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愛情測試題心理
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有趣的愛情測試題心理希望能幫助到你!
有趣的愛情測試題心理
有趣的愛情心理學效應
男人和女人,愛情是一個永久的話題。在愛情歷程中,總會有一些有趣的現象,愛情心理學效應可以解釋這些現象。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挫折越多,感情越深。莎士比亞的經典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由於雙方家族的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大阻礙。但壓迫並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所謂“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就是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
古烈治效應:喜新厭舊。古烈治效應說明了男女思維的差異,後來也成了男人見異思遷、喜新厭舊的著名心理學效應。這一效應在任何哺乳動物身上都已被實驗證明了。男性在心理上有喜新厭舊的傾向也不是什麼人格缺陷,而是有著深刻的生理和心理基礎。
契可尼效應:初戀最難忘。情竇初開時懵懂的愛情最讓人懷戀。西方心理學家契可尼做了許多有趣的試驗,發現普通人對已完成了的、已有結果的事情極易忘懷,而對中斷了的、未完成的、未達目標的事情卻總是記憶猶新,這種現象被稱為“契可尼效應”。
多看效應:日久生情。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向參加實驗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讓他們觀看。有些照片出現了20幾次,有的出現10幾次,而有的只出現一兩次。之後,請看照片的人評價他們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參加實驗的人看到某張照片的次數越多就越喜歡這張照片,也就是說,看到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這真是有趣的愛情心理學效應。
黑暗效應:光線暗的地方更易產生戀情。浪漫的西餐廳是很多情侶約會的首選地點,因為在光線比較暗的場所,約會雙方彼此看不清對方表情,就很容易減少戒備感而產生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彼此產生親近的可能性就會遠遠高於光線比較亮的場所。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黑暗效應”。
遊識猷:你是空想家,還是追夢人?
前幾年流行一本書《秘密》,還拍成了同名紀錄片,裡面所述的“吸引力法則”令人心動——只要你全心全意地渴望某個結果,你就會散發出強大的磁力,你所渴望之物會被你吸引,而整個宇宙都會傾聽你、幫助你,直至你夢想成真……
這理論乍聽之下很贊,但細想又覺疑惑,全心渴望成為世界首富的人,數目肯定遠多過真正成為世界首富的人。《秘密》對此的解釋是,“那些失敗者的渴望不夠熱烈真誠”。反正這套理論怎樣都能囫圇自洽,就看有誰信了這邪。次貸危機時,無數美國人方才驚覺,不管你對自家房產的渴望有多心誠,斷了月供,銀行還是會把房子收走的。
摸爬滾打幾年,生活有以教我。摸著身上青紫,我總結出兩件事:其一,“如果你發自內心地相信自己會成功”,有很大機率,你依然不會成功。其二,如果你一開始就對自己的成功不抱希望,直接“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有很大機率,那個最壞的打算就會成真。一言以蔽之,好的不靈壞的靈。
學法乎上,僅得其中;倘學其中,斯為下矣。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奔著60分去的人常會不及格。不過,何以眾多想象著收穫西瓜的人,最終抱回家的也不過是一枚芝麻?紐約大學的心理學家加布裡埃爾?奧丁根(Gabriele Oettingen)說,原因很簡單,若你對“結局”樂觀,這種對結局的美好想象讓你放鬆無比,你的血壓都會因此降低。但這種樂觀想象只夠讓你覺得“我想要這結局”,卻不足以令你動力十足、立刻行動起來將之變為現實。
