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設計方案>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合集15篇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合集1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1

  活動目標

  1.能運用連貫、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節的語言講述照片的內容。

  2.感受照片所表現內容的多樣性。

  3.體驗與人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自己的照片2~3張,課前請家長和孩子共同交流、回憶有關照片的內容。

  2.自制一本相簿。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組織幼兒參觀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內容

  1、提出參觀的要求

  教師:請你找一找哪張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講一講你的照片上有誰,

  是在什麼地方拍的,當時你的心情怎麼樣。

  2、同伴間互相講述,教師瞭解幼兒講述的大致情況,給予個別幼兒恰當的指導。

  二、教師示範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師示範講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教師講述:這是我和我的孩子在泰山旅遊時拍的一張照片。放假的時候,

  我和我的孩子來到了泰山,泰山是一座很高的山,我們沿著臺階向上爬,一路上看到了高高的樹、綠綠的草和五顏六色的花,最有趣的是山上的石頭,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真是好玩極了!我們爬了好長時間,終於爬到山頂了。

  我們高興地說:我們爬到山頂了,我們勝利了!

  2、透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講述的要點以及講述的條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故事裡有誰?

  (2)我和我的孩子在什麼時候去了什麼地方?

  (3)我們看到了什麼?說了什麼?心裡覺得怎麼樣?

  三、啟發、引導幼兒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各類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現的不同內容,體驗大膽講述、與人交流的快樂。

  1、個別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教師:誰願意去選一張自己的照片,將照片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2、幼兒講述在幼兒園活動中拍的照片的故事。

  3、經驗遷移,講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全家福照片。

  (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非常開心、快樂、幸福!拍張全家福作為紀念。)

  (2)自選照片,再次與同伴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類整理,製作班級相簿,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導幼兒為照片歸類、整理。

  教師:每一張照片不僅能講述一個好聽的故事,還能幫助我們記往一件事情,每一張照片都很珍貴,我們應該將它儲存好。

  請幼兒按照片拍攝的地點歸類、整理。

  2、製作班級相簿,分享活動的快樂。

  教師:這些照片裝在一起,給它加個封面就做成一本相簿了,這是我們的班級相簿,我們還會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裡面,我們還要繼續講照片的故事。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2

  傳帽遊戲舞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與活潑,樂意運用身體動作感受24音樂的漸慢與漸快。

  2、學習傳帽遊戲,根據漸快的音樂節奏掌握傳帽的方法。

  3、會互相合作及配合遊戲,體現群眾遊戲的歡樂。

  二、活動準備:1音樂帽子若干2大鼓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用身體動作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

  1、向教師問好。

  導語:這天,來了許多教師,都想看到你最棒的一面,那此刻請你們想一個最有創意的造型向在座的教師問個好。(教師好)真實無聲勝有聲。

  2、玩送帽子的遊戲,用身體動作感受音樂節奏。

  導語:這天我想和你們玩帽子的遊戲,此刻帽子在我手裡,一會你們就聽音樂的節奏運用學過的動作跳舞,我就看看誰跳的最好最有創意就送他一頂帽子。

  3、引導幼兒欣賞和區分漸快和漸慢的音樂節奏。

  導語:都拿到帽子了嗎?過來戴給我看看,戴上帽子的樣貌真漂亮。你們明白剛才跳舞的那段音樂是幾拍子的?(二拍子)喜歡這段音樂嗎?喜歡的小朋友舉手,我也很喜歡。為什麼喜歡呢?這段音樂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歡快,跳躍,激烈)此刻我們再來聽一次這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在速度方面有些什麼變化?有些什麼變化呀?看誰長著一雙會聽音樂的耳朵。(前面是越來越慢,後面是越來越快)對拉,越來越慢我們叫漸慢,越來越快叫什麼啊?(漸快)真聰明。

  4、聽兒歌玩遊戲,學習圍親密的小圓圈。

  導語:來來來我要考考你們,我閉上眼睛數五聲請你們圍一個大圓圈,圍好了嗎?此刻我又想請小朋友圍一個小圓圈,對啦,不用太擁擠,很舒服的,這就叫親密的小圓圈。聽兒歌做遊戲:小朋友,跳個舞,真呀真歡樂,圍圍圍圍圍圍圍,圍個親密的小圓圈。(反覆做幾次)

  5、聽音樂找好朋友跳舞,會聽漸慢的音樂圍圓圈。

  導語:此刻我們聽音樂找好朋友跳舞,聽到漸慢的音樂就圍一個親密的小圓圈,會不會啊?

  6、學習翫傳帽遊戲

  導語:此刻我拿三頂帽子,送你一頂,你一頂還有你一頂。我又要考考小朋友啦,請你們舉起右手,摸一摸右邊小朋友的帽子,摸到了嗎?沒有摸到帽子的小朋友也要做假裝摸的動作,然後把他的帽子拿起來,戴在自我的頭上,沒有的又要怎樣啊?(假裝拿假裝戴)對啦,再來拿帽子,戴帽子,拿帽子,戴帽子``````````。好啦,你們有沒有發現此刻帽子走到那裡拉?(其他小朋友頭上)哦,不斷的拿帽子戴帽子,帽子就會向順時針方向走,原先我們正在玩傳帽子的遊戲呀,好玩嗎?那一齊聽我讀兒歌玩傳帽子的遊戲吧。(傳帽子,戴帽子````````越讀越快)

  7、聽漸快的音樂節奏玩傳帽遊戲。

  導語:此刻我們一齊來聽著漸快的音樂節奏玩傳帽遊戲吧,注意要聽準漸快的音樂。(玩兩次,增加幾頂帽子)

