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鏡說課稿範文
一、關於教材:
1、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人教版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五章第二節《生活中的透鏡》。本章主要介紹透鏡的基礎知識和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是初中物理光學知識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掌握光學元件應用的關鍵內容。整章內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科學意識。《生活中的透鏡》這節安排在第二節,是在學生學習了透鏡的基礎知識及其對光的作用基礎上的.,能進一步使學生對透鏡成像的知識有感性的認識。這樣安排順序使學生能具體、生動地認識透鏡的成像特點及生活應用,能引起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求知慾,有利於下節課開展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的活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同時也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積極性。
2、教學目標:
(1)瞭解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2)知道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的結構、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
(4)會區分實像和虛像。
3、過程與方法
(1)透過自主學習、檢測和老師的講解,使學生慢慢的學會抓住重點與核心知識去看書、學習。
(2)提高學生的觀察、概括和總結能力。
4。、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初步建立將科學技術應用於實際的意識。
(3)在探索中培養科學的實驗和探究方法。
5、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①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結構、成像原理和成像特徵。
②能夠認識和區別實像和虛像。
(2) 難點
①理解凸透鏡三種應用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的主要特徵。
②將本節課凸透鏡三種應用推廣和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解釋一些現象。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著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本節課我採用三學、三測、三教的主要模式,充分利用討論法、分析法、實驗法、問答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其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索能力、以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此外,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學習和探究活動中,主動提供自己的想法,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智慧,體驗合作學習的愉快。
三、說程式
本節課,為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透過知識複習引入新課,匯入學習目標、引導學生自學課本、自學檢測、難點突破、課堂小結、當堂訓練等環節以達到學生會學想學的目標。具體操作是:
(一)、知識複習引入新課,匯入學習目標
透過複習透鏡的相關知識點,引申到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例項,引導和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們要以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為例來研究《生活中的透鏡》。
(二)、引導學生課堂學習和探究
1、透過三學、三測、三講的模式教育,讓學生掌握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結構、成像原理和成像特徵。
2、讓學生總結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三者成像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引出實像與虛像的概念。
(三)、課堂小結
總結這節課的主要知識點: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結構,成像原理和成像特點;實像和虛像的區分。
四、板書設計:
第二節 生活中的透鏡
一、照相機
倒立、縮小、實像 (物距大於像距)
二、投影儀
倒立、放大、實像 (像距大於物距)
三、放大鏡
正立、放大、虛像
四、實像與虛像
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