這還不是最糟的情形。有時候,越是“樂觀”的人,反而越難以達成目標。原因同樣很簡單,若你對“過程”樂觀,這種樂觀會讓你高估自己的意志力,低估會遇到的困難。就像一個懷著盲目自信上路的人,既不能辨認路上的水坑陷阱,也沒有備好風雨大作時的應急帳篷。奧丁根曾讓一群正在減重的女性想象自己面對高熱量食品誘惑時會怎樣行動。有些人對自己滿懷信心,她們樂觀地估計自己能抵擋誘惑。有些人則顯得悲觀許多,想象自己在美味前敗下陣來。一年後,奧丁根回訪這些女士,將她們的減重成果與此前的自我評估一一對應。結果大大出乎樂觀者的意料之外,那些對自己抗誘惑能力最為樂觀的人,恰恰是減重最少的人。
如何才能化樂觀為動力?綜合學界目前流行的“心理對照(mental contrasting)”和“執行意圖(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理論,奧丁根提出了一種簡稱為“WOOP”的方法。
第一步確定願望(Wish),許下一個你真心渴望的、非常具體的、有挑戰性的願望——譬如說,公開做一個十五分鐘的英文演講。
第二步想象成果(Outcome),想象達到目標後你將如何從中獲益——譬如說,英文演講既鍛鍊能力,又提升知名度。
前兩步不算太難,第三步才是關鍵,尋找障礙(Obstacle),對比你的現狀和你渴望達到的目標,需要彌補哪些差距,可能遭遇哪些挫折,自己的身心狀況在努力過程中可能如何波動——需要一個有吸引力的演講主題,需要約2500單詞的演講稿,單詞發音需要矯正,颱風需要更加鎮定,可能寫稿寫得沮喪,可能上臺前緊張到怯場,可能上了臺發現頭腦一片空白……
列出所有能想到的障礙後,就輪到第四步具體計劃(Plan),計劃亦有特殊技巧,一定要採納“假如處在X狀況下,我就採取Y行動”的計劃形式——假如晚飯後我在電腦前,我就開始寫演講稿。假如我在地鐵上,我就默默背誦說辭。假如我覺得“我的稿子好糟,我不可能講好”,我就要對自己說“不管怎樣,努力後我會比從前更擅長演講”……
WOOP的原理在於,要讓大腦行動,必得先告訴大腦“對結局保持樂觀”,而後告訴大腦“還存在哪些差距”,最後告訴大腦“遭遇挫敗時該怎樣行動”。實驗證明,就連意志力最差的吸毒者都能靠著這幾個簡單步驟,用一個下午寫出一份求職簡歷。WOOP還能用來排除那些你並非真心渴望或者太難實現的目標——如果現狀跟目標差距太大,或者根本想不出遭遇險阻時該如何解決,那麼就該及時收手,換個更可行的目標,免得白白蹉跎時光。
有夢想是好事,只須切記一點——要當追夢人,勿做空想家。正如《駭客與畫家》所說,“你必須對解決難題的可能性保持樂觀,同時對當前解法的合理性保持懷疑”。既要篤信前途光明,亦懂應對道路曲折,才是樂觀的正確使用方式。
別羨慕,你也可以被訓練成“最強大腦”
畫素眼鄭才千、魔方男神賈立平,盲填數獨孫徹然,超級記憶者劉宏志和黃金東……隨著《最強大腦》收視率攀升,各種討論也越發熱烈。有人列出了參賽者從前接受的訓練後問,這種練出來的,算得上最強大腦嗎?
事實上,透過訓練得到的天才更值得讚許和效仿。最強大腦是靠練出來的,不是靠生出來的。
對於天賦向來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一是認為天賦生來相對固定、難以改變,我們能做的只有“順其自然”;另一種則認為,透過努力訓練可以大大改變自身的天賦。
天賦固定論者,很自然地會致力於尋找“天生有才者”。大概一百年前,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劉易斯·特曼(LewisTerman)就相信有些人天生擁有“天才基因”,而且既然這種基因與生俱來,就應該可以被早早識別揀選出來。特曼精挑細選了百位“神童”進行跟蹤,遺憾的是,他們中雖然出現了不少人才,但卻無人長成“天才”。倒是被特曼排除在外的兒童裡,出現了梅紐因這樣的世界級音樂家。
天賦可變論者,則自然會致力於尋找“提高天賦的'訓練方法”。有兩項能力好比大腦的“肌肉”和“心肺功能”——工作記憶以及專注力。訓練這兩項能力,負責歸納推理新知的“流體智力”就會顯著提高。每天冥想15-25分鐘,甚至能讓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者(ADHD)的認知功能得到改善。
近年來,研究界流行利用冥想訓練來鍛鍊專注力,用電腦遊戲來鍛鍊工作記憶。比如讓被試者在遊戲中記憶如下要點:之前出現的字母與方格位置,再之前出現的字母與方格位置,再再之前出現的字母與方格位置,再再再之前出現的……2008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刊登的一項研究就表示,完成這種“雙N-back任務”後,被試者能答上更多的綜合分析矩陣問題。這意味著遊戲練出的絕非簡單的“熟能生巧”,而是訓練出了更通用的能力,這種能力能被遷移運用到其他情境中。會玩“Angrybird”的人未必玩得轉“FlappyBird”,但學會速算的人玩“21點”的能力就會提高。