  8、完整的做傳帽遊戲。

  導語:想不想完整的做遊戲啊?那小朋友就聽音樂找朋友跳舞,聽到漸慢的音樂就圍親密的小圓圈,最終聽漸快的音樂玩傳帽遊戲,會不會玩。我又增加幾頂帽子。

  9、邀請教師玩傳帽遊戲。

  導語:這麼好玩的遊戲邀請教師一齊玩好嗎?注意要聽準漸快的音樂節奏傳帽子啊。(邀請教師玩兩次,不斷增加帽子)

  10、小結:今這天我們學了一個什麼遊戲啊?回去能夠教你的爸媽,弟弟妹妹們玩。我們出去玩遊戲吧,和教師再見。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3

  小小螃蟹運球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身體的協調本事,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合作意識以及競爭意識。

  2、幼兒能在遊戲中體驗遊戲帶來的歡樂。

  【活動準備】

  螃蟹頭飾若干,皮球若干。

  活動玩法:

  男女兩隊排在前面的兩個小朋友為一組,兩人學小螃蟹的姿勢,背靠背,夾住球。胳膊像鉗夾一樣互相勾住,向前走,走到標誌處再走回來,把球放入筐內,然後排在隊尾等待下次繼續玩。下一組小朋友只要前一組的把球放入筐內就能夠出發。兩隻"小螃蟹"必須要注意團結協作好,球不要掉下來,如果掉了,從頭再來,走時必須要注意安全。

  中班遊戲教案:網小魚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和反應本事,學會躲閃。

  2、培養幼兒合作本事

  【活動預備】

  1、小魚頭飾若干,魚網頭飾兩個。

  2、用一個呼啦圈放到地上做小桶。

  3、音樂CD《很多小魚游來了》

  【活動玩法】

  一、將全班幼兒分成兩部份,兩個幼兒做魚網,其餘的幼兒做成群結隊的小魚。做網的兩名幼兒雙手相握,舉過頭頂,然後分開成魚網狀,做小魚的幼兒排成一字隊形,等待穿越。

  二、遊戲開始,全體幼兒念童謠:“很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很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快快捉住!”,扮做魚兒的幼兒低頭彎腰快速從魚網下部經過,扮魚網的兩名幼兒聽到“捉住”二字後,趕緊把魚網放下,捉住沒來得及經過的幼兒,把魚兒網住,放到桶裡,沒有捉到的魚兒繼續參加遊戲。當捉到3-5條小魚時,讓捉到的小魚團體表演一個節目。

  三、第二次遊戲讓幼兒換主角進行。

  【活動反思】

  很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教師要隨時提示扮魚網的兩名幼兒不要提早放下魚網,當聽到“捉住”兩字時,迅速將魚網放下。扮小魚的幼兒要首尾相接,魚貫而進。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4

  設計意圖:

  排圖講述是一種創造性的講述。大班經過幼兒園兩年的學習,幼兒積累了一定的看圖講述的有益經驗。幼兒已經有了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大部分幼兒能較認真地觀察圖片、能用較有條理的語言講述圖片內容,但在邏輯思維、合理想象的能力還有待提高。《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著人際交往能力、對交往情境的判斷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等,並透過語言獲取資訊,逐步使學習超越個體的直接感知。排圖講述,是幼兒對打亂的圖序重新排列並進行連貫講述的教學方式,由於圖序的變化,幼兒需要變換觀察與思考的角度,想象合理情節,有利於提高幼兒邏輯思維、連貫、完整講述的能力。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現有水平與學習需要,我選擇了排圖講述《洗澡》,本次活動主要是透過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進行排圖講述。啟發幼兒在觀察理解每一幅圖意的基礎上,分析圖片內容之間的內在關係,將圖片合理地有序排列,創編故事情節和講述故事的內容,體驗排圖講述、自主閱讀的樂趣,提高幼兒邏輯思維、合理想象和連貫、完整講述的能力。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進行排圖講述。

  2、嘗試根據他人的講述思路和畫面所提供的資訊延續講述。

  3、體驗同伴間互相友愛帶來的快樂。

  4、透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大掛圖四幅

  2、與大圖一樣的小圖(每組幼兒一套)

  3、大象、小兔頭飾

  4、小兔跳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形式引入活動。

  師與幼兒頭戴小兔頭飾伴隨"小兔跳"音樂進入教室。

  二、引導幼兒完整觀察掛圖,理解畫面表現的故事內容。

  教師出示四幅掛圖,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四幅掛圖的畫面以及畫面之間的關係:每幅畫面上有什麼?這四幅畫講的是一件什麼事?請幾名幼兒分別講述掛圖中的故事。

  三、教師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展開講述,體驗和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動。

  提問:

  1、大象在小河中幹什麼?小兔在幹什麼?

  2、大象為什麼要幫助小兔洗澡?小兔這時會想什麼?

  3、小兔在用什麼幫助大象洗澡?為什麼要幫助大象?大象心裡會怎麼想?

  四、幼兒透過遊戲的方法分組講述不同的故事

  1、每組幼兒一套小圖片,用遊戲(剪刀、石頭、布)決定講述順序,講述手裡的小圖片。

  2、第一名幼兒講述自選的圖片,第二名幼兒從剩下的三張圖片中選一張接著講述,第二名幼兒從剩下的兩張圖片中接著講述,第四名幼兒講第四張圖片。

  3、幼兒講述故事時,教師要求幼兒必須打破大掛圖的順序進行講述。

  五、請各組幼兒在集體中展示和介紹自己所講述的故事內容

  1、每組選一名代表講述本組根據圖片編出的不同故事。

  2、幼兒講述結束後,教師透過複述幫助各組整理講述思路

  3、教師鼓勵各組變出不同的故事,引導幼兒理解不同的圖片順序,可以產生不同的故事。

  活動延伸:

