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欣賞:詩歌暖心
作者:郭翰
如果需要一種意向的精神支撐,無疑詩歌是最好的橋樑工具。因為在內心的世界裡,永遠捆綁不了詩歌理想和追求。除非把詩歌當成一種框架,一種固定模式,但誰也做不到。或者說,做到了,那意義又會在什麼地方。
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融合體,即使某些意識形態,或者說規範性的把握詩歌的重心,那也只能在一些邊緣上找到某種契合。比如報刊、雜誌,或者說主流媒體,依然只是站在一種時代的大環境下,但總體要找到符合每位詩人的立足點,同樣是做不到的事情。
詩人就是作品說話,詩人就是一種時代的影響力。專注於屬於自己圈子,也依然把詩歌當成了一種信仰或者偏性。其實,真正的詩歌,一定需要時代的沉澱,就像礦層,時代給予的風雨,歲月增添的磨礪,也才能蘊含出耐人品讀的好詩。
但從文化的角度,需要把詩歌理解簡單一些。不能說,沒有好詩,就不能算是一個時代的詩人。因為詩歌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符合一個時代的心跳,能夠溫暖一群詩歌愛好者,同樣也是詩歌美好的集大成。
很多年來,筆者對詩歌沒有一種深層的理解,其實如今也只是走走風景,看是熱熱鬧鬧,真正理解內涵,估計還有很多路需要跋涉。但單單從學習的視角,也是一點自己的淺薄理解,不能深究,只要能夠讓內心多一些能量,能夠在時代的進步中感受一段美好,也同樣是一種詩歌的魅力贈與。
記得之前有人告訴筆者,說如今的詩歌是沒有生命力的。聽到這話,筆者思考了很多。首先,武斷的把詩歌未來和現在聯絡,這是沒有遠見的行為。其次,誰也不是評判者,更不是未來歷史的“審判官”。相對於之前的比如很多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之類大詩人,確實現在看不了太多的前景。
然而,一個時代過去,物是人非,但詩歌的.力量一定永遠存在,或許我們自己也無法知道,這是一個詩歌的偉大時代,還是一個詩歌沉渣氾濫的開始,可以說,都姑且不論。然而,說這話的人,又有誰擔負起了責任心。因為過多的擔心,恰恰是對自己的不信任,對時代的不信任。除此之外,沒有一個其他可能。
詩歌是一種自然,詩歌是一種友誼,詩歌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責任。任何一個大詩人,也不能說在詩歌的世界裡,就是“最高峰”。因為這個衡量標準,永遠不能朦朦朧朧。一定要相信人民大眾,相信時光沉澱。
詩歌的虛無性,恰恰都有一個生活的影子,這些透過詩人的大腦,就會變成一種思想,一種智慧,然後進行折射,於是好詩歌的標準,也就有了一定的量尺。
好詩歌暖心,好詩歌啟迪人性。這是哲學的厚度,也是美學的感知。不管詩人的視角,是大愛、大美,疑惑是大智慧。迴歸到個人的世界裡來,也依然是一種活生生的現實需求,然後讓更多人激發生存的力量。
換句話說,詩歌是通靈性,有感知,那就是能在人們心裡形成一股燃燒的火力。這種能量,不管是春夏秋冬,還是四季更替,依然如春風一樣,沐浴更多的溫馨。反映到人們的世界裡,同樣引起一股溫暖的真性情。
因此,詩歌暖心,不能過於放大,只要能讓生活鮮活起來,能讓思想哲思照人,就應該算是詩歌最大的功勞。至於此時,還是過去,無數人能夠明白這樣一種詩意,詩歌都會是最大的贏家。
(郭翰,貴州大方人,現居貴州貴陽,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詩人協會新聞發言人、副秘書長、時評人。大學期間開始寫作,曾在《散文詩》《星星詩刊》《貴州日報》《校園詩刊》《貴州民族報》《貴州交通報》《貴陽學院報》《畢節日報》等刊物發表散文、詩歌上百篇。文章獲得省內外徵文獎20餘次,文章選入《中國地理貴陽九人詩選》《貴州建省600年》《中國夢,我的夢》、《大道向陽》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