如今的研究結果越來越傾向於天賦可變論。打個比方,屬於你的靈魂伴侶其實不是“找到的”,而是“相處出來的”。同樣道理,每個人也都有屬於自己的偉大,但那份偉大不是一個等著被“找到”的成品,而是一個需要朝夕相對、仔細雕琢的過程。人並不是生下來就註定被分為“小草”和“喬木”,每個人的大腦都蘊藏著長成參天大樹的潛能。天賦不但常見,而且是可再生資源,但是如果你不針對“超越自我的事”進行高強度訓練,你的大腦便永遠達不到它本能達到的極限。
相比起來,天生如此、難以自抑的“最強大腦”對於研究者是無價之寶,因為這樣的大腦往往在“硬體”上有明顯異於常人之處,能為人腦解謎提供寶貴線索,然而,他們的大腦卻大多患有疾病,“普通人做不到”的種種才能,其實是疾病的結果。大腦所受的傷害與其說是“製造了超能力”,不如說是提供了專注發展特定能力的機會,是大腦可塑性的表現。悉尼大學的艾倫·施耐德(AllanSnyder)曾用電磁刺激來抑制健康人的左前顳葉,這塊腦區負責儲存一些固有觀念,結果發現抑制此區的大腦不但能繪出細節更豐富的圖畫,就連創造性解題的成功率都從20%提升到60%。
“學者綜合徵”患者能記住圓周率後的數萬位數。“雨人”原型金·皮克能逐字記憶數千本書,但卻無法給自己繫上哪怕一次鞋帶。如今,隨便一個智慧手機也能“記住數萬位圓周率數字”“記憶數千本書”,但卻無法做到普通大腦所能進行的一些複雜運算。Facebook投入重金的Deepface人臉識別正確率達到97.25%,看上去很高,其實也就是略次於普通人的水準。而2013年,歐盟為亨利.馬克萊姆(HenryMarkram)教授的人工大腦模擬專案注資十億歐元,目標僅僅是模擬出一個“普通大腦”……你自以為“平庸”的大腦,蘊藏著遠超你想象的“超能力”。
最強大腦,寧有種乎?其實正如Dr魏在微博上所說:“最強大腦選的絕不是大腦天生就和常人不同的,絕不是不需要訓練就是天才。沒人有不訓練就是天才。相反,在一定天賦基礎上,拼命訓練才可能有天才般的表現。比如,臺上記憶高手的大腦結構和普通人的基本沒有差別,他們後天大量的記憶訓練才是成功秘訣。”
“最強大腦”是練出來的,不是生出來的。在節目之外,還有一批真正的“最強大腦”,它們擅長的不在於博聞強記,而在於創新和挑戰。憑著偏執狂般的堅持訓練,那些最強大腦們所創造出的東西不但可以改變自身,而且可以改變世界,並改變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
走出舒適區,你真的就能成功嗎?
心理舒適區是一個科普心理名詞,概念是比較寬鬆的,並沒有嚴格的學術定義。心理舒適區很好地說明改變自己帶來的不適感是成長的必然,不能因為不舒服的感覺而回避成長(改變自己)。
乍看心理舒適區這個概念,大家都會覺得很有道理,有受啟發。可是仔細一想,我在舒服圈裡(心理舒適區)過得很自在,為什麼一定要我跳出舒服圈呢?例如,我做教師這份工作做得得心應手,每天工作生活也很愉快。如果不能一直待在舒服圈,我是不是要辭掉教師工作,噹噹醫生、律師什麼的,擴大自己的舒服圈呢?按照這麼理解,心理舒適區的理論簡直荒謬之極。
但是要跳出心理舒適區的說法在很多時候又顯得那麼有道理,一個內向孤僻的學生應該要勇於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擴大交際範圍,這樣的說法又往往是正確的。
那麼問題來了,我到底要不要跳出舒服圈?或者應該這麼問,我到底什麼時候該跳出舒服圈?
我還是用影象的方式來表達比較清楚吧。自從上次寫了情緒為什麼會反覆的答案之後(情緒為什麼會反覆? - 蔡中元的回答),我有點喜歡上這種表達方式,直觀形象。
我們為什麼想跳出舒服圈?因為我們想成長,成長的動機來源於自己的追求和社會的期待(可能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我儘量簡化我的理論模型,不求完美,但求明瞭)。例如,我想跳出總是宅在家裡的舒服圈是因為我想增強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自己的追求),或者也可能是你的爸爸媽媽希望你能提高交際能力(社會期待)。
那麼就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一、當成長動機(自己的追求或社會期待)與舒服圈落差較小,那麼來自內部壓力較小,反之則較大。
當我的心理舒適區既符合自己的追求也符合社會期待,那麼就不存在跳出舒服圈的必要了。例如,教師工作我得心應手,也是我的追求,也符合社會對我的期待,那我幹嘛要換工作呢?
二、我的追求和社會期待的偏差可能會影響跳出的動力。
例如,週末要戒掉打電腦的習慣安排複習任務,如果只是父母的要求(社會期待),並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麼跳出這個舒服圈(戒掉打電腦)的動力就會較小。如果這既是父母的要求,也是自己想做的事,那麼跳出舒服圈的願望會更強烈一些。
三、社會期待、我的追求和我的舒服圈重合度越高,那麼幸福感就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