  將小圖片放到語言區,引導幼兒在活動區玩圖片接龍游戲。也可引導幼兒自己用圖片進行排圖講述。

  附:講述內容

  洗澡

  夏天,小河邊,大象在用自己的鼻子吸水和噴水,岸上有兩隻小兔玩得非常高興,玩得大汗淋漓。

  大象用鼻子為兩隻小兔噴水洗澡,小兔們高興極了。

  大象為小兔洗完澡後,就開始用鼻子為自己沖澡。

  小兔用找來的長把刷、水桶、為大象洗澡。

  活動反思:

  透過對本課的學習目的是引導學生透過回憶洗澡時的情景,體會愛清潔,講衛生的快樂。透過洗澡這一課題,引導學生髮散思維——動物、汽車、樓房和地球也愛清潔、愛洗澡,還有什麼也需要洗澡,把他們畫出來;利用學生熟悉的表現方式把自己的所想、所思表現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想象、表現能力。

  透過對本課的學習,幫助小朋友回憶起生活場景,抓住洗澡的特點創造性地表現生活中有相同特點的場景。表現生活趣事,體驗繪畫活動的趣味性。培養了小朋友們的表現力和想象力。在本節課中,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形象的回憶洗澡的動態、手部和身體的細節特點。我著力安排了讓學生反覆觀察講述。先是同座間互相做動作,仔細觀察,全班討論。在教師的啟發下,逐一討論身體各部分的動作特點和麵部的細節特點。全班討論結束後,再組織學生觀察,請一位學生在集體面前表演。全班同學集體觀察,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動作形象的感知,再透過教師示範、學生的印象會更深。

  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展開想象,同時引導他們發散性思維——動物、汽車、樓房和地球也愛清潔、愛洗澡,還有什麼也需要洗澡,把他們畫出來。

  小百科: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汙、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透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熱水澡水溫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溫水為宜。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5

  【活動設計】

  好幾次,我發現孩子們愛扔東西,雖然我批評教育了,可有些孩子屢教不改,我想,平時可能限制得太多,應當給他們扔的自由,經過扔飛標,一方面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發展了他們扔的本事。

  【活動目標】

  1、學習把飛標投向空中。

  2、體驗作飛標,玩飛標的歡樂。

  【活動準備】

  1、皺紙,塑膠夾;

  2、皺紙,塑膠夾做成的彩色飛標一隻。

  【活動重點】

  學習把飛標投向空中。

  【活動難點】

  製作飛標

  【活動過程】

  1、出示彩色飛標:你們見過這個嗎?它叫彩色飛標,可好玩了。

  2、教師把飛標拋向空中,再接住,也能夠把飛標拋到小朋友的面前,請幼兒撿起交給教師。

  3、告訴幼兒,一隻飛標不夠玩,所以,我們(jy135幼兒教育jy135.)要自我學做飛標。

  4、教師示範做飛標:先把皺紙絲成一條一條的,再把每一條的一端整齊地疊在一齊,最終,用塑膠夾子夾住,一隻彩色的飛標就做成了。

  5、帶領幼兒到戶外玩飛標,指導他們用力把飛標投向空中,也可由教師把飛標投向遠方,讓幼兒跑過去撿。

  【活動延伸】

  教師可準備塑膠圈,讓幼兒往圈裡投,發展手眼協調的本事。

  【活動反思】

  個別本事差的幼兒,教師能夠幫忙他做飛標,要鼓勵幼兒大膽地扔,提醒幼兒不要扔到小朋友的身上,此遊戲簡單,能夠讓孩子回家和爸爸媽媽一齊玩。

  小班其他活動:香甜果果

  泥工是我們幼兒園的一種特色活動,以前我們常常重視的是結果,就是今日我們做的東西像不像、美不美,而忽視了一個製作的過程。在開展了幾年的泥工活動後,我切身感受到了活動常規的重要性。合理的常規為幼兒創造了一種有序的、和諧的生活。蘇姆霍林斯基曾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這句話充分說明,在泥工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離不開幼兒的動手操作。

  一、選題

  (1)依據年齡特徵作為小班的教師,我是這麼想的,教師要從多方面思考,對孩子的要求是否貼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發展規律。對於剛入園的小班孩子而言“玩泥“是個什麼,他甚至都不懂,我們就根據平時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來觀察孩子。平常孩子們喜歡玩什麼、吃什麼等等一些事情。每次活動中我們都是經過讓幼兒先看一看、嘗一嘗、做一做等培養幼兒的動手本事,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2)依據生活經驗小班的孩子他們剛開始什麼都不懂,他們會去對身邊的小零食感興趣,他還明白去品嚐,小嘴巴能嚐出不一樣的酸甜苦辣的味道。作為他們的教師

  就要去引導他們去觀察事物的外形特徵,然而說出來它是什麼形狀的、什麼味道的,(比如:糖是圓圓的、甜甜的、香香的。蘋果是紅紅的、大大的。香蕉是長長的、黃黃的、彎彎的等等)並且把他們捏造出來,這樣對孩子們來說就容易多了。

  二、經驗準備

  (1)基本技能小班的孩子起初是教幼兒認識泥工的材料和工具,明白它們的名稱、性質、用途和用法。如明白什麼是橡皮泥,什麼是彈跳泥,明白它們是柔軟的,可塑造的,稍加團、搓,就可變成多種不一樣的形狀。橡皮泥製作是幼兒手工製作活動的一種,經過團、搓、捏、壓、貼上等技能方法,來表現物體的形象。有的時候還運用各種圖形的模具、吸管、火柴棒,幫忙幼兒完成作品的創作,幼兒做出的作品色彩鮮豔,圖案美觀,形狀各異,幼兒十分有成就感,從而激發了幼兒對泥工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給基本形體命名在幼兒塑造時,我們還著重引導孩子們去觀察一個事物,它看上去像個什麼形狀。比如:圓圓的球我們叫它球形;小水滴的形狀我們叫它水滴形;蘿蔔的形狀我們叫它蘿蔔形,還有太陽形等等。孩子操作起來又快又方便。

