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分數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1、說課的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課本第五冊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一教時“認識分數”及93頁做一做。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充套件。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差異。學生初次學習分數會感到困難。分數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但“物體和圖形的一半”卻是學生所熟悉的,因此,本節課主要從學生所熟悉並感興趣的現實經驗出發,並透過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簡單的分數的具體含義,讓學生體會到分數來源於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況下才能產生分數,給學生建立初步的分數概念,為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初步的基礎。
3、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2)、能直觀地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3)、溝通生活和數學的聯絡,感知生活中的數學。
4、教學內容的`編排特點:
(1)、教材以“遊樂園”的形式,呈現了本單元的基本學習內容,體現了在玩中認識數學以及人與生活、自然的有機聯絡。
(2)、“認識幾分之一”透過兩個學生分月餅的情境引入分數,使學生知道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這塊月餅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寫作 。利用遷移推想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3)、學生透過動手摺出之分幾一、創設學習情境,重視教學知識的操作性,讓學生充分感知分數,並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5、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和認識幾分之一是教學重點;感知分數的意義和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比較是教學難點;教學的關鍵是提供學生儘可能多的材料,透過學生折、玩、塗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分數的意義和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比較,重視學生的思維發展。
二、說教法
設計這節課主導思想是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讓學生在折一折、塗一塗、玩一玩中探索分數的意義,親自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新課標》中提出的:“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三、說學法
1、 透過直觀形象的圖形、實物中認識“平均分”、進而感知分數的意義。
2、 進行比較、動手實踐中學習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
四、本節課教學設計主要分四個環節進行
1、 活動引入,體會平均分。
2、 主動探索,感悟新知。(從面到點)
(1)認識幾分之一:平均分——分母的意義——幾分之一的意義——揭示課題。
(2)認識1/2 :不同的圖形用相同的分數表示。
3、 利用學生資源(動手操作)比較分數的大小。
4、 在生活中找分數,讓學生體驗分數來源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