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說課稿模板彙編五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說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透過學習歌曲,掌握好"X X.X | XX XX | X X.X | X O‖這一基本節奏音型,用輕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能力目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引導學生創編動作,創編節奏,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三、情感目標:透過《剪羊毛》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澳大利亞牧民的勞動生活,懂得"只有努力勞動才能換取幸福"的生活。
教材分析: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亞民歌,全曲歡快活潑,大調式,為再現的兩段體結構。第一樂段以歡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勞動生活的節奏,生動地展現了澳大利亞牧民在剪羊毛時的情景。第二樂段開始音區較高,旋律和節奏開闊舒展,使得歡快的勞動情景得到更為生動鮮明的表現。最後兩個樂句重複了第一段最後兩個樂句,它強調了"只有努力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這一哲理,並在藝術上給人以完整、圓滿的收束。
教學重點:
1、感受附點節奏及休止符賦予歌曲歡快跳躍的情緒及其表現作用,在歌唱中準確的把握附點八分節奏,區別節奏的不同感覺。
2、初步唱會歌曲《剪羊毛》。
教學難點:
1、歌曲中節奏的演唱。
2、用愉悅、歡快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自制打擊樂器、鋼琴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師:同學們喜歡旅行嗎?今天的音樂課,老師帶領大家到美麗的澳大利亞。(課件:澳大利亞風)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以出口農牧礦產品,特別是羊毛而聞名於世界。大家準備好,現在我們家就乘飛機出發吧。(課件:飛機聲效)
師:飛機已經平安降落在澳大利亞的悉尼國際機場,(課件:機場圖片)接著我們將要轉乘坐火車前往牧區,大家坐穩了,火車開咯。
5 6 5 4 | 3 4 | 5 5 | 5 —???? ‖
火車火車 開 了, 嗚 嗚 嗚 .
二、匯入新課
師:美麗的大草原到了。(課件:澳大利亞牧場的風光)聽!這是什麼聲音?(課件:馬蹄聲)是牧民們騎著馬兒在大草原上奔跑。我們可以用附點節奏來表現。請同學們拍一拍,讀一讀。
噠。噠 噠。噠 | 噠。噠 噠。噠 ‖
師:(課件:圖片)河那邊的草原呈現白色的一片,像白雲從天空飄臨。那是什麼呢?(課件:羊叫的音效)一群可愛的綿羊。我們一起來模仿小羊的叫聲。
咩 — | 咩 — ‖
師:瞧!那邊的牧民在忙什麼呢?(課件:剪羊毛圖片加聲效)哦,原來他們正在進行一場剪羊毛比賽。勤勞的牧民一邊剪羊毛,一邊唱起了歌。(課件:歌曲剪羊毛)
咔嚓 咔嚓| 咔嚓 咔嚓 ‖
三、學唱歌曲
1、學習旋律
師:歡快的歌聲把我們帶到了牧場上那別開生面的剪羊毛大賽中。讓我們一起加入其中吧。老師先來試一試。(課件:歌曲的第一樂句旋律)呀!這裡藏著一段優美的旋律呢。我來唱一唱……(提示唱準附點音符)
分別請一、二、三、四組同學"剪羊毛",唱一唱裡面藏著的樂句(課件:)
師:這些優美的樂句可以組成一首動聽的樂曲,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課件:歌曲《剪羊毛》伴奏)
師:其實呀,這就是剛才牧民們一邊剪羊毛,一邊愉快歌唱的旋律,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歌曲《剪羊毛》的樂譜。現在,請聽老師範唱一遍。
歌曲聽完了,同學們你們想學嗎?
2.學唱第一段歌詞
a.和老師按節奏讀歌詞。
b.播放歌曲錄音第一段。
c.用琴把歌曲速度放慢一倍,指導學生用"lu"模唱旋律感受旋律音高。
d.老師唱第一段旋律,學生唱詞,重點解決第四樂句(老師跟琴伴奏)
e.和老師琴伴奏完整的把第一段唱一遍。
f.唱譜
g.師:下面,老師想讓同學們為第一段的第二部分用打擊樂伴奏,請同學們看節奏圖譜,(出示多媒體圖片),請同學們把樂器拿起來,想一想,你手中的樂器該用哪種伴奏型配伴奏呢?