  三、點滴經驗

  (1)自由玩泥由於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在情感認知動作等個方面都比較的粗淺,在泥工活動中的表現總是覺得不如意,常常讓幼兒自由操作。在操作的時候他們也時常會遇到問題,“教師,我不會,教師,我不會捏這個”。我們只能鼓勵他們自我動腦又動手,有時供給工具給他們,讓他們反覆的練習,反覆的操作。還供給一些簡單的模型,讓幼兒自我去做各種各樣的餅乾;供給小刀讓幼兒去切,搓湯圓;供給火柴棒,插在團的圓團上做太陽的光芒;體驗橡皮泥的歡樂,感受不一樣材料帶來的樂趣,促進幼兒的發張。

  (2)實物範例在小班泥工教學中,教師的示範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是教師給幼兒看一看預先準備好的實物或教師自我塑造的東西,經過讓幼兒觀察,明確它們的名稱、形狀、顏色,然後,教師就開始向幼兒逐步示範,邊做動作邊說明,幼兒隨著教師的示範,再去塑造。比如:如把泥放在左手心裡,兩手來回地團,團出一個球形,表示西瓜、蘋果;蘋果兩頭有點扁,用小手把兩頭壓一壓,就是他的身體,蘋果好了嗎?沒有,還要加上果柄和葉子,我的蘋果做好啦!把圓柱形體壓一壓,彎一彎,做成了香蕉。經過示範講解,讓幼兒熟悉操作全過程,並動手一齊操作。

  (3)彩泥包裹,增強動手本事為了讓幼兒做的水果大而真,教師先用報紙團成水果的形狀,再讓幼兒在紙球水果上頭去包上漂亮的顏色,香香的味道。以前我們有一點大班孩子包裹的經驗,這次我們讓小班的孩子也學這樣的方法,我們發現,由於小班孩子年齡小,手控制不住,沒有辦法,順利的往下拉。經過教師的商量,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的特徵,他們此刻只會一塊一塊的去貼上,之後,我們在包裹的時候,就選用給孩子一塊泥讓他去裹,這邊裹一塊那邊裹一塊,最終粘合起來。比如:蘋果兩頭是凹進去的,我們在團紙球的時候,就要把它定型定好了,兩頭必須要壓下去的,不然裹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去弄。顏色裹好了,我們還要加上果柄和葉子,這樣才是完整的蘋果。

  (4)果盤包裝,展示香甜果果在果盤包裝上,開始我們就是看到一籃一籃的水果,覺得顏色豐富,我們才有想做水果的。我們還請家長們幫我們收集一些果籃,等我們把水果呈此刻果籃裡的時候,我們發現,效果不是很夢想的,根本突不出我們做的香香甜甜的水果。我們又想辦法,請其他教師幫我們看一看,提一些意見。最終,我們決定用果盤來裝我們做的香香甜甜的水果,真的能讓人一目瞭然的看出來我們做的是什麼,顏色搭配也很美觀。我們給這些水果取了好聽的名字“香甜果果”。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6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和平衡能力,促使幼兒身體兩側肌肉力量的協調發展。

  2、培養幼兒互助、友愛、勇敢、合作的品質及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分兩組,每組一輛小三輪腳踏車,用彩色紙裝扮一下,看哪組的腳踏車漂亮。

  2、繞障礙騎車:在活動場地上有間隔地放置一些皮球或畫一些標誌(動物圖案等),幼兒排好隊,一個接一個地騎車繞過障礙。在每個幼兒掌握了要求、騎車基本熟練後,可開展小組比賽,看哪組騎得好又快。

  3、合作推車比賽:每組兩個幼兒,一個坐車握把、腳放在踏板上但不準驅動;另一個在後面推動小車,二人合作,比賽哪組騎得好且快。根據情況交換角色。

  【活動建議】

  1、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同時要勇敢。

  2、可以騎、推相結合,也可以三人一組(一人騎、兩人在後推)展開比賽。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7

  切西瓜

  活動目標:

  1、學習圍圓圈追逐跑。

  2、能在教師的幫忙下,進行自主遊戲。

  3、在遊戲中學習輪流與等待,和同伴合作遊戲。

  活動準備:

  能四散跑開的場地。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在教師的帶領下,學做植物模仿操。

  第1~2個八拍:春天到,柳樹發牙微微笑(上肢運動);

  第3~4個八拍:夏天到,西瓜地裡咕嚕嚕跑(跳躍運動);

  第5~6個八拍:秋天到,菊花柿子枝頭搖(俯背運動);

  第7~8個八拍:冬天到:臘梅雪松壓不倒(腿部運動)。

  (這些動作能夠重複3~4遍)

  2、基本活動。

  (1)和幼兒簡單談論植物與水果,進行本課遊戲。

  教師:剛才我們做得模仿操裡都講到了哪些植物?

  幼兒回答

  教師:其中夏天的水果有什麼?(引出本節課所要玩的遊戲名稱)

  幼兒回答

  教師:西瓜是怎樣吃的呀?

