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關於《籃球運動運球上籃技術》說課稿

《籃球運動運球上籃技術》說課稿

關於《籃球運動運球上籃技術》說課稿

  大家好:

  今天我的說課題目是《籃球運動行進間低手上籃》,下面開始我對本課題進行的分析。

  一、教材

  本課教學內容是籃球運動的上籃技術,運球上籃是籃球運動最常用的技術,是中學籃球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著重上籃步伐的練習,為以後的教學競賽和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本次課的授課班級為高中學生,由於高中學生具有好動,活潑的特點,但又具有較強的創造力和自學能力,針對這一特點,我採用了啟發、模仿、創新、競賽等教學法,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以“終身體育”和“快樂體育”為指導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意識。

  1、認知目標:透過運球上籃練習,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

  2、技能目標:使學生基本掌握籃球上籃技術,發展學生的靈敏性和協調能力,使學生自主學習和鍛鍊。

  3、情感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勇敢、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的優良品質,以及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團隊意識。

  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分析教材內容結構的基礎上,我確定一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節課的重點就是使學生正確的掌握籃球行進間低手上籃,同時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五、教法

  教學是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學習知識的互動過程,課的教法與學法是根據學情和教材的特點制定的。

  本課的教法主要包括:示範法、啟發法、分解法、競賽法。

  採用以上幾種教法的目的是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使學生得到認識和體驗,將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實際行動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最後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部分(10’)

  1、課堂常規(2’)

  ①集合整隊,清點人數

  ②師生問好

  ③宣佈本節課的內容

  ④安排見習生

  2、慢跑(2’)

  3、球操(6’)

  讓學生慢跑和做球操的目的是讓學生身體預熱,充分活動身體各關節,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透過球操來提升學生身體興奮性,球操中教授學生原地運球、行進間運球和一些撥球等球性練習,不僅提高課堂的教學氣氛,為接下來的教學內容打下技術基礎。

  (二)主要部分(30’)

  1、讓學生自主嘗試練習

  在講授運動上籃技術之前,讓學生進行自主嘗試練習,讓學生在做完動作之後說體會與感受,從而提高學生上課的熱情和積極性。在此之後,教師正確講解示範動作。

  2、教師講解示範

  教師運用教材知識和自己專業知識進行正確講解示範,給與學生最直觀示範,可以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生動形象的認識,以此來突破本課的重點問題。

  3、分組練習

  把學生平均分成若干組,並選出小組長,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練,教師巡迴指導。目的在於發現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在找出共性問題之後,應迅速集合學生,進行統一的指導與糾正,之後再組織學生分組練習,為了防止單一的練習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情緒,教師應提出進一步的要求,要求學生自主設計生動有趣的自己喜歡的練習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創造能力,讓他們自由設計透過學生的`練習達到本課題之難點的突破。

  4、學生展示

  讓好的學生展示技術動作,其它小組進行評價,透過同學之間的交流展示,讓參加展示的學生享受到一種自豪感,讓觀賞的學生產生一種羨慕感,同時讓全體同學沉浸在歡樂而愉快地練、學氣氛中,透過這一堂課,不僅讓學生掌握到技術動作,而且讓學生學會一種評價他人的方法,透過評價發現自己的不足,以便改正;透過小組配合,互相幫助,使同學之間的友情得到鞏固,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5、組織競賽

  體育課與其他課相比,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能在多樣的體育活動中幫助學生形成強烈的集體意識。透過組織小團體比賽,一方面可互相促進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能增進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也能夠更好地活躍課堂氣氛,不僅是同學們在比賽中分享了體育帶來的快樂,也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本課所學知識內容。

  (三)結束部分(5’)

  1、放鬆練習(2’)

  透過慢跑,使學生身心得到放鬆,為下一堂課做好準備。

  2、總結(2’)

  對同學完成本課教學任務進行總結,對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指正,對好同學進行表揚,對其他同學提出進一步要求和鼓勵,使其有信心學好接下來的教學內容。

  3、佈置作業(1’)

  4、回收器材,宣佈下課。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