生:為第二部分伴奏
師:提問討論結果
h. 同學們,為什麼歌曲當中出現了"白色、白雲、雪堆、冬天、絲綿"這樣一些詞語!
師又問:剪羊毛工人為什麼要剪羊毛呢?心情是怎樣的呢?
3.帶問題自學第二段歌詞
a.播放歌曲第二段。
生:學生小聲跟唱
b.老師唱第二段旋律,學生唱詞。
c.和老師琴伴奏,唱歌詞。
生:學習第二段
d.請同學們隨著錄音把第二段演唱一遍
生:唱到第二部分時,打擊樂伴奏
e.重複上面的問題,播放羊毛製品
生:回答問題,並欣賞圖片
4、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師:歌曲表達了牧民們怎樣的心情呢?
師小結:同學們講得都很好,這首歌不僅表現了牧民們愉快的勞動心情,更表現了火熱的勞動場面。同學們,幸福靠什麼來創造?(勞動)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用歡快的聲音把歌曲再來唱一唱。
四、運用綜合藝術表現手段表現歌曲
師: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演唱《剪羊毛》這首歌曲了,下面和老師配合一下,用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來使歌曲更加的豐富多彩。
1、帶領學生創編節奏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方法:學生分組討論,再分組演奏,集體評價。找出恰當的節奏為歌曲伴奏。
2、演唱:請1—2名同學領唱,其他齊唱。
3、創編圖畫:學生創編圖畫,畫出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五、總結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澳大利亞歌曲《剪羊毛》,充分感受到了勞動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自豪。我們懂得了勞動能創造幸福的生活。老師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做一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最後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思想感情,用歡快的聲音把歌曲再來唱一遍,好不好?
六、學生聽音樂出教室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及背景
1、教材地位和作用——承上啟下
本節課內容——大氣的熱力狀況既是對前面1.2節太陽、地球、月球之間關係的承接和複習,又為後面學習大氣運動奠定了基礎。因為天氣都是由大氣運動來實現的,凡是要分析天氣,首先就要分析大氣運動,而大氣運動的能量來源又是太陽輻射。所以掌握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作用、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作用以及大氣逆輻射等知識對後面學習大氣運動起著鋪墊作用。但在新課程標準中卻省略了這方面的知識補充,在高中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中直接講到“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捨去了“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和“大氣的熱力狀況”這一知識的補充。濃縮的過程中捨棄了一些必要的知識鋪墊。所以每次給學生授課過程中,講到大氣運動這一知識時,學生的理解都很困難。本次課程的教學案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2、教學目標的確定
知識目標:
(1)瞭解太陽輻射的波長組成
(2)理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3)進一步掌握大氣對地面的保溫效應並著重理解保溫作用的機理
(4)瞭解大氣對全球熱量平衡的作用
能力目標:
(1)讀到達地面太陽輻射圖、大氣溫室效應圖、分析說明大氣熱力過程
(2)運用大氣熱力性質解釋一些地理現象
情感目標:.
(1)大氣層對太陽輻射的削弱和保溫作用,要提高環保意識,保護臭氧層
(2)認識全球的熱量平衡是自然界的重要規律,要把握規律,保護地球。
3.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理解大氣的溫室效應。
難點:大氣的溫室效應;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之間的關係。
二、教學手段.
(1)我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導,學生為課堂主體,實現師生互動”形式,以多媒體、板書、畫圖為輔助手段;
(2)以講述、提出問題形式引入矛盾,引導學生思考分析;
(3)以分組討論活躍課堂氣氛;
(4)運用大氣熱力性質解釋一些地理現象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鼓勵學生課後透過多種途徑獲取知識和資訊(網際網路、圖書館、報紙等)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能力,擴大知識面,促進全面發展。
三、教學方法和過程
1.新課匯入:首先我引入Flash動畫《后羿射日》神話故事,調動學生對本次課的聽課興趣和求知慾。
提出問題:后羿為什麼要射掉九個太陽?