  (2)引導孩子瞭解遊戲規則,學習翫遊戲。

  教師交代遊戲規則:今日我們玩一個叫“切西瓜”的遊戲。遊戲的規則是這樣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大圓圈,請一個幼兒當切西瓜的人,邊念兒歌邊在幼兒挽起的兩手中做切的樣貌,大家一齊念“切西瓜,切西瓜,切了一個大西瓜,我把西瓜切兩半”,當唸到“半”字時,切西瓜的人把相鄰兩個幼兒的手“切開”,然後這來年兩個小朋友迅速圍著圓圈的外圍向相反方向跑,沿著圓圈跑一圈回來後,誰先佔住剛才的位置,誰為勝。贏的那個幼兒和切西瓜的人交換,遊戲重新開始。

  (3)教師的指導下,請部分幼兒先示範玩一次遊戲。

  (4)幼兒團體遊戲2~3詞,期間教師用語言進行指導,提醒暫時沒有玩到的小朋友耐心等待。

  (5)分組進行遊戲。

  教師:此刻我們把西瓜變成兩個小西瓜,繼續玩“切西瓜“的遊戲。

  幼兒分組玩切西瓜的遊戲時,教師能夠在傍邊指導或者進入他們的遊戲中去。

  繼續分組,兩個西瓜變成四個小西瓜,幼兒自我選切西瓜人,自主遊戲。

  3、放鬆活動。

  能夠做前面的植物模仿操。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8

  一、教學目標:

  1、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瞭解昆蟲的主要特徵。

  2、仔細傾聽科學童話,瞭解內容,並能從中獲得一定的科學知識。

  3、熟悉昆蟲的定義,並能據此作出判斷。

  二、教學準備:

  各類蟲蟲的玩具模型或圖片:如螞蟻、蜜蜂、蚯蚓、蜈蚣、蜘蛛、蠶、螳螂等。

  三、教學過程:

  1、什麼是昆蟲(出示各類蟲蟲的玩具模型:如蜘蛛、螞蟻、螳螂、蠶、知了、蟈蟈、蜈蚣等)“它們中那些是昆蟲?”“你覺得長得怎樣的蟲蟲才是昆蟲?”

  2、講述《昆蟲運動會》,使孩子瞭解昆蟲的判斷特徵。

  1昆蟲運動會“昆蟲要開運動會,會有哪些蟲蟲來參加呢?”(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2昆蟲都來了(教師講述故事,並注意貼出蜜蜂、蜻蜓、蝴蝶、瓢蟲、螳螂、蝸牛、蚯蚓、蜈蚣和蜘蛛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小螞蟻要請蝸牛、蜈蚣、蚯蚓和蜘蛛回去?”幫助幼兒回憶故事內容,瞭解昆蟲的主要特徵。(出示毛毛蟲)“毛毛蟲來了,它能參加運動會嗎?為什麼?”“為什麼毛毛蟲參加兩個專案的比賽?”(再次完整欣賞故事,提示幼兒注意傾聽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3、透過兒歌進一步對昆蟲特點加深印象:《昆蟲運動會會歌》:運動會,真熱鬧,昆蟲朋友來參加。頭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們都有六條腿。不能多,不能少,千萬不能數錯了。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9

  活動目標

  活動重點

  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活動流程

  《舊光碟真好玩》幼兒經常在家或幼兒園裡觀看光碟,光碟是幼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為了能讓幼兒發現生活中的現象和費舊物的利用價值,並提供觀察和探索的空間,創造動手、動腦的機會,便圍繞光碟設計此活動。

  1、感知舊光碟帶來的樂趣;培養愛動腦、愛實踐的好習慣。

  2、能發現舊光碟的多種玩法並大膽嘗試;激發幼兒想象力,創造力。

  3、培養交往能力;能與夥伴合作遊戲,體驗合作的樂趣。能發現舊光碟的多種玩法並大膽實踐。能與夥伴合作探索舊光碟的玩法。許多舊光碟分放在六個小筐中問題引發興趣—自由探索玩法—合作探索玩法—延伸活動活動環節與內容(包括師幼互動)點評

  活動內容

  一、出示光碟,引發興趣

  1、教師在選材上非常接師:今天老師帶來許多被劃壞的舊光碟,想請近幼兒生活實際。舊光碟是你們玩一玩,你想怎樣玩呢?隨處可見的東西,很容易接觸到,教師一敏銳的洞察力抓住了這個教育契機,充分利用幼兒熟悉的費舊物品,讓它在教育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2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真正的做到讓幼兒主動學習。教師透過層層深入的提問,引領著幼兒在自然的狀態下,一步步的進行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的學習過程。每一次問題的提出,就是幼兒將要實踐的主題,光碟的玩法從最初的單一的一個人玩到最後多樣的大家合作玩,整個過程都在教師的引領下,使幼兒逐步獲得了更多的經驗,真正體現了孩子主動學習的意義。

  3、教師在活動中,能夠根據孩子的需求,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啟發、引領幼兒在困惑時如何走出來,隨時抓

  二、自由探索玩法

  1、個別嘗試動師:誰能來試試你的玩法?誰有不一樣的玩法?(教師適時引導啟發,激發幼兒動腦思考)師:你的玩法真好玩!舊光碟的玩法多不多?過

  2、幼兒自由探索實踐師:還可以怎樣玩呢?大家都來玩一玩,看看誰的玩法多!(教師觀察,幼兒遇阻或出現問題是程參與或提示,鼓勵幼兒探索多種玩法,利用幼兒的玩法進行互相啟發,激發幼兒多思考多創造,並留意合作的幼兒。)

  3、交流演示師:你玩了幾種玩法?誰來演示你的玩法?(教師請想法多樣,玩法奇特的幼兒做教多的講解和演示,激發幼兒大膽創造玩法。)

  活動過程

  三、合作探索玩法

  1、合作演示,激發興趣師:剛才有誰和夥伴一起玩了?你們是怎樣玩的?

  誰來演示一下?(如之前沒有合作玩的幼兒,則教師找一幼兒合作演示,激發幼兒合作遊戲的慾望。)他和夥伴合作玩的好嗎?你想和夥伴怎樣玩呢?

