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安東尼》說課稿
各位專家領導:
你們好!
今天我為大家講的課題是《蘇珊·安東尼》。
我的說課流程:教材分析——教學過程——教法學法——評價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蘇珊·安東尼》為八年級語文教科書第二冊第一單元第四課,是一篇記敘性散文。它聯絡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讓語文世界與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對學生形成審美情操、健全人格、創新精神都起著極大的作用;是主題探究性學習——婦女解放的重要組成部分。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本文的思路和結構。
(2)理解人物形象及刻畫人物的方法。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社會現象的意識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2)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及社會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蘇珊為爭取女權而鬥爭的精神,培養學生面對自己應有的權利,要進行勇敢的、堅持不懈的鬥爭。
(2)培養學生樹立文明進步的婦女觀、健康平等的現代性別意識。
3、重點難點:
重點:理清文章思路
難點:理解在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男人的一片天:我說我有理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孔子的這句話說明了什麼,你認為他說得有理嗎?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共同活動,在組成教學的各動因中,教學氣氛的營造很重要。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情緒與個體的認識有密切聯絡。高漲的情緒有助於個體認知能力的增強,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助於喚起學生的高昂的學習情緒,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我設計這一個環節作為匯入,目的之一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學生各說各的理,把氣氛調動起來;目的之二是讓學生認識到古代婦女地位之卑微低下,到了與小人相提並論的地步,那時是“男人的一片天”;目的'之三是讓學生明白婦女解放是社會的進步,婦女不再拘束在一室之內,走向社會,自食其力,男人負擔減輕三分之一,只需養老人和小孩,三分之二的負擔又有人分擔一半,何樂而不為呢?可以說是皆大歡喜;目的之四引出那些女權運動先驅者們,從而引出課題《蘇珊·安東尼》。
(二)女人的一線天
1、人物簡介:
蘇珊。安東尼出生在馬薩諸塞州。曾經教過小學。她強烈意識到婦女需要個人和經濟上的獨立。她致力於婦女權利的鬥爭,與夥伴伊麗莎白終身都為女權運動做貢獻。推動美國女權運動的程序。被稱為“美國女權運動第一人”
透過人物簡介讓學生對主人公蘇珊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2、感知探究:
(1)、出示目標,速讀課文(帶著目的去讀書,目標教學)
(2)、網路互動:①五人小組為單位圍繞目標設計兩到三個問題,併發布在網路論壇上;
②選擇網路論壇上感興趣的題目,小組討論解決;
③把小組意見釋出在網路論壇上。
如今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語文學習也理應如此。讓學生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下學習,讓學生好學、樂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天才gogogo——今日表演之星
請同學上臺表演投票鬥爭和法庭鬥爭,誰表演得最好,誰就是今日表演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