透過直觀的動畫呈現,運用發現教學法第一個步驟——提出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引出矛盾。營造課堂的學習氣氛,使學生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情景之中。
教師總結:回顧前面1.2節學的知識,太陽輻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單是一個太陽每分鐘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能量相當於燃燒4億噸煤產生的熱量。太陽表面的溫度約達6000K,可是到達地球的卻不及太陽輻射總量的22億分之一,這之間的能量哪去了?
2.講授新課:我透過課件展示圖片,繼續向學生提出問題。
(1)提出問題:透過課本圖2.2的對比,圖1和圖2兩幅圖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為什麼地球表面溫度的晝夜變化不像月球那麼強烈?透過學生分四個組討論,我進行歸納總結。
教師總結:相同點是地球、月球都是不發光的球體,其能源都是來源於太陽輻射,不同的是地球隔著一層厚厚的大氣層,保護著地球。因為大氣層對太陽輻射有削弱和保溫作用,以至於地球白天的氣溫不會太高,晚上的氣溫不會太低,減少了地球表面的氣溫日較差。進入本次課程內容——大氣的熱力狀況。
教學效果:運用發現教學法中的類比發現,誘導學生髮現兩圖中的共性和區別,有助於學生認知結構的發展。學生在觀察兩幅圖都能夠很好的發現其中的共性和區別,其中第二組學生描述的比較完整。接著繼續向學生提出問題,再次把矛盾拋向學生。
過渡問題:大氣層相當於一扇大門,為什麼允許大量的太陽能量進,卻只有少部分的.能量逸出?首先就要了解太陽和地球兩者輻射過程中不同的波長特點。進入主題。
(2)本次課程重點我依次分三個層次來授課。主要以提出問題的形式向學生提出:①太陽以什麼樣的形式向地球傳遞能量,有什麼特點?②太陽輻射穿過厚厚的大氣層發生了哪些一系列的能量變化?③太陽輻射能量到達地面又發生哪些模式的轉變?
①把全班學生分成三個小組,分別思考以上三個問題,從中選代表進行總結。透過學生的觀察圖,分析圖,分組討論。
教師總結:太陽能量輻射的特點:以多種波長形式輻射,只要集中在可見光區。
教學效果:在下結論時我語音加重並有停頓。根據感知的強度規律,作用於感官的刺激必須達到一定強度,才能引起清晰的感知覺。同時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中總結性的欄位。在授課過程中,我採用圖表結合,直觀對比方法,圖表法直觀並高效。以分組形式進行,有利於提高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學生透過讀圖,分析圖,並得出結論。我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學生們都感覺到成功的樂趣。如(表1、圖4)。
光區波長(λ)範圍佔太陽輻射總能量百分比
紫外光區<0.4μm紫外線7%
可見光區0.4—0.76μm可見光50%
紅外光區>0.76μm紅外線43%
太陽能量輻射特點:以多種波長形式輻射,只要集中在可見光區。
②大氣的削弱作用是本節課的重點,在教學時間上我分配較多。在教法上我採用抽象化直觀的方法,運用波浪學說解釋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散射作用(圖5),也是本次課的亮點與創新。波浪的波長大於石頭的半徑,波浪就越過石頭,否則就散射開來。原理同大氣中波長不同的紫外、紅外、可見光射在大氣中CO2 、O3 、水汽、塵埃等成份上散射或是反射等削弱方式。透過身邊熟悉的例子來解釋複雜的大氣削弱原理,學生理解效果也比較好。用列表對比法表示大氣削弱作用(表2)。圖表對比與總結更能讓學生透徹理解,掌握其中的區別與聯絡。
圖5 波浪學說
削弱方式大氣成份波長範圍削弱強度
吸收CO2 、O3 、水汽紫外、紅外弱
散射微笑塵埃可見(蘭、紫)中
反射較大塵埃、雲層可見(紅、紫)強
表2
③大氣的保溫作用是本節課的難點,特別是大氣的溫室效應,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之間的關係。所以在解釋 “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中最強部分的波長越短,反之越長”這一實驗原理時,我採用舉例法,如太陽溫度相對地球來說比較高,所以太陽是短波輻射,地球是長波輻射,使其簡單化。透過指導學生讀書,真正理解過渡語中所提出的問題。同時通過幾道簡單習題進行鞏固。
教學效果:根據皮連生認為知識學習過程分為:習得—鞏固-轉化-遷移和應用,即行為認知主義的R-S理論,學生基本都能夠很好的掌握其中的原理,並能在練習中運用起來。