  2、幼兒合作探索玩法師:請你和夥伴一起去玩一玩,看看還有哪些新玩法好嗎?快去和夥伴商量新玩法吧,然後一起玩一玩。(教師觀察幼兒,適當幫助沒有夥伴的幼兒,給遊戲受阻的幼兒以幫助和啟發;激發幼兒創造玩法,利用“典型”玩法幫助幼兒相互啟發。)

  3、交流演示師:誰來講一講,你和夥伴是怎樣玩的?(教師對幼兒的交往和玩法給予鼓勵和肯定。激發幼兒大膽交往,大膽創造玩法。)住幼兒迸發的創造性火花,加以引導、啟發,懂得用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啟示,最後讓幼兒自己得出結果。讓幼兒獲得一種成功感。

  4 、在師幼的互動活動中,教師能透過自己對孩子的觀察,做到對幼兒實施有意義的關注。每一次關注都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隨意的、盲目的、形式上的。幼兒做什麼?怎麼做?做的怎麼樣?

  教師都能做到心中有數。關注孩子的學習效果,不斷激發幼兒的思維和想象,進行再創造。教師的適當啟示使師幼互動變成有來有往的有效性互動,使互動中幼兒的反應成為有價值的反應。

  5、另外,教師在活動時,不是死背教案,教學具有一定的伸縮變化,能根據孩子活動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

  四、延伸

  師:小朋友能用舊光碟玩出這麼多好玩的遊戲,真實太棒了!那麼,舊光碟還能用來做什麼呢?它可以被回收利用嗎?請你去研究一下好嗎?

  (激發幼兒繼續探索和研究的慾望)

  建議:教師參與個別幼兒活動要適當,不能由始至終,還要注重觀注其他幼兒,發現她們的困惑或者是新的玩法等。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10

  活動內容:

  種瓜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知“胖和瘦、又大又圓和又長又細”,學習其他反義詞。

  2.藉助教師提問和畫面提示,比較故事畫面中的異同,感知黃瓜和西瓜的生長過程和外形特徵。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玩瓜瓜蹲的遊戲。

  2.故事ppt。

  3.胖奶奶和瘦爺爺指偶個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分別用左右手手指操縱胖奶奶和瘦爺爺指偶,透過情景對話引出故事。

  胖奶奶:嘿!我是胖奶奶。

  瘦爺爺:嘿!我是瘦爺爺。

  胖奶奶:我最愛種瓜。

  瘦爺爺:我也愛種瓜。

  胖奶奶:我種的瓜又大又圓

  瘦爺爺:我種的瓜又細又長。

  胖奶奶和瘦爺爺中的'是什麼瓜呢?他們的瓜是怎樣長大的呢?

  二、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1.教師播放ppt講述故事。

  2.請幼兒根據圖片說說胖奶奶和瘦爺爺種的各是什麼瓜。

  出示實物香瓜和黃瓜,請幼兒觀察後說說西瓜和黃瓜的外形特徵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可以從外形、色彩等方面比較)

  3.教師朗誦詩歌第二遍,邊講邊提問並在黑板上用簡單的圖示表示西瓜和黃瓜的生長過程。

  胖奶奶拿了一粒瓜子,把它種在泥土裡。

  瘦爺爺也拿了一粒瓜子,把它種在泥土裡。

  胖奶奶的瓜子發了芽,瘦爺爺的瓜子呢?

  胖奶奶的瓜藤兒王地上爬。

  瘦爺爺種的瓜藤往哪裡爬?

  胖奶奶種的瓜開了花,瘦爺爺種的瓜也開了花。

  胖奶奶種的瓜,花兒謝了結了小瓜。瘦爺爺種的瓜,花兒謝了也結了小瓜。

  長呀長呀,哇,胖奶奶種的瓜和胖奶奶一樣,又大又圓,那是什麼瓜?(西瓜)

  長呀長呀,嗨,瘦爺爺種的瓜和瘦爺爺一樣,又細又長,那是什麼瓜?(黃瓜)

  提問:香瓜和黃瓜的生長過程中有什麼是一樣的?什麼地方是不一樣的?

  三、瓜瓜蹲遊戲

  1.請男孩當黃瓜,女孩當西瓜,玩瓜瓜蹲遊戲。

  2.男女生互換第二次遊戲。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11

  1232木頭人

  一、教學背景

  學習對學生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會給學生產生一種極大的壓力,以至於學生會厭學、怕學。對於這種情景,我們覺得把遊戲帶入課堂,讓學生在玩中受教育,同時也能夠放鬆心境,這樣學生或許更能吸收知識。所以,我們從眾多的遊戲中選出了“123木頭人”的遊戲。經過這個遊戲,我們主要傳達的是讓學生們懂得令行禁止的道理,這是此刻學生們所欠缺的。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反應本事還有身體調節度,讓學生更能健康的成長。

  二、教學目標

  1、經過讓學生在遊戲中學著聽口令,提高自控本事。

  2、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本事和肌肉控制本事。

  3、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本事和肌肉控制本事。

  2、難點:體驗遊戲的歡樂,學會遊戲的規則。

  四、教學方法:課堂體驗、自主探究、討論交流

  五、教學課時:一課時

  六、教師課前準備:照相機

  七、學生課前準備

  1、上網查閱遊戲規則和相關的故事

  2、思考怎樣在遊戲中獲勝和在生活領域中能夠用到“123木頭人”

  遊戲規則。

  八、教學過程設計

  (一)遊戲引入

  1、我們小朋友很喜歡照相,對嗎?

  2、在照相的時候我們要怎樣樣呢?(儘量堅持最好的造型,站在原地不動)

  3、等一下我就要請小朋友來和我一齊來玩這個照相的遊戲,好嗎?

