資訊、處理聲音資訊和應用聲音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五、: 學會使用"錄音機"來播放與錄製聲音檔案".wav". 1、 學會查詢聲音,學會儲存錄製的聲音。 2、 初步瞭解"錄音機"的效果功能,能使用錄音機進行簡單的聲音編輯。3、 系統聲音的設定

  六、: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資訊科技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透過學生已經受過的音樂教育、英語教育和資訊科技教育(課程整合),創設一個優美音樂、歌曲演唱的情境(創設情境法),設定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錄音機的各種操作(任務驅動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主動與其它學科整合,如:用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中國,中國,我愛你》,結合愛國主義教育,與音樂課程整合;讓學生用英語來錄製聲音,與英語課程整合。

  七、: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著一個個任務透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八、:1、 音樂教材第十二冊中的歌曲《中國,中國,我愛你》,找一學生錄製一句英語"同學們,大家好!歡迎您的到來".下載幾首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如《老鼠愛大米》,並用。wav的格式儲存在教師機中。2、 實物錄音機和錄音機按鈕的圖片。

  九、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首先創設一個優美音樂、歌曲演唱的情境(播放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中國,中國,我愛你》)。問:剛才的歌曲好聽嗎?你還想聽什麼歌曲?(學生點歌)。好!等一會同學們自己點播。接著播放學生錄製一句英語"同學們,大家好!歡迎您的到來",猜猜看,誰說的?(學生回答:***)讓學生產生好奇性。聽了剛才的歌曲和***的一段英語,你想說點什麼?想知道點什麼?同學們發言,提出一些問題,如:"我也想在電腦上聽歌。""我想知道***的聲音是怎麼錄進去的。"等等。很好,我也想知道這些。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學習"聲音的播放和錄製".好嗎?板書課題:聲音的播放和錄製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巧妙地讓學生提出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

  (二)播放聲音問:你在家裡是用什麼來聽歌的?(錄音機,教師拿出實物錄音機),電腦上的錄音機在那裡呢?讓學生找到後回答。板書:開啟錄音機:"開始"—"程式"—"附件"—"娛樂"—"錄音機" .學生開啟錄音機後觀察上面的按鈕和選單,教師出示錄音機按鈕的圖片,讓學生比較。下面同學們可以聽音樂了,音樂在"教師機—D盤—流行歌曲"同學們相互交流,幫助學習有困難同學。此環節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錄音機的各種操作,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

  (三)錄製聲音有的同學想知道***的聲音是怎麼錄到電腦裡去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聲音的錄製。行嗎?誰願意來先試試看,讓一學生上教師機試錄一段話,("大家好!我是***")。錄好後播放給大家聽。你學會了嗎?你是否也試一下。同學們合作學習,自己錄音。並播放自己的錄音。儲存處的聲音在D盤自己的資料夾中。小結,誰來說說聲音是怎樣錄下來的。(板書:"檔案"—"新建"—"錄音"按鈕—"停止"按鈕—"另存為")此環節教師則以參與者的身份介入,目的是發揮協作學習的作用。

  (四)師:我們還可以對錄製的聲音進行加工,在"效果(S)"選單中的"提高音量(按25%)(I)"、"降低音量(D)"、"加速(按100%)(N)"、"減速(E)"、"添加回音(A)"、"反向(R)"對所錄製的聲音進行修飾。(演示)將剛才錄製的聲音進行效果處理,並播放。

  (五)設定系統聲音學生閱讀第6頁的內容。教師演示,(開啟"控制面板"—雙擊"聲音 "圖示—開啟"聲音屬性"—在"事件"列表中選擇"啟動Windows"選項—按聲音"瀏覽"按鈕—找到剛儲存的一句話聲音檔案—選定後按"確定"按鈕—試聽效果—設定好聲音後單擊"確定。同學們合作學習,設定系統聲音。此環節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更深刻的學習,培養同學間的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六)小結說一說用"錄音機"錄製聲音的過程。師:開啟"錄音機"程式,單擊"錄音"按鈕,進行錄音,結束單擊"停止"按鈕。點選"播放"按鈕,即可聽到錄製的聲音了。

  (七)作業利用錄音機程序錄一段話,並播放、儲存,對聲音進行效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