(3) 運用生活中例子:為什麼夏天有云的白天氣溫不會太高?為什麼多雲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溫暖?為什麼農民用人造煙幕在晚秋或寒冬防禦霜凍?西北地區“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交通燈中為什麼使用紅燈停?等生活中的例項。激發學生對掌握本次課程的實用性。
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以學生髮展為本,運用大氣熱力性質解釋一些地理現象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的心動。運用馬斯洛的人文主義,所遵循的方法是創設情景——列舉現象——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學生自主分析——教師總結,啟發引導,循循善誘。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都很高,討論問題的興趣也很濃,既培養了學生的地理興趣,又提高了他們的合作學習能力。
(4) 全球的熱量平衡意義。主要強調大氣層對太陽輻射有削弱和保溫的重要作用,要提高環保意識,保護臭氧層,認識全球的熱量平衡是自然界的重要規律,要把握規律,保護地球。注重學生的情感目標的培養,提高環保意識,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
教學效果:透過介紹全球的熱量平衡意義,重點關注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來向學生強調一個地球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由於接近生活,學生的參與性很強,列舉了生活中很多關於保護環境的例項,一些破壞行為也得到了學生的關注,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 課堂作業
我對本次課做了簡單的總結,並鼓勵學生課後透過多種途徑獲取知識和資訊(網際網路、圖書館、報紙等),提倡學生多觀察、思考、分析,提高他們的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全球氣候變暖等問題。鼓勵他們拓展思維空間,提高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能力,擴大知識面,促進全面發展。
五、小結
本次課主要是結合高中生的特點,有目的的提高他們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主要是透過圖片的展示,讓學生自主發現其中的共同點和區別;透過圖片的展示,以分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討論、歸納、總結;透過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例子“如波浪學說”來解釋複雜的原理;用學過的原理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學生對本次課程的內容的學習熱情比較高,基本原理都能夠掌握,並能遷移到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同時也提高了環保意識。
六、教學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太陽輻射光譜——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
吸收作用
二、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散射作用
反射作用
2、大氣的溫室效應
3、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之間的關係
三、全球熱量平衡
文件內含有圖片、公式、文字框、特殊符號網頁頁面不顯示,請點選免費下載完整WORD文件。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搓圓子》出自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的《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指導》小班上冊的”好吃的食物“單元,在這單元裡不單是讓幼兒認識到平常食物的種類和營養成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認識是讓幼兒透過年節食物的意義,瞭解中國特有的飲食文化。而湯圓在廣東地區裡過節時是最常見的也是最有意義的一種食物。聯絡到現時人們對過節越來越冷淡,過節時也越來越沒有氣氛的這種情形,這活動我會把它放在我們這裡很重視的”冬“的這一天來進行,讓幼兒在充滿過節的熱鬧氣氛裡充分認識食物與過節的緊密聯絡,讓幼兒感受到過節可以如此的美好,食物也可以有這麼深的意義。