  (二)遊戲體驗

  1、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1)請拍照的人叫口令:“一二三,木頭人”

  (2)口令完畢,不許說話不許動,不許走路不許笑,立即堅持靜止狀態,無論本來是什麼姿勢,都必須堅持不動。

  情景一: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說話,或者笑,或者行動,則這個人是這一輪的遊戲失敗者。這個人必須上去和拍照人“手牽手”(各自牽著繩子的一端),然後再開始下一輪木頭人遊戲,直到有一個“勇士”上去把繩子“砍斷”,拍照人反身抓木頭人,已被抓木頭人恢復自由身,跟著隊友一齊跑向安全地帶。

  情景二:如果沒有被抓到的失敗者,那麼任意一名木頭人上前拍到拍照者的肩膀,則拍照人必須轉身去抓木頭人,被抓到者成為新一輪遊戲的拍照人,若沒有人被抓到,拍照人不變,進行再一輪的遊戲。

  2、學生分組(分成兩大組),各自玩遊戲,教師巡視指導。

  (三)討論交流

  1、請獲勝的同學說一說遊戲時自我注意了什麼?

  2、請失敗的同學說一說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四)遊戲總結

  同學們你們今日學到了些什麼?

  1、堅持。在遊戲中,每個人必須學會堅持。在別人沒有動之前的最好選擇就是不動。那裡的不動就好比我們的成功,只要你多堅持會不動你就成功了。學會堅持,讓我們與成功不僅僅是應對面,而是讓成功與我們融為一體。

  2、學會令行禁止。在遊戲中,當口令喊完之後,大家必須靜止,這就是命令的作用。學會令行禁止,這個遊戲的另一心理學意義。俗話說“一切行動聽指揮”,當命令下達之後,自我的一切都必須以命令為重。

  3、自控和被控制。遊戲的最終一層深意就是自控和被控制。在遊戲中,想讓自我不動就必須自我控制。被控制是為了更好的自我控制,一個人從小到大,首先學會的是被控制其次才是自我的控制,所以在遊戲中學會被控制和自我控制同等重要。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12

  活動準備:

 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哈達獻給解放軍》、《織布》;

  2、練聲:《精彩夏天》、《山谷迴音真好聽》。

  二、基本部分。

 1、熟悉樂曲並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教師:小朋友相處在一起已經三年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小朋友就要畢業,老師和小朋友就要分開了,以後我們還是好朋友嗎?

  (2)教師:你還記得好朋友是怎麼和你一起玩的,怎樣幫助過你嗎?

  教師: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間的友誼,分別的時候,好朋友總是唱起這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教師範唱,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1)教師範唱。

  (2)教師富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教師:你聽到歌詞裡說了些什麼呢?說的最多的是一句什麼話?“舊日朋友”、“懷念”是什麼意思。

  教師結合和孩子回答小結:說的最多的一句是“友誼萬歲”, “舊日朋友”就是“老朋友“的意思;“懷念”是“想念”的意思。

  (3)引導幼兒第二次傾聽範唱。教師自然帶動幼兒與領座同伴目光對視,隨著節拍輕搖身體。

  教師:和好朋友一起面對面再來聽一聽這首歌吧!

  3、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有感情地邊彈唱邊唱,引導幼兒用輕聲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教師:這首歌曲聽起來有什麼感覺?我們應該怎樣唱?

  教師小結:這首歌曲是抒情曲調,歌詞所表達了離別情緒,十分感人。

  (2)教師範唱第一、二樂句,注意提醒幼兒弱拍起唱的強弱處理及延長音的情感處理。

  教師彈琴,幼兒反覆跟唱歌曲。

  (3)教師演唱兩段歌詞,幼兒完整唱出歌曲。

  (4)提醒幼兒唱準弱起小節。

  三、告別時刻。

  1、複習《小牧民》,結束本活動。

  2、教師:我們馬上就要告別了,你想和朋友怎樣告別呢?下課後和好朋友可以握手、擁抱、拉鉤、擊拳等。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13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快樂。

  2、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3、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能在日曆上找到確切的日期。

  活動準備:

  1、教具:自制外型似房子的1月~12月的年曆一份(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大年曆圖一張。

  2、字卡:年、月、日;1月1日、6月1日、3月8日。

  3、學具:4張作業清單,XX年曆人手一張,鉛筆人手一份。

  4、經驗準備:幼兒已知自己的生日。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年、月、日的概念。

  (1)教師講述故事《年***一家》,提問:年媽媽有多少個日娃娃?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麼名字?

  (2)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字卡年、月、日,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年、月、日的概念。(一年有12個月,共365天)

  2、出示代表12個月的“房子”,進一步瞭解年、月、日。

   (1)教師:今天年媽媽和她的日娃娃們也來到了這裡,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出示代表12個月的“房子”, 提問:它們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探索大月、小月和二月)

  (3)教師小結:一年裡一共有十二個月,分別是: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了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裡住了30個日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裡只住了28個日娃娃。

  3、認識年曆並學習檢視年曆的方法。

  (1)出示年曆,引導幼兒觀察數字代表的意義。提問:方框裡的紅色數字x是什麼意思?或者表示什麼?再引導幼兒認讀:x月x日。

  (2)鼓勵幼兒查詢具體日期,如:1月1日、3月8日、6月1日。

  (2)師幼共驗證。

  (3)師幼共同小結查詢具體日期的方法。

  4、幼兒分組操作,鞏固查詢具體日期的方法。

   (1)出示作業清單、操作材料,講解操作要求。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師幼共同檢驗操作材料。

  活動延伸:

  回家後找到爸爸媽媽或其他家人的生日,並標記。

  附故事:

   年***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呀數呀,原來一共有365個日娃娃。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那麼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麼能行呢?於是,年媽媽就為它們蓋了12座小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這12座房子裡,並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這些房子怎麼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最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房子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裡住的日娃娃少一些,每座房子裡有30個娃娃。那座最小的二月房子裡只住了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麼地疼愛自己的孩子,它常常擔心她的孩子因貪玩而找不到家。於是,房子蓋好了以後,年媽媽就從一月房子開始數著自己的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到晚。當它數到第十二個月裡的最後一個娃娃時,就要帶她的所有孩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著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裡,重複過著同樣的生活。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14

  活動目標:

  1.在想想、講講的過程中,理解小動物畫圓的方法,學習詩歌。

  2.感受動物畫圓的趣味,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反映詩歌內容的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用身體畫圓,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引出詩歌主題。

  1.教師用手勢畫一個圓形,問:你們看,我畫了什麼?我是怎樣畫出來的?還能用其他的動作來畫圓嗎?

