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裡的暖被窩網路抒情散文
呼嘯的西北風發出嗖嗖的哨聲,刮過我家屋頂遠去了;大雪飄飄,滴水成冰,鳥絕原野,大地一片蒼茫荒涼。那時,我卻躺在溫暖的被窩裡,甜甜地酣睡著。
我家住在一個平凡的小村落,人煙稀少只有百十餘口人家。小時候,我家生活異常艱難,孩子多,住著三間土坯房子。房子是用土坯和青磚裡生外熟的結構,屋頂上的紅瓦也是爸爸媽媽從牙縫裡省了三年的積蓄才買下來的,然後用田裡的土摻著麥芒子,調和成稀稠適中的泥巴,糊上了牆皮,再撒上一層稀稀的石灰水,屋裡一下子就亮堂起來了。
我小時候,非常怕冷,體質也不算特別好,每到冬天都會凍臉·凍耳朵·凍手腳 ,一塊一塊的紅腫疙瘩,硬硬的,奇癢無比,有時候還會凍破皮膚流著黏乎乎的黃水,一碰就很疼,時不時還會流血。一直等到天氣暖和,青草出芽,野花開放的時候,才會慢慢好起來。那時,全家只有一個取暖的簡單的煤球爐子,煤球是用買來的煤面自己和,然後團成小球曬乾而成的。平時白天是封著的,只有天黑了,夜涼了,家裡才捨得開啟火全家取暖做飯。冬天裡的每一個晚上,我都會蹲在爐子旁邊不挪窩,哪怕是封火,我也會伸出小手,以獲取一些溫暖。
在這漫長的冬季裡,我最怕上炕睡覺。家裡的炕最底層鋪著麥秸子,上層是用蘆葦編織的.炕蓆,一床薄薄的炕被,沒有褥子,只有一人一床被子加上自己睡覺時脫下的棉襖棉褲,就是一個冬天全部鋪蓋了。天寒地凍,屋裡屋外都是風,到處是冰冰的冷冷的,連大人們的眼光和麵孔都是冰冰的冷冷的。
我在家排行老大,下面是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爸爸媽媽就讓我自己在炕腳頭睡,又怕我睡覺不老實,把我放在最挨著牆那邊。一想到上炕睡覺,我就害怕,就感覺周身冰涼,寒風刺骨。
有一天,我藉著小煤油燈灰黃的燈光,寫完了老師白天佈置的作業,獨自坐在爐子旁邊烤火,前胸被烤得熱乎乎的,後背卻涼颼颼的,便轉過背來,想讓火把後背也烤得熱熱的。我正在愜意時,媽媽喊我:“快來睡覺。”“等一會,被窩太涼了。”我有些大聲地說,還夾雜著不耐煩的情緒。“不涼了,暖和和的。”媽媽說,“我剛給你暖熱乎了。”原來,媽媽怕我睡覺時被窩涼,先脫了衣服給我暖熱冰涼的被窩,然後再去摟著妹妹睡覺。我一聽,趕緊跑過去,麻利地脫下棉襖棉褲,光溜溜地爬進被窩,被窩裡充滿著媽媽那暖融融的體溫。那一刻,我也感覺我幸福極了。
現在,我離開媽媽住在離孃家不遠的另一個村子,也許是家裡活兒多,也許更多的是懶惰,我有三個多禮拜沒回孃家了。爸爸在電話裡說:“你媽媽這兩天唸叨你好幾遍了,說有時間沒見到建華回家了。”我的心一顫,眼淚就盈滿了眼眶。媽媽在那寒冷的夜晚,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我冰涼的被窩,我才得以度過一個個寒冷的冬天。今天,我卻藉口家裡活兒忙,不能讓媽媽享受一個女兒應該給予的天倫之樂,我很羞愧。
如今,媽媽曾經的美好已經消失,歲月留給她的是一臉深淺不一的溝壑和被壓彎的腰。我不知道我該怎樣去做,才能暖和她那顆歷經艱難歲月的心靈。
下面就讓我用《還能陪媽媽多久》這首小詩來表達我的心聲吧!
躺在媽媽的身邊,
靜靜地,
凝望著媽媽蒼老的容顏,
曾經烏黑的髮鬢,
以被歲月霜雪染滿。
媽媽,
兒女還能陪伴你多少天?
誰知道這條路還有多遠?
心中默默地祈禱,
祈禱媽媽健康快樂永遠!
也許明天又要離去,
也許明天又不能把媽媽陪伴。
生活中,
也許有太多的也許,
也許只是夢幻中預測,
其實中,
媽媽兒女的心永遠在您身邊。
珍惜真實的現在,
把世界上所有溫馨溫暖幸福留在媽媽身邊1
孝敬媽媽,
不要把生命中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