另外,結合小編的實際情況,因是新入園,有些幼兒還怕生,不會也不敢與其他幼兒相處,同時,現在獨生子女多,平時缺少與不同性格的幼兒在一起互相配合完成任務的體驗,加上小班幼兒手指肌肉群發育還不太完善,在搓圓子的時候必然會出現困難。比如動作不協調,不知道如何搓等等,如果只是讓他們自己獨立完成,就會顯得縮手縮腳,效果不會太好。在這裡特別設計了”邀請大班哥哥姐姐一起來過節“這一環節,不單是營造一種熱鬧的氣氛。更主要的是讓這些能幹的哥哥姐姐起帶頭作用,讓我班小朋友在看一看,試一試,做一做中輕輕鬆鬆學會”搓圓子“這一技巧。
二、說目標
1、結合過節,學習搓圓子的技巧,同時讓幼兒生動理解食物與過節之間的聯絡,知道圓子的吉祥意義
2、在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中,與大班哥哥姐姐互相配合,從中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和交往
3、透過猜謎,培養幼兒根據線索推測的能力
三、教具準備
1、場地四周佈置一些過冬時的飾物,如:鞭炮、窗花、彩燈、彩掛等等
2、活動前事先通知小朋友在過冬那天穿上自己喜歡的喜慶的衣服來園
3、人們熱鬧過冬的錄影(特別強調大家制作湯圓、吃湯圓,準備過節食物的部分)
4、準備搓好的糯米糰若干,大的碟子多個
四、說教法
運用環境佈置及錄影的烘托手法營造一個濃濃的節日氣氛,讓幼兒深醉其中,感受過節的歡樂;用猜謎和鼓勵幼兒嘗試的方法帶出”搓圓子“這一主題;突破”搓圓子“這一教學重難點是運用先讓幼兒自由討論、嘗試,到老師正確示範、指導,其中設計大班哥哥姐姐在旁幫助進行榜樣示範,幼兒自由動手操作的方法,讓幼兒在寬鬆、愉快的氣氛中學會”搓“的技巧。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鼓勵幼兒邀請其他人來過節和分享湯圓,鍛鍊幼兒交往和與人相處的能力。
五、說教學程式
(一)看錄影,帶出主題
(1)用四周環境的佈置及人們熱鬧過冬的錄影,使幼兒感受過冬的喜慶氣氛。
小朋友在興致勃勃的觀看錄影里人們在忙碌的製作湯圓、吃湯圓,準備過節的食物,街道上來來往往熱鬧的人群,歡樂的人們快樂的玩耍??這些熟悉的內容很容易讓幼兒聯想起平時過節時的情景。幼兒就知道,要過節了,有新衣服穿,大家很歡樂,周圍很熱鬧,還可以吃很多好吃的東西。直觀的讓小朋友理解食物與過節之間的緊密聯絡。
(2)老師出謎語”捏呀捏,搓呀 搓,搓出一個小圓球,圓滾滾,站不穩,把它放在水裡滾“,讓小朋友猜如果幼兒猜不出可以提示:剛才錄影裡看見的,我們在過冬過節常會吃到的一種食物。小朋友很容易就猜到了,帶出”搓圓子“這一主題。最後,老師提問:”你們知道為什麼過冬過年的時候要吃湯圓嗎?“讓幼兒瞭解湯圓的吉祥意義是表示全家團團圓圓,喜慶如意。
(二)讓幼兒自由討論和嘗試怎樣做湯圓,老師最後進行正確的示範
有些幼兒可能看過大人做湯圓的過程,他們會模仿大人的動作來做,但是動作會顯得笨拙,製作的湯圓也不太漂亮,但老師都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表揚,表揚他們平時會認真觀察,能夠大膽表現、大膽嘗試。最後老師進行正確的示範:將一塊糯米糰放在手裡上下搓成一長條,然後捏一點放在手心沿著一個方向揉,揉成一個圓圓的圓團,湯圓就做好了。做好了以後,要把它們放在碟子裡。
(三)邀請大班哥哥姐姐一起過節,體驗自己動手製作的喜悅。這一環節突破”搓的技巧“這一教學重難點
老師說”今天我們大家在幼兒園裡過冬,怎麼樣才能過上一個熱熱鬧鬧、開開心心的節日呢?“引導幼兒去邀請等候在外的大班小朋友一起製作湯圓,開心過節。大家把手洗乾淨以後,就開始做湯圓了。製作過程中老師一定要要求大班小朋友讓小編幼兒多動手,在旁幫助他們,不要自己包辦。老師進行巡迴指導,特別注意那些動手操作能力弱的幼兒,給予鼓勵和幫助。
湯圓做好了,大家排成長隊,聽著音樂跳著舞,一起欣賞自己的作品。一邊欣賞一邊評價,哪些湯圓做得好。再一次鞏固“搓”的技巧。
在這一環節,因小班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偏低,如果只是由老師來進行示範、指導的話,不但很浪費時間而且效果也不太好,利用大哥哥、大姐姐來共同參與過節,不但熱鬧,充滿節日的氣氛,而且以大幫小,一對一的進行指導,幼兒很快的掌握搓的方法。教學重難點的解決就變得輕鬆、容易。在這個過程中,透過與大班幼兒的互相配合,小朋友也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和交流。
(四)煮湯圓
大家一起把湯圓放在預先煮沸的水裡煮。煮好以後一起吃湯圓這個環節可以延續到下課後。老師鼓勵小朋友把煮好的湯圓分給幼兒園其他的工作人員和小朋友品嚐,分享過節的喜悅,進一步鍛鍊幼兒的交往能力。
(五)活動延伸
讓幼兒向家裡人學習一種簡單的食品製作,利用自己的橡皮泥進行製作,並向其他小朋友介紹做的是什麼,如何做,用到什麼技巧等等,從而使這一教育活動進一步深化。
說課稿 篇4
老師:
你好!