  2.請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來畫圓。

  3.教師和全體幼兒一起來用身體動作畫圓。

  二、理解掌握部分:初步瞭解詩句的結構,學習詩歌。

  1.學習小魚畫圓的詩句

  (1)師:小動物們看見我們這麼畫圓覺得非常有趣,它們也想來畫,你們看誰來了呀?

  (2)出示小魚圖片,教師以小魚的口吻說:我是一條快活的小魚,喜歡在小河裡游來游去,我畫圓的方法和你們不一樣,請你們猜猜,我是怎樣畫圓的呢?(引導幼兒猜測)

  (3)師:你們真聰明,幫我想出了這麼多的辦法,看,我是怎樣畫圓的呀?(出示圖片)

  (4)師:小魚是怎樣畫圓的?(吐出泡泡一串串)讓幼兒表演動作。

  (5)師:小魚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畫圓?(突出動物的特點)它的圓畫在什麼地方?

  (6)教師結合圖片完整朗誦小魚畫圓的詩句:“小魚畫圓,吐出泡泡一串串,在水中畫圓。”

  (7)幼兒完整地學唸詩句,並表演小魚吐泡泡的動作。

  2.學習小猴畫圓的詩句

  (1)師:看,還有誰也來畫圓了?

  (2)出示小猴圖片,教師以小猴的口吻說:我畫圓的方法也很不一樣,你們知道我是怎麼畫的嗎?

  (3)(出示圖片)問:小猴是怎麼畫圓的?在哪裡畫的?小猴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畫圓?(突出動物的特點)

  (4)教師結合圖片完整朗誦小猴畫圓的詩句:“小猴畫圓,抓住樹枝蕩一圈,在樹上畫圓。”

  (5)幼兒完整地學唸詩句,並表演小猴畫圓的動作。

  3。學習青蛙畫圓的詩句

  (1)師:除了小魚和小猴,還有其它的動物朋友也來了,我們趕快來認識一下吧!

  師:這個動物朋友呀身穿綠衣服,唱起歌來“呱呱呱”,它是誰?(青蛙)

  (2)問:青蛙是怎麼畫圓的?在哪裡畫的?青蛙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畫圓?(突出動物的特點)

  (3)教師結合圖片完整朗誦青蛙畫圓的詩句:“青蛙畫圓,撲通一聲跳下水,在水中畫圓。”

  (4)幼兒完整地學唸詩句,並表演青蛙畫圓的動作。

  4。學習刺蝟畫圓的詩句

  (1)師:最後這位朋友可厲害了,渾身長滿的尖尖的刺,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刺蝟)

  (2)問:小朋友想一想,小刺蝟是怎樣畫圓的?在哪裡畫圓的?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

  (3)教師結合圖片完整朗誦刺蝟畫圓的詩句:“刺蝟畫圓,團起身子滾一滾,在草地畫圓。”

  (4)幼兒完整地學唸詩句,並表演刺蝟畫圓的動作。

  5。完整學習詩歌,感受動物畫圓的趣味。

  師:小朋友畫圓有趣嗎?其實畫圓是一首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完整的朗誦一遍詩歌)

  幼兒完整的學唸詩句,並表演畫圓的動作。

  延伸活動:詩歌仿編

  1.討論:還有什麼小動物會來畫圓呢?怎樣畫圓?在哪裡畫圓?

  2.教師引導幼兒將想象出來的內容講述出來,編成詩句。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方案15

  一、活動目標

  1、透過操作摸弄,引起幼兒對球在斜面上滾動的現象感興趣。

  2、學習用語言和圖表表達自己的操作和體驗。

  二、重點與難點

  1、物體在斜面上會移動的。

  2、在不同的坡度上,物體移動的速度是不同的。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在科學角活動中已對物體的滾動發生興趣。

  2、已學習過作單一物體的觀察記錄。

  3、網球、洗衣板、積木、記錄紙、筆等。

  四、活動流程

  設疑探索——討論體驗——記錄延伸

  五、活動過程

  一、初次探索

  1、設疑:怎樣不用力推,球也能滾起來。

  2、探索:幼兒自由的操作擺弄,教師巡迴觀察。(可能出現:板的一端放在腿上、椅子上、積木上,手拿著板的一端往上提等等)

  3、討論:

  (1)幼兒講述自己的方法並演示。

  (2)小結:板的一端墊高了,不用力推球就會從高的地方往下滾。

  二、再次探索

  1、設疑:請小朋友兩個人一起玩,想辦法使兩隻球在板上滾的快慢不一樣。

  2、探索:幼兒自由結伴操作擺弄,教師巡迴觀察。(可能出現:兩塊板都是平整的面朝上。但積木墊的高低不一祥。或者是,一塊板的面是平整的,一塊板的面是凹凸不平的,積木墊的一樣高)

  3、討論:

  (1)幼兒講述合作的經過,並進行演示。

  (2)小結了兩塊平整的板面,積木墊的低不一樣,的滾動快慢也不一樣,墊的高的板球滾的快,墊的低一點的球滾的慢。兩塊積木墊的一樣高,平的一塊球滾的快,凹凸不平的一塊板球滾的慢。

  4、幼兒體驗

  三、 記錄

  1、請小朋友把玩的方法記錄下來,讓大家一看就明白。

  2、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記錄。

  四、延伸:

  今天我們玩的是球,那麼別的東西放在上面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