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樣出生的》小學科學說課稿
這節課是蘇教版第五冊下冊第三單元的第3課。《它們是怎樣延續後代的》這個單元圍繞生物怎樣繁殖後代這個話題展開的。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植物、動物的繁殖之後進一步學習人是怎樣進行繁殖的,從而認識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徵。作為五年級的學生對人的繁殖這個話題既熟悉又陌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為什麼這麼說呢?我有一個慣例,每學期開學的第一次課是學生通覽教材、自由交流、質疑的時間,透過這種方式,我基本上能掌握學生的思維動態。我就發現學生在這節內容上停留的時間長,而且竊竊私語,當發現我注視他們的時候還不好意思,欲言又止。加之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享受父母的`愛遠遠多於對父母的彙報,根據這種情況,我制定了相應的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運用交流的方法,獲取需要的資訊。
2、整理資訊,會運用自己擅長的方法表述收集到的資料。
科學知識:
1、知道人類也是透過兩性結合繁殖自己後代的。
2、瞭解一些人出生前後的簡單情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生命的珍貴。
2、體會與父母的親情,體驗父母養育的辛苦。
二、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徵。
教學難點:學會收集對自己研究的問題有用的材料。
三、教學流程:
為了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使學生有所獲,教師必須合理安排教學程式,這是教學成功最關鍵的一環。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及學情,對本課的教學程式作了如下設計。
(一)課前準備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由此可見準備工作的重要性。課前準備分兩部分,都在一星期前進行。
第一部分:佈置學生就關於我是訪談使學生認識到訪談可以讓自己獲取大量有用的資訊。作為教師應指導學生圍繞主題設計問題,使訪談有目的,從而學會訪談的方法。這樣做能突破教學難點,學生學會收集對自己研究的問題有用的資料。可能出現的問題是個別家長的不配合,部分學生不能按計劃進行訪談。我準備採取透過教育一線通事先告知家長我的教學意圖,以便家長能有的放矢地配合我的教學,提高訪談效益。中間對學生的訪談情況進行檢查、記錄,對做得好的學生全班表揚,還可以將其訪談結果進行展示,對沒有完成的學生了解情況,督促、鼓勵。
第二部分:進行“負重”體驗。教材安排此活動在課上進行。我考慮課上時間緊,體驗效果不會明顯,決定將其安排在課前。具體要求是學生利用雙休日,將書包掛在胸前,(書包一般有十幾斤重)後背用帶子卡住,像媽媽一樣做3件家務事:掃地、抹地、倒垃圾。最後將自己的體驗記錄下來。透過這個活動,讓學生嘗試當一回媽媽,體驗一下媽媽懷孕時負擔和行動的不便,體會父母養兒育女的不易,進而昇華珍愛生命、孝敬父母感情,有效地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書P82活動記錄單可以使用)
(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
交流是這節課課上的重頭戲,用時25分鐘左右,為了使學生交流有序、高效,這一程式分成兩步進行。
1、四人小組生生交流。組長整理出交流提綱,教師要進行巡視,重點進入某個小組傾聽交流,指導記錄。
2、小組派代表進行全班集體交流。
透過交流,可以讓學生分享快樂,達到生生、師生互動,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達成過程和方法的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
教師在這一教學環節中要做到1、對學生的進行學會傾聽的養成教育。2、對學生的交流情況要有反饋,及時肯定或指正。3、透過啟發、引導性談話,深化拓展學生交流的內容。4、對學生談到的敏感話題,教師的態度要自然、大方。
(三)出示資料,講解胎兒生長髮育的全過程
播放錄影資料,內容從卵細胞受精到胎兒出生,用時約6分鐘。透過觀看錄影使學生對人的繁殖過程有正確的認識,消除神秘感;同時教師提煉出板書內容,能突出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四)組織學生討論怎樣珍愛生命,孝敬父母
教師給出話題後,給學生思考分鐘時間,然後指名彙報,用時7分鐘左右。教師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具體的做法,這樣做的目的是再次使孩子理解父母養兒育女的艱辛,激發孩子對父母的孝敬之情,對孩子的情感、價值觀的教育水到渠成。
板書:
第3課我是怎樣出生的
精子受精280天左右
受精卵胎兒
卵細胞
四、對本節課的預評估
整節課的設計能以學生做為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得到極大的調動,教師的適時介入,對學生的交流進行啟發、指導,充分體現了“四邊”精神,預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能順利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