我說課的標題是《中國石拱橋》。下面我想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與學法、教學設計、板書設計等方面來彙報我是如何說課的。
一、關於教材分析方面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中國石拱橋》是篇事物說明文,它是按總分總的結構順序來說的。先總說石拱橋的特點,接著以趙州橋、盧溝橋為例具體說明久、美、堅的共同特點,最後說我國石拱橋取得的光輝成就。全文條分縷析、井然有序。本篇課文是八年級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說明文,因此要作好說明文的入門指導工作。
2、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要求,課文特點以及初二學生開始學習說明文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及舉典型例子說明事物特徵的方法。
(2)理清全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體的說明順序。
(3)初步瞭解說明文的基本特徵,學習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透過反覆閱讀,把握課文重點,理清思路,瞭解幾種常用說明方法。
(2)透過比較閱讀、討論、寫作等方式初步瞭解說明文的基本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深切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以及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
3、教學重難點
重點:
①瞭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及其光輝成就。
②理解文章說明順序及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難點:認清說明文與記敘文的區別,尤其是說明和記敘的交叉現象。
二、關於教法與學法方面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了演示、投影、創設問題情景法、討論法、歸納法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並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質疑發問,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關於教學設計方面
根據新課標新大綱的要求和“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並結合學生實際,我想制定以下教學流程
A、整體感知:
(一)匯入新課
展示課件:教師出示一組橋的圖片,讓學生自由說出橋的名稱,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各種形式的橋從而進入本文學習。
(二)教師配樂範讀課文或聽錄音
朗讀要求:①明確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②帶著以下三個問題聽讀課文,之後師生討論明確。
1、石拱橋的特點是什麼?
2、中國石拱橋有什麼特點?
3、本文按什麼順序說明的?
B、研讀品味:
本文先概括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又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做了具體說明。那麼作為傑出代表,它們又各有什麼特點?作者又是怎樣介紹的呢?(自然過渡到趙州橋的學習)
研讀④⑤小節趙州橋部分。展示課件:趙州橋圖
創設問題情境:
1、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用最精煉的語言概括趙州橋的四個特點)
2、以上四個方面的特點位置能否互換,為什麼?結合“不僅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分析。
3、這兩段文字運用了什麼說明順序?哪些說明方法?
4、從內容、順序及說明方法比較盧溝橋與趙州橋的異同點。
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完成以上問題。討論的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及歸納分析問題等方面的能力;繪製平面圖,培養了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享受成功的歡樂。對於第2問,學生討論後可能一時還無法完全理解,此時我採用講授法,就是透過教師的語言傳授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知識,同時便於教師控制教學過程,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
C、課堂小結(根據板書進行)
D、作業佈置:1、課後練習第一題、第二題。2、介紹一件物品
板書
形式優美 說明方法:列數字、打比方、引用、作詮釋、舉例子、作比較
結構堅固 說明順序:一般→特殊 概括→具體
歷史悠久
兩個典型例子:趙洲橋、盧溝橋
輝煌成就原因 解放後的發展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泰山出版社小學資訊科技新版教材第二冊(上)第12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利用Word進行文字編輯、插入剪貼畫、圖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學會使用藝術字製作標語文字,能夠設計藝術字、修改藝術字內容、改變藝術字形狀與顏色,利用藝術字提高文字的宣傳性,增強文字的感染力。
二、【學情分析】
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Word文字編輯的一些基本方法,並且學會了在文件中插入剪貼畫、圖片等操作,對Word軟體的各種選單和功能已經有所認識,對於順利完成本課學習目標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中高年級學生有自己的審美觀和一定的創新能力,學生能夠根據文字的內容設計出醒目、美觀、有藝術性的標語。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章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瞭解利用藝術字可以提高文字的宣傳性,增強文字的感染力。
2.能夠使用藝術字的插入、樣式、色彩等技術製作標語文字,能夠恰當設計藝術字。
3.讓學生體會到宣傳標語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力量,養成利用標語進行自我激勵和公益宣傳的意識。
四、【重點難點】
本節課應突出的重點是:插入、設計藝術字。
本節課教學難點是:改變藝術字形狀與顏色,讓標語更醒目、更貼切。
五、【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綜合運用的教學方法有自主探究法和小組合作法。
六、【教學過程】
在具體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五個環節來逐步完成學習目標,實現學生的梯度發展。下面我就結合這五個環節,具體說說教學過程。
(一)、漫畫故事,匯入課題。
課件出示漫畫故事:大強因為沒有看到警示牌而誤踩了草地,所以,他決定做幾個更醒目的標語牌來提醒大家。
然後課件展示,大強利用藝術字製作這幾個醒目、美觀的標語牌。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兩個警示牌的效果,藝術字給大家帶來什麼樣的感受。
透過漫畫故事,匯入課題,緊接著展示幾個用藝術字製作的標語牌,讓學生感受藝術字讓標語更醒目、更漂亮。提高學生學習用藝術字製作標語的興趣,從而激發出學生在本節課堂上製作這樣藝術字標語的動力。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製作藝術字。
(二)、設計藝術字,讓標語醒目漂亮。
教師提問,我們設計什麼內容的藝術字呢?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那我們就用時下比較流行的“我努力,我成功”作為我們的勵志標語來設計藝術字吧。
組織學生自主探究一下兩個問題怎樣插入藝術字、怎樣調整藝術字的位置和大小。
本環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學生按照老師創設的情景,提出的問題先自主探究,前幾節課,學生已經學習了插入選單的有關操作,學生能夠將前幾節課的知識遷移到藝術字的插入。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分組交流,相互幫助,讓每個學生都能掌握插入藝術字的操作方法。
(三)、修改藝術字內容。
上一環節,自主探究過程中,有些同學沒有找到插入設計藝術字的方法,小組內其他同學伸出了援助之手,同學之間互相幫助,體現了合作精神,引導學生自然進入第二個環節所以我們的勵志標語也應該把“我努力,我成功”改成“我們一起努力,我們一起成功”。組織學生小組探究以下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在修改藝術字內容的同時,討論並動手設定文字的大小與字型。
透過讓學生修改藝術字的內容這一環節,讓學生進一步熟悉藝術字的編輯方法,鞏固上一環節中插入藝術字、設定藝術字字型、字號等內容。
(四)、小組探索,製作各種標語。
同學們都已經掌握了插入藝術字的基本操作方法,組織學生展開分組競賽,分組探索一下幾個小任務,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每個小組選擇一個題目製作藝術字。
設計完成後找幾個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並評價、總結,探索的主要目的是發揮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同時透過製作各種標語,培養學生努力奮鬥、自我發展的高尚情操,提高學生愛護校園、保護環境的意識觀念,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五)、改變藝術字的形狀與顏色。
組織學生觀察、對比兩組藝術字的效果,讓學生談一談感受,匯出“藝術字的形狀和顏色對於提高藝術字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加油站是本課的拓展內容,組織學生課上思考、談論一下兩個問題:怎樣修改藝術字的形狀和怎樣改變藝術字的顏色。鼓勵學生課後創作個性的